罗马-塞琉古战争
罗马-叙利亚战争(前192年-前188年),也被称为安条克战争或叙利亚战争,主要是罗马和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在希腊、爱琴海和小亚细亚间的军事冲突。
罗马-叙利亚战争 | |||||||||
---|---|---|---|---|---|---|---|---|---|
战后小亚细亚局势图 | |||||||||
| |||||||||
参战方 | |||||||||
塞琉古帝国 埃托利亚同盟 阿塔马尼亚 |
罗马共和国 亚该亚同盟 马其顿王国 帕加马王国 罗德岛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安条克三世 汉尼拔 |
卢基乌斯·埃米利乌斯 勒吉鲁斯 卢基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亚细亚提库斯 欧迈尼斯二世 腓力五世 |
随着马其顿王国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败于罗马,使罗马把影响力扩张到希腊本土,同时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击败托勒密埃及后,势力也扩张到小亚细亚和色雷斯。从前196年起,这两大势力逐渐相互在台面下摩擦,最终引发罗马-叙利亚战争。
战争的最后由罗马获得彻底的胜利,安条克三世被迫签下阿帕米亚和约,使塞琉古帝国割让小亚细亚给罗马的盟国,也进一步确认罗马在希腊的霸权,更使罗马成为地中海唯一的一等强国。
对抗
编辑序曲
编辑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介入希腊的纷争这事,要从他与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秘密联盟说起。前203年[1],两国秘密协定瓜分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1]的领土,随后安条克三世向埃及发起战争。
差不多同时,腓力也趁机夺取埃及在爱琴海周遭的海外领土,腓力还跟帕加马、罗德岛交战,爆发克里特战争。然而在前200年,帕加马、罗德岛因难与抵御马其顿的压力,他们向罗马寻求帮助,使罗马加入对抗马其顿的战争,开始卷入希腊的事务[2]。罗马随即派了一支军队进入希腊与马其顿交战,迫使腓力五世放弃小亚细亚和赫勒斯滂周遭的占领地,专心对付罗马入侵。
这个时候,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正与托勒密王国进行第五次叙利亚战争,并在前200年的帕尼翁战役中击败托勒密的军队。前198年,安条克三世征服柯里叙利亚。
安条克三世在掌握柯里叙利亚之后,准备继续夺取托勒密王国在奇里乞亚、吕底亚和卡里亚[3]的领土。安条克三世亲自率领一支舰队沿路托勒密海岸城市[3],虽然罗马的盟邦罗得岛在该区拥有不小的海军力量,使罗得岛心生警惕[4] ,虽然罗得岛派出大使向安条克表达抗议,但双方协商后安条克三世的舰队继续原有计划,安条克三世因此趁着马其顿军队撤离后的真空,占领了不少小亚细亚和赫勒斯滂沿海城市。另一方面因为腓力五世已经在库诺斯克法莱战役被罗马和埃托利亚同盟击败,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结束,停战和约使马其顿王国除了赔偿战争军费和丧失色萨利、色雷斯领土外,还被迫成为罗马的同盟国。而后,安条克三世在前196年以收回帝国失土为由,继续朝色雷斯进军,当地曾经在塞琉古一世时为帝国疆土,但在塞琉古一世被刺杀之后失去了。
安条克三世的夺取小亚细亚城市和进军色雷斯的行动不免引起罗马人的焦虑,双方针对这个问题在利西马其亚招开会议协商,但争议并没有解决,然而罗马主导希腊事务的资深执政官提图斯·昆克蒂乌斯·弗拉米宁和安条克三世并没有打算让冲突恶化,双方暂时搁置问题。随着塞琉古帝国和托勒密王朝之间的第五次叙利亚战争于同年结束,两国签订合约,和约内容包括柯里叙利亚成为塞琉古的领地及托勒密五世必须迎娶安条克的女儿克利奥帕特拉一世为妻,因此安条克三世把所有注意力从亚洲转到欧洲,并试图与弗拉米宁协谈双方同盟的准备工作。
关系恶化
编辑在希腊,尽管仰慕希腊文化的弗拉米宁在几年前宣布希腊人获得"自由",但因为罗马持续在希腊城邦间扩大影响和干涉,加上埃托利亚同盟不满意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所得的领土太少,使埃托利亚同盟逐渐反对罗马。公元前195年,罗马决定入侵斯巴达时,埃托利亚同盟要求自己来处理斯巴达问题,并希望罗马撤出希腊半岛。然而,亚该亚同盟不希望埃托利亚同盟的势力过于茁壮,反对这项提案[5],使埃托利亚同盟反罗马的态度越发明显。同时,以复兴整个帝国为目标的安条克三世再一次进行色雷斯征途。前195年,安条克三世势力进入欧洲,色雷斯几乎重新回到塞琉古帝国手中。
随着希腊反纳比斯战争结束,弗拉米宁所率了罗马军队履行先前的承诺撤出希腊半岛,但亲安条克三世的弗拉米宁返回罗马城后发现,元老院中大西庇阿领导的敌对派系趁自己不在国内已经击败自己的派系,掌握了元老院多数,而罗马人也大多对于安条克三世的色雷斯行动表现明显的敌意,迫使弗拉米宁改变自己亲塞琉古的方针。当安条克三世派遣的使团来到罗马城,打算向元老院提议同盟一事,结果使团出乎意料遭到元老院不友善的对待,元老院反而要求塞琉古军队无条件撤出色雷斯,或者解放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以此为先决条件否决了安条克的同盟邀请。致使罗马与塞琉古间关系越发越紧张。
这时,引发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迦太基将军汉尼拔从迦太基流亡到塞琉古帝国境内的泰尔,之后又到以弗所的安条克三世宫廷寻求庇护,在那里试图游说安条克发起对抗罗马的行动[6]。另一方面,自从罗马军队离开希腊后,埃托利亚同盟开始鼓动其他强权成立反罗马联盟,此时安条克三世尚未决定要与罗马发起战争而不予明确回应,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则明确拒绝了,然而刚战败的斯巴达国王纳比斯反而接受邀请,但纳比斯复兴斯巴达的举动很快遭受到击败,埃托利亚同盟击败罗马的希望落空了。
为了解决罗马的强硬要求,罗马元老院大使与国王安条克三世在前193年以弗所再次进行协商,安条克试图让步,他愿意放弃罗德岛和拜占庭之间的条约、以及给予其他除伊奥利亚和爱奥尼亚以外的小亚细亚希腊城市自由,但此举罗马人仍不满意。罗马坚持安条克三世必须离开色雷斯,并且在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的独立须受到尊重,两方的矛盾使在以弗所的协商再度破局,尽管安条克并没有打算与罗马发生战争,但双方的关系更趋紧绷,战争似乎无法避免。
埃托利亚同盟再度发起行动,而这次安条克三世终于答应了,并承诺如果埃托利亚人与罗马发生战争他将会介入。在得到安条克的诺言后,埃托利亚同盟攻击在德米特里阿斯和卡尔基斯的要塞,但仅仅只有德米特里阿斯的攻势成功。对于埃托利亚同盟的行动,毫无意问罗马军队将会再度登陆希腊,尽管安条克三世在其他事务上的行动使他手头上没有足够的大军,他仍然率领10,000名步兵、500名骑兵和六头战象横过爱琴海,以希腊解放者姿态登陆色萨利的德米特里阿斯。差不多同时,罗马也派了由两个罗马军团所组建的军队,约莫25,000名,渡过亚得里亚海来到伊利里亚,准备南下希腊。
军事冲突
编辑在登陆希腊后,安条克三世祈望还有其他希腊势力可以加入反罗马同盟,然而亚该亚同盟对他宣战作为对应,甚至连马其顿腓力五世都愿意对罗马提供帮助,这造成希腊半岛上最强大的马其顿可能变成安条克的敌手。虽然安条克在战争初期有些进展,但罗马军绕过埃托利亚进入色萨利,同时马其顿军也进入色萨利,安条克三世希望能在温泉关抵挡罗马军,但温泉关战役结果使他的大军遭受惨重损失,这样一来安条克三世只能撤回小亚细亚,孤立无援的埃托利亚同盟只能在埃托利亚战争后降服于罗马。
虽然在爱琴海海域上塞琉古拥有强大的海军,但罗马在与帕加马和罗德岛的同盟下组成庞大的舰队,并在科律克索战役击败塞琉古海军。前191年,罗马同盟舰队封锁小亚细亚沿岸的港口,而安条克三世试图重建他的海军,更派遣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到腓尼基建造舰队,来阻止罗马陆军渡过爱琴海,也希望能在海战中击败罗马同盟舰队使联军分散,再分别一一击破。
如同安条克计划,罗马同盟舰队遭到塞琉古舰队突袭,罗德岛丧失大量船只,使帕加马国王欧迈尼斯二世派遣军队到北爱琴海支援陆军行动,留下罗马和罗德岛继续在萨摩斯监视塞琉古舰队,罗马联军因此而分散。然而当汉尼拔的舰队前往达达尼尔海峡的途中遭到罗德岛舰队拦截,并在欧利米登战役中惨败。安条克三世在无奈下只能以剩下的舰队作为赌注,在前190年迈昂尼苏斯战役中再度战败。
在一连串海战胜利后,罗马大军可以肆无忌惮渡过达达尼尔海峡进入亚洲,而安条克三世也聚集庞大的军队对应,虽然安条克有意接受罗马战前的条件来避战,但已经太迟了,双方在马格尼西亚战役展开厮杀,罗马军队主帅为大西庇阿的弟弟卢基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亚细亚提库斯,虽然安条克三世成功击破罗马联军的左翼,但自己塞琉古军队的左翼却遭到击败,使中央的步兵方阵遭到联军夹击,塞琉古军死伤大半,安条克只能接受这场战争失败的事实。此战后卢基乌斯获得了“征服亚洲的”的称号。
阿帕米亚和约
编辑双方战争结果以塞琉古惨败结束,根据阿帕米亚和约,安条克三世必须完全放弃欧洲及托鲁斯山脉以西的亚洲地方、交出他所有的大象、以及只能拥有12艘战船作为国民治安之用,然而在受到攻击时他可以有多一些战船,并支付15,000塔兰同银币。帕加马和罗德岛获得了塞琉古帝国在安纳托利亚的全部领土作为长期支持罗马的回报,也使罗马的政治霸权得以扩张到地中海东部。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古代文献
编辑- 蒂托·李维,translated by Henry Bettison, (1976). Rome and the Mediterranean. London: Penguin Classics. ISBN 0-14-044318-5.
- 波利比乌斯, translated by Frank W. Walbank, (1979). The Rise of the Roman Empire. New York: Penguin Classics. ISBN 0-14-044362-2.
现代文献
编辑- Rickard, J. "War between Rome and Antiochus III, 192-188 B.C. ". [2009-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9).
- Ernst Badian, (1959). Rome and Antiochos the Great: A Study in Cold War. CPh 54, Page 81–99.
- John D. Grainger, (2002). The Roman War of Antiochos the Great. Leiden and Boston.
- Peter Green, (1990). Alexander to Actium: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Hellenistic Age, (2nd edition).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0-500-01485-X.
- Erich Gruen, (1984). The Hellenistic World and the Coming of Rome.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0-520-05737-6
- Bezalel Bar-Kochva, (1976). The Seleucid Army. Organization and Tactics in the Great Campaigns. Cambridge.
- Robert M. Errington, (1989). Rome against Philipp and Antiochos. In: A.E. Astin (Hrsg.). CAH VIII2, S. 24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