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毓琛(1813年—1863年),琢崖润堂中国清朝官员,河北临西县人。

洪毓琛
大清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
籍贯山东临清今河北临西县
族裔回族
字号字琢崖,号润堂
出生嘉庆十八年(1813年)
河北临西
逝世同治二年(1863年)
福建台湾
亲属(叔父)洪梦龄
出身
  •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恩科进士出身

生平

编辑

洪毓琛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恩科二甲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知县。咸丰年间担任福建台湾府知府同治元年(1862年)接任戴潮春事件中自尽的孔昭慈续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同治二年六月(1863年7月),卒于任内。

戴潮春事件争议

编辑

林豪在《东瀛纪事》一书中,以唐代哥舒翰以及明末孙传庭的典故[a],描述台湾镇总兵林向荣的困境,直言致使斗六门失守、林向荣阵亡,远在百里外的监军(暗指台湾道道台洪毓琛)应引此为咎。此外,林豪也批评鹿港驻军(曾玉明)作壁上观、不作为的态度。[1]

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望,署福建水师提督吴鸿源率军化解嘉义县城围城之危后,洪毓琛与吴鸿源讨剿战略方针不合,对立严重,致使同年六月间吴鸿源于被迫去职、调离前线,洪毓琛亦于六月底病逝。[1][2]

家族

编辑

洪毓琛家族为临清回民望族。叔父洪梦龄道光六年进士。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 范景鹏,《清朝台湾回族知府洪毓琛家世考述》,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4期(总第111期)
  • 刘宁颜编,《重修台湾省通志》,台北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4年。
  • 朱汝珍辑,《词林辑略》

注释

编辑
  1. ^ 《东瀛纪事》原文:“熊襄愍有言:‘令箭催而张帅殒命,马上催而三路丧命’,是以哥舒翰奉诏出关,英雄扼腕,孙传庭横刀入阵,猛士成禽,坐令远近震动,贼势燎原,前事不忘,可为殷鉴,况彼才不及古人者乎!”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林豪. 《東瀛紀事》.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7 [2022-03-25]. ISBN 9570092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3) (中文(台湾)). 
  2. ^ 蔡青筠 (编). 《吳德功先生全集-戴案紀略·施案紀略·讓台記·觀光日記·彰化節孝冊》.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2 [2022-02-19]. ISBN 9789570009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1)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
官衔
前任:
孔昭慈
台湾府知府
咸丰十年(1860年)上任
继任:
陈锷
前任:
孔昭慈
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
同治元年(1862年)上任
继任:
陈懋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