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CharlotteZhao/Psychedelic music

迷幻音樂 是一種音樂流派,有着豐富的流行音樂風格。上世紀60年代興起了一種叫作迷幻文化的亞文化,人們沉迷於各類迷幻藥物,如迷幻劑迷幻蘑菇麥司卡林DMT等,以此引起幻覺,扭曲正常感官並感受不尋常的體驗。在使用迷幻藥的時候同時加入迷幻音樂可以擴大感官體驗。

迷幻音樂興起於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和英國的民謠和搖滾樂隊創作出了許多子類型的音樂如迷幻民謠迷幻搖滾酸性搖滾迷幻流行等,在70年代早期逐漸衰落。其後的幾十年間還發展出了前衛搖滾德國泡菜搖滾重金屬等子類型。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迷幻音樂方興未艾,繼續催生出迷幻放克,新迷幻,迷幻嘻哈和迷幻電子音樂諸如酸浩室出神音樂和新銳舞等音樂類型。




60年代:早期的迷幻時代

編輯
 
蒂莫西·利里,60年代致幻劑的忠實擁躉,拍攝於1989年。

50年代的後期,垮掉的一代作家諸如威廉·巴勒斯傑克·凱魯亞克艾倫·金斯堡[1]都曾在書中寫過致幻藥物或服用致幻藥物的經歷,包括大麻安非他命,這導致致幻藥物的風靡和大量使用。[2]60年代早期,致幻劑和其他致幻藥物有了更廣泛的支持者,其中包括蒂莫西·利里,艾倫·瓦茲,阿道司·赫胥黎阿瑟·庫勒斯[3][4]勞倫斯·維賽稱,他們改變了新一代年輕人的思想。[5]

60年代中期,奧斯利·斯坦利開辦了第一座大型地下迷幻藥工廠。由此,迷幻生活方式在加利福尼亞和三藩市部分地區興起。[6]1964年,作家肯·克西創辦了一個叫作「快樂搗蛋鬼」的公社,他們組織迷幻體驗派對,公開服用迷幻劑(由斯坦利提供),還包括燈光秀,放映電影和即興創作前衛音樂,後被稱為」迷幻交響曲「。[7][8]他們開着一輛裝飾得有迷幻特色的校車,在美國開展公路旅行。途中他們四處分發迷幻劑,和垮掉運動中的主要人物見面,湯姆·沃爾夫甚至寫了一本《酸性測試》(1968)來描繪他們的旅行。這一切都推廣了迷幻劑的使用。[9]


三藩市漸漸發展出了一個由民謠俱樂部,咖啡廳和獨立廣播電台組成的音樂現象以迎合伯克利附近的學生和被這座城市吸引來的自由思想家。[10]在此之前,致幻藥物僅僅在爵士和布魯斯表演者中受歡迎。60年代早期人們常用的致幻藥物包括大麻,佩奧特,麥司卡林和LSD[11]漸漸在民謠和搖滾歌手中流行起來。[12]第一個在民謠中使用」迷幻」這個詞的樂隊是來自紐約的民謠樂隊The Holy Modal Rounders,1964年,他們在翻唱LeadbellyHesitation Blues首次使用了「迷幻「這個名詞。[13]60年代初,民謠,先鋒音樂結他手約翰·費伊在重錄一些歌曲的時候嘗試融入獨特的錄製技巧,包括倒帶和一些新興的樂器伴奏,例如長笛和西塔爾。[14]在他19分鐘長的歌曲」The Great San Bernardino Birthday Party「中,突兀的編曲和奇怪的結他調弦成為了迷幻音樂元素的先聲。[15] 民謠結他手桑迪·布爾早期作品也不謀而合地將民謠,爵士的元素和受到印度,阿拉伯文化影響的悠閒生活模式結合在一起。[16]他在1963年發行的專輯《Fantasias for Guitar and Banjo》探索了多種風格,「可以說是最早的迷幻專輯之一」。[17]

不久之後,音樂家在創作歌曲時開始涉及致幻藥物(起初還很隱晦),並仿照迷幻藝術,文學或電影中那樣,嘗試在音樂中再現或反應使用致幻藥物的感受。[18]這項運動在美國和英國同時開展,大西洋彼岸的兩個國家的民謠和搖滾圈也在互相影響着。[19]當流行音樂漸漸開始融合迷幻音樂,這個類型的音樂開始成為主流音樂並佔據市場的半壁江山。[20]60年代的後期,迷幻搖滾的風靡達到了巔峰。[21]從1967年到1968年,不僅是英國新生的迷幻音樂還是美國西岸更傳統的酸性搖滾,都成為了搖滾音樂中最流行的類型。1967年,在美國加州,Human Be-In集會拉開了愛之夏嬉皮革命的序幕,蒙特利音樂節標誌着愛之夏的巔峰。[22]這些運動在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達到了高潮,絕大多數主要的迷幻歌手都參與了這次演出,包括吉米·亨德里克斯詹尼斯·喬普林山塔那合唱團[23]


60年代末期,探索迷幻元素在音樂中的浪潮漸漸消退。1966年,美國和英國均宣佈迷幻劑違法。[24]1969年,臭名昭著的曼森家族連續犯下兩起謀殺案,受害者高達9人,即「塔特-拉比安卡謀殺案」。此後,有人將這起兇殺案和著名樂隊披頭四的一首「Helter Skelter」聯繫起來,一場反嬉皮運動就此展開。[25]1969年12月6日在加利福尼亞州阿爾塔蒙特賽車場舉辦了一場由滾石樂隊領銜的免費搖滾音樂節。這場音樂節並沒有如預期那樣成為迷幻音樂歷史上的又一里程碑,被僱傭來維護場內秩序的暴力汽車團伙地獄天使在舞台前捅死了一名黑人青年梅勒迪斯·亨特,標誌着嬉皮們所描繪的烏托邦世界的終結。這場音樂節後來也被稱為「最危險的音樂節」。[26]

復興和繼承

編輯

搖滾和流行

編輯

實驗搖滾和硬搖滾

編輯

到了60年代的後期,許多搖滾樂手都回歸到了正統的根源搖滾。巴尼·霍斯金斯將其稱為「倒退的,後迷幻音樂」運動,他列舉了滾石樂隊樂隊合唱團Delaney & Bonnie范·莫里森里昂·拉塞爾和他們的鄉村搖滾以及由靈魂布魯斯發展來的搖滾音樂。與此同時,以弗蘭克·扎帕為首的音樂家們展開了更先鋒的音樂運動。[27]音樂學家弗蘭克·霍夫曼表示,後迷幻硬搖滾同時在多個搖滾圈子出現,有着「更精緻的結他設計和更引人入勝的歌詞」,比如齊柏林飛艇黑色安息日和Robin Trower。[28]音樂學者愛德華·馬坎提出,「後迷幻硬搖滾/重金屬風格」的出現「和嬉皮思想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為布魯斯的發展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29]迷幻搖滾有着失真的結他聲,過長的獨奏和大膽的編曲。這些特點使得迷幻搖滾成為布魯斯搖滾和後來出現的金屬樂的過渡階段。Yardbirds的兩名結他手傑夫·貝克和吉米·佩吉在退出樂隊後加入布魯斯搖滾重金屬,開始嘗試新的演出風格,並分別組建了傑夫貝克組合和齊柏林飛艇。[30]其他重金屬音樂的先驅樂隊那時也組成了帶有布魯斯風格的迷幻樂隊,如黑色安息日,深紫樂隊猶大聖徒和UFO樂隊。[31][32]


美國學者克里斯托弗·鄧·譚特指出,在後迷幻時期,許多音樂人都形成了更嚴格的專業思想同時也吸取了更多古典音樂中的元素,比如平克·弗洛伊德的概念專輯和艾默生,雷克與帕瑪優雅的編曲。「70年代早期的後迷幻搖滾的發展格局並不大,」他補充道,舉了維珍唱片和小島唱片等幾個廠牌作為例子。[33]許多吸收了迷幻元素的音樂人和樂隊在70年代開始創作前衛搖滾。深紅之王1969年的專輯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被看作聯繫迷幻元素和前衛搖滾的橋樑。除了有些如鷹風樂隊的樂隊在70年代仍然保持着鮮明的迷幻風格,大部分的樂隊都放棄了迷幻元素轉而開始新的音樂實驗。[34]一些從迷幻運動中走出來的德國樂隊徹底放棄了迷幻元素,並把重心轉向電子編曲,包括發電廠樂隊橘夢樂團罐頭樂隊和Faust樂隊,發展了獨特的電子搖滾,也叫做德國泡菜搖滾[35]他們採用了電子合成器,結合了布萊恩·伊諾用鍵盤演奏的羅西音樂的音樂風格,大大地影響了之後的電子搖滾運動。[36]將爵士風格融入音樂的樂隊,如Soft Machine和罐頭樂隊,也深刻影響了後來發展起來的爵士搖滾樂隊如Colosseum。[37]


另一種後迷幻時代的發展在歌手和其唱片的銷售上就更為自由,例如專輯的美工設計。譚特提到了有些歌手在市場發售時,更喜歡將自己樂隊或廠牌的信息從專輯封面上隱去,例如平克弗洛伊德70年代早期的專輯,披頭四1968年的專輯(也稱白色專輯),以及齊柏林飛艇1971年的專輯,對他們來說,「這年頭,沒有專輯標題會更酷」。譚特表示,後迷幻時期歌手如布萊恩·伊諾和羅伯特·弗利普明確表示希望將歌手和他們的作品或名氣區分開來。「這樣一來」,他表示,「他們為70年代後期的後朋流行打下了基礎」,比如治療樂隊的前四張專輯(封面都是樂隊成員模糊的照片)以及工廠唱片印着序列號的深色封面。[38]


到了70年代中期,後迷幻音樂的音樂重心就轉移到了「對傳統思想的反叛」。譚特形容道:「70年代中期的朋克搖滾和其或真或假的粗糲重新定義了音樂的獨立自主,而他們採取的方法則與十年前截然不同。」[39]迷幻搖滾與其之前出現的民謠搖滾,英國節奏布魯斯和後迷幻時期的搖滾音樂在之後被統一歸入了經典搖滾的類別。[40]

後朋克、新迷幻,以及盯鞋

編輯
 
盯鞋音樂是大多樂隊從 我的血色情人節 中發展而來。[41]

新迷幻(或"酸朋克")[42] 是一種起源於70年代的多樣的音樂類型,是英國後朋克的分支。其演奏者從60年代的迷幻音樂中採樣,複製或發展那個時代的音樂創作方式。新迷幻音樂包括迷幻流行,結他摩擦搖滾,重型失真自由jams或錄製實驗。[43]


瘋狂切斯特是80年代後期發展於英格蘭西北部,曼徹斯特地區的一種音樂文化現象。歌手們通過結合酸浩室銳舞文化,包括迷幻音樂和60年代流行音樂發展出了另類搖滾。[44]90年代早期的英國另類搖滾催生了夢幻流行盯鞋搖滾[45]夢幻流行的特點在於它依靠音速處理音樂質地來表達悅耳的音調,而盯鞋的特點在于吉他回復、扭曲失真的聲波和一系列結他回饋的層疊,人聲和旋律消彌于吉他聲牆中,營造出一種難以分辨樂器音色的音樂衝擊。[46]



[[Category:流行音樂類型]]

  1. ^ J. Campbell, This is the Beat Generation: New York, San Francisco, Paris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ISBN 0-520-23033-7.
  2. ^ R. Worth, Illegal Drugs: Condone Or Incarcerate? (Marshall Cavendish, 2009), ISBN 0-7614-4234-0, p. 30.
  3. ^ Anne Applebaum, "Did The Death Of Communism Take Koestler And Other Literary Figures With It?", The Huffington Post, 26 January 2010.
  4. ^ Out-Of-Sight! SMiLE Timeline. [30 Octo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1 February 2010). 
  5. ^ L. R. Veysey, The Communal Experience: Anarchist and Mystical Communities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ISBN 0-226-85458-2, p. 437.
  6. ^ J. DeRogatis, Turn On Your Mind: Four Decades of Great Psychedelic Rock (Milwaukie, Michigan: Hal Leonard, 2003), ISBN 0-634-05548-8, pp. 8–9.
  7. ^ Gilliland, John. Show 41 – The Acid Test: Psychedelics and a sub-culture emerge in San Francisco. [Part 1] : UNT Digital Library (audio). Pop Chronicles. Digital.library.unt.edu. 1969 [6 May 2011]. 
  8. ^ M. Hicks, Sixties Rock: Garage, Psychedelic, and Other Satisfactions Music in American Life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0), ISBN 0-252-06915-3, p. 60.
  9. ^ J. Mann, Turn on and Tune in: Psychedelics, Narcotics and Euphoriants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09), ISBN 1-84755-909-3, p. 87.
  10. ^ R. Unterberger, Eight Miles High: Folk-Rock's Flight from Haight-Ashbury to Woodstock (London: Backbeat Books, 2003), ISBN 0-87930-743-9, pp. 11–13.
  11. ^ T. Albright, Art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1945–1980: an Illustrated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ISBN 0-520-05193-9, p. 166–9.
  12. ^ J. Shepherd, Continuum Encyclopedia of Popular Music of the World: Media, Industry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Continuum, 2003), ISBN 0-8264-6321-5, p. 211.
  13. ^ M. Hicks, Sixties Rock: Garage, Psychedelic, and Other Satisfaction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0), ISBN 978-0-252-06915-4, pp 59–60.
  14. ^ Unterberger, Richie. The Great San Bernardino Oil Slick & Other Excursions — Album Review. Allmusic. Rovi Corp. [25 July 2013]. 
  15.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Fahey4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6. ^ Unterberger, Richie. Sandy Bull — Biography. Allmusic. Rovi Corp. [July 16, 2013]. 
  17. ^ Greenwald, Matthew. Fantasias for Guitar & Banjo — Album Review. Allmusic. Rovi Corp. [July 16, 2013]. 
  18. ^ M. Campbell, Popular Music in America: And the Beat Goes on (Boston, MA: Cengage Learning, 3rd edn., 2008), ISBN 0-495-50530-7, pp. 212–3.
  19. ^ C. Grunenberg and J. Harris, Summer of Love: Psychedelic Art, Social Crisis and Counterculture in the 1960s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85323-919-3, p. 137.
  20. ^ "Psychedelic pop", Allmusic, retrieved 27 June 2010.
  2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llmusicPsych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2. ^ W. E. Studwell and D. F. Lonergan, The Classic Rock and Roll Reader: Rock Music from its Beginnings to the mid-1970s (Abingdon: Routledge, 1999), ISBN 0-7890-0151-9, p. 223.
  23. ^ A. Bennett, Remembering Woodstock (Aldershot: Ashgate, 2004), ISBN 0-7546-0714-3.
  24. ^ I. Inglis, The Beatles,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a Thousand Voices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0), ISBN 0-312-22236-X, p. 46.
  25. ^ D. A. Nielsen, Horrible Workers: Max Stirner, Arthur Rimbaud, Robert Johnson, and the Charles Manson Circle: Studies in Moral Experience and Cultural Expression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2005), ISBN 0-7391-1200-7, p. 84.
  26. ^ J. Wiener, Come Together: John Lennon in his Time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1), ISBN 0-252-06131-4, pp. 124–6.
  27. ^ Hoskyns, Barney. Waiting for the Sun: A Rock 'n' Roll History of Los Angeles. Hal Leonard Corporation. 2009: 172–73. ISBN 0879309431. 
  28. ^ Hoffman, Frank. Chronology of American Popular Music, 1900-2000. Routledge. 2016: 286. ISBN 1135868867. 
  29. ^ Macan, Edward. Rocking the Classics: English Progressive Rock and the Counterculture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52. ISBN 0195356810. 
  30. ^ B. A. Cook, Europe Since 1945: an Encyclopedia, Volume 2 (London: Taylor & Francis, 2001), ISBN 0-8153-1336-5, p. 1324.
  3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Cook20013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32. ^ J. DeRogatis, Turn on Your Mind: Four Decades of Great Psychedelic Rock (Milwaukie, MI: Hal Leonard, 2003), ISBN 0-634-05548-8, p. 212.
  3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tandt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34. ^ V. Bogdanov, C. Woodstra and S. T. Erlewine, All Music Guide to Rock: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Rock, Pop, and Soul (Milwaukee, WI: Backbeat Books, 3rd edn., 2002), ISBN 0-87930-653-X, p. 515.
  35. ^ P. Bussy, Kraftwerk: Man, Machine and Music (London: SAF, 3rd end., 2004), ISBN 0-946719-70-5, pp. 15–17.
  36. ^ V. Bogdanov, C. Woodstra and S. T. Erlewine, All Music Guide to Rock: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Rock, Pop, and Soul (Milwaukee, WI: Backbeat Books, 3rd edn., 2002), ISBN 0-87930-653-X, pp. 1330–1.
  37. ^ A. Blake, The Land Without Music: Music, Culture and Society in Twentieth-Century Britain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7190-4299-2, pp. 154–5.
  38.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tandt3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3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tandt4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40. ^ Tandt, Christophe Den. The Rock Counterculture from Modernist Utopianism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 Alternative Music Scene. Volume!. September 2, 2012: 16–30 [November 17, 2018]. 
  41. ^ Shoegaze. AllMusic.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17, 2011). 
  42. ^ Shaw, Greg. New Trends of the New Wave. Billboard. January 14, 1978 [23 November 2015]. 
  43. ^ Neo-Psychedelia. AllMusic. n.d. 
  44. ^ Madchester – Genre Overview. AllMusic. [25 March 2017]. 
  45. ^ Reynolds, Simon, Pop View; 'Dream-Pop' Bands Define the Times in Britain,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December 1, 1991 [7 March 2010] 
  46. ^ /关于盯鞋(shoegaze)与后摇(post rock)的区分/. 豆瓣. [2019-12-13] (zh-cmn-H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