𰒦簋

青铜簋

[a],是一件鑄造於西周中期的青銅簋,1975年出土於陝西省扶風縣莊白村,現藏於扶風縣博物館。造型和裝飾頗見匠心,雙耳作鳥形圓雕,器身和器蓋各飾對稱大鳥紋。蓋和腹內各有銘文11行134字,為現存商周青銅簋中銘文字數最多[2][b],內容涉及周與淮夷的戰爭。

𰒦
器型
材質青銅
高度21厘米
深度12.5厘米
紋飾鳥紋
款識器、蓋同銘,各134字
時期或古文明西周中期(穆王時期)
發掘於1975年3月
發掘地點中國陝西省扶風縣莊白村
現存於扶風縣博物館

出土

編輯

1975年3月,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公社莊白大隊白家生產隊社員在犁地時發現一批18件西周青銅器,多件銘文中有人名「 」(即伯雍父[4]),為周穆王時期物。[5][6]其中, 方鼎甲、 方鼎乙、 簋的銘文篇幅較長,用語、書寫風格相近,所記內容關係密切,記述了同一件事的始末。[7]

外形

編輯

 簋高21厘米,口徑22厘米,腹深12.5厘米。器身呈碗缽形,侈口、束頸、垂腹;雙半環耳;矮圈足;有蓋,蓋頂有圈足形捉手。[8]

 簋的造型和裝飾頗見匠心,堪稱精良之作。[3][2]雙耳作鳥形圓雕,兩鳥直立背對,昂首、豎冠、挺胸,垂珥作鳥足形。以兩耳為界,器身分為兩面,兩面頸部中間各有一個突起的小獸首。兩面均以雷紋為地,飾兩隻大鳥。兩鳥呈軸對稱,面向對方,冠羽、尾羽長至垂地,捲曲而繁複。器蓋同樣飾四隻兩兩相對的大鳥。[8]

銘文

編輯

器蓋和器腹內均有銘文,內容和行款完全相同,皆11行、每行12字,再加2個重文,共134字。據銘文記載:某年六月乙酉 率領軍隊在棫林和胡與侵襲的戎人交戰,憑藉亡母的保佑,大獲全勝,斬首100級,俘虜2人,繳獲各類兵器、甲冑135件,救出被俘的周人114人,而自己毫髮無傷,於是製作此簋以頌揚和祭祀亡母。[9]

 簋銘文中的「戎」, 方鼎乙銘文中稱為「𣼲戎」。據裘錫圭等的看法,交戰的「棫林」和「胡」在今河南郾城一帶,「𣼲戎」即淮河流域的淮夷。據傳世文獻記載,穆王時期,東夷進犯宗周,周人予以強力反擊。 簋銘文可以與此史事相聯繫。[10][11][12][c]

註釋

編輯
  1. ^  」為人名用字,讀音無法考證,通常根據形旁,讀如「終」或「冬」(甲骨文金文中「終」和「冬」同形)。「 」為生僻字,部分資料中將其記作「冬戈」,如央視節目中曾將其記作「冬戈」,讀作「冬」[1]「簋」,拼音guǐ注音ㄍㄨㄟˇ
  2. ^ 同一篇銘文在器、蓋上各鑄一次,合計268字。若以單篇銘文長度而論,則 簋不是最長,如首都博物館班簋有銘文198字。[3]
  3. ^ 唐蘭認為,「棫林」在今陝西寶雞一帶,「𣼲」讀如「濩」,「𣼲戎」指的是居住在焦獲澤獫狁[13][12]當前學界多從淮夷說,不從獫狁說。[14]

參考文獻

編輯

來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