頜針魚科
颌针目的一科鱼类
頜針魚科(學名:Belonidae),或稱鶴鱵科,為輻鰭魚綱頜針魚目的其中一科。在香港俗稱為竹簽,在臺灣俗稱「青旗」[1]。又譯頜針魚科[2] ;英文裏俗稱needlefish。
鶴鱵科 | |
---|---|
鱷形圓頜針魚Tylosurus crocodilus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
目: | 頜針目 Beloniformes |
亞目: | 頜針魚亞目 Belonoidei |
科: | 鶴鱵科 Belonidae Bonaparte, 1832 |
屬 | |
|
分佈
編輯本科主要為世界熱帶及溫帶海域上層魚類;極少數(如異齒頜針魚)生活於淡水中。[2] 從日本北海道至韓國、琉球、台灣等沿岸近海均有分佈。
深度
編輯海平面至水深25公尺。
特徵
編輯本科魚類身體特別延長而纖細,圓柱狀或側扁,被細小圓鱗。上下頷延長如喙,上頷略短,每側各有細齒;側線低,靠近腹緣,至尾柄兩側成為突起的稜脊;胸鰭、腹鰭短小,尾鰭分叉、截平或鈍圓。
生態
編輯屬於熱帶海域的表層洄游性魚類,多半在外海群游,也有少數頜針魚會分散成小群或獨游至沿岸一帶,其幼魚偶爾會入侵潮池中。本科魚類以捕食沙丁魚或銀漢魚等小魚為食。有時也會像飛魚一樣,躍出水面飛行一段距離。頜針魚也和其他表層洄游性魚類一樣,體色在背部是典型的藍黑色,腹部為銀白色。卵大而圓,產在漂浮的藻類或漂流木上面。捕時魚類時,先利用牙齒將獵物咬死,再撕成數段嚥下。
經濟利用
編輯肉質含多量水分而顯得鬆懈酸澀,常用鹽醃製成鹹魚或抹鹽煎食,滋味尚可。亦作為釣旗魚的餌料。本科魚類大半有各種寄生蟲寄生,應避免生食;且牙齒利,應小心注意咬傷。
分類
編輯頜針魚科下分11個屬,如下:
- 橫帶扁頜針魚(Ablennes hians):又稱扁頜針魚。
- 南非多耙頜針魚(Petalichthys capensis)
- (Platybelone argalus)
- 尖嘴柱頜針魚(Strongylura anastomella):又稱頜針魚。
- 加州柱頜針魚(Strongylura exilis)
- 溪棲柱頜針魚(Strongylura fluviatilis)
- 赫氏柱頜針魚(Strongylura hubbsi)
- 琉球柱頜針魚(Strongylura incisa)
- 克氏柱頜針魚(Strongylura krefftii)
- 無斑柱頜針魚(Strongylura leiura):又稱台灣圓尾頜針魚。
- 大西洋柱頜針魚(Strongylura marina)
- (Strongylura notata)
- 光尾柱頜針魚(Strongylura scapularis)
- 塞內加爾柱頜針魚(Strongylura senegalensis)
- 斑尾柱頜針魚(Strongylura strongylura):又稱圓尾頜針魚。
- 蒂瑪柱頜針魚(Strongylura timucu)
- 厄氏柱頜針魚(Strongylura urvillii)
參考文獻
編輯- ^ 【看啥小魚可以吃】水針密密縫,海上扭扭秀.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中文(繁體)).
- ^ 2.0 2.1 李思忠、張春光等,《中國動物志 硬骨魚綱 銀漢魚目 鱂形目 頜針魚目 蛇䲁目 鱈形目》,第283-297頁。科學出版社,2011年,ISBN 978703020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