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商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1年8月31日) |
魯商,更確切的說應該稱為齊商,簡稱「山東商人」。「魯」或「齊」是山東的簡稱。魯商的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時期的齊國,宰相管仲的改革後,齊國出現中國商業史上首個繁榮期。 後有范蠡經商於定陶、端木賜商於魯等,為紀念兩人對於中國商業的創舉,後世稱經商為「陶朱事業」,亦稱「端木生涯」。
運河上的傳奇
編輯盛唐時期,京杭大運河的通航,造就了賀蘭氏的商業傳奇。到了明朝,魯商雛形,和晉商、徽商並稱中國三大商幫,運河經濟的繁榮達到頂峰。明朝中後期,資本主義開始萌芽, 根據蘭陵笑笑生的巨著《金瓶梅》,當時山東省清河縣出現了一個十六世紀新興資本主義商人——西門慶。而此時陽穀、臨清等魯西北縣邑,也已經形成了「市民輻輳,商賈雲集」 的商貿重鎮,顯赫一時。京杭運河,成了中國一千多年來商業文明的發祥之地。後運河航運式徽,運河經濟逐漸衰落。
近代魯商起源
編輯說到近代魯商,不得不先從闖關東說起。從清朝到民國的數百年中,山東人背井離鄉,興起了闖關東(即山海關東門)。清軍入關後,魯商出關者也日益增多,然而這一時期的魯商遠 道關外經商,卻並不攜家眷,獲利後多返回關內。乾隆帝死後,東北部分地區對關內人全面開禁,魯商日漸成為闖關東主流,此時他們拖家帶口,並開始定居於此。經過近百年幾代人的經營, 至清末,魯商在東北各城商人中均已經佔據主導地位。在此基礎上又逐漸形成了山東會館這一類似於現代商會、兼具慈善功能的組織。
重回關內和在關內的山東商人,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形成了以周村為中心,沿着膠濟鐵路一線並輻射四周的商幫。「天下第一村」周村,據傳為清代乾隆皇帝御筆親封。它地處魯中腹地, 濟南、青州兩府之間,為膠濟一線人貨往來的必經之地,同時南北連結華北和泰蒙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濟南開埠後,魯商中心轉向此處。其中的代表人物, 以「東方商人」孟洛川和民族工業開拓者張啟垣(《大染坊》中陳壽亭的原型)為最。在風雲變幻的商海爭鬥中,山東商人創造了諸多的商界神話。
魯商特點
編輯魯商的特徵鮮明:直朴豪爽,全盛時期全民皆商。魯商近官,有着商而優則仕的傳統,他們始終在義與利的衝突中追求平衡,在義與利的辨證中尋求統一。同時,魯商注重創新與繼承,科技含量較高, 如海爾集團張瑞敏、浪潮集團孫丕恕等等。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南商傳統北越,在山東形成了以臨沂、濱州、淄博等地為中心的主導型民營經濟,待魯商重新整合,併合於 濟南為中心,將會帶來魯商的全面復興。
代表人物
編輯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
編輯- 山東幫
- <<新魯商>> 穆弓 青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