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倫
魏德倫,AC,QC(英語:Edward Gough Whitlam,1916年7月11日—2014年10月21日[1]),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韋里瓦選區的工黨(ALP)籍政治家,第21任澳大利亞總理。魏德倫本人根據傳統用法,使用的名字是魏德倫(Gough Whitlam;發音為/ˈɡɒf/ 音同goff)。
尊敬的 魏德倫 Gough Whitlam AC QC | |
---|---|
第21任澳洲總理 | |
任期 1972年12月5日—1975年11月11日 | |
君主 | 伊利沙伯二世 |
副職 | 蘭斯·巴納德 吉姆·凱恩斯 弗蘭克·克林 |
前任 | 威廉·麥克馬洪 |
繼任 | 麥爾坎·福瑞澤 |
澳洲外交部長 | |
任期 1972年12月5日—1973年11月6日 | |
總理 | 魏德倫 |
前任 | 奈傑爾·博文 |
繼任 | 唐·威爾西 |
澳洲反對黨領袖 | |
任期 1975年11月11日—1977年12月22日 | |
副職 | 弗蘭克·克林 湯姆·尤倫 |
前任 | 馬爾科姆·弗雷澤 |
繼任 | 比爾·海登 |
任期 1967年2月9日—1972年12月5日 | |
副職 | 蘭斯·巴納德 |
前任 | 亞瑟·卡韋爾 |
繼任 | 比利·斯內登 |
澳洲工黨領袖 | |
任期 1967年2月9日—1977年12月22日 | |
副職 | 蘭斯·巴納德 吉姆·凱恩斯 弗蘭克·克林 湯姆·尤倫 |
前任 | 亞瑟·卡韋爾 |
繼任 | 比爾·海登 |
澳洲工黨副領袖 | |
任期 1960年3月7日—1967年2月9日 | |
領袖 | 亞瑟·卡韋爾 |
前任 | 亞瑟·卡韋爾 |
繼任 | 蘭斯·巴納德 |
澳洲眾議院 韋里瓦選區議員 | |
任期 1952年11月29日—1978年7月31日 | |
前任 | 伯特·拉扎里尼 |
繼任 | 約翰·凱琳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Edward Gough Whitlam 1916年7月11日 澳洲維多利亞州墨爾本 |
逝世 | 2014年10月21日 (98歲) 澳洲新南威爾士州悉尼伊利沙伯灣 |
墓地 | 澳洲新南威爾士州悉尼聖雅各堂 |
政黨 | 澳大利亞工黨 |
配偶 | 瑪嘉烈·魏德倫 |
兒女 | 托尼 尼古拉斯 史提芬 凱瑟琳 |
母校 | 悉尼大學 |
專業 | 大律師 |
簽名 |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澳洲聯邦 |
服役 | 澳洲皇家空軍 |
服役時間 | 1941年-1945年 |
軍銜 | 空軍上尉 |
部隊 | 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第13中隊 |
參戰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1952年魏德倫首次當選新州籍的下議員;1960年當選為工黨副黨魁;1967年成為反對黨工黨的領袖。
1969年國會改選的結果議席不足以組閣。1972年,在當時的右翼執政聯盟連續主政23年之後,魏德倫終於率領工黨取得了組閣權;1974年在提前的國會改選中,工黨再次取得組閣權。1975年,澳大利亞總督莊·卡爾在國會有重大爭端之際,未循例事先徵詢總理方面的意見,僅在召見後即解除魏德倫的總理職務,後世稱此「澳大利亞憲政危機」;他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被總督所解職的澳大利亞總理。
儘管魏德倫當政的時間不長,但後世認為他擔任總理期間建樹頗多。時至今日,許多政策和方針皆於當代成形,並且持續發揮着行政效益。其中最著名的是健康保險政策。此外魏德倫有如總統般的施政風格、所追求的社會福利改革,以及國會改選失利等仍然使人們表以同情和討論。魏德倫是澳洲共和運動的支持者。
家庭
編輯魏德倫生於維多利亞州墨爾本的基尤,其父弗萊德·魏德倫在聯邦政府擔任公職,任職於政府的法律顧問部門,官至聯邦民事檢察專員(Commonwealth Crown Solicitor,1936年至1949年)。老魏德倫的工作,特別是在民事檢察專員任上,很多與爭取人權有關,這對其子的政治理念起到深遠影響。同時,作為聯邦政府的最高法律顧問之一,老魏德倫經常要和政府最高層打交道,也影響了其子立志從政。魏德倫高中畢業後,前往悉尼大學攻讀文學士和法學士學位。魏德倫在悉尼大學的老師中包括後來任英國國防大臣的以諾·鮑威爾,但魏德倫不堪鮑威爾講課枯燥乏味而選擇放棄此科目。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文學士畢業繼續攻讀法學士的魏德倫投筆從戎,1939年加入預備役悉尼大學團,後加入皇家澳洲空軍,二戰期間在空軍擔任飛行員,因積功晉至空軍上尉(Flight Lieutenant)。戰後,他回到大學完成學業,於1947年獲得聯邦和新南威爾士大律師資格。
1942年4月22日,魏德倫與瑪嘉烈·杜威結婚(比爾·杜威之女),育有三子一女。瑪嘉烈·魏德倫以在家中與其夫「地位平等」著稱。她是一位作家,並且曾獲得游泳比賽冠軍。因此2002年魏德倫在他們結婚60週年紀念宴會上,笑稱與其他從政者相較,他在婚姻上的耐力方面,創下記錄[2]。
魏德倫的長子尼古拉·魏德倫後來成為著名的銀行家。他在擔任全國道路汽車協會(駕駛員互助協會和遊說組織,同時擁有澳洲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董事長時,由於努力為所代表的團體爭取利益而成為一位爭議性人物。次子東尼·魏德倫長年擔任聯邦議員,後來成為聯邦法庭的法官,並於1994年成為澳大利亞首都特區最高法院的法官。三子史蒂芬·魏德倫則是前任外交官[3]。女兒嘉芙蓮·多威(英語:Catherine Dovey)[4]服務於新南威爾士州假釋諮詢委員會[5]直至2004年。
早期從政
編輯在1947年魏德倫開始角逐政治選舉。但是他先後兩次在地方議會的選舉中及一次新南威爾士州的州議會的選舉中落敗。直到後來在1952年的工黨的韋里瓦選區議員的休伯特·拉扎里尼宣佈在下次選舉中不再競選,魏德倫才贏得黨內預選成為工黨的候選人。1952年,拉扎里尼病逝,魏德倫在隨後進行的補選中以67.5%的得票率大勝,步入聯邦國會。在此後的十餘年中,魏德倫在黨內的地位不斷提升,自19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魏德倫更成為一位競爭黨首的有力的潛在候選人。1960年,在經過數次的大選失利後,工黨選舉新的領導層,魏德倫當選為新任工黨副領袖。1966年末,工黨在大選中再次一敗塗地,只剩下41個議席。隨後在1967年2月的黨團會議上,魏德倫擊敗對手,成為新一任工黨領袖。
1967-1972年:反對黨領袖
編輯成為反對黨工黨領袖以後,魏德倫看到工黨連續在大選中落敗,號召進行黨內的改革。但在1968年的黨團會議上,他的改革受到爭議,隨後他宣佈辭職,並要求重選黨領袖。在之後的黨首選舉中,魏德倫以38:32票擊敗對手,繼續擔任黨領袖。此時黨內一些組織仍拒絕改革,但這卻促使魏德倫更加決心改革。他成功降低了工會在工黨內的影響力,並強調國家利益而並非地方利益。並在1969年的黨會議上,魏德倫以他對工黨的巨大影響力,在會議上通過了61項決議,包括對工黨的各方面進行改革。這些改革為日後工黨的勝利提供了有力保證。
而在這期間,以自由黨政府發生了很多變故,總理哈羅德·霍爾特在游泳時消失,作為執政夥伴的鄉村黨的議員麥克尤恩擔任總理。1968年,自由黨選舉約翰·葛瑞·戈頓為新一任的黨領袖,隨即,戈頓成為新總理,但不久戈頓開始受到批評。在1969年的大選中,由於在上屆大選中議席過少,工黨不可能一次就獲得更多的議席得以組閣。但儘管如此,魏德倫帶領工黨增加了18個議席,得票率也增加了7.1%,發揮了工黨最良好的狀態。這雖未能使工黨奪回執政權,但對總理戈頓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並為數年後的大選勝利鋪平了道路。1971年,戈頓在黨內投票中被擊敗,威廉·麥克馬洪取代戈頓成為新總理。很快在1972年初時,工黨便確立起在民意調查中的優勢。
不久在1972年末新一屆大選選戰正式拉開,魏德倫打出了「是時候了」的競選口號,並作出了一系列競選承諾。終於在大選中,工黨繼1969年大選後再奪取了8個議席,順利擊敗自由黨政府,在時隔23年後,工黨終於奪回了執政權,魏德倫也成為了23年來首位工黨成員擔任這一國家的最高職務——聯邦總理的人。
總理生涯
編輯由於美國早於1972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並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魏德倫就任總理後數周內代表澳洲正式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全面建立兩國關係,這被認為對於仍在外交中被孤立的中國有很大意義,而且他也是澳洲首位訪問中國的現任總理,因此,魏德倫也稱作「中澳建交之父」。同時,他決定澳大利亞國防軍從越南戰爭中撤出,取消了徵兵,釋放逃避兵役的人。
與此同時,魏德倫在國內進行改革。包括給成績合格的學生免費讀大學,給單親的家庭和無家可歸的人提供福利補助,並且廢除了死刑,結束了帶有種族主義的白澳政策,並削弱政府新聞審查制度,任命更多女性擔任政府職務,同時,魏德倫政府改用《前進,美麗的澳洲》為澳洲的新國歌。
但是由於魏德倫的工黨政府儘管在眾議院佔有多數,但在參議院並沒有多數,導致施政有阻力。於是在1974年,魏德倫總理決定解散參眾兩院,進行大選。在大選中,工黨儘管在眾議院喪失了1個議席,但仍然過半數,而且在參議院上有所增加,因此魏德倫得以連任。
在第二個任期內,魏德倫開始遇到困難。首當其衝的就是經濟問題,尤其是在石油危機的衝擊下,通貨膨脹及失業問題日趨嚴重,甚至政府被迫尋求到海外借債。而與此同時,反對黨自由黨的黨首斯內登被議員馬爾科姆·弗雷澤挑戰而下台,弗雷澤擔任反對黨領袖後,更開始對執政黨發起更多的批評。這時魏德倫政府依然在不斷開展各項立法等工作,但嚴重的是,就是反對黨在參議院始終不斷抵制政府提出的財政預算案,這最終使得1975年的憲政危機的爆發。
1975年憲政危機
編輯1975年澳大利亞憲政危機,總督莊·卡爾以總理無法將預算案獲參議院通過為由,解散了愛德華·魏德倫任總理的政府,並任命時任反對黨領袖弗雷澤為新一任總理,這是首次有總督使用這一象徵性的權力。當時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決定不予干涉,理由是澳洲已成為獨立國家,女皇在澳洲的權力已完全下放予總督,而憲政危機必須由澳洲自行解決。莊·卡爾的舉動此後一直被爭議。反對者認為法律上,按照西敏制的慣例,總督不應解散在眾議院擁有多數支持的政府,一個非民選的總督不應有權解散由人民選出的政府。
再任反對黨領袖
編輯在被免職後,魏德倫隨即作出表態,他批評克爾及弗雷澤等人的行為,並呼籲支持者壓制怒火併投入到下屆大選的活動中。隨後,工黨依靠在眾議院的多數,通過不信任案,企圖打倒弗雷澤政府,要求總督重新任命魏德倫為總理,但很快弗雷澤宣佈解散國會,提前大選。在選戰中,魏德倫提出「恥辱,弗雷澤,恥辱,弗雷澤」的口號,並針對憲政危機中魏德倫被免職的問題展開選舉活動,而工黨在選戰初也以此事件作為他們的一大利器,但是由於在工黨執政時期,在經濟上處理不力而被民眾反對,於是在1975年12月13號的國會選舉中,工黨喪失很多議席,而自由黨聯盟在參眾兩院獲得半數得以繼續執政,魏德倫重新成為反對黨領袖。作為反對黨領袖,魏德倫擊敗了數次黨內有人對於他的領導權的挑戰。但在1977年的大選中,工黨只增加了兩席,不足以取代弗雷澤重奪執政權。因此,魏德倫不久決定辭去黨領袖,由比爾·海登接任。其後淡出政壇。
晚年
編輯1978年7月,魏德倫從眾議院退休。1983年,鮑勃·霍克帶領工黨重新執政後,魏德倫被任命為澳洲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大使,3年後卸任返回澳洲。同時,他始終沒有對當年的憲政危機事件釋懷,他始終沒有原諒當年的總督克爾,一直批評他的憲政危機中的作為,但魏德倫與弗雷澤在後來和解。2008年2月,魏德倫更與其他前總理一起見證了總理陸克文對「被偷走的一代」的道歉。
榮譽
編輯外國勳章獎章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 Barry Cohen, Life With Gough, Allen and Unwin, 1996
- Hugh Emy and others, Whitlam Revisited, Pluto Press, 1993
- Gareth Evans and others, Labor and the Constitution 1972-1975, Heinemann, 1977
- Richard Hall & John Ironmonger, The Makers and the Breakers: The Governor-General and the Senate vs the Constitution, Wellington Lane Press, Sydney, 1976.
- Paul Kelly, Crash Through or Crash, Angus and Robertson, 1976
- Paul Kelly, November 1975, Allen and Unwin, 1995
- John Kerr, Matters for Judgment, Macmillan, 1978
- Graham Freudenberg, A Certain Grandeur, Macmillan, 1977
- Jenny Hocking, Gough Whiltam A Moment in History, The Biography Vol 1, MUP 2008 [1]
- Jenny Hocking & Colleen Lewis, It's time again: Whitlam and Modern Labor, Circa Publishing, 2003
- Alan Reid, The Whitlam Venture, Hill of Content, 1976
- James Walter, The Leader: A Political Biography of Gough Whitlam, University of St. Lucia QLD, 1980.
- Patrick Weller & R.F.I. Smith, 'The Rise and Fall of Whitlam Labor: The political context of the 1975 elections' in Australia at the Polls: The National Election of 1975, ed. H.R. Penniman,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Washington, 1977, pp. 49-76.
- Gough Whitlam, On Australia's Constitution, Widescope, 1977
- Gough Whitlam, The Truth of the Matter, Penguin, 1979 (Reprint,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2005)
- Gough Whitlam, The Whitlam Government, Penguin, 1985
- Gough Whitlam and others, The Whitlam Phenomenon, Penguin, 1986
- Gough Whitlam, Abiding Interests,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1997
參考文獻
編輯- ^ Feast, Lincoln. Former Australian PM Gough Whitlam dies at 98. 路透社. 2014-10-20 [2014-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7) (英語).
- ^ After 50 years' hard Labor, Gough tells it like it wa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Age, 7 November 2002
- ^ In 2008 Professor Jenny Hocking of Monash University published the first official academic biography Gough Whitlam: A Moment in History Vol 1. Published by MUP with the full co-operation of Whitlam himself. Professor Hocking conducted a series of lengthy interviews with Whitlam, it is the first time he has agreed to such interviews. It reveals fascinating biographic details of Whitlam himself and his grandfather and great-grandfather. Volume 2, which begins with the period of governemnt in 1972, is due for release in 2010. Other sources on his early life include Laurie Oakes and David Solomon, The Making of an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 Cheshire 1973, and Laurie Oakes, Whitlam PM: A biography, Angus and Robertson 1973. Whitlam has not published memoirs, but discusses his father's influence in Gough Whitlam, Abiding Interests,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1997
- ^ 存档副本. [2009-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0).
- ^ "Whitlam's daughter quits parole boar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Sun-Herald, 22 February 2004.
- ^ (日語)平成18年秋の外国人叙勲受章者名簿 (PDF). 內閣府. 2006-11-03 [2021-07-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26).
外部連結
編輯- Gough Whitlam - Australia's Prime Ministers / 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
- The Whitlam Institu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1974 Cabinet Records / 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
- The Whitlam Dismissal - 11 November 197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Gough Whitlam - Exclusive to Saxton Speakers Bureau
- Dismissal lett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opy of dismissal letter
- Gough Whitlam at the National Film and Sound Archive
- Video of Norman Gunston, Gough Whitlam, Bill Hayden and Bob Hawke at 'The Dismiss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Video of Gough Whitlam and Malcolm Fraser in their pro-republic commerci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政府職務 | ||
---|---|---|
前任者: Billy Snedden |
財政部長 1972 |
繼任者: Frank Crean |
前任者: 威廉·麥克馬洪 |
澳大利亞總理 1972-1975 |
繼任者: 馬爾科姆·弗雷澤 |
前任者: Nigel Bowen |
外交部長 1972-1973 |
繼任者: Don Willesee |
前任者: Jim Cairns |
澳大利亞環保部長 1975 |
繼任者: Joe Berinson |
澳洲議會 | ||
前任者: Hubert Lazzarini |
韋里瓦選區議員 1952-1978 |
繼任者: John Kerin |
政黨職務 | ||
前任者: 亞瑟·卡爾韋爾 |
澳大利亞工黨副領袖 1960-1967 |
繼任者: Lance Barnard |
澳大利亞工黨領袖 1967-1977 |
繼任者: 比爾·海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