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區捷運公司

跨區捷運公司(IRT)是紐約市最初於 1904 年開通的地下地鐵線路以及紐約市早期高架鐵路和其他地鐵線路的私人運營公司。 [2] 1940 年 6 月,紐約市收購了 IRT,與BMTIND公司,組成了現在的紐約市地鐵系統。以前的 IRT 線路(當前地鐵系統中數字編號的路線)是現在地鐵的A 區或 IRT 區。

跨區捷運公司
Interborough Rapid Transit Company
紐約交通博物館的IRT Lo-V英語Lo-V (NYCS car)列車停靠莫肖盧公園道
概覽
營運範圍 美國紐約市
服務類型地下及地面捷運
目前狀況營運中
營運路線8
技術數據
軌距4英尺8+12英寸(1,435毫米)
最小曲線半徑147.25英尺(44.88米)[1]
車輛基地239街車廠240街車廠科羅娜車廠東180街車廠傑羅姆車廠種利沃尼亞車廠威斯徹斯特車廠
使用車型R62英語R62 (New York City Subway car)R62A英語R62A (New York City Subway car)R142R142AR188型列車
營運資訊
開通營運1903年,​122年前​(1903
(被曼哈頓鐵路公司英語Manhattan Railway Company收購)
廢除年份1940年,​85年前​(1940
(被紐約市交通局英語New York City Board of Transportation收購)
擁有者紐約市
營運者紐約市公共運輸局
IRT 發電站
華爾街站的舊IRT標誌。

歷史

編輯

在將近20年的關於地下鐵路與高架鐵路的辯論中,第一條 IRT 地鐵於 1904 年 10 月 27 日開通,在市政廳百老匯第 145 街之間運行。 [3] [4]

1900年,貝爾蒙特和約翰-B-麥克唐納的快速交通建設公司得到了建造鐵路線的許可。1902年5月6日,小奧古斯特-貝爾蒙特成立了IRT,其任務鐵路線建成之後運營紐約市最初的地下快速交通系統。 [5] :20–22當時,曼哈頓鐵路運營着曼哈頓的四條高架鐵路,其中一條延伸至布朗克斯區。 1903 年 4 月 1 日,在其第一條地鐵線開通前一年多,IRT 以租賃方式收購了曼哈頓鐵路公司,從而壟斷了曼哈頓的快速交通系統。 IRT 後來運營紐約的地鐵以及高架鐵路服務,但後來曼哈頓高架鐵路的所有線路都已被拆除。

1913 年,由於城市的大規模擴張,IRT 與布魯克林捷運(BRT) 簽署了雙重合同,以擴建地鐵系統。 [6]該協議還將地鐵票價鎖定在 5 美分,為期 49 年。 [7] 1929 年,IRT 試圖將票價提高到 7 美分,但未成功。該案件還被提交給了美國最高法院[8]

1940 年 6 月 12 日,IRT 的財產和業務被紐約市收購,IRT不再作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運作。 [9]

如今,IRT 線路作為地鐵的 A分部運營。其他的線路在曼哈頓的地下,除了在第 125 街和曼哈頓最北端穿過哈萊姆區的一小段路段。

布朗克斯的許多線路主要是高架線,其中一些地鐵和鐵路的通行權是從已停業的紐約、威徹斯特和波士頓鐵路獲得的,成為了現在的IRT代里大道線

布魯克林的線路多為地下,只有一條高架延伸線通往新地段大道,另一條通過地下諾斯特蘭大道線到達弗拉特布什大道

法拉盛線皇后區的唯一線路,除了靠近東河隧道和法拉盛主街終點站的一小段路段以及整個曼哈頓路段外,其餘部分均為高架路段。在1942 年第二大道高架鐵路的服務中斷之後,法拉盛線與 IRT 的其餘部分沒有軌道連接。它通過皇后區廣場站上層的 BMT 阿斯托利亞線連接到BMT和IRT系統的其餘部分。

線路

編輯

最初的 IRT 系統 (1904-1909) [10]

編輯

地鐵分部

編輯

曼哈頓鐵路分部

編輯
  • 東分公司
    • 第二大道線(南碼頭至第 129 街)
    • 第三大道線(南碼頭到布朗克斯公園終點站,威利斯大道有一個中間終點站)
    • 市政廳分部(市政廳至漆咸廣場)
    • 第 34 街分部(第三大道至第 34 街渡輪)
    • 42街分部( 42街至中央車站)
  • 西分公司
    • 第六大道線(南碼頭至155街 ,中間終點站位於58街)
    • 第九大道線(南碼頭至 155 街)

擴張(1917-1928)

編輯

布朗克斯和曼哈頓

編輯

幹線包括:

支線包括:

布魯克林和皇后區

編輯

IRT 在布魯克林建造了 3 條線路:

皇后區唯一的線路是法拉盛線7   <7>  ​ 線),在第 50 大道下、皇后大道和羅斯福大道上方

過河線路

編輯

(東河和哈萊姆河,從南到北)

1940年後

編輯

留存的 IRT 車輛

編輯

合併前的 IRT 車輛被保存在各個博物館中。雖然一些設車輛可以運行,但有些需要修復或僅用作靜態展示。

參考

編輯
  1. ^ NYC Minimum Curve Radius.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18, 2012). 
  2. ^ About New York; Alphabet Soup: Telling an IRT From a BMT.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30, 1990 [March 14,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6). 
  3. ^ EXERCISES IN CITY HALL.; Mayor Declares Subway Open -- Ovations for Parsons and McDonald..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8, 1904 [December 16,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4). 
  4. ^ INTERESTING FACTS ABOUT OUR SUBWAY; Chronology of the Great Underground System..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8, 1904 [December 16,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3). 
  5. ^ Cudahy, Brian J. Under the Sidewalks of New York: The Story of the Greatest Subway System in the World 2nd revised.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8232-1618-7. 
  6. ^ Derrick, Peter. Tunneling to the Future: The Story of the Great Subway Expansion that Saved New York.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1: 2–3 [2022-01-07]. ISBN 0-8147-19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2). 
  7. ^ SUBWAY CONTRACTS SOLEMNLY SIGNED; Cheers at the Ceremonial Function When McCall Gets Willcox to Attest. (PDF).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20, 1913 [January 11, 2018].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5-04) (美國英語). 
  8. ^ [1] .
  9. ^ CITY TRANSIT UNITY IS NOW A REALITY; Title to I.R.T. Lines Passes to Municipality, Ending 19-Year Campaign OPERATION CHANGE MADE Network of Subway, Surface Car and Bus Routes a $1,500,000,000 Investment.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13, 1940 [December 16,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7). 
  10. ^ The Official Guide of the Railways, January 1909. Google Books. 1909 [2022-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7). 
  11. ^ 存档副本. [2022-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3). 
  12. ^ 存档副本. [2022-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