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森省
薩克森省(德語:Provinz Sachsen)是1816年至1945年間普魯士和及後的普魯士自由邦的省份。省府位於馬格德堡。提及該省名稱的時候,都會使用「薩克森省」的全名,避免與「薩克森王國」混淆。
薩克森省 Provinz Sachsen | |||||||||||||||||||
---|---|---|---|---|---|---|---|---|---|---|---|---|---|---|---|---|---|---|---|
普魯士的省份 | |||||||||||||||||||
1816–1944 | |||||||||||||||||||
薩克森省 (紅), 在普魯士王國 (黃)、 德意志帝國內 | |||||||||||||||||||
坐標:52°8′N 11°37′E / 52.133°N 11.617°E | |||||||||||||||||||
國家 | 普魯士 | ||||||||||||||||||
首府 | 馬格德堡 | ||||||||||||||||||
面積 | |||||||||||||||||||
• 1939 | 25,529平方公里(9,857平方英里) | ||||||||||||||||||
人口 | |||||||||||||||||||
• 1816 | 1,197,053 | ||||||||||||||||||
• 1905 | 2,978,679 | ||||||||||||||||||
• 1939 | 3,662,546 | ||||||||||||||||||
歷史 | |||||||||||||||||||
• 成立 | 1816 | ||||||||||||||||||
• 廢除 | 1944 | ||||||||||||||||||
行政分區 | |||||||||||||||||||
|
它由1815年維也納會議割讓或歸還給普魯士的多個領土合併而成,包括薩克森王國的大部分前北部領土(其餘部分成為勃蘭登堡或西里西亞的一部分)、前法國建立的艾福特公國、馬格德堡公國、哈爾伯施塔特親王國和其他一些地區,以及阿爾特馬克的部分領土。
該省與黑森選帝侯國(1866年被普魯士吞併,後為黑森-拿騷省)、漢諾威王國(1866年被普魯士吞併,後為漢諾威省)和賓士域公國接壤。它的形狀非常不規則,完全包圍了賓士域的飛地和恩斯特公國的一部分。它還擁有幾塊飛地,幾乎完全被安哈爾特公國一分為二,除了阿舍爾斯萊本周圍的一小塊走廊(它本身也將安哈爾特一分為二)。
大多數人口信奉新教,少數天主教徒(截至1905年約佔 8%)歸屬帕德博恩教區。 該省擁有20名德國國會議員和38名普魯士眾議院 (Abgeordnetenhaus) 代表。
德國福音派教會薩克森教區的邊界以薩克森省為界,它存在的時間最長,一直存在到2008年底。
歷史
編輯1816年薩克森省組成時由以下地區組成:
- 曾被威斯特伐利亞王國吞併,前馬格德堡公國的一部分;
- 易北河以西的勃蘭登堡邊境伯爵地區,例如阿爾特馬克地區
- 1813年萊比錫戰役後從薩克森王國中得到的地區;
- 經過領土調整後普魯士獲得的領土:鄰近艾福特和艾希斯費爾德(屬前美茵茲大主教駐地)的土地和前皇家城市米爾豪森和北豪森。
薩克森省是普魯士其中一個最富饒的地區,有高度發展的農業和工業。1932年原屬漢諾威省的艾爾菲特和艾爾賓格洛特-加龍省地區加入薩克森省。
1944年7月1日,薩克森省以其三個行政區的分界分成三部分。艾福特行政區與黑森-拿騷省的赫舒哈夫-施馬卡爾登地區合併,成為新創建圖林根州的一部分。馬格德堡行政區與安哈爾特合併組成馬格德堡省,而梅澤堡行政區則成為哈勒-梅澤堡省。但是1945年哈勒-梅澤堡和馬格德堡省又重新組成薩克森省。
1945年年末,蘇佔區下的薩克森省與賓士域州的一些外飛地合併,組成新的薩克森-安哈爾特州。1952年州的建制被廢除,但1990年兩德統一後邊界經過輕微修改後重新成立,成為現時的薩克森-安哈爾特。
人口
編輯年份 | 人口[1][2][3] |
---|---|
1816 | 1.180.413 |
1843 | 1.614.492 |
1871 | 2.103.174 |
1880 | 2.312.007 |
1890 | 2.580.010 |
1900 | 2.832.616 |
1910 | 3.089.275 |
1925 | 3.277.476 |
1933 | 3.400.592 |
1939 | 3.618.458 |
參考資料
編輯- ^ Christian Gottfried Daniel Stein, [Digitalisat Der Regierungsbezirk Magdeburg], Handbuch der Geographie und Statistik des preußischen Staats, Berlin: Vossische Buchhandlung: pp. 326 (德文)
- ^ [Digitalisat Neustadt-Magdeburg], Handbuch der Provinz Sachsen, Magdeburg: Rubachsche Buchhandlung: pp. 79 (德文)
- ^ Template:Verwaltungsgeschichte.de
其它連結
編輯- 額外數據 (德語)(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1910年薩克森省的人口分析 (德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德語資料
- Pestalozziverein der Provinz Sachsen (Hrsg.): Die Provinz Sachsen in Wort und Bild. Verlag von Julius Klinkhardt, Berlin 1900 (Reprint: Naumburger Verlagsanstalt, 1990, ISBN 3-86156-007-0)
- Steffen Raßloff: Preußisches Kernland. Die Provinz Sachsen. In: Sachsen-Anhalt. 55 Highlights aus der Geschichte. Erfurt 2020 (Sutton Verlag), ISBN 978-3-96303-162-5. S. 82 f.
- Mathias Tullner: Geschichte des Landes Sachsen-Anhalt. Magdeburg 2001, ISBN 3-8100-3145-3.
- Franz Heinrich Ungewitter: Die preußische Monarchie nach den zuverlässigsten Quellen geographisch, statistisch, topographisch und historisch ausführlich und übersichtlich dargestellt. Ein Handbuch für Staats- und Communalbehörden, so wie zum Privatgebrauch. Nicolai, Berlin 1859, S. 797–834 (Google Book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