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牆 (西長安街)

花牆,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南側,新華門對面。

簡介

編輯

新華門清朝時為寶月樓,建成於1758年。其正南方原先是回回營清真寺,建成於1764年。傳說中,寶月樓、回回營清真寺都與香妃有關[1][2]

中華民國成立後,袁世凱政府接管了清室的西苑三海,1913年將中海和南海闢為大總統府,從此中海和南海合稱「中南海[2]。1913年,由內務總長兼京都市政公所督辦朱啟鈐主持,將寶月樓闢為中南海正門,稱「新華門」。將新華門前的一段西長安街命名為「府前街」,將中南海西側新辟道路命名為「府右街」(「府」均指大總統府)。此後,又將六部口以南的排水溝上改建的道路命名為「新華街」(今北新華街南新華街),還在新華門對面的「府前街」南側砌築一道西洋式花牆,以遮擋背後雜亂破舊的平房,改善大總統府門前的觀瞻[3][4]。由朱啟鈐主持砌築的這道西洋式花牆長約200米,與新華門之間的比例很協調,設計上突出了中南海[2]。同時,此次朱啟鈐主持的工程中還拆除了回回營清真寺位於北面的門樓式的正門,用花牆封堵了清真寺通往北面的通路[1]

2009年4月1日,西長安街道路拓寬拆遷工程進入施工階段。該項目位於西長安街新華門南側,東到石碑胡同,西到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樓,北到西長安街南沿線,南到西安福胡同東安福胡同西段、東安福胡同東段南延50米。拆遷範圍內共有單位42戶,居民778戶。由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成立拆遷指揮部,主導拆遷。拆遷完成後,該路段由雙向8車道拓寬為雙向10車道,交通獲得改善。在此次道路拓寬拆遷工程中,將花牆拆除後南移,按照原樣重建[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东安福胡同:一座与香妃有关的清真寺. 鳳凰網. 200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6). 
  2. ^ 2.0 2.1 2.2 2.3 作别老长安街. 網易. 200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3. ^ 北京中南海新华门开始维修 崭新面貌值得期待. 北晚新視覺. 2016-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7). 
  4. ^ 20世纪初改造了北京城的人--京城名人故居与轶情. 搜狐. 2002-03-06.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