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波浪理論

波浪理論是證券技術分析的主要理論之一,由美國經濟學家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提出。一些交易員用以分析金融市場周期,預測市場趨勢。拉爾夫·納爾遜·艾略特(1871-1948),專業會計師,於1930年提出分析方法,認為市場價格的走勢具有特定的形態。1938年,艾略特發表《波浪理論》,正式提出此理論,並在1946年,他最後的主要著作《自然法則:宇宙的秘密》中進行了最為詳細的闡述。艾略特寫道「人受制於規律過程,關於人的活動的計算能被投射到未來的某個階段,這一點我確信無疑」。波浪理論的實證有效性仍然充滿爭議。

理論誕生背景

編輯

因月球引力而造成的潮汐起伏可算最為自然之物,其中必然蘊含了很多豐富的自然和社會組織的道理。艾略特在書中指出,這是他對證券行情走勢「波浪理論」分析方法的思考源頭。

波浪理論三要素:形態、比例、時間。

波浪理論三鐵律:

  1. 浪2不可能完全回撤浪1
  2. 浪3不可能是驅動浪中最短一浪
  3. 浪4的低點不能與浪1頂點重疊(在具有槓桿率市場允許短暫重疊)

波浪理論的結構

編輯
 
驅動浪的5種形態

一個完整的浪型是由驅動浪與調整浪構成,驅動浪一般情況是由5個子浪構成,調整浪一般由3個子浪構成。

波浪1

編輯

股票首次出現上漲。 通常的情況是因為一小波人認為該支股票的價格很便宜,適合買入,並確實在很短的時間內買了一部分該股票,進而導致了價格上漲。

波浪2

編輯

原來已經持有該支股票的一部分人認為股票價格過高,獲利了結,進而導致了股票價格的下跌。但該支股票並沒有觸及到波浪1的最低點。

波浪3

編輯

這通常是最強也是最長的一波。該支股票吸引了公眾的目光,更多的人發現該支股票具有潛力,並開始買入,這導致了股票價格的持續攀升。這一波的高點突破了波浪1的最高點。

波浪4

編輯

一部分人認為股票價格過高,開始獲利了結。這一波通常不會太強,因為還有更多的人看好該支股票的漲勢。

波浪5

編輯

波浪5通常是市場上絕大多數人關注該支股票的時刻,而且通常較不理性。人們可能會看到該公司的CEO登上各種主要雜誌的封面,成為年度人物。人們開始以各種奇怪的理由買入該支股票,並對他人的勸解充耳不聞,進而使得股票價格被嚴重高估。

波浪A

編輯

A浪是下跌的開始,但投資者大多認為上升行情尚未逆轉,僅為一個暫時的回檔現象。實際上,A浪的下跌在第5浪中通常已有警告訊號,如成交量與價格走勢背離或技術指標背離,但由於此時市場仍較為樂觀,A浪有時出現平台調整

波浪B

編輯

B浪是對A浪的反彈,但是成交量不大。一般而言是多頭的逃命線,但由於大多數投資者誤以為是另一波段的漲勢,因而B浪常形成「多頭陷阱」,投資者在此慘遭套牢。B浪在技術上很少是強勁的,在B浪中活躍的股票數量有限,但績優股卻十分抗跌。

波浪C

編輯

C浪是一段破壞力較強的下跌浪,跌勢較為強勁,跌幅大,持續的時間較久,而且出現全面性下跌。

理論爭議

編輯

該理論是股票技術分析方法中爭議較大的一種。由於允許數層子波形的出現,因此對於同一波行情,通常會有幾種數浪方法的爭論。

有觀點認為,波浪理論通常是在行情發生後反觀浪的形狀,方能看清所經歷的究竟是何種類型的行情,但在事先判斷的方面略顯不足。

對該理論的爭議之處誕生了不少衍生出來的技術分析新方法。

雜談

編輯

有一種笑談是當年艾略特炒股炒賠、心緒不定,走至海邊看到浪打懸崖,頗有另類想法,然而在思忖之際卻從奔涌的海浪中悟出了股價起伏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