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朝鮮
箕子朝鮮 | |||||||||
漢語名稱 | |||||||||
---|---|---|---|---|---|---|---|---|---|
繁體字 | 箕氏朝鮮 | ||||||||
簡化字 | 箕氏朝鲜 | ||||||||
| |||||||||
韓語名稱 | |||||||||
諺文 | 기자조선 | ||||||||
漢字 | 箕子朝鮮 | ||||||||
|
雖然箕子被朝鮮半島歷代王朝的慕華者所推崇,但目前箕子朝鮮已被朝韓主流所否定,有人甚至認為箕子朝鮮是漢四郡時期的漢人或是後世慕華者編造出來的[2]:17[3]:26-28。1993年10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挖掘研究檀君陵後,宣稱檀君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而非神話[註 1],並將其正式列為朝鮮歷史上首個國家古朝鮮的開國始祖[5]。2007年2月,韓國亦開始將檀君朝鮮作為歷史上的首個朝代寫入歷史教科書[6]。也有學者認為:朝韓學者對這兩者的不同態度,可能都受到民族主義的影響,而不僅是純學術的研討[7][8]。
朝鮮半島歷史系列條目 | ||||||||||||
---|---|---|---|---|---|---|---|---|---|---|---|---|
史前 時代 |
舊石器時代 | |||||||||||
新石器時代(櫛文土器) | ||||||||||||
青銅器時代(無文土器) | ||||||||||||
傳說 時代 |
桓國·倍達國·檀君朝鮮 | |||||||||||
古朝鮮 | 辰國 | 箕子朝鮮 衛滿朝鮮 | ||||||||||
前 三國 時代 |
三韓 | 漢四郡 樂浪 帶方 |
東 濊 |
沃 沮 |
扶 餘 |
耽 羅 | ||||||
三國 時代 |
伽倻 | 高 句 麗 | ||||||||||
新 羅 |
百 濟 | |||||||||||
唐 熊津·安東 | ||||||||||||
統一新羅 | 渤海 屬地 | |||||||||||
後三國 時代 |
新羅 | 後百濟 | 後高 句麗 | |||||||||
高麗王朝 | 遼金 屬地 | |||||||||||
元征東行省 | 元遼陽行省 雙城·東寧·耽羅 | |||||||||||
朝鮮王朝 | ||||||||||||
大韓帝國 | ||||||||||||
朝鮮日治時期 | ||||||||||||
盟軍託管時期 | ||||||||||||
駐朝美軍政廳 | 蘇聯政廳·北朝鮮委會 | |||||||||||
大韓民國 (南韓) |
朝鮮民主主義 人民共和國 (北韓) | |||||||||||
史料記述
編輯「朝鮮」一詞最早見於中國古籍《山海經》〈海內經〉:「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根據《尚書大傳·卷二》記載:「武王釋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周之釋,走之朝鮮。武王聞之,因以朝鮮封之箕子。」《尚書大傳》還記載:「西方者何也?鮮方也。」
周武王滅商之後,把被紂王囚禁的大臣箕子(又名胥餘,子姓[9])從監獄中釋放。箕子不願臣服於周朝,率商朝遺民出走東方的「朝鮮」。周武王聽說之後,便以「朝鮮」之地封之,成為朝鮮侯。
在之後的《史記》、《漢書》中也記載了箕子出走朝鮮的事件。箕子教朝鮮人民禮儀、耕織農耕及養蠶,還帶入了大量青銅器。受商朝文化的教化下,還定下「相殺以當時償殺;相傷以穀償;相盜者男沒入為其家奴,女子為婢,欲自贖者,人五十萬。」的法律條文(出自《樂浪朝鮮民犯禁八條》),大大地改善了朝鮮人民的生活。
《漢書·地理志》記載有「犯禁八條」的三條:
- 「相殺,以當時償殺」。
- 「相傷,以穀償」。
- 「相盜者男沒入為其家奴,女子為婢,欲自贖者,人五十萬。」。
中國史料中還記載着朝鮮後來稱王,被燕國將領秦開侵略而喪失了兩千多里土地,從此一蹶不振的事件。《三國志·魏志·東夷傳》注引《魏略》中記載:「昔箕子之後朝鮮侯,自稱為王,後子孫稍驕虐,燕乃遣將秦開,攻其西方,取地兩千餘里,至滿番汗為界,朝鮮遂弱」。
《史記·朝鮮列傳》以及《後漢書》記載了箕子朝鮮被衛滿朝鮮篡奪的歷史事件:西漢初年,燕王盧綰背叛漢朝,逃往匈奴。其臣衛滿亦一同出走,並帶同千餘人進入朝鮮。朝鮮王箕準信任衛滿,讓他守衛西部邊疆。但衛滿卻發兵篡位,佔據了箕子朝鮮都城王險城,箕準率領殘部數千人泛海逃往馬韓,破之,自立為韓王。
《史記》卷一百一十五《朝鮮列傳》第五十五「集解」引張晏云:「朝鮮有濕水、洌水、汕水,三水合為洌水,疑樂浪朝鮮取名於此也。」索隱云:「朝音潮,直驕反,鮮音仙。以有汕水,故名也。汕一音訕。」中國古籍《山海經·海內經》曰:「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
對箕子朝鮮的考證
編輯昔日東亞文化圈曾長期認為箕子朝鮮在朝鮮半島境內。《舊唐書》卷199上便記載後世的高句麗「頗有箕子之遺風」,「其俗多淫祀,事靈星神、日神、可汗神、箕子神」。[10]顯然是把高句麗當作了箕子朝鮮的傳承國。
韓國古代學者們普遍認為箕子將先進文明從中國傳入朝鮮半島,「我國教化禮儀自箕子始」,對他推崇備至。[11]然而,根據《舊唐書·東夷傳》的記載,遼東之地,周朝時期為箕子之國,漢朝時期為玄菟郡。而《隋書·裴矩傳》則記載,高麗之地原為孤竹國,周朝以其地封箕子,漢朝分為三個郡,晉朝亦統治遼東。[12]這幾段箕子朝鮮在遼東的歷史記載曾讓朝鮮王朝時期的學者產生很大的困惑。[13]
一部分考古發現表明被認為是箕子封地的朝鮮(今遼東、北朝鮮)琵琶型的銅劍在外形和金屬成分上與同期中國其他地區的類似武器有所不同,但禮器、生活器具則大體相當。[14][15]
有一種觀點認為箕子朝鮮的疆界是隨着時間推移而變動的,起初與孤竹國一同處於遼西地區,有遼西出土的殷晚期青銅器中,方鼎內底中心有銘文「亞侯」為佐證。後來由於燕國的強大而退居遼東和北朝鮮。[1] 箕子朝鮮後被衛滿朝鮮所滅(未代國君逃至馬韓)。漢武帝後又滅了衛滿朝鮮。
歷代君王
編輯根據朝鮮王朝時期的《盎葉記》和《東史年表》等,箕子朝鮮的歷代國王如下。李德懋寫下《盎葉記》時指出,這張君主列表「雖甚荒誕,而姑記之,以備竹書、路史之異聞焉。」[16]
箕子朝鮮存在的真實性爭議
編輯在帝制時代,朝鮮半島統治者一直十分推崇箕子,認為箕子將文明帶入了朝鮮。不過進入20世紀初期,箕子朝鮮存在的真實性受到朝鮮學者的廣泛質疑。而箕子朝鮮的存在始終得不到任何考古學的證明,因此國際學術界普遍懷疑箕子朝鮮的存在。[13]
《論語》微子第十八中記載箕子與微子、比干合稱「殷有三仁」,《今本竹書紀年》殷紀中記載紂王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師渡孟津而還。王囚箕子,殺王子比干,微子出奔。」但記載箕子的這兩本古書並沒有提及箕子從中國遷徙到朝鮮或者箕子建立朝鮮的描述。
1908年,申采浩發表《讀史新論》一文,可謂開此說之先驅。[17]申采浩是一位朝鮮純血主義者,他認為朝鮮民族是檀君的後裔,與箕子沒有任何關係。[18]箕子逃到朝鮮後,被夫餘國王降為附庸,僅僅給予他一小塊領地以生存。[18]此後,崔南善和李丙燾二人也發現,先秦史料與之後中韓史料中的矛盾。[19]
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朝鮮半島分為北方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南方的大韓民國。兩韓的官方觀點不約而同地認為箕子朝鮮是偽史,是西漢為了合理吞併朝鮮半島而憑空捏造出來的故事。[20]朝鮮官方的歷史書籍都沒有將箕子朝鮮列在朝鮮歷史年表之中。[21]金日成也認為箕子入朝鮮是西漢「為了藉口侵略古朝鮮」而「憑空捏造」出來的事件,「把朝鮮民族看成箕子的後裔是對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我們民族的侮辱。」金日成更是在1959年下令拆毀了平壤的箕子陵,而根據朝鮮官方的說法,在箕子陵中沒有屍骨,也沒有任何文物。1973年,韓國考古學家金貞培宣稱,在朝鮮半島境內沒有發現過任何先秦時期的青銅器。[19]
韓國歷史學家尹乃鉉在其所著的《韓國古代史新論》中承認箕子朝鮮的存在,並認為箕子來源於中國中原[22]。
對於箕子、衛滿遷居並佔據朝鮮,以及準王(箕準)佔據馬韓的記載,在日韓國史學家金兩基認為:
- 三韓的領域和國境後世記載非常模糊和粗略,國境並非互不可干涉的界線,而是一個緩衝地帶。根據《三國志·魏書東夷傳·辰韓條》中便記載昔日不堪秦朝徭役的大量中國人逃到辰韓,辰韓王割讓東方國境地帶的土地給他們居住,說明了這一點。此流民居住之地自然產生了有實力者。具有王和君長的經歷,所以參加了權力鬥爭,自然成為了支配者。因此衛滿篡奪準王的地位沒有什麼奇怪的。[23]
與朝鮮半島學者相對的是,有許多中國學者認為箕子朝鮮是實際存在的,認為檀君朝鮮是韓民族主義為了「強調國史」而「杜撰」的。[24]
根據《舊唐書·東夷傳》的記載,遼東之地,周朝時期為箕子之國,漢朝時期為玄菟郡。[25]而《隋書·裴矩傳》則記載,高麗之地原為孤竹國,周朝以其地封箕子,漢朝分為三個郡,晉朝亦統治遼東。[12]這幾段箕子朝鮮在遼東的歷史記載曾讓朝鮮王朝時期的學者產生很大的困惑。[13]
根據箕子朝鮮的傳說,王國維[26]與顧頡剛認為商人可能起源自今中國東北地區,後受到傅斯年在〈夷夏東西說〉中支持。
1955年,遼西地區凌源縣海島營子村村民唐永興、張懷仁等發掘出16件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現藏於遼寧博物館。這批青銅器的特徵與同時期中原的青銅器類似,而此時的東北地區沒有達到鑄造此類青銅器的水平,說明了商朝人曾經移居到遼西一帶。1973年春,考古學家在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北洞村發掘出刻有「㠱侯」名字的青銅器方鼎,「㠱」即為「箕」,商朝甲骨文卜辭中有「㠱侯、王其」,而該方鼎與安陽出土的「父己」方鼎形制相近,證實是商末周初的方鼎。[13]同年,又在同一個縣發現了六件青銅器,其中一件銅罍(酒器)上有「父丁、孤竹、亞微」的銘文,表明該銅罍是孤竹國國君亞微為父丁鑄造的。箕侯和孤竹國君的青銅器同時期出現在遼西地區,印證了「箕子朝鮮原為孤竹國」的說法。
但中國學者張哲俊則認為,箕子及其後人一直居住在遼西的說法恐怕也不一定正確,因為箕子朝鮮的最後一代國君準王定都於王險城(可能即是今天的平壤)。可能箕子朝鮮受到中原諸侯國的侵略,被迫向東遷徙,來到朝鮮半島,後來又被衛滿朝鮮驅逐到朝鮮半島的最南端。[13]
參考文獻及資料
編輯- 鮮于悳(선우덕, 1932, 《太原鮮于氏世譜》, 태원선우씨세보소)
- Shim, Jae-hoon, A New Understanding of Kija Chosŏn as a Historical Anachronism,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002, 62 (2): 271–305.
- Schmid, Andre, Rediscovering Manchuria: Sin Ch'aeho and the Politics of Territorial History in Kore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97, 56 (1): 26–46.
備註
編輯腳註
編輯- ^ 1.0 1.1 邱華東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0-12-09.
- ^ 楊雨蕾等編著. 《韩国的历史与文化》. 廣州: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1年6月. ISBN 978-7-306-03899-9.
- ^ 朴真奭; 姜孟山 朴文一 金光洙 高敬洙. 《朝鲜简史》. 延吉: 延邊大學出版社. 1997年. ISBN 7-5634-0990-4.
- ^ 楊猛. 《不平靜的江河:沿著中韓邊界的奇幻旅程》 (書摘). 八旗文化.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2) (中文(臺灣)).
朝鮮民族認為自己是優秀的民族,具有不輸於中華文明的歷史積澱。檀君是神話傳說中公元前二千年建立朝鮮的始祖,為了證明本民族的悠久歷史,在金日成的授意下,北韓單方面宣佈檀君是歷史中存在的人物,並且宣稱在平壤市江東郡大樸山腳下發現了檀君的陵墓。但北韓禁止外界對檀君陵進行考古研究,加上沒有可靠的文獻記載,其真實性備受懷疑。
- ^ 近二十年来中外学界对古朝鲜的研究与课题 請檢查
|url=
值 (幫助).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6-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1). - ^ 韩国修改历史教科书:神话变正史. 新浪網. 200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1).
- ^ 姜智恩. 朝鮮儒者中華認同的新解釋 ─「天下」與「國家」的整合分析 (PDF).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民國106年, (96期): 31-60 [2020-01-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7-25).
更在民族主義的 席捲下,逐漸否定了箕子朝鮮的地位。
- ^ 何則文. 「韓國起源論」是這樣來的:從繼承中華到積極脫漢,韓國的千年自我追尋之路. 關鍵評論. 2015-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2) (中文(臺灣)).
用傳說中的檀君取代了箕子的中華文明起源神話,奠定了韓國人自我的價值認同。身為第一個韓國民族主義歷史學家,他說「沒有歷史,就沒有民族。」雖然在史學界中申采浩的著作有許多不符合傳統紀載的論述
- ^ 見首爾大奎章閣電子圖書館的文本紀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九上
- ^ 《高麗史》肅宗七年(1102年)十月壬子朔:「禮部奏:我國教化禮儀,自箕子始,而不載祀典。乞求其墳塋,立祠以祭。」
- ^ 12.0 12.1 《隋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三十二·裴矩》:「矩因奏狀曰:『高麗之地,本孤竹國也。周代以之封於箕子,漢世分為三郡,晉氏亦統遼東。今乃不臣,別為外域。』」
- ^ 13.0 13.1 13.2 13.3 13.4 《韓國檀君神話研究》,張哲俊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出版,121~124頁(ISBN 978-7-301-23118-0)
- ^ 遼寧省博物館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4-23.
- ^ 存档副本. [2009-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23).
- ^ 靑莊館全書卷之五十五 盎葉記[二]. [2019-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8).
- ^ Shim, 2002, p.278.
- ^ 18.0 18.1 Schmid, 1997, p.33-34.
- ^ 19.0 19.1 Shim, 2002, pp. 278–79.
- ^ Shim, 2002, pp. 279–80.
- ^ (韓文)(簡體中文)조선력사 시대구분표 - 朝鮮歷史時代劃分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Naenara
- ^ 韓國歷史與現代韓國 By Jiang-zuo Jian
- ^ 金両基《物語 韓國史》中公新書 47頁〜48頁
- ^ 中国边疆史学争议频发. [2015-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5).
- ^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九·東夷·高麗》:「侍中裴矩、中書侍郎溫彥博曰:『遼東之地,周為箕子之國,漢家玄菟郡耳。』」
- ^ 王國維〈商三句兵跋〉:「嘉興沈乙庵先生語余,箕子之封朝鮮事,非絕無淵源,頗疑商人於古營州之域,夙有根據,故周人因而封之。」,收入《觀堂集林》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