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浩
符浩(1916年4月13日—2016年6月17日),原名符忠孝,男,陝西禮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畢業。曾任第六、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外交部副部長,中國駐日本、越南等國大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職業外交官。
符浩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 | |
任期 1972年5月 至 1974年9月 1981年12月 至 1982年4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越南特命全權大使 | |
任期 1974年9月 至 1977年4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特命全權大使 | |
任期 1977年8月 至 1982年2月 | |
個人資料 | |
性別 | 男 |
出生 | 陝西省禮泉 | 1916年4月13日
逝世 | 2016年6月17日 | (100歲)
籍貫 | 中國咸陽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配偶 | 焦玲 |
經歷
| |
著作
|
生平
編輯符浩出生在陝西禮泉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37年10月參加革命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後在西安師範學校和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在抗大學習期間,改名「符浩」。
學習結束後,符浩成為入八路軍,在部隊從事政治和宣傳的工作;曾歷任八路軍115師團政治處股長,渤海軍區敵工科科長,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駐德州小組中共代表,渤海軍區宣傳部、聯絡部、組織部部長,第三野戰軍師政治部主任等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1950年符浩被抽調進入剛剛成立的外交部工作,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外交生涯,被認為是中國外交部的「開山元老」之一。
進入外交部後,符浩被任命為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政治參贊;後歷任外交部亞洲司專員、副司長,駐印度大使館參贊,外交部人事司副司長,政治部副主任兼幹部司司長,外交部辦公廳主任,中國駐越南大使,駐日本大使,外交部副部長、顧問等職。在「文革」期間,符浩和外交部的九十名領導幹部聯名保陳毅,並因此受到衝擊。
1983年,符浩從外交部退休後,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兼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繼續在全國人大從事立法機構外交工作;1988年,連任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自1984年到1999年,符浩還曾一直擔任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委員;1996年當選第三屆委員會中方首席委員。1994年10月離休。
2016年6月17日,在北京逝世[1]。
主要外交經歷
編輯- 1953年夏天,韓戰結束後,符浩協助李克農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遣俘代表團的顧問,負責戰俘遣返工作,以爭取最多的志願軍被俘人員回國。
- 在任中國駐印度政府參贊期間,符浩參加了第一次中印邊界談判。
- 1971年,時任外交部辦公廳主任的符浩參與到解決「林彪外逃墜機事件」的外交工作中,並親自負責情報工作。
- 在聯合國第二十六屆大會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後,符浩是出席聯合國大會中方代表團的秘書長;團長是喬冠華,副團長是黃華。
- 1972年,符浩又參與到負責接待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的接待工作。
- 在擔任駐日本大使期間,符浩努力促成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在1978年8月的簽字生效。
- 1982年作為中國特使、代表團團長,符浩出席了在新德里舉行的中印官員第二輪會談。
- 1986年和1991年,符浩曾率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代表團出國訪問國。
- 符浩還多曾多次以中國代表團團長的身份出席各國議會聯盟會議。
家庭
編輯符浩的夫人焦玲,也是外交官員。退休前,曾是外交部領事司副司長。兩人育有三個子女。
參考文獻
編輯- ^ 外交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符浩逝世,曾任驻越南、日本大使. 澎湃新聞. [2016-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3).
外部連結
編輯- 符浩 外交部
- 周恩來秘書符浩揭秘「913事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鳳凰網
- 前駐日大使符浩親歷的「林彪外逃」事件[永久失效連結] 摘自《中國高端訪問:親歷神秘外交背後的16人》 作者:余瑋、吳志菲
-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
官銜 | ||
---|---|---|
前任: 張香山 |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中方首席委員 1996年6月 -1999年6月 |
繼任: 楊振亞 |
外交職務 | ||
前任: 陳楚 |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大使 1977年8月-1982年2月 |
繼任: 宋之光 |
前任: 王幼平 |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北越/越南大使 1974年9月-1977年4月 |
繼任: 陳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