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中醫學裏的臟象學說中,五臟六腑中最主要的部分,在五行中屬火,為神之居,血之主,脈之宗。心與生物學中的心臟大致上是同一個構造。型態描述上,《醫宗必讀》形容心為「心象尖圓形,如蓮蕊」。

心在五行中屬火,圖為心與其他臟腑的生剋關係。

「心主神明」是中醫學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也就是說,心與精神思想有關。大致而言,與心密切關聯的包括血液流動、精神意識、出,以及舌頭

型態描述

編輯

古代中國關於心的解剖,史書上最早的記載見於《史記·殷本紀》:「比干強諫,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剖比干觀其心』。」心為五臟之一,居於中,之下,膈膜之上,附着於脊骨之第五椎,形如倒垂未開之蓮蕊。心外有赤黃色脂膜包裹,稱為心包絡,是心的外衛。《難經》認為:「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類經·經絡類》中又提到:「心當五椎之下,其系有五,上系連肺,肺下繫心,心下三系連,故心通五臟之氣而為之主也」。

有血肉之心及神明之心的分別,前指藏於胸中、推動血液運行的心臟,後者指無具體形態的、主宰人精神活動的心。如《醫學入門·臟腑》說:「有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蕊,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氣血所化,生之本也,萬物由之盛長,不着色象,未有何有,謂無復存,主宰萬事萬物,虛靈不昧者是也」。

與其他部位的關聯

編輯

手少陰心經及手少陰別絡的循行路徑,根據《靈樞·經脈篇》記載為:「手少陰心經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繫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手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繫舌本,屬目系。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取之掌後一寸,別走太陽也。」

心與小腸相表裏:手少陰心經下絡小腸,手太陽小腸經絡心,心與小腸通過經脈相互絡屬而構成表裏關係。在病理上,如心經有火,可下移小腸,出現尿少、尿赤、尿痛;小腸有熱,可循經上炎於心,表現為心煩、舌赤、口舌生瘡等。

主要功能

編輯

傳統上,中醫認為,心為一身的君主,臟腑百骸均遵從其號令,人的聰明智慧也是從心而出。如《素問·靈蘭秘典論》所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在五行,以陽藏而通於氣,故為陽中之太陽。心在體合、其華在、開竅於、寄竅於、在液為、在志為。心臟與小腸腑相合,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相為表裏經。

  • 心主血脈:指心具有推動血液在脈管中運行的功能。如《素問·痿論》說:「心主身之血脈」,《素問·五臟生成篇》:「諸血者,皆屬於心」,《讀醫隨筆》:「凡人周身百脈之血,發源於心,亦歸宿於心,循環不已」。心主血脈,血足則面容光彩,脈絡滿盈,故曰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
  • 在體合脈:指心與血脈相連,心氣推動血液在血脈中運行,心氣強弱可從脈中反映出來。例如心氣不足則脈細軟無力;心氣不勻則出現促、結、代脈等。
  • 其華在面:心主血脈的功能,可從面部色澤反應出。例如心氣充則面紅潤光澤,心氣血虛則面淡白,心血淤則面青紫。如《靈樞·經脈篇》說:「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留則髦色不澤,故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
  • 開竅於舌:心經的別絡聯繫於舌,舌的色澤、味覺、舌體運動、語言與心相關,如《靈樞·脈度》說:「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心的病變可從舌上反映出,如外台秘要說:「舌主心,臟熱即應舌生瘡裂破」,心火旺則舌尖紅赤或口舌生瘡;痰迷心竅則可見舌強不語。
  • 在液為汗:心與汗液的生成排泄有關。汗為津液所化,津液與血液同出一源,稱為津血同源、血汗同源。病理上,若病人因故大汗出,或用藥發汗過度,則可損傷心陽,出現心慌、心悸,甚至出現大汗亡陽的危證。
  • 心藏神:指心有主宰人體生命活動及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功能。《靈樞·邪客》:「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臟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靈樞·本神》:「心怵惕思慮則傷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

明朝以後,中醫學家對藏神的所在處,提出不同的看法,如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辛夷》指出:「為元神之府」

  • 在志為喜:喜有益於心主血脈、心藏神的功能。如《素問·舉痛論》說:「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但喜樂過度可使心神渙散,如《靈樞·本神》說:「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喜傷心」。

驚則氣亂,心神不寧也容易受驚,如《素問·舉痛論》說:「驚則心無所依,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小兒藥證直訣》指出:「驚為心病」。

心與養生之道

編輯

養生之道,在於存神養氣。存神在心,而靜心在目。張紫陽真人說:「心能役神,神亦役心,眼者神遊之宅,神遊於眼而役於心,心欲求靜,必先制眼,役之於眼,使歸於心,則心靜而神亦靜矣」[1]。《導引本經》說:「夫心乃一身之主宰,生死之路頭也。是故心生則種種欲生,而神不入氣;心靜則種種欲靜,而神氣相抱也」。故人常宜燕居靜坐,調心息氣,食熱戒冷,常要兩目垂簾,反光內照,降心火於丹田。

心包絡

編輯

心包絡,簡稱心包,亦稱膻中。是心臟外面的包膜,有保護心臟的功能。中醫認為,心為君主之官不得受邪,故外邪犯心時,首先侵犯心包,故心包有「代心受邪」的作用。「邪犯心包」主要表現在心藏神的功能異常,有以下兩種證型:

  • 熱入心包:外感熱病中出現高熱、神昏、譫語等心神失常的病變。
  • 痰濁蒙蔽心包:痰濁引起神志模糊、意識障礙等心神錯亂的病變。

參考來源

編輯

相關文獻

編輯

如何看待中醫的「心主神明」理論[永久失效連結]》。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9卷3期。

外部連結

編輯
  • 冠心病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心臟病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心包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心悸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心下痞硬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痰迷心竅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參見

編輯
  1. ^ 明·張介賓,《類經》,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ISBN 7-117-02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