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祖卡火箭筒
巴祖卡(Bazooka)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陸軍使用的單兵肩扛式火箭彈發射器的綽號。巴祖卡是第一代實戰用的單兵反坦克武器。巴祖卡使用固體火箭作為推進器,彈頭分為高爆(HE)和高爆反坦克(HEAT)彈頭,能夠有效對付裝甲車以及諸如機槍碉堡一類的防禦工事,射程遠超出手榴彈的投擲範圍。因為其管狀外形類似於一種名叫巴祖卡的喇叭狀樂器(鮑勃·伯恩斯在1930年代發明並推廣)而得名。
巴祖卡 | |
---|---|
類型 | 反坦克火箭筒 |
原產地 | 美國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1942年—1970年代(美國) |
使用方 | 詳見使用國家 |
參與戰爭/衝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戰 多次中東戰爭 國共內戰 韓戰 越南戰爭 老撾內戰 柬埔寨內戰 阿爾及利亞戰爭 福克蘭戰爭 敘利亞內戰 |
生產歷史 | |
研發者 | 羅伯特·戈達德博士 |
研發日期 | 1942年 |
生產日期 | 1942—1945年(2.36吋型) |
製造數量 | 112,790門(M1) 59,932門(M1A1) |
衍生型 | 詳見本條目 |
基本規格 | |
槍機 | 後膛裝填 |
發射模式 | 單發 |
供彈方式 | 1發 |
瞄具 | 機械瞄具 光學瞄準鏡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在北非戰場中繳獲若干巴祖卡火箭筒,他們馬上就發現了巴祖卡在戰場上的作用並開始着手仿製。[1]德國設計師將彈頭直徑增加到88毫米(還有一些小的改動)並在德軍中推廣使用,稱作坦克殺手(Panzerschreck)。
巴祖卡是單兵反坦克火箭界的開山鼻祖,故此其名稱亦被用作所有肩扛式發射器的統稱。
設計與發展
編輯巴祖卡在設計和發展上一直沿着兩條主要的技術路線而前進:火箭動力(無後座力)武器和成形裝藥彈頭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編輯巴祖卡的原型是一種火箭動力武器,而他是由羅伯特·戈達德博士根據美國陸軍的合約設計出來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戈達德在格洛克大學供職的同時還在威爾遜山天文台為一戰中的美國軍隊設計管狀發射火箭。他和他的同事克拉倫斯·希克曼博士共同於1918年11月6日在馬里蘭州的阿伯丁實驗場為美國陸軍通訊兵展示了該種武器。但是由於五天後協約國就和和同盟國在康邊停戰協定上簽字(一戰結束),所以該型武器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巴祖卡發展項目的拖延很大情況上也與戈達德深受肺結核的病害有關。在直到1923年的這段時間裏,戈達德一直在馬里蘭州的Indian Head為美國政府做兼職,不過很快地,他就將自己的重點移到了其他與火箭推進有關的項目上去了。
成形裝藥
編輯炸藥裝藥的發展可以追述到1880年,美國的物理學家查爾斯·愛德華·門羅第一次將炸藥裝藥的研究投入到實際的研究工作當中。而在1930年代,來自瑞士的移民亨利·莫豪普特在為美國陸軍部(美國國防部的前身)負責設計爆炸物時又讓其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莫豪普特設計了一種使用成形裝藥的反坦克手榴彈,它能夠擊穿60毫米(2.4吋)的戰車裝甲。可以說,它是在那個時代最好的單兵武器。因此,手榴彈被制式M10所代替。但是,M10手榴彈有3.5磅(1.6公斤)重,如此重的單兵武器難以用手擲出。並且因為他過重,不能用來當做槍榴彈來發射。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將其裝備到坦克上,讓步兵來操縱射擊。如果這樣的話,那麼他就難以在複雜情況下第一時間發揮作用。所以一個較小,較弱的M10縮小版:M9出現了。M9可以用步槍來發射,這也帶動往後一系列的槍榴彈的設計發展,像M1(春田M1903),M2(恩飛M1917)和M7(M1加蘭德)以及M8(M1卡賓槍)。然而,真正能夠與坦克抗衡的單兵武器還沒有出現。之後,在其他國家在此方面領先的時候,美國軍方正準備評估一個既大且威力十足的反坦克步槍的計畫。[2][3]
火箭發動機與成形裝藥彈頭兩者的結合最終成為陸軍輕型反坦克炮的發展方向。[4]
火箭動力成形裝藥武器的發展
編輯在1940年,美國陸軍萊斯利·斯金納上校的手下愛德華·烏赫爾中尉建議用他新近發明的火箭筒來發射加裝火箭推進器的M10。在戈達德手下克拉倫斯·希克曼的幫助下,M1的原型在華盛頓特區的喬治華盛頓大學的Corcoran Hall完成了。這款M1擁有一個金屬發射管,一個木質槍托,一個手柄和瞄具。發射60.07毫米的火箭彈(官方資料為「M6,2.36吋」,這樣是為了與60毫米迫擊炮彈區別)。火箭彈後部插有尾隨引線。頂部的鑄鋼彈頭內含有1.6磅的高能炸藥。木肩上的兩節乾電池會在士兵扣動扳機時點燃火箭引線,在一次發射後,電線會被副射手給連接到原先的兩個觸點上。
雖然武器有一些可靠性和命中的問題,但是美軍的軍械官在看過其對坦克炮塔的穿透能力後對他十分滿意[3]。試驗證明M6火箭彈能夠穿透4.5吋(112毫米)的鋼板[5]。為此,美軍取消了所有的反坦克槍的項目並且在1942年批准了M6火箭彈和M1火箭筒的製造項目。M1火箭筒即將第一次在戰場中使用。[6]
到了1942年年底,改進型的火箭筒M1A1出現了。M1A1的前端手柄被拋棄了,長度為54吋(1.37米),重達12.75磅(5.8公斤)。
M1發射的M6火箭彈十分不可靠,所以軍方馬上就M6的改進型M6A1來代替原來火箭彈,發射M6A1的火箭筒也改用成M1A1。在M6之後,軍方還推出了一系列使用M6A1火箭發動機和尾翼組件的替代彈頭,像2.36吋的M10發煙火箭以及他的一系列的改進型(M10A1,M10A2,M10A4)。軍方使用白磷發煙彈頭(WP)來代替反坦克彈頭,這種彈頭不僅可以通過發煙來阻礙敵軍的視野,還可以通過爆炸所產生的燃燒顆粒對敵人進行殺傷。所以,美軍一般用M10來標記目標,用煙霧令敵軍炮手和駕駛員失去目標,還用煙霧來將敵軍驅出掩體和防空洞。[7]2.36吋的T31燃燒火箭彈是M10火箭彈加裝燃燒彈頭的變種,他可以輕易的摧毀敵人的燃料,物資和彈藥。
原版的M1A1在前端裝有一個簡易的鉸鍊表尺和一個無加固的發射筒。在戰爭中,對M1A1進行了一些修改,例如增大木肩裏的電池設計,但是士兵們經常反映稱電池總會在槽中卡住(後來木肩裏的槽被擴大以容納更大的電池)。[8]其次就是前瞄準器和後瞄準器的問題,前瞄準器的側面刻有100碼,200碼和300碼。但是在以後的型號中,鐵製的瞄準器被塑膠的取代,但是塑膠照準器會因為日光強射最終變的不透明及模糊不清最終造成難以射擊。[9]後來,鐵製瞄具被包裹起來不被使用。火箭筒在有50碼的增量的情況下,射程為50碼到700碼(46米到640米)。發射筒還附帶一個鐵製支架以協助發射。
戰場上的經驗所帶來的變化
編輯1943年,美軍的奧格登軍械所和其他的一些軍械所收到了一批戰地報告,報告稱M6A1火箭彈在準備發射的時候,經常會提前的在M1A1的發射筒內自爆。得知此事後,軍方在阿伯丁實驗場內使用各種金屬項圈進行繞接試驗,希望這樣就能延遲他起爆的時間。直到孔塞測試表改進之後,這個問題才得以解決。[10]
最初與M1和M1A1配套的M6和M6A1皆為尖彈頭,使其於低角度發射時會偏離目標。因此,製造廠在1943年年底推出採用最新M9火箭發動機的2.36吋口徑M6A3。M6A3長19.4吋(49.28厘米),重3.38英磅(1.53公斤)。新款的M6A3為了改善在低角度下的發射情況,削鈍了彈頭。並且實驗報告稱,在加裝新型圓形尾翼組件的情況下,M6A3的飛行情況得到了改善。新款的M6A3能夠穿透5吋(125毫米)的裝甲板。
巴祖卡在早期存在電池問題,使得它不得不把打火系統從電池打火改為用扳機操縱的磁力發電打火系統。為了防止擦槍走火,打火系統被納入了可分解的電磁發電打火系統裏。這樣產生的最大變化是,發射筒被分成了兩部分,而他們可以用卡口式接頭附件相聯合起來。這一改進使其變得更輕便,更適合空降部隊攜帶。最後,經過改裝得到的兩段式火箭筒是M9A1。然而,經過了這一長串的修改之後,M9A1竟長達61吋(154.94厘米),重達14.3英磅(6.5公斤)。這樣的話,它就從原先一個輕巧、方便的一次性武器轉變為一個沉重、笨拙的複雜武器。[8]
1944年10月,軍方從前線得到了M1A1,M9及其彈藥M6A1對於德軍裝甲攻擊不利的報告。經過對美軍繳獲的德軍的8.8厘米RPzB 43 and RPzB 54 Panzerschreck進行研究,美軍設計出了更強大,更具有威力的3.5吋M20火箭筒。然而,當設計還沒完成時,戰爭已近結束了。
1945年,美國陸軍化學戰機構使用M9和M9A1火箭發射器,研製出了2.36吋的氯化氰裝藥的M26化學火箭彈。[11]氯化氰是一種致命的毒劑,它具有穿過一些防毒面具的能力。在實戰中,人們發現用這種武器來驅散在山洞掩體中躲藏的日本兵十分有效。[11][12][13]儘管美國軍械庫存處有該武器的身影,但是他從沒有正式發給或部署給任何的戰鬥人員。[11]
實戰情況
編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
編輯據悉,巴祖卡的第一次使用是在蘇聯前線和1942年11月登陸北非中的火炬行動,這些M1和M6火箭彈都是為了及時裝備入非作戰的美國軍隊而倉促製造的。不過在登陸前的那個晚上,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將軍震驚地發現他的軍隊裏竟然沒有一個人拿到巴祖卡火箭筒。
一開始,由於沒有人得到過專業訓練,那些可靠的M6火箭彈連同着M1火箭筒並沒有在北非戰場中得到廣泛使用。[14]但是當一些德軍在俘虜美國軍隊時,他們發現了這個武器並準備提防。當美軍將軍在1943年到達突尼斯前線時,他發現沒有一個人能夠告訴他巴祖卡火箭筒能否阻擋住德軍的坦克。[14]
另一個問題出現在1943年5月。當盟軍在攻打西西里島時,盟軍部隊中裝備了少量的M1A1(發射的是M6A1改進型火箭彈)。在一次戰鬥中,巴祖卡擊毀了四輛中型坦克和一輛虎式坦克,而能把虎式坦克擊毀是因為火箭彈是從駕駛員的觀察孔穿過去。[14]但是在戰鬥中,巴祖卡也凸顯出一些問題,例如當巴祖卡在發射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尾煙,這樣會暴露射手的位置。並且在戰鬥中,巴祖卡小隊的隊員們為了向裝甲目標射擊,不得不將自己的身體暴露在敵人的攻擊之下,因此傷亡十分巨大。而這種必須暴露在德軍的反擊火力之下的任務,在其他士兵看來不僅僅是極度危險的任務,甚至應該說是自殺任務。
在1942年年底,德軍已近從火炬行動中俘虜的美軍士兵和得到美軍捐贈的俄國士兵手上得到了巴祖卡。[1]德國也迅速的開始研製自己的反坦克武器,他們將彈頭從60毫米(2.36吋)增大至88毫米(3.46吋),這種武器就是聞名遐邇的Panzerschreck(坦克殺手)。這種武器有更大,威力更強的彈頭,他的穿甲能力相對於巴祖卡大大提高。諷刺的是,美國士兵也希望能有一些加大彈頭的巴祖卡,但是遭到拒絕。在用M9和RPzB 54 Panzerschreck向德國的豹式坦克進行對比射擊後,美國陸軍的唐納德·E·路易士下士對上司說Panzerschreck「比巴祖卡強多了……」。
“ | 它(Panzerschreck)太棒了,我都想用酸菜的武器來對付酸菜(酸菜原文Krauts,特指德軍)。[15] | ” |
在法國,查理·卡朋特少校將在他的L-4草蜢式聯絡機的每個機翼下裝備了三個巴祖卡火箭,並且他說他用這個摧毀了德軍的14輛坦克。[16]
儘管在1943年年底,美軍使用了M9火箭筒以及威力更強大的M6A3火箭彈,但是德軍裝甲車上的更厚的新型鑄造裝甲和裝甲側裙以及間隔裝甲使用是的巴祖卡的攻擊效果急劇下降。這使得巴祖卡必須對準那些裝甲車低防護的部位,例如履帶,觀察孔,車輪或者是後發動機。在1944年5月20日的信中,喬治·巴頓將軍在給他同事的信中寫到:「巴祖卡的作用並不是去擊毀坦克,而是不讓坦克隨意欺凌步兵的最後手段。為此,巴祖卡要在30碼的範圍內射擊。[17]」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 )
編輯在太平洋戰爭中,如同在北非一樣,巴祖卡也存在着可靠性的問題。在使用中,巴祖卡的電池點火系統容易損壞,並且巴祖卡的火箭發動機也會因為長期暴露在潮濕,高溫和高鹽份的空氣中而失效。但隨着M1A1可靠性得到解決,巴祖卡成為了一種攻擊日本陣地的利器,像混凝土掩體和箱式碉堡都能夠被巴祖卡摧毀。[18][19]不過他對椰子和沙子組成的掩體就不是很有效了,因為那些掩體的結構過於彈性導致他們可以吸收火箭彈的衝擊力而不使其爆炸[20]。在太平洋戰爭後期,大多數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一般都是使用M2火焰噴射器來攻克這些掩體。[21]雖然火箭彈彈頭能夠極其容易的擊穿日軍坦克和裝甲車的輕薄的裝甲,不過美國士兵們還是很少用火箭筒來攻擊日軍的坦克。[22]總的來說,雖然M1A1,M9和M9A1一直被稱為是反坦克武器,但是他在太平洋戰場中主要還是用來反掩體的。後來,艾森豪威爾將巴祖卡連同原子彈,吉普和C-47運輸機並稱為四個勝利工具(Tools of Victory)。[23][24][25]
北韓戰場
編輯在二戰結束後,美軍以德國的Panzerschreck為藍本設計出了3.5吋(88.9毫米)的M20超級巴祖卡火箭筒,它與德國的Panzerschreck威力相當,M20重達14.3磅(6.5公斤)並且可發射重9磅的(4公斤)的高爆反坦克火箭彈。當M20發射時需要兩人一組來操縱「超級巴祖卡」射擊,一般情況一個小隊一分鐘可以發射6枚火箭彈。與以前的型號一樣,M20的裝彈有M29A2(practice)和白磷發煙彈(T127E3/M30)。由於吸取了在惡劣,潮濕環境下的教訓,新型的彈藥外加防潮包裝,除此之外還附有M20的戰地保養手冊,裡面包含了如何維護維修潤滑等多個內容。M20還附有備用火箭彈。[26][27]當他從兵工廠出場時,M20會全身都會被塗滿抗菌塗料,並且電磁打火機還被塗上「柯斯莫林」(Cosmoline)。直到需要發射的時候,這些包裝塗料才會被去掉。
戰後,由於政府預算問題,美軍最初部署到北韓的軍隊裝備的基本都是2.36吋的M9/M9A1,而用的也是二戰時的M6A3庫存。在戰爭初期,老式的M9和M9A1一直在對蘇聯對北韓援助的裝甲車進行摧毀。在烏山戰役中,發現M9A1的火箭彈無法擊穿T-34/85的裝甲,美國陸軍特遣隊只能通過射擊坦克的後置發動機,致使33輛北韓的T-34/85坦克停滯不前。此外,有許多戰地報告提到M6A3彈頭在命中後沒有爆炸,進過討論,軍方最終認為這是由於彈藥在儲存時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養所致。於是M20和3.5吋的M28A2高爆反坦克火箭彈匆匆地被從美國調運到北韓,事實證明,M20對T-34以及其他蘇聯坦克極其有效,如在大田戰役中威廉·弗里希·迪安少將曾親持巴祖卡攻擊T-34,此戰中共有十多輛T-34被空軍和巴祖卡擊毀。此外需要說明的是「超級巴祖卡」是戰爭前夜才開始生產的,並不是美軍遇到坦克後才緊急研製的。[28]
在北韓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也大量地使用了從國共內戰戰場上繳獲國軍使用的2.36吋的火箭彈來攻擊美國的謝爾曼和巴頓坦克。[29]並且,中國還按照M20製造了51式反坦克火箭筒。
越南戰場
編輯M20超級巴祖卡在越戰初期得到使用,後來慢慢的被M72火箭筒所代替。雖然其很少用來摧毀敵軍的裝甲車,但是其經常被用摧毀敵軍的陣地工事。直到1960年代末,M20依然還在南越和地方武裝內使用。
其他戰場
編輯葡萄牙曾在非洲的葡萄牙殖民地中與當地的馬克思主義游擊隊的戰鬥中使用過M9A1和M20。法國軍隊也曾在印度支那和阿爾及利亞的戰場中使用過M1A1、M9A1和M20。
型號
編輯M1「巴祖卡」火箭筒
編輯- 在1942年6月14日於Capt. L.A. Skinner首次露面
- 使用M6火箭彈
- 能穿透4吋(100毫米)的裝甲
M1A1「巴祖卡」火箭筒
編輯- 改進了打火系統
- 簡化設計
- 使用M6A1火箭彈
- 去除前端手柄
M9「巴祖卡」火箭筒
編輯- 光學瞄準
- 加固了發射筒
- 使用金屬瞄具
- 使用M6A3火箭彈
- 能穿透5吋(125毫米)裝甲
- 在1944年取代M1A1
- 可以分為兩段攜帶
M9A1「巴祖卡」火箭筒
編輯- 用電磁打火系統代替電池打火系統
M20「超級巴祖卡」火箭筒
編輯- 增長了3.5吋(89毫米)
- 能穿透11吋(280毫米)的裝甲
- 射程增加了150米
- 大量使用於韓戰
M20B1「超級巴祖卡」火箭筒
編輯- 通過改用鋁製發射筒來減輕重量
- 替代M20
M20A1/A1B1「超級巴祖卡」火箭筒
編輯- 改進了連接處的閂鎖組裝,在1952年投入生產
- 替代M20和M20B1
M25「三腳架巴祖卡」火箭筒
編輯- 在1955年左右,在原巴祖卡基礎上加裝三腳架
- 比利時的改進版,裝備於比利時和瑞士軍隊
51式火箭筒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仿製的超級巴祖卡火箭筒,將口徑由88.9毫米四捨五入至90毫米並加上兩腳架。
規格
編輯幾種主要型號的比較
編輯型號 | M1A1 | M9A1 | M20A1/A1B1 |
---|---|---|---|
口徑(毫米/吋) | 60(2.36) | 60(2.36) | 88.9(3.5) |
火箭筒重量(公斤) | 5.71 | 7.00 | 6.50 |
彈頭重量(公斤) | 1.59 | 1.59 | 3.65 |
火箭筒長度(毫米) | 1370 | 1550 | 1524 |
最大射程(米) | 365 | 365 | 913 |
有效射程(米) | 109 | 109 | 274/182 |
出膛速度(米/秒) | 81 | 81 | 104 |
穿甲厚度(毫米) | 75 | 75 | 280 |
操作人數 | 2 | 1 | 2 |
M1
編輯- 長度:137厘米(54吋)
- 口徑:60毫米(2.36吋)
- 重量:13.00磅(5.9公斤)
- 彈頭:M6(3.5磅,1.59公斤)
- 射程
- 最大:400碼(365.76米)
- 有效:150碼(137.16米)
- 操作人員:2人,操作員和裝填員
M1A1
編輯- 長度:137厘米(54吋)
- 口徑:60毫米(2.36吋)
- 重量:12.75磅(5.8公斤)
- 彈頭:M6A1(3.5磅,1.59公斤)
- 射程
- 最大:400碼(365.76米)
- 有效:150碼(137.16米)
- 操作人員:2人,操作員和裝填員
M9/M9A1
編輯- 長度:155厘米(61吋)
- 口徑:60毫米(2.36吋)
- 重量:14.3磅(6.5公斤)
- 彈頭:M6A3/C(3.5磅,1.59公斤)
- 射程
- 最大:400碼-500碼(365.76米-457.2米)
- 有效:120碼(109.72米)
- 操作人員:2人,操作員和裝填員(M9),1人操作員和裝填員(M9A1)
M20A1/M20A1B1
編輯- 長度:152.4厘米(60吋)
- 口徑:89毫米(3.5吋)
- 重量:M20A1:14.3磅(6.5公斤) M20A1B1:13磅(5.9公斤)
- 彈頭:M28A2 HEAT(9磅)或T127E3/M30WP(8.96磅)
- 射程
- 最大:999碼(913.48米)
- 有效:靜態目標:300碼(274.32米) 動態目標:200碼(182.88米)
- 操作人員:2人,操作員和裝填員
使用國家
編輯- 中華民國:在抗戰末期的1944年,國軍已接收巴祖卡火箭筒,首先是遠征軍,後來也普及至國內的部隊,例如在抗戰末期才成立的傘兵。國民政府遷臺後,亦有生產M20火箭筒,被國軍稱為35式火箭筒,後被M72火箭彈與66式火箭彈取代。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共內戰中繳獲國軍使用的2.36吋的M1和M9巴祖卡,另外在韓戰時又仿製超級巴祖卡火箭筒成為其51式火箭筒,但成效還是不及超級巴祖卡。
- 法國
-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 危地馬拉
- 印度
- 日本
- 約旦
- 南韓
- 老撾王國
- 利比亞
- 盧森堡
- 馬來西亞
- 墨西哥
- 緬甸
- 巴基斯坦
- 巴拉圭
- 菲律賓
- 葡萄牙
- 羅德西亞
- 南非
- 蘇聯
- 瑞典:被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所取代。
- 瑞士
- 泰國
- 突尼斯
- 土耳其
- 英國
- 美國
- 越南共和國
- 越南
流行文化
編輯在一些講述二次大戰的電影和電視劇當中都經常見到巴祖卡火箭筒,例如:
也出現在以二次大戰為主題的電腦遊戲,例如: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Frags, Pineapples and RPG's. 兵器學. Discovery Channel. 2007-03-19.
- ^ Infantry Anti-Tank Weapons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8-07-31.
- ^ 3.0 3.1 Green, Michael and Green, Gladys, Weapons of Patton's Armies, Zenith Imprint Press (2000) ISBN 0-7603-0821-7, 9780760308219, pp. 36-37
- ^ Zaloga, Steven J. US [sic] Anti-tank Artillery 1941-45.(Oxford: Osprey, 2005), p.8.
- ^ Infantry Anti Tank Weapons. Bayonetstrength.150m.com. [2008-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31).
- ^ Green, Michael and Green, Gladys, Weapons of Patton's Armies, Zenith Imprint Press (2000) ISBN 0-7603-0821-7, 9780760308219, pp. 37-38
- ^ Smith, Carl, US Paratrooper, 1941-45, Osprey Publishing Ltd.(2000), ISBN 1-85532-842-9, 9781855328426, p. 63
- ^ 8.0 8.1 Dunlap, Roy F., Ordnance Went Up Front, Samworth Press (1948), pp. 304-305
- ^ Dunlap, Roy F., Ordnance Went Up Front, Samworth Press (1948), pp. 304
- ^ Keith, Elmer, Hell, I Was There, Petersen Publishing Company (1979), ISBN 0-8227-3014-6 / 9780822730149, pp. 184-191
- ^ 11.0 11.1 11.2 Smart, Jeffrey, History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arfare: An American Perspective, Ch.2, Aberdeen, MD: U.S. Army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Defense Command (1997), p. 40
- ^ U.S. War Department Field Manual 3-5, Characteristics and Employment of Ground Chemical Munitions, Washington, DC: War Department (1946), pp. 108–119
- ^ Skates, John R., The Invasion of Japan: Alternative to the Bomb,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2000), ISBN 1-57003-354-4, 9781570033544, pp. 93-96
- ^ 14.0 14.1 14.2 Green, Michael and Green, Gladys, Weapons of Patton's Armies, Zenith Imprint Press (2000) ISBN 0-7603-0821-7, 9780760308219, pp. 38-39
- ^ Green, Michael and Green, Gladys. Weapons of Patton's Armies. Zenith Imprint Press (2000). ISBN 0-7603-0821-7, ISBN 978-0-7603-0821-9, p. 39.
- ^ military railway new caledonia. [2010-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9).
- ^ Green, Michael and Green, Gladys. Weapons of Patton's Armies. Zenith Imprint Press (2000). ISBN 0-7603-0821-7, ISBN 978-0-7603-0821-9, pp. 38–39.
- ^ Rottman, Gordon L., US Airborne Units in the Pacific Theater 1942-45, Osprey Publishing, Ltd.(2007), ISBN 1-84603-128-1, 9781846031281, p. 43
- ^ Harclerode, Peter, Wings Of War–Airborne Warfare 1918–1945, Weidenfeld & Nicolson (2005), ISBN 0-304-36730-3, pp. 332-333
- ^ The Flame Thrower In The Pacific: Guadalcanal to the Marshall Islands, U.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CMH Online, Ch. 14, pp. 549-554
- ^ CMH Online, pp. 549-554
- ^ Green, Michael, Weapons of the Modern Marines, Zenith Imprint Press (2004), ISBN 0-7603-1697-X, 9780760316979, p. 45
- ^ John Pike. M9A1 2.36" Rocket Launcher (Bazooka). Globalsecurity.org. [2008-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 ^ The U.S. Forces included Navy, Army, Army Air Force and Marine Corps. Diggerhistory.info. [2008-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2).
- ^ Aircraft: Douglas VC-47A Skytrain DC-3. Marchfield.org. [2008-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3).
- ^ Department of the Army, Technical Manual TM 9-297, 3.5-inch Rocket Launchers M20 and M20B1,(10 August 1950), pp. 31-35, 86-88
- ^ Department of the Army, Technical Manual, TM 9-1055-201-12, Launcher, Rocket, 3.5-in M20A1 and M20A1 B1, Washington, D.C.(August 1968), p. 39
- ^ Blair, Clay, The Forgotten War: America in Korea, 1950–1953,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3), ISBN 1-59114-075-7
- ^ Appleman, Roy. Disaster in Korea: The Chinese Confront MacArthur. College Station, TX: Texas A and M University Military History Series, 11. 1989. ISBN 9781603441285.
相關條目
編輯- 火箭發射器
- 鐵拳反坦克火箭筒
- 坦克殺手(Panzerschreck)
- RPG火箭筒
- M72輕型反裝甲武器
- AT4反坦克火箭筒
- 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
- 反坦克武器
- 51式火箭筒
- M20超級巴祖卡火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