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納布克

德国下萨克森州城市

奧斯納布克(德語:Osnabrück德語發音:[ɔsnaˈbʁʏk] 西發里亞語:Ossenbrügge),德國下薩克森州的一個非郡轄城市,有164,748居民(2018年)。它是繼漢諾威賓士域後下薩克森第三大的城市和該州的一個地區中心。整個地區有80至100萬居民。

奧斯納布克
Osnabrück
奧斯納布克 旗幟
旗幟
奧斯納布克 徽章
徽章
奧斯納布克的位置
地圖
坐標:52°16′44″N 8°02′35″E / 52.2789°N 8.0431°E / 52.2789; 8.0431
國家 德國
聯邦州 下薩克森
面積
 • 總計119.80 平方公里(46.26 平方哩)
海拔63 米(207 呎)
時區CETUTC+01:00
 • 夏時制CESTUTC+02:00
郵政編碼49074–49090
電話區號0541
政府地址Natruper-Tor-Wall 2
49076 Osnabrück
網站https://www.osnabrueck.de/de/

奧斯納布克有一所奧斯納布克大學和一所職業高校。它是天主教和新教的一個主教駐地。德國聯邦環境基金會的總部也在這裏。

780年查理大帝奠基了奧斯納布克作為主教駐地。1648年在奧斯納布克和明斯特簽署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因此奧斯納布克也被稱為「和平城市」。

奧斯納布克周邊的大城市有比勒菲爾德(東南43公里)、明斯特(西南44公里)、荷蘭的恩斯赫德(西方78公里)、奧登堡(北方約95公里)、不萊梅(東北約103公里)和漢諾威(東方約114公里)。1940年奧斯納布克的人口數超過十萬,在德國屬於大城市。

地理

編輯
 
流經奧斯納布克的哈瑟河

奧斯納布克位於下薩克森州西南部,與北萊茵-西法倫州接壤,下薩克森的這一部分地區實際上三面都被北威州包圍,但奧斯納布克僅在西側與北威州直接接壤。奧斯納布克市和奧斯納布克郡共同構成了奧斯納布克地區英語Osnabrück Land(Osnabrücker Land),該地區起源於歷史悠久的奧斯納布克主教親王轄區英語Prince-Bishopric of Osnabrück。由於歷史背景,該地區與位於北威州的泰克倫堡地區德語Tecklenburger Land(Tecklenburger Land)也有密切的關係。

奧斯納布克是德國唯一一座位於自然公園英語Nature park內的主要城市,TERRA.vita自然公園英語TERRA.vita Nature Park環繞着城市並延伸到市區。奧斯納布克位於北部的維恩山與南部的條頓堡林山之間的丘陵地帶,它位於哈瑟河左岸。市中心市場(Neumarkt德語Neumarkt (Osnabrück))的高度為海拔64米,市內最高處是Piesberg,海拔188米,最低點為哈瑟河水面的Pye,海拔54米。一般來說,奧斯納布克位於下薩克森山區英語Lower Saxon Hills,越過北部的維恩山才算是北德平原的起始點。

附近的主要城市包括奧登堡不萊梅漢諾威比勒菲爾德多蒙特明斯特恩斯赫德(荷蘭)。

市容

編輯

內市區的市容有許多教堂(其中最高的鐘樓達103.5米)。內市區北部,在大教堂和黑格門之間,是老城。這裏有許多古典主義和洛可可時期的建築,以及桁架建築。三角形的市場廣場上有市政廳,擁有中世紀風格。此外奧斯納布克有許多浪漫式和哥德式的石建築。

內城中心的步行區位於老城邊緣,是市內的主要購物街,主要是現代化的建築,以及少數在戰爭中沒有被毀的老建築。老城和新城(內市區的南部)是新市場廣場。過去它是奧斯納布克的中心市場廣場,今天它被一條寬廣的大街分為兩半,是交通樞紐和長途汽車總站。

內市區被一道腎狀的環城公路圍繞,從這裏主要交通道路輻射狀地向外延伸。環城公路邊上還有過去城牆遺留下來的七座守望塔和兩條城牆。

市中心附近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現代建築,比如德國聯邦環境基金會主樓、丹尼爾·里伯斯金設計的費力克斯·努斯堡姆屋英語Felix Nussbaum Haus和一座建造在一段古城牆上的現代化賭場

市中心的居民區主要以三、四層樓的宿舍樓組成,一些市區里也有比較高檔的小樓或洋房。離市中心遠一些的居民區以兩層樓的樓房或洋房為主。高層公寓樓很少。市內的高樓主要是柏林廣場附近的辦公樓(最高的為16層)。

從外緣向市中心有多個「綠手指」一直伸入到城市的核心,這些綠地也用作近市消閒地區。奧斯納布克是德國位於一座自然公園中心的最大的城市。

周邊郡

編輯

奧斯納布克被奧斯納布克郡北萊茵-西法倫州的施泰因富特郡圍繞。

行政區劃

編輯
 
奧斯納布克市區

奧斯納布克分23個市區,這23個市區從01至23編號,其名稱一般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有些過去的多個村落今天被編入同一市區了。市區下還可以分「統計區」,這些統計區擁有三個數碼的編號。

以下為23個市區及其官方編碼:

  • 01 市中心
  • 02 西市區
  • 03 韋斯特伯格(Westerberg
  • 04 Eversburg
  • 05 港區
  • 06 太陽山(Sonnenhügel
  • 07 Haste
  • 08 Dodesheide
  • 09 Gartlage
  • 10 申克爾Schinkel
  • 11 Widukindland
  • 12 申克爾東區
  • 13 Fledder
  • 14 Schölerberg
  • 15 Kalkhügel
  • 16 Wüste
  • 17 Sutthausen
  • 18 Hellern
  • 19 Atter
  • 20 Pye
  • 21 Darum/Gretesch/Lüstringen
  • 22 Voxtrup
  • 23 Nahne

歷史

編輯

中世紀

編輯

奧斯納布克的名稱由來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它來自低地德語中的Ossen(「牛」)和Brügge(「橋」),另一個解釋是它來自哈瑟河的日耳曼名稱。約780年查理大帝在附近設立了一個主教轄區,並在旁邊設立了一個市場,奧斯納布克就是從這個市場開始發展起來的。803年之前,這座城市成為奧斯納布克親王主教國英語Prince-Bishopric of Osnabrück的首府。

據傳804年查理大帝還在這裏設立了一所高等中學加洛林高等中學英語Gymnasium Carolinum (Osnabrück)),假如這個說法正確的話這座高等中學(今天依然存在)是德國最古老的高等中學。但是有人懷疑這份建立文書是偽造的。

889年,東法蘭克國王阿努爾夫授予該地商業權、海關權和鑄幣權。奧斯納布克在1147年首次被稱為「城市」。1157年,腓特烈一世授予這座城市設防特權(Befestigungsrecht),並興建了以塔樓為核心的防禦工事。大部分塔樓的遺蹟都保留至今。奧斯納布克在12世紀加入漢薩同盟,同時也是威斯特伐利亞城市聯合會德語Ladbergener Städtebund的一員。

奧斯納布克最重要的神職人員是15世紀的阿爾伯特·蘇霍英語Albert Suho(Albert Suho),他在編年史中記錄了這座城市在中世紀後期的歷史。

近代早期

編輯

從1561年至1639年,由於宗教改革三十年戰爭獵巫運動,奧斯納布克的社會生活動盪不安。在哈馬赫(Hammacher)任市長時(1565年至1588年)共有163名婦女因此被殺害,大多數被活活燒死。在佩爾斯特(Pelster)任市長期內(1636年至1639年)有40名婦女被告女巫而死。總共有276名婦女和兩名男士在這個過程中因巫術被殺。當時市議會以新教徒為主。一些市內的新教牧師因為反對獵女巫後來被逐。

奧斯納布克1543年開始接受宗教改革,然後進一步推動信義宗的教義和儀式,並選舉出數名新教的主教。不過當地的天主教會仍然維持運作,導致這座城市陷入宗教分立的格局。三十年戰爭爆發後,這座城市在1623年選舉出一個天主教的主教親王,在1628年奧斯納布克被天主教聯盟軍佔領。1632年加洛林高等中學被升級為一座耶穌會大學,1年後因為瑞典軍隊攻克了這座城市,關閉了耶穌會大學並重新恢復了新教的統治地位。

 
1648年10月25日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後的宣佈儀式(奧斯納布克市政廳)

參戰雙方從1643年至1648年在奧斯納布克和明斯特進行了和平談判,最終簽訂了孿生條約,即《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三十年戰爭至此結束。奧斯納布克雖然試圖獲得帝國自由城市的稱號,但未獲認同。「誰的領土,誰的宗教 (cuius regio ius religio)」這個原則在奧斯納布克擁有一個特例。按照1650年的條約規定奧斯納布克主教領地的主教由天主教和新教主教交替擔任,其中新教親王從賓士域-呂訥堡公爵的後代中選出,後來形成了新的漢諾威王朝。1667年,恩斯特·奧古斯特王子在奧斯納布克建立了新的巴洛克式宮殿,他的兒子即英國國王喬治一世,在1727年6月11日在這裏去世。考慮到親王主教的信仰變化,因此當地居民的信仰不受影響,等於是保證了宗教自由的原則。

 
1777年的奧斯納布克主教親王宮

18世紀初,當地著名的法學家和社會理學家約斯圖·莫塞爾英語Justus Möser(Justus Möser)撰寫了一部非常重要的城鎮憲法史,即奧斯納布克史(Osnabrücker Geschichte)。經歷了七年戰爭的侵襲,這座城市人口下降到6000人以下,不過之後隨着亞麻煙草產業的發展,經濟得以復甦,城市人口從1780年代開始回升。

近代晚期

編輯

1795年法國大革命戰爭中,普魯士軍隊佔領此地。1803年神聖羅馬帝國解散、所有宗教領地被取締後奧斯納布克主教領地被併入漢諾威選帝侯領地,同年被法國軍隊佔領。1806年奧斯納布克短時間屬於普魯士王國,1807年被併入新成立的西法倫王國,1810年12月10日被納入法蘭西帝國。1815年它又被劃給漢諾威王國。頻繁的戰爭和易主導致這座城市的人口維持在1萬人以下。

1855年,奧斯納布克興建第一條鐵路線,將它和勒訥連接起來,隨後繼續興建更多的鐵路,1856年連接埃姆登,1871年連接科隆,1874年連接漢堡

1866年普魯士王國吞併漢諾威王國,奧斯納布克作為漢諾威省的一部分進行管理。當地的工程技術和紡織業的發展推動了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1873年當地成立了著名的Osnabrücker Kupfer- und Drahtwerk冶金公司。19世紀後期,學校數量增長,現代化的電力設施和衛生設施也已經導入。

1885年開始奧斯納布克是普魯士奧斯納布克地區英語Regierungsbezirk Osnabrück(Regierungsbezirk Osnabrück)的首府。直到1977年在行政區劃改革的過程中奧斯納布克才喪失了這個地位。此外它還是奧斯納布克郡(Landkreis Osnabrück)的郡府。

現代

編輯

1914年,奧斯納布克的居民已經超過7萬人,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被迫進行食物配給制,隨後的協約國的封鎖和1917年的嚴冬也導致食物進一步短缺。1918年德國戰敗,一個工人和士兵組成的委員會在十一月革命期間一度取得政權,但次年就被威瑪共和國所取代。1920年代,奧斯納布克經歷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失業率高漲,1923年有2000人失業,到1928年已經達到了14000人。

從政治傳統來說,奧斯納布克在20年代主要支持德國社會民主黨天主教中央黨。但在1930年的德國國會選舉中,納粹黨後來居上,拿下了28%的選票。1932年的兩次選舉之前的競選活動中,納粹黨的首腦阿道夫·希特拉約瑟夫·戈培爾都到這裏發表演講

 
1934年奧斯納布克的反猶宣傳標語

1933年1月,納粹黨奪取政權,奧斯納布克進行國家社會主義模式的經濟、政治和社會計劃。這些政策對當地的德國人來說是一種經濟增長的強心劑,1933年初尚有10000人失業到了1938年已經轉成了勞動力短缺狀態。不過除了德國人以外的族裔,特別是猶太人以及反對黨的支持者和持不同政見者都受到了嚴重的歧視甚至是監禁狀態,不少人被迫關閉企業並離開了這座城市。二戰期間,猶太人和羅姆人都被集體驅逐到集中營滅絕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奧斯納布克共受到79次空襲,其中最早的一次大規模空襲是1942年6月20日英國皇家空軍進行的,當日向老城共投下9000枚燃燒彈。10月6日老城南區受到11000枚炸彈和燃燒彈的襲擊。1944年9月13日的襲擊中老城區共收到2171枚炸彈和18.1萬枚燃燒彈的襲擊,由此導致的火風暴摧毀了大多數老建築。1944年10月13日其餘未受破壞的市區遭到了16000枚燃燒彈和2616枚爆炸彈的襲擊。1945年3月25日,就在大戰結束前不久老城區遭到英國皇家空軍的最後一次空襲,使得整個老城區所剩無幾,死亡178人。總的來說整個市區的被破壞度達65%,破壞最嚴重的是中世紀的老城,這裏的破壞度達94%。

 
英軍進入奧斯納布克(1945年4月4日)

戰事在4月4日結束,伯納德·蒙哥馬利元帥率領下第二集團軍第十七軍英語VIII_Corps_(United_Kingdom)在幾乎沒有任何抵抗的情況下佔領了奧斯納布克,納粹領導人逃離了這座城市。因此英國任命了一位新的市長——約翰內斯·彼得曼。同時在盟軍佔領德國期間,英國軍事總督傑弗里·戴上校負責管理這座城市。整體來說,佔領軍與當地居民的關係還算融洽,不過還是出現了一些小型的爭端。1946年中期,英國人一共接管了70多間房屋供自己使用。同時在商品短缺的情況下,當地的黑市比較猖獗。

二戰結束之後,新成立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調整了其行政區劃,奧斯納布克成為下薩克森州的一部分。不過英國仍然繼續在當地駐軍,人數多達4000人,一度是英國最大的海外駐軍基地。1996年,愛爾蘭共和軍試圖對駐軍進行襲擊。伴隨着英國軍事預算的削減,駐軍在2008年撤出並將所有財產歸還給當地政府。

1974年,奧斯納布克終於擁有自己的大學奧斯納布克大學(Universität Osnabrück)。

行政合併

編輯

從1914年至1972年7月1日奧斯納布克吸收合併了多個周邊村莊。

由於奧斯納布克處於一個谷地中,加上它鄰近北萊茵-西法倫州,因此相對於德國其它城市來說它合併的村莊比較少。此外當時的市政府擔心通過合併會導致市政府內多數黨派產生變化,因此對合併非常冷漠。從長遠角度來看這對城市的發展不利。

人口發展

編輯
 
人口發展

1575年奧斯納布克75%的居民死於鼠疫,此後的瘟疫、火災、饑荒和戰爭使得奧斯納布克的人口一直到約200年後才恢復到1575年前的程度。從1823年至1900年因為工業化城市居民從一萬翻五倍達五萬。尤其作為鐵路樞紐奧斯納布克需要許多勞動力。

至1939年奧斯納布克的人口又翻一倍,達十萬,在德國正式屬於大城市。1995年奧斯納布克的人口達到其歷史最高水平,當時市內有168,618名居民。根據官方數據2006年2月末市內有164,695名居民。2010年的數據維持這個水平。2011年的普查發現人口略微減少到154,513人,到2015年,人口再次提升到162,403人,2019年底的數據為165,251人。

以下的列表顯示了居民的發展狀況。至1833年為止為估計數,此後的數據來自人口普查以及統計部門和市政府的數據。

居民數
780年 800人
1171年 3,500人
1425年 4,800人
1500年 6,000人
1570年 7,500人
1575年 2,000人
1646年 5,500人
1771年 5,923人
1780年 6,651人
1800年 8,564人
1823年 10,915人
1852年12月3日 13,718人
1861年12月3日 16,180人
1864年12月3日 18,033人
1867年12月3日 19,579人
居民數
1871年12月1日 23,308人
1875年12月1日 29,860人
1880年12月1日 32,819人
1885年12月1日 35,899人
1890年12月1日 39,929人
1895年12月2日 45,137人
1900年12月1日 51,573人
1905年12月1日 59,580人
1910年12月1日 65,957人
1916年12月1日 72,505人
1917年12月5日 70,872人
1919年10月8日 85,017人
1925年6月16日 88,911人
1933年6月16日 94,277人
1939年5月17日 99,070人
居民數
1945年12月31日 81,828人
1946年10月29日 88,663人
1950年9月13日 109,538人
1956年9月25日 127,658人
1961年6月6日 138,658人
1965年12月31日 143,101人
1970年5月27日 143,905人
1975年12月31日 161,671人
1980年12月31日 157,367人
1985年12月31日 153,202人
1987年5月25日 150,807人
1990年12月31日 163,168人
1995年12月31日 168,618人
2000年12月31日 164,101人
2005年12月31日 163,814人

宗教

編輯
 
聖伯多祿主教座堂

早在804年奧斯納布克就已經是一個天主教的主教駐地了,因此到德意志宗教改革為止它始終屬於這個主教。馬丁路德開山立派後,從1521年開始在奧斯納布克有新教信義宗的布教。1543年奧斯納布克進行宗教改革,主要改信信義宗,但市內的大教堂則依然歸屬天主教。因此奧斯納布克既不完全是新教,也不完全是天主教。大教堂是天主教的中心,也是奧斯納布克主教領地的中心。新教則受市議會領導。1815年奧斯納布克被劃給漢諾威王國後其新教教會成為該王國的五個新教教省的省會之一。1903年這個教省被撤銷。奧斯納布克的新教教會受漢諾威的信義宗教會領導。今天奧斯納布克的信義宗教會是漢諾威信義宗教會中的一個教郡。

從1788年開始奧斯納布克就已經有克爾文改革宗的新教活動。當時改革宗的教會受附近的特克倫堡伯爵領地英語County of Tecklenburg領導。19世紀內許多改革宗信徒遷入奧斯納布克導致了1889年市內成立了一個自己的教會。這個教會受奧利希教省領導。1893年他們建造了自己的教堂。後來市內還建造了另外四座改革宗教堂。

由於宗教改革後大教堂依然歸屬天主教,因此奧斯納布克市內一直有天主教徒居住。市內天主教與新教的比例大概相等。宗教改革後奧斯納布克天主教教省縮小,但始終沒有被取消。奧斯納布克主教領地被撤銷後1824年奧斯納布克主教的教省被重新調節,它基本上包括當時的漢諾威王國的疆域。1930年整個北德地區被納入這個教省,使得它成為當時德國面積最大的天主教教省。至1995年為止這個教省受科隆大主教領導,此後受新設立的漢堡大主教領導。

除天主教和新教這兩個大基督教教派外奧斯納布克還有一些其它獨立教會

佛教

編輯

奧斯納布克有一個佛教中心和一個禪宗佛寺。

伊斯蘭教

編輯

奧斯納布克的伊斯蘭教穆斯林主要來自土耳其阿拉伯人巴基斯坦人也是重要穆斯林社群。

猶太教

編輯

在19世紀裏奧斯納布克設立了一個猶太墓地英語Jewish cemetery,1927年10月這個墓地被學生玷污。老猶太會堂是1907年建造的,當時在奧斯納布克約有500名猶太人,其中包括費力克斯·努斯堡姆英語Felix Nussbaum的家庭。

納粹德國時期,本地猶太人遭受慘烈的迫害,1938年初奧斯納布克設立了所謂的猶太人樓。在水晶之夜猶太會堂被焚,多座猶太商店被搶劫,猶太人的住房被破壞,猶太墓地被玷污。今天可以確定的是在水晶之夜數星期前當時的市長蓋爾特納就已經決定拆除猶太會堂了。1941年12月12日市內剩下的190名猶太人中的第一批被運到集中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奧斯納布克只有五名猶太人。1967年一座新猶太會堂被建造。兩德統一時市內有約90名猶太人居住。2005年通過接收從原蘇聯來的猶太人市內的猶太人數量增長到1544人。今天在地區政府大廈上有一塊紀念牌,每年11月9日市政府在此獻花圈,詠頌猶太教祈禱。1986年猶太教墓地又被玷污。

政治

編輯

歷史

編輯

從14世紀開始奧斯納布克就已經有一個市議會了。這個議會由一個「元老會」和一個「席會」組成。這個議會的主席是市長。城市很早就已經能夠從主教手中獲得許多自由,但未能獲得徹底的自由。漢諾威時期城市的領導人為一名行政市長和一名法律市長。從1851年開始市內最高領導是一名市長。納粹時期這名市長是由納粹黨委任的。

從1946年開始市長是選舉產生的。

議會

編輯

從2001年開始市議會由50名議員組成,此外市長也有投票權。

在2021年9月12日舉行的最新的市議會選舉當中,綠黨的支持率大幅度提升(29.21%),而對應的基督教民主聯盟的支持率則大幅下降(25.64%),其他政黨支持率變化不大[1]

2021年開始的市議會席位分配如下:

市長

編輯
 
現任市長K·珀特爾

目前的市長是基民盟的卡塔麗娜·珀特爾德語Katharina Pötter(Katharina Pötter)。她於2021年11月上任。

市徽

編輯
 
奧斯納布克輪

奧斯納布克的市徽底色銀色,上面有一個有六根輻條的黑輪子。市旗上也有這個輪子,此外旗的邊緣有一個黑框。從13世紀的銀幣上這個輪子就已經作為奧斯納布克主教領地的印章了,但是歷史上其形狀變化過多次。一開始它是紅色的,從1496年開始變為黑色的。後來還出現過紅色的,但後來還是黑色成為今天的顏色。13世紀的徽章上在輪子的邊上還有聖彼得作為大教堂的保護人。後來只剩下了輪子。

姊妹城市,友好城市,城市大使

編輯

奧斯納布克有多個姐妹城市和友好城市,它是德國唯一一個派駐城市大使的城市。城市大使是由奧斯納布克派向其姐妹和友好城市的年輕人,這些人在對方城市的管理機構里待一年,來完成友好城市的工作。

姐妹城市

友好城市

應對氣候變化

編輯

從2012年以來,奧斯納布克市政府制定了100%的氣候保護整體規劃[3],該規劃顯示奧斯納布克到2050年將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95%,能源消耗減少50%(對比1990年)。這座城市正作為所謂的整體規劃市報批聯邦政府獲得資金援助。奧斯納布克同時在「整體規劃區域」框架內與奧斯納布克郡施泰因富特郡以及賴訥市展開合作。

經濟

編輯

2016年,奧斯納布克實現了79.55億歐元的國內生產總值,在德國城市經濟排名位列第45位。同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48732歐元(高於德國平均水平,更高於下薩克森州平均水平)。2016年的就業人數為126500人,2018年的失業率為6.4%,略高於下薩克森州的平均水平。

奧斯納布克是下薩克森州西南部以及附近北威州部分地區的區域經濟中心,很多人都來奧斯納布克參加工作,並將此地作為購物和娛樂中心。從德國工業革命開始以來,奧斯納布克的經濟就由工業主導。再加上中歐地區重要公路、鐵路和水路交匯處的良好交通環境,奧斯納布克同時也發展了強大的運輸產業和服務公司,並且將影響力推廣到地區之外。

Prognos德語Prognos發佈的未來地圖集德語Zukunftsatlas(2019年版)中,奧斯納布克在401個德國城市中排名第63位。

金屬冶煉產業

編輯

1868年奧斯納布克建立了著名的鋼鐵廠德語Stahlwerk Osnabrück,與城市南部的Georgsmarienhütte集團公司德語Georgsmarienhütte (Unternehmen)形成了一個鋼鐵基地。不過1989年奧斯納布克鋼鐵廠倒閉之後,Georgsmarienhütte繼續作為高等級鋼鐵生產企業而存在。

1873年Witte und Kämper在市中心北部的加爾特拉格英語Gartlage落戶,1890年更名為Osnabrücker Kupfer- und Drahtwerke AG,現在它的名字是KME AG英語KME Group,主要生產銅合金製品。

造紙業

編輯
 
造紙企業菲利克斯·舍勒集團

奧斯納布克和周邊區域是德國造紙業的重點區域,在幾個世紀之前,造紙廠一般會選擇在哈瑟河和它的支流邊上,菲利克斯·舍勒集團德語Felix Schoeller Gruppe由此發展而來。1976年芬蘭企業Ahlstrom-Munksjö英語Ahlstrom-Munksjö接管了Kämmerer造紙廠德語Kämmerer (Unternehmen),不過從2016年以來,它重新恢復了Kämmerer的名義進行生產。

除了造紙以外,附近還有一些紙張加工企業,諸如牆紙工廠Rasch德語Tapetenfabrik Gebr. Rasch家居用品製造商Duni等。

汽車製造產業

編輯

由於前Karmann公司英語Karmann的存在,奧斯納布克是眾多敞篷車型的生產基地。2009年,Karmann破產被大眾集團合併,成為大眾集團奧斯納布克公司。除了完整製造大眾車型以外,這裏的工廠也為大眾集團品牌提供噴漆或者總裝等單獨生產作業。

部分獨立狀態、部分依託於大眾集團公司,奧斯納布克和周邊地區出現了眾多的供應配套產業,包括從事汽車物流、汽車製造、汽車貿易和汽車零部件製造的企業。

企業

編輯

奧斯納布克共有約370個企業,其中比較著名的有:

基礎設施

編輯

交通

編輯
 
1895年建造的總火車站

航空

編輯

市區內有一個國內的機場,明斯特奧斯納布克國際機場離市中心約30公里。每天有幾次航班連接法蘭克福慕尼黑史特加的機場。在歐洲層面,提供飛往地中海周邊、加納利群島土耳其埃及的目的地航班。在機場可以通過1號高速公路和30號高速公路抵達奧斯納布克市內。

鐵路和汽車

編輯

奧斯納布克是一個鐵路樞紐,它有一個兩層的客運火車站和一個調車場。在奧斯納布克總火車站從漢堡不萊梅科隆法蘭克福巴塞爾慕尼黑高速列車鐵路與從阿姆斯特丹柏林的高速列車鐵路交叉。

近距列車有去往不萊梅和去往明斯特的列車。

奧斯納布克還有一條蒸汽機列車的博物館火車。

除總火車站外還有兩個客運火車站。

1906年至1960年間奧斯納布克曾經有過三條有軌電車線。

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1968年市內還有過一條無軌電車線路。

1996年奧斯納布克又開始研究建立地區性火車線的可能性。

市內交通有九條公共汽車線路,此外還有長途汽車線路。

奧斯納布克的市內交通車票與附近的明斯特地區的市內交通車票統一,跨地區長途汽車的車票與北萊茵-西法倫的長途汽車票價一致。

公路

編輯
 
30號高速公路的奧斯納布克出口

通過奧斯納布克的有三條高速公路:德國1號聯邦高速公路普特加登英語Puttgarden薩爾布魯根通過市區西北,德國30號聯邦高速公路英語Bundesautobahn 30巴特恩豪森巴特本特海姆通過市區南部,德國33號聯邦高速公路英語Bundesautobahn 33從奧斯納布克赴巴特溫嫩貝格通過市區東部。此外68號和51號聯邦公路也經過市區。

市內環城公路內有些道路只允許居民使用,或完全不允許使用。中心交通樞紐是新市場廣場,其附近也有多個停車場和停車大樓。

在奧斯納布克許多地方停車不需交費,這個政策在市議會有很大的爭議,因為在取消停車費後市政府不得不在其它一些領域裏省錢,取消服務或福利。

水道和港口

編輯

奧斯納布克的內河港口與中德運河通過一條分支運河相連。

媒體

編輯

奧斯納布克有一份日報新奧斯納布克報》,此外還有兩份專等啟事和廣告的周報和雙周刊。市政府還發表一份刊登活動、戲劇等日期和介紹的畫報。

北德意志廣播電台在奧斯納布克有一個地區性的廣播站。

奧斯納布克有一個地區性的電台Radio Osnabrück德語Radio OsnabrückOsradio 104.8英語Osradio 104.8則是一個公共廣播電台。

歐洲媒體藝術節年度在奧斯納布克舉行。

公共設施

編輯

以下公共設施的總部在奧斯納布克:

教育

編輯

此外奧斯納布克擁有德國教育系統所提供的所有普及教育和職業教育學校。其中加洛林中學英語Gymnasium Carolinum (Osnabrück)據稱由查理大帝於804年創辦,是德國最古老的學校。

體育

編輯

奧斯納布克幾乎每個區都有體育館和草坪運動、球類運動和田徑運動的設施,提供給當地的體育俱樂部使用。

奧斯納布克最大的足球場是布雷默橋體育場英語Stadion an der Bremer Brücke奧斯納布克體育在這裏進行比賽,在2021-22賽季他們參加德國足球丙級聯賽

文化和名勝

編輯

劇院

編輯
 
大教堂邊劇院

音樂

編輯

電影院

編輯

奧斯納布克有三座大型電影院和一座小電影院,此外大學也定期放電影。

體育

編輯

奧斯納布克有眾多體育協會。

博物館

編輯

公園和綠地

編輯

建築物

編輯
 
奧斯納布克市政廳

市政府大廈英語Osnabrück Town Hall是奧斯納布克的標誌。它是1512年建成的,建造時間為25年,風格是哥德式晚期風格。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於1648年在這座大廈和明斯特市政府大廈內被簽署。今天在當年簽署和約的和平大廳中掛着當時歐洲統治者和大使的42幅肖像畫。在寶藏室里保存摺1648年的和平條約的一份仿製品。在一層樓里有一座1633年奧斯納布克的模型。

布克斯塔英語Bucksturm是13世紀城牆的一座瞭望塔。其比較小的垛牆顯示出它不是為大炮設計的,而是為弓箭和小的火器設計的。在中世紀時這座塔還被當作城市的監獄。在16和17世紀獵女巫時這裏還曾經是審訊和拷打場。今天這裏有一個關於獵女巫的展覽。本來這座塔高28米,1805年由於有倒塌的危險塔高被降低了約10米。

黑格門(Heger Tor)外形上看上去像是古代的城門,實際上卻是中世紀城牆被拆除兩年後於1817年建造的。它是為紀念參加滑鐵盧戰役的奧斯納布克人建造的。門上有一瞭望台。

 
黑格門

聖瑪麗亞教堂英語St. Mary's Church, Osnabrück是一座市民教堂,由於教堂內遺留有800年的墓地,因此估計今天的教堂是在更古老的木結構教堂的基礎上建造的,不過對此沒有歷史記載遺留下來。13世紀擴建時教堂獲得了今天的哥德式風格。

聖伯多祿大教堂最早是785年啟用的,今天的教堂是從1218年至1277年建造的。其風格為哥德式晚期。本來教堂的兩座鐘樓塔是對稱的。15世紀裏北塔被換成一座哥德式的、粗壯的塔。教堂內的大十字架幾乎高6米,其耶穌像身長3.80米,是歐洲最大的十字架之一。1210年至1233年有過一名來自格羅寧根的隱士曾在奧斯納布克大教堂附近居住。他後來被提升為聖人

奧斯納布克城堡德語Schloss Osnabrück(Schloss Osnabrück)是建於17世紀的巴洛克式建築,現在是奧斯納布克大學的主樓。

佩尼克爾塔的建造年代不明。它首次是在13世紀前半頁被提到。它本來是一座瞭望塔,並用來保護下面的佩尼克爾磨房。19世紀時它被改建為住房。佩尼克爾磨房在1891年被毀,後來在哈瑟河的對岸重建。

協會

編輯

奧斯納布克有眾多民間協會和俱樂部。

定期活動和慶祝

編輯
 
聖誕市場上面的胡桃夾子

歷史上的墓地

編輯
 
2004年約翰尼斯墓地

奧斯納布克有兩個歷史上的墓地約翰尼斯墓地德語Johannisfriedhof (Osnabrück)海瑟墓地德語Hasefriedhof。這兩個墓地都是1808年設立的,它們當時均位於市外。出於衛生的原因當時的政府下令不允許在市內進行墓葬。

從1840年開始墓地中開始開闢花園。

墓地最老的部分靠牆面積比較大的墓是當時市內的富豪家族的墓地,中心面積比較小的是比較下層的人的墓。

1995年在這兩個墓地上進行最後一次下葬。2015年墓地被取消。

方言

編輯

奧斯納布克當地方言(Ossenbrügger Platt)是低地德語東威斯特伐利亞方言德語Ostwestfälisch的一種。不過在內城已經有幾十年沒人能說這種方言了。即便是郊區的村莊,也只有極少數老人會說。目前奧斯納布克通用的口語帶一點當地口音的標準德語。今天的奧斯納布克通用口語與標準德語的發音差別很小。

飲食

編輯

拉曼肯燉菜

編輯

拉曼肯燉菜(Ramankeneintopf)是當地最著名的特色菜之一,不過具體的內容是有爭議的。不少當地居民認為Ramanke就是蘿蔔的代名詞,所以拉曼肯燉菜就是蘿蔔燉菜英語Steckrübeneintopf。在2017年出版的一本當地詞典中,拉曼肯燉菜被翻譯成了蘿蔔燉菜,導致《新奧斯納布克報》的讀者大規模抗議。因為在他們的家傳食譜中,拉曼肯燉菜較少甚至幾乎不用蘿蔔,用的較多是梨或者豆類。因此當地報紙做了進一步的調查發現,這個拉曼肯燉菜並沒有通用配方,因為它「貫穿了花園中所有的菜」,包括以蘿蔔、梨、豆類為主食,包含牛肉、土豆、豌豆、胡蘿蔔、韭菜和芹菜等作為輔料。

羽衣甘藍

編輯
 
羽衣甘藍配小菜

羽衣甘藍是北德傳統的冬季菜餚,每年從11月至2月是羽衣甘藍的季節。過去它是窮人吃的食物,今天它是佳餚。為了增添菜的美味在煮的時候加香腸。一般羽衣甘藍與香腸或者火腿一起食用。

黑麵包

編輯

據說最早是約1450年發生饑荒時市政府下令為窮人烤的麵包。後來黑麵包主要是農民的食物。今天黑麵包由正經的麵包師製作,甚至出口遠洋。

裂口小麵包

編輯

裂口小麵包(Springbrötchen)是奧斯納布克地區特有的一種小麵包,其表面上的裂口來自於進烤爐前在麵團表面塗的油。這層油還使它有一種鹼味。

葡萄乾麵包

編輯

奧斯納布克特產的葡萄乾面包含比較多的油,還加上檸檬汁,一般用來在喝茶和喝咖啡時當點心用。

人物

編輯

以下人物在奧斯納布克出生,但其成名或主要居住地不一定是奧斯納布克:

獎賞

編輯

奧斯納布克市為其市民和其他人設立了多項獎賞。

2019年10月14日,奧斯納布克在「大城市」類別中獲得了2020年度德國城鎮可持續發展獎英語The National German Sustainability Award[8]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Stadt Osnabrück Stadtratswahl 12.09.2021. votemanager.de. [2021-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1) (德語). 
  2. ^ Angers und Osnabrück: Pioniere im Bereich der Städtepartnerschaft dank ihres Austauschprogramms für junge Städtebotschafter. Frankreich Diplomatie. [2021-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5) (德語). 
  3. ^ Zwei Kreise, zwei Städte, ein Ziel: gemeinsam für mehr Klimaschutz. Stadt Osnabrück. [2021-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2) (德語). 
  4. ^ Wir wünschen allen Besucherinnen und Besuchern des Botanischen Gartens der Universität Osnabrück eine geruhsame Adventszeit, besinnliche Feiertage und Gesundheit in 2022.. Universität Osnabrück. [2021-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2) (德語). 
  5. ^ Sicherheitshinweise zum Umzug. Ossensamstag.de. [2021-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9) (德語). 
  6. ^ European Media Art Festival № 35. EMAF. [2021-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5) (德語). 
  7. ^ MORGENLAND FESTIVAL OSNABRUECK. MORGENLAND FESTIVAL OSNABRUECK. [2021-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0) (德語). 
  8. ^ Stadt Osnabrück. Deutscher Nachhaltigkeitspreis. [2021-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0) (德語). 

書目

編輯
  • "Geschichte der Stadt Osnabrück", Herausgeber Gerd Steinwascher. Osnabrück 2006
  • "Osnabrück - Eine illustrierte Geschichte der Stadt" von Stefan Kröger. Osnabrück 2005
  • "Geschichte der Stadt Osnabrück" Osnabrück 2004
  • "Chronik der Stadt Osnabrück" von Ludwig Hoffmeyer. Sechste Auflage, Osnabrück 1995
  • "Deutsches Städtebuch. Handbuch städtischer Geschichte" Band III Nordwestdeutschland, 1. Teilband Niedersachsen/Bremen - Im Auftrage der Arbeitsgemeinschaft der historischen Kommissionen und mit Unterstützung des Deutschen Städtetages, des Deutschen Städtebundes und des Deutschen Gemeindetages, hrsg. von Erich Keyser, Stuttgart, 1952
  • "Osnabrück. 1200 Jahre Fortschritt und Bewahrung" Nürnberg 1980
  • "Heinz Jürgen Stebel, Die Osnabrücker Hexenprozesse. 3. Aufl. Osnabrück, H. Th. Wenner, 2003
  • "Gisela Wilbertz, Hexenprozesse und Zauberglaube im Hochstift Osnabrück, in: Osnabrücker Mitteilungen 84 (1978), S. 33 - 50.
  • "Stationen auf dem Weg nach Auschwitz. Entrechtung, Vertreibung, Vernichtung. Juden in Osnabrück 1900-1945" v. Peter Junk/Martina Sellmeyer, Bramsche 1988
  • "Das Osnabrück Lexikon. Ein unterhaltsames Nachschlagewerk für Stadt und Land." v. Stefan Kröger, Osnabrück 2004
  • "Im Anflug auf Osnabrück. Die Bombenangriffe 1940 - 1945." v. Wido Spratte, Osnabrück 2004
  • "Die Osnabrücker Hexenprozesse" v. Heinz Jürgen Stebel, Osnabrück 2003
  • Die Gestapo war nicht allein... Politische Sozialkontrolle und Staatsterror im deutsch -niederländischen Grenzgebiet 1929 - 1945" (Gestapo Osnabrück) v. Herbert Wagner, Münster 2004
  • "Der Hasefriedhof in Osnabrück" hrsg. von Christiane Segers-Glocke (Landeskonservatorin), Niedersächsisches Landesamt für Denkmalpflege, 2000
  • 1894 Zur Verfassungsgeschichte der westfälischen Bischofsstädte : mit urkundl. Beil. / von F. Philippi (digitale Rekonstruktion: UB Bielefel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