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陸戰隊 (戰錘40000)
星際戰士(Space Marines),或稱阿斯塔特修會(Adeptus Astartes)、帝皇的死亡天使(Emperor's Angels of Death),在原鑄星際戰士問世以後為了區分,原先的星際戰士就以原初星際戰士(Firstborn Space marines)做區別,是英國桌面戰棋遊戲《戰錘 40000》裏一支虛構的軍事組織。
星際戰士可以跟中世紀的十字軍騎士做比較,象徵着誇張歌德風格的龐大盔甲、力量型武器和狂熱忠誠,比如「黑色聖殿」戰團(Black Templars)與聖殿騎士相似。[1]
背景
編輯人類帝皇(Emperor of Mankind)於「紛爭亂世」(Age of Strife)中創建了人類帝國,使用基因改造過的士兵來統一地球,在奪取月球的太空港並使火星上的機械神教臣服後,皇帝創立了星際戰士和用來運載他們的太空飛船。皇帝使用他自己的基因製造出了20個基因原體(Primarch),並使用他們作為星際戰士的基因來源。皇帝建造了一個龐大的艦隊並用它展開了長達兩百年的遠征,最後在幾乎所有的人類殖民地上建立了帝國的政府,重建人類文明,史稱「大遠征」(Great Crusade)。不過原體們在襁褓時期被混沌邪神打散在宇宙之間,在大遠征期間所有的基因原體全部被找到並被賦予他們的軍團。這些戰士,加上帝國軍(Imperial Army,後分成了兩個單獨的軍種——星界軍和帝國海軍),使人類變成了宇宙最有實力的種族,這使很多人認為統治宇宙是人類的命運。
不過,帝皇最器重的戰帥荷魯斯(Warmaster Horus)被混沌邪神腐化,並勾結了將近一半的基因原體發動了叛亂,於公元30013年展開了一場龐大的內戰,史稱「荷魯斯之亂」(Horus Heresy)。戰火最終蔓延到了神聖泰拉(Holy Terra)的帝皇神殿,帝皇不得不親自和如同自己愛子一般的荷魯斯決一死戰。雖然帝皇最終打敗了荷魯斯,但也被荷魯斯打成重傷,後來被帶到黃金王座(Golden Throne)上,在休眠的狀態下一直活到現在。荷魯斯叛亂後,由於意識到了大規模叛亂迅速擴散的嚴重性,所有人類帝國的軍事力量在極限戰士(Ultramarines)的原體羅伯特· 基里曼(Roboute Guilliman)的倡導下開始了「二次建軍」(Second Founding),重新整編成了規模更小的軍事團體,以防止某一勢力突然叛亂的局面。星際戰士也由原來近10萬人規模的「軍團」(Legion)重組為顛峰時人數有1000人左右的「戰團」(Chapter)。
在遊戲中,星際戰士戰團有人數限制,而混沌星際戰士軍團(在荷魯斯之亂期間背叛人類帝國的星際戰士)則沒有人數限制,並維持其編制為舊式的「軍團」。
星際戰士的基因、身體構造和歸納
編輯星際戰士是被經過增強基因、手術改造和潛意識催眠的人類,他們的身體相對於普通人類來說擁有絕對的優勢。他們被稱為「超人類」,是人類最強的士兵、超級精英,並只參加最重要、最艱鉅的戰鬥。
基因種子
編輯星際戰士的基因種子(Gene-seed)是造成大部份生理構造改變的外來基因。基因種子對星際戰士來說是非常珍貴的資源,因為他們已失去製造新基因種子的科技,所以基因種子必須從死去的戰士的身上獲得。基因種子是一個戰隊的原體身上的DNA,是一個星際戰士最重要的元素,每個基因種子都攜帶了每個星際戰士的性格、精神、靈魂力和武力,並且是植於星際戰士體內的19個植入器之一。基因種子在星際戰士隊員成年時會複製自己,複製品會被移出以在未來使用,而原來的會在星際戰士死時移出。
歸納
編輯不同的戰團擁有不同的徵兵方式,大部份人是在戰團的母星上征入的。而這些母星一般都是死亡世界(Death World)或野性世界(Feral World),這些星球上的居民的生存能力較高,這樣的話就能保證兵源的品質,因為在環境惡劣的星球上生存是件很困難的事。在這一小群人選中,有更小一部份人會通過訓練和手術並成為真正的星際戰士,被選中者(Potential)必須為男性,因為基因種子只從男性荷爾蒙中產生。下面三個要求也必須達到:
- 徵兵的對像必須為少年或青年,因為植入器官必須與荷爾蒙一起生長才能發揮星際戰士的器官能力。
- 被選中者的身體不能對植入器官產生排斥,否則會死亡。
- 被選中者的精神狀態必須能承受各項心理訓練。
這三個要求使得人類帝國內很少一部分人能成為星際戰士。如果被選中者通過考試,他會成為一個新兵(Neophyte)。在這時會開始植入19道移植器官手術、加上心理和身體上的訓練,每一個程序都會有危險性,這才能保證真正的強者會成為星際戰士。在幾年的訓練和手術之後,新兵會成為一個進階者(Initiate),通過火炎儀式(Rites of Fire),最終才會加入他的戰團。
植入器官
編輯19種改造手術分別屬於19種超人器官,通過手術植入星際戰士體內。
很多戰團已存續幾千年之久。這段時間內,一些戰團的基因種子變異了。這導致了人工器官原有性質的變化,這些變化很可能會使人工器官失效。另一種可能是:器官的異變可能降低其功效或導致前所未見的異常效果。不論後果如何,它都將影響整個戰團――同一戰團的所有星際戰士都植入源自相同基因種子的器官。不僅是器官變異,許多戰團因意外事故、遺傳失誤或其他原因,失去了一種或多種基因種子。只有極少數戰團保留着全部的19項器官植入手術。所有戰團都擁有甲殼植入手術(階段19)。不論其他植入、訓練和精神培訓情況如何,只有這項植入手術能作為星際戰士的身份象徵。
19個人造器官會被移植到新兵的身體裏以增強的他的戰鬥力。每個儀器移植失敗的可能性都很大,所以很小一部份新兵會成為進階者。
- 第二心臟(Secondary Heart)──又稱「維繫器」(Maintainer),這是第一個也是最易於植入的植入器,第二心臟增加血液在身體裏的容量和心臟的供血能力,並且普通的心臟死亡時能代替它繼續運作。
- 骨調器(Ossmodula)或稱骨強化器官──又稱「鐵心」(Ironheart),這個器官被植於星際戰士的腦垂體下,會通過改變內分泌增強骨骼。與此同時接受改造的新兵被提供的飲食中會富含陶瓷纖維微分子的礦物質。在手術的兩年後骨骼會完全硬化,並且胸骨會變成一整塊骨板。
- 主宰器(Biscopea)或稱肌肉強化器官──又稱「力量熔爐」(Forge of Strength),植於胸內的氣管里,這個儀器會加強肌肉的增長。
- 血雄蕊(Haemastamen)或稱血液再造器官──又稱「造血器」(Blood Maker)植於血管內,它會改變血液的構造以使血輸送氧氣和營養更有效。
- 拉拉曼器官(Larraman's Organ)或稱拉瑞曼器官──又稱「癒合器」(Healer),這個內臟會製造拉拉曼細胞,會使血液凝固的速度加快。當一個星際戰士受傷時,拉拉曼細胞會被釋放,並與白細胞連接。在受傷處會立刻結疤,阻止流血與傷口感染。
- 僵直結(Catalepsean Node)或稱神經結──植入於大腦的後部,這個儀器在星際戰士不能睡眠的情況下會開啟。在平時星際戰士可以像普通人一樣睡覺,但是得不到睡眠時,這個儀器使部份人體功能得到休息。雖然不能代替正常睡眠,但是這可以使得星際戰士在活動的時候可以休息。
- 前胃(Preomnor)或稱預置胃──又稱「中和器」(Neutralizer),食道里的一個小空間,它會中和被消化食物中的毒素,使星際戰士消化常人不能吃的食物。
- 生食器(Omophagea)或稱基因偵測神經──又稱「記憶器」(Remembrancer),被植入於脊柱中,它被用來記錄一個DNA里所有的感情與思想,這可以使得星際戰士從吃掉的動物中得到關於地型與生態的信息。
- 多肺(Multi-lung)──又稱「吸收器」(Imbiber),一個「第三個肺」,能從氧氣稀薄的環境中吸收氧,呼吸經過氣管中的一個括約肌完成。一束類似的肌肉在有毒的環境中也可以吸收氧氣而過濾掉有害物質。
- 眼葉(Occulobe)或稱視覺控制器官──又稱「復仇之眼」(Eyes of Vengeance),視覺控制器官,這個形似彈頭的細小器官位於大腦底部。它提供激素和遺傳刺激,能使星際戰士的眼響應光學治療。僅靠視覺控制器官不能增強星際戰士的視力,但是它使得技師能夠對眼的生長模式和視網膜感光細胞進行調節。一個成年星際戰士擁有遠勝凡人的視力,而且能在微光環境下正常視物,如同白晝。
- 萊曼之耳(Lyman's Ear)──又稱「哨衛器」(Sentinel),這個組織讓星際戰士能有意識的增強或過濾特定的背景噪音。不僅是聽覺增強了,星際戰士也不會因極度方向感缺失而感到暈眩或噁心。萊曼之耳的外形與普通人類耳朵無任何差別。
- 薩斯安膜(Sus-an Membrane)或稱腦膜──又稱「沉眠器」(Hibernator),這個扁平的圓形器官植入大腦皮層頂部。它完全融合之前在腦部生長。如果沒有對應的化學治療和訓練,該器官是無用的。然而,一個接受正確指導的星際戰士能夠進入一種假死狀態。這可能是一個有意識動作,也可能在遭受極度身體創傷時自動啟動。在這種狀況下,星際戰士能繼續生存多年,即使已受到幾乎致命的傷害。只有藥師的化學治療和暗示能將星際戰士從此狀態喚醒——星際戰士無法自己喚醒自己。
- 黑色器(Melanochrome)或稱色素控制器官(Melanochromic Organ)──此器官呈黑色半球狀。它以間接而極端複雜的方式工作。它偵測轟擊皮膚的輻射水平和種類,並在必要時開始進行化學反應,將皮膚顏色變暗,以避免被紫外線灼傷。它也對其他形式的輻射提供有限的保護。
- 卵石腎(Oolitic Kidney)──又稱「淨化器」(Purifier),這個棕紅色的心形器官改善和調節星際戰士的循環系統,使其他的植入器官有效發揮功能。卵石腎還能極其快速有效的過濾血液。第二心臟和卵石腎能夠協同工作,在星際戰士昏迷時,血液高速循環並緊急解毒系統。這能讓星際戰士在多肺無法處理的毒氣中存活下來。
- 神經舌(Neuroglottis)或稱味覺監測神經──又稱「吞噬器」(Devourer),預置胃能消化致命物質,保護星際戰士,而味覺監測神經能讓他嘗出潛在的食物。這個器官被植入口腔後部。通過咀嚼或淺嘗,星際戰士能發現出多種天然毒素,一些化學物質,甚至某些生物的獨特氣味。星際戰士可以僅憑味覺追蹤目標。
- 類粘液腺(Mucranoid)或稱汗腺改進器官──又稱「編織器」(Weaver),這個小型器官被植入腸組織下部,分泌的激素被結腸吸收。再受到外界化學物刺激的情況下,這種分泌物造成汗腺的變化,使其開始分泌一種粘稠度很高的汗液,可以如蟲繭一般將皮膚包裹起來,具有清潔功能的同時也能在極端溫度下保護星際戰士,並提供一些對真空環境的防護。被藥劑師的化學處理激活前,這種變化不會造成星際戰士的任何改變。對其進行戰鬥前的化學處理是遠航和真空或近乎真空環境下作戰的標準流程。
- 貝徹爾腺(Betcher's Gland)──又稱「毒咬」(Poison Bite),兩個相同腺體分別植入位於下唇處的唾液腺旁邊,或硬齶內。腺體的工作方式和其他毒蟲的相似:合成並儲存致命毒液。星際戰士因為有腺體,對此毒素免疫。這種毒素還具有腐蝕性。一個置身鐵牢的星際戰士只用幾分鐘就能咬開鐵條逃出。
- 原盂腺(Progenoids)或稱基因存收腺──又稱「基因種子」(Gene-seed),此腺體共兩個,一個置於頸部,一個在胸腔深處。這個腺體對星際戰士戰團的存續十分重要。兩個器官在星際戰士體內成長,吸收其他器官產生的激素和基因物質。五年後,頸部腺體成熟,可以摘除。十年後,胸腔內腺體成熟,也可摘除。腺體只要發育成熟,便可隨時摘除。這些腺體是戰團基因種子的唯一來源。成熟時,兩個腺體都含有分別對應受體星際戰士的每個植入器官的基因種子。一旦手術摘除後,基因存收腺必須小心保管,他的每個基因種子都對變異程度進行檢查,健全的基因種子被儲存。基因種子在合適環境下被小心保存。
- 黑色甲殼(Black Carapace)──又稱「界面器」(Interface),這是最後和最特別的植入。它在培養槽里生長時看起來像黑色的塑膠片。它在移出培養液後被切成大片,直接植入星際戰士軀幹部分的皮下。幾個小時內此組織擴張,外部變硬,並向星際戰士身體深處伸出神經束。幾個月後,甲殼完全成熟,受體便能和切入硬化甲殼的神經傳感器和注入點結合。這些人造「插入點」連接着動力裝甲的各個部分,比如監視,醫療和生命維持單元。沒有黑色甲殼的輔助,星際戰士的動力裝甲幾乎完全無用。
星際戰士軍團(Space Marines Legion)
編輯大遠征時期,帝國一共有二十個軍團,分別由各軍團的基因原體領導。其中有兩個軍團因不明原因在此時段消失,原體和其軍團的資料也被帝國刪除,而在荷魯斯之亂中亦有一半的軍團叛變,使忠於帝國的軍團現在僅剩九個。
忠於帝國的星際戰士軍團(Space Marines)
編輯- 暗黑天使(Dark Angels):軍團編號Ⅰ,基因原體為萊恩.艾爾強森,軍團母星是卡利班。致力於清洗來自於自己內部的叛亂同胞「墜天使」的贖罪者軍團。主顏色為深綠色,軍團標誌是一把生有雙翼的劍。設計風格接近歐洲中古時代的騎士團,但早期設定曾帶有美洲原住民的印象。暗黑天使是所有星際戰士被稱為「死亡天使」的由來,他們早期就與帝皇本人並肩作戰,並且取得了宏大的勝利,以至於暗黑天使在敵方眼中看起來就如同死亡般的存在,而這個稱呼也就一直延續至今。軍團在各個武器使用方面樣樣精通,由於最初軍團的文化組成各不相同,暗黑天使在使用槍或劍、步行或騎乘噴射鐵騎都各有能手,而且從成立早期就囤積了大量的古代技術,其中包括科技暗黑紀元的武器。軍團的星際戰士亦依使用的武器類型分為六翼,分別有暴風翼、死翼、鴉翼、恐翼、鐵翼和火翼。暴風翼是在火線上的步兵,將常見的槍支變成了致命的工具,而鐵翼則擅長於大規模的坦克戰。
- 白色傷疤(White Scars):軍團編號Ⅴ,擅長以大規模的摩托化部隊突襲敵軍的戰團。主顏色為白色,軍團標誌為白色橫槓中間一道黃色的閃電。設計風格與成吉思汗時期的蒙古類似。
- 太空野狼(Space Wolves):軍團編號Ⅵ,以桀驁不馴的戰士以及與其他戰團格格不入的狼一般的野性聞名的非典型戰團。主顏色為灰藍色,並且會拿狼皮、狼牙等東西去裝飾自己的盔甲,軍團標誌為黑灰色狼頭。設計風格參照了維京海盜和西方的狼人傳說。
- 帝國之拳(Imperial Fists):軍團編號Ⅶ,擅長攻堅戰及陣地戰的戰團。主顏色為黃色,軍團標誌為黑色鐵拳,設計風格似乎是參照了德國的容克貴族。
- 聖血天使(Blood Angels):軍團編號Ⅸ,因基因種子的突變而極易變得狂暴嗜血的近戰型戰團。主顏色為紅色,軍團標誌為一滴帶翅膀的血。設計風格參照了許多吸血鬼傳說。
- 鋼鐵之手(Iron Hands):軍團編號Ⅹ,堅信肉體最終無法勝過機械,且人人都要進行或多或少的生化義體改造的戰團。主顏色為黑灰色,軍團標誌為一隻銀色的機械手。戰團中的戰士所有人的左手都被生化義肢取代。
- 極限戰士(Ultramarines):軍團編號ⅩⅢ,基因最健康兵源最穩定的戰團,人數最多,各種能力都非常平均,是最典型的星際戰士戰團。主要顏色為藍色,軍團標誌是一個白色的近似Ω倒寫的U字。由於人數眾多加上在荷魯斯叛亂中受到的傷害較低,在二次建軍後擁有大量子戰團,並因對阿斯塔特聖典的墨守而較無突出的風格,但在一些細節上能看出對羅馬帝國軍團形象的借鑑。
- 火蜥蜴(Salamanders):軍團編號ⅩⅧ,在極度嚴酷生存環境下造就的硬漢戰士,極其崇拜火、錘子等一切與鍛造有關的事物。擅長使用火焰或熱熔系武器進行中近距離射擊。主顏色為綠色,軍團標誌為黑底上一白色龍頭。
- 暗鴉守衛(Raven Guard):軍團編號ⅩⅨ,擅長用高度機動的空中打擊發動突襲的戰團,因基因種子的突變人人都會變得面色蒼白、頭髮烏黑。主顏色為黑色,軍團標誌為黑底上一隻白色烏鴉。
投入混沌的星際戰士軍團(Chaos Space Marines Legion)
編輯荷魯斯之亂中有九個軍團被邪神腐化而叛變,叛變失敗後退入異次元空間的「恐懼之眼」(Eye of Terror),成為時常發動「黑色遠征」侵擾帝國疆域的混沌星際戰士軍團。
主條目:混沌星際戰士
特殊戰團
編輯有部分的戰團並非是透過軍團拆分而產生,而是在極端特殊的情況下成立,通常會作為帝國的特殊打擊力量。
「二次建軍」以及之後的戰團
編輯為了避免龐大的軍隊落入一人手裏而再次導致叛亂,九個忠誠軍團被拆分為眾多的戰團,史稱「二次建軍(Second Founding)」,至此帝國再也沒有軍團只有戰團。此後在數千年的歷史中亦有多次建軍而產生了數量龐大的戰團,每一支戰團都有他們不同的故事和特徵。
變節星際戰士(Renegade SM)
編輯變節星際戰士是指那些背離帝國但尚未投入混沌的星際戰士,這讓他們不同於混沌星際戰士。雖然背叛在阿斯塔特修會間極度罕見,但是當戰團過度擴張,戰團牧師就無法監測到每一個戰鬥弟兄。孤立的星際戰士如果長久處於責任當中,就有可能背離戰團的教導,然後感覺一身的技能被浪費或者自己的貢獻被忽略了。隨着逐漸成長的懷疑念頭開始顯露,又欠缺牧師的安撫或戰鬥弟兄的陪伴,一名星際戰士可能會決定自己為人類犧牲的夠多了,轉而投入比較自私的目標。從戰團的信條和傳統中獲得自由後,變節星際戰士將全然放縱自己超人的力量和戰士的心靈,並有能力做出重大的暴行。
大多數變節星際戰士會成為海盜或匪徒,有些人則會掌控數個世界或整個星系,其他人則變成雇傭兵。還有一些,例如飲魂者戰團,仍持續對抗混沌的大軍並且依舊忠於帝皇,但除此之外他們已不再聽令於地球的政務院(Adeptus Terra)。然而只要變節戰團和混沌諸神扯上一點關係,那幾乎可以肯定未來某個時間點他們必將再求助於祂們(混沌諸神)以換取更多力量,到了這時候,他們已經註定要成為恐怖的混沌星際戰士。
資料遺失的軍團
編輯在《戰錘40000》的背景設定中,第Ⅱ號與第Ⅺ號軍團的資料為「從帝國記錄中刪除」,關於這兩個軍團的信息只是在幾部小說中零星提起。Games Workshop解釋這樣做是為了給玩家能夠自創軍團的想像發揮空間。
原鑄星際戰士(Primaris Space Marines)
編輯基因原體羅伯特‧基里曼復活後,他命令「機械大賢者」貝利撒留 ‧考爾拿出他花了一萬年研究完善原鑄星際戰士(Primaris Space Marines)分發給各星際戰士軍團使用,以解決星際戰士長久以來一直補充兵員困難難題,原鑄星際戰士手術成功率高,在身高,能力等多個方面比優於老一代星際戰士。
對於原鑄星際戰士而言,在原來的在這十九道植入手術以外,還增加另外三個器官在新血的改造手術的第三、第四階段,也就是主宰器(Biscopea)和血雄蕊(Haemastamen)的植入之間先行植入,原初星際戰士同樣可以能通過手術成為原鑄星際戰士,但是由於植入器官都是在改造手術的早期植入等原因,手術致死率高達61.6%,
1、 鋼化皮層(Sinew Coils)
星際戰士的肌腱中植入了硬質合金鋼筋,這能夠以驚人的力量收縮,增強肌肉強度,同時也讓讓其身體裏多一層防護力。原鑄星際戰士可以將人的頭骨徒手捏碎,將坦克裝甲打成碎片,甚至在需要的時候,還可以咬穿金屬電纜。
2、 增幅垂體(Magnificat)
該器官是帝皇設計,原本用於基因原體的人造器官,可以同時強化左右腦功能,但是現在只有右腦部分的設計圖,而左腦設計圖則下落不明,增幅垂體造型為一個拇指指甲大小的小裂片,插入大腦皮層。植入後可以強化功能,並增幅其它植入器官功能,同時幫助原鑄星際戰士體格快速長大的器官,這個垂體能增幅所有改造器官的功效,讓原鑄星際戰士在各方面能力上都優於老一代星際戰士。
3、 貝利薩融爐(Belisarian Furnace)
位於兩個心臟之間的器官,平時處於休眠,會在原鑄星際戰士身負重傷的情況下會自動運作這一器官並發揮出遠勝平常的能力,但這種能力有很大的副作用,可能會在效力結束後加重本來的傷勢,且下次運作時需要長時間休眠。通過捅穿一個心臟可以強制運作,並且可以對抗靈能休眠或者洗腦。
參考文獻
編輯- ^ 戰鎚世界:微縮模型戰爭遊戲中文資訊網. www.warhammer-world.info. [2022-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