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6年1月6日) |
城池,或稱為城郭,簡稱為城,是在中國、韓國等東亞國家古代的軍事防禦建築[1],後來也成為了古代城市的代名詞[2]。《禮記·禮運》記載:「城郭溝池以為固。」因此,城池包括了城牆和護城河,其中「城」指的是城牆及城牆上的門樓、角樓等,「池」指的是護城河[1]。為保護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築城是東亞國家的傳統;與歐洲國家比較起來,東亞的城郭規模一般較大。
發展歷史
編輯東亞地區目前已知最早的城池遺蹟是中國的城頭山遺址,建於約6000多年前,早於埃及建城1000多年,具有1000多米長的城牆、東南西北四座城門、以及一條40米寬的護城河,還發掘出來已知最古老的稻田遺蹟[3];雖有具有完整的城池,但也有人爭議其不屬於城市[4]。龍山文化時期的藤花落遺址則具備完整的內城、外城、和護城河[5]。建立於5000多年前的良渚古城,不僅具有城牆和護城河,還建有配套的水壩的設施,規模不亞於殷墟,也被稱為「中華第一城」[6]。
《漢書·高帝紀下》,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冬十月,「令天下縣邑城。」顏師古注云:「縣之與邑,皆令築城」。學者多據此認為漢代奉行築城政策。相關考古發掘、勘查也證明漢代郡、縣治所較普遍地的建築城垣,所有「沒有城垣的縣治當不會太多」[7]:8—9。
明清被認為是中國封建時代最後一個築城高潮。組織民眾修建城池和養護城濠是當時地方官的主要責任之一。對於明代政府修建城池的盛況,諺語形容為「漢冢、唐塔、朱打圈」[8]:28。
禮制和等級
編輯除都城外,按行政區等級,城池可分為一級行政區治所城池(州城、省城),二級行政區治所城池(郡城、府城),三級行政區治所城池(縣城、廳城),以及堡城、衛所城池等。一般來說,層級越高,規模也越大,配置的官方建築也不同。上下級的行政區,亦可以同一座城池為治所,是謂治所同城。
都城等級
編輯中國歷史上的都城的城池規劃經歷了由「雙城制」到「三城制」的轉變:二里頭遺址以及同時期的偃師商城遺址奠定了早期都城以宮城為中心、宮城在城中「擇中而立」、宮城包含宗廟和宮殿的等一系列範式,通常由宮城和內城構成,而北魏洛陽城則演變出包括宮城、內城、外城的三城制,為後來的歷朝歷代所沿襲[9]。
必要基礎設施
編輯在中國封建時代建立一座標準的城池,一般必須具備城隍廟、文廟、武廟、火神廟、財神廟者五大建築;在個別的縣城裏,不建火神廟,而建設泰山廟[10];在一些盛行媽祖信仰的地區還會建有天后宮。
城牆
編輯城牆是城市的主要防禦線,也界定出城市的範圍。材料大多就地取材,初期以竹、木柵為主;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改為土石或磚等材料為牆。
- 雉堞:女牆上的磚砌凹凸小牆,中央有射孔。
- 女牆:外牆垣上及腰的矮牆。
- 外牆垣:城外側的牆垣。
- 馬道:城牆上的表面鋪磚。
- 中腹填土:內、外牆垣之間的填土。
- 內牆垣:城內側的牆垣。
- 水關:排水用。
-
西安護城河
城門
編輯城池的城門數量由行政層級或規模決定。通常府城有8門,縣城開4門。通常分置於東、西、南、北四方。
砲台
編輯城池通常在城牆的險要處或轉角處設置砲台,增加防衛性。
- 砲孔:女牆上留的大型射孔,方便砲筒伸出。
- 砲位:放置大砲的地坪。
-
水原華城砲台
-
砲孔
-
帶頂式砲台
城內街道與設施
編輯城內的基本設施與建設有官衙、市街、廟宇、學校、農田等。城內道路以聯繫各向城門的街道為主。
- 衙署:城市行政管理與軍事守備的官方機構。
- 書院:城市的文教設施。
- 文廟:祭祀文昌帝君或孔子的廟宇。
- 武廟:祭祀關公或岳飛的廟宇。
- 城隍廟:祭祀城隍爺(城市的守護神)的廟宇。
- 天后宮:祭祀媽祖的廟宇。
- 土地廟:祭祀土地公的廟宇。
- 北帝廟:祭祀玄天上帝的廟宇。
- 東嶽廟:祭祀東嶽大帝的廟宇。
- 井:城內官員、居民取水用。
破壞和保護
編輯由於城池往往處於城市中心,與近代的都市計劃衝突很大,因此多被拆除。目前絕大多數,多僅存斷垣殘壁,或孤立的城門可供憑弔。但也處在保存較為良好的古城牆遺蹟,譬如山西的平遙古城、北京的紫禁城保留了包括城牆、護城河、古建築在內的較為完整的城市風貌,江蘇南京、陝西西安、浙江臨海等地保留了完整的城牆,還有江蘇蘇州、浙江嘉興的護城河作為大運河的一部分而保存了下來。
歷史上,東亞各地的古城牆由於各種原因被拆除。
在中國大陸地區,有的因為戰爭因素,例如溫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便於空襲中疏散人群當局下令拆除城郭;有的因為城市規劃原因,例如北京,而改造舊城並拆除城牆;再有,文化大革命的破四舊以及近年來的房地產開發拆遷,都破壞了許多中國大陸的古城遺蹟。有許多古城的拆除至今仍受爭議。80年代以來,又有不少城市為彰顯城市文化而重修古城遺蹟,例如平遙、鳳陽等地。2014年,「明清城牆」聯合申遺辦公室揭牌,申遺也推動城牆的保護工作,南京市還對城牆立法保護[11][12]。雖然如此,但中國大陸95%的城牆已經因為城市化而損壞殆盡,能參加申遺者鳳毛麟角[13]。
而在台灣,有左營舊城的南門和西門、屏東市的阿猴城門(阿緱城門)、屏東縣的恆春縣城、台北府城北門、台南府城的兌悅門等,都被列入國定古蹟並受到法律保護。
統計
編輯城市 | 行省 | 面積 (公頃) |
---|---|---|
京師 | 直隸 | 6,320 |
江寧 | 江蘇 | 4,055 |
蘇州 | 江蘇 | 1,480 |
開封 | 河南 | 1,290 |
杭州 | 浙江 | 1,280 |
西安 | 陝西 | 1,200 |
成都 | 四川 | 1,150 |
太原 | 山西 | 840 |
武昌 | 湖北 | 635 |
廣州 | 廣東 | 520 |
濟南 | 山東 | 510 |
福州 | 福建 | 505 |
長沙 | 湖南 | 415 |
南昌 | 江西 | 395 |
保定 | 直隸 | 325 |
昆明 | 雲南 | 320 |
蘭州 | 甘肅 | 270 |
安慶 | 安徽 | 260 |
桂林 | 廣西 | 235 |
貴陽 | 貴州 | 225 |
參考來源
編輯- ^ 1.0 1.1 (北京)展览:读城——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 www.nlc.cn. [2018-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5).
- ^ 中国城市报-人民网. paper.people.com.cn. [2018-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5).
- ^ 城头山,中国最古老的城. www.kaogu.cn. [2018-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9).
- ^ 求是理論網. 城头山并非中国最早的城市_学术_求是理论网. www.qstheory.cn. [2018-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6).
- ^ 藤花落龙山文化城址试析. www.kaogu.cn. [2018-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4).
- ^ 2907. 探秘良渚古城:“中华第一城”到底什么样?--文史--人民网. history.people.com.cn. [2018-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 ^ 魯西奇、馬劍. 《城墙内的城市?——中国古代治所城市形态的再认识》 (PDF).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福建省廈門市: 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 2009, (2009年第2期): 7—16 [2023-07-06]. ISSN 1000-422X.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7-07) (簡體中文).
- ^ 林馨瑩. 《冀南地区明清府城形态特征研究》 (碩士論文). 河北工程大學. 2022 [2023-07-06] (簡體中文).
- ^ 田粉紅.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根文化”-中国社会科学网. www.cssn.cn. [2018-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0).
- ^ 張馭寰. 中国城池史.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009. ISBN 9787505726079.
- ^ 中国明清城墙“申遗”路:珍贵遗产如何保护?-新华网. www.xinhuanet.com. [2018-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4).
- ^ 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概况_南京城墙. www.njcitywall.com. [2018-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 ^ 中国古城墙95%毁于城市化 能申遗者寥寥无几. guoxue.ifeng.com. [2018-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6).
- ^ 章生道. The Morphology of Walled Capital. G. William Skinner (編).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p. 91.
參見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