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通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獻通考》《清朝續文獻通考》這十部政書的總稱。
三通四通九通
編輯其中《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稱為「三通」,以馬端臨的文獻通考最有價值。《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這三部書稱為「續三通」,《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獻通考》則為「清三通」。後人將「三通」、「續三通」、「清三通」合在一起,稱為「九通」。再加上《清朝續文獻通考》,則合稱為「十通」。「清三通」加上《清朝續文獻通考》,又稱為「清四通」。
內容記事
編輯「十通」系統完整地記錄了中國歷代典章制度沿革發展。「十通」再加上彙編某一朝代各項經濟、政治、社會制度的會要,如《唐會要》《宋會要》等,統稱為「典誌」。
三通續修
編輯三通之續修,始於《續文獻通考》,其立意甚佳。但從形式上來看,《續三通》《清三通》皆是乾隆時敕修的,內容頗多重複,禮、樂、職官、選舉、刑法各書皆有,頗感累贅,此六部大書純屬因循舊例,無創新之處,反映出乾隆的好大喜功。
纂修歷史
編輯北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宋白奉詔撰《續通典》,凡200卷。明代王圻撰成《續文獻通考》。然此二書已佚。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武英殿刊印《三通》,設「續文獻通考館」,命張廷玉等為總裁,齊召南等為纂修,編成《續文獻通考》250卷,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改「續文獻通考館」為「三通館」,又陸續編成《續通典》150卷、《續通誌》64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