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
十番、十番音樂,是流行於中國福建、江蘇、浙江、北京等等省份的民間傳統音樂形式。2006年被列為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十番音樂 (茶亭十番音樂、閩西客家十番音樂、楚州十番鑼鼓、邵伯鑼鼓小牌子、樓塔細十番、遂昌崑曲十番、黃石惠洋十音、佛山十番、海南八音器樂)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
申報地區或單位 | 福建省:福州市、龍巖市、莆田市 江蘇省:淮安市、江都市 浙江省:杭州市、遂昌縣 廣東省:佛山市 海南省:海口市 |
分類 | 傳統音樂 |
序號 | 75 |
編號項目 | II-44 |
登錄 | 2006年 |
類別
編輯茶亭十番音樂
編輯十番(閩東語:十番,平話字:Sĕk-huăng),又稱十歡、十番伬,發源於福州市台江區的茶亭街。流行於鼓樓、台江、倉山、馬尾、晉安、閩侯、長樂、福清、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平潭、霞浦、福安、柘榮、福鼎、寧德、古田以及南平等地,有300多年歷史。十番音樂使用的樂器有笛、管(逗管)、笙、椰胡、大小鑼、大小鈸、雲鑼、狼帳(狼串)、木魚、檀板、清鼓等13種,曲牌有《萬年歡》、《千秋歲》、《朝天子》、《西江月》、《五鳳吟》、《蟠桃會》、《北雲璈》、《水底天》、《將軍令》、《美人嬌》、《金索掛梧桐》、《石榴花》、《雁來紅》、《一枝花》、《柳搖金》、《昇平樂》等100多支。打擊樂曲牌有「福套」、「祿套」、「壽套」、「喜套」及「文干」、「武干」、「滴水」、「流水」各套。演奏形式分為坐奏、行奏、舞奏,又分為室內與室外兩種,室內還分為前後兩堂,前堂以金革為主,後堂以絲竹為主。除了在福州一帶流傳,十番音樂還曾巡迴演奏於上海、香港、南洋等地。[1][2]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
編輯楚州(淮安)十番鑼鼓
編輯邵伯鑼鼓小牌子
編輯樓塔細十番
編輯遂昌崑曲十番
編輯黃石惠洋十音
編輯佛山十番
編輯海南八音器樂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12,ISBN 7-80122-400-0
- ^ 非物質文化遺產「十番音樂」架起兩岸文化交流橋樑[永久失效連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