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濤
劉延濤(1908年7月25日—1998年11月4日),號慕黃,生於清河南省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逝世於臺灣中華開放醫院[1][2]。中國畫家,曾任中華民國監察委員。曾協助于右任十次編修「標準草書」,並著有《草書通論》。
生平
編輯小學時期,因「芥子園畫譜」啟發了對繪畫之熱忱,中學學習鉛、炭筆畫,奠定日後繪畫的基礎。中學畢業後,投考北京大學與北平藝專,均獲錄取,後選擇北京大學中文系就讀。[3]在北大就學期間,受教於精擅中西美術的胡佩衡,紮下堅實的根基。畢業後經胡佩衡引薦進入國立故宮博物院擔任「故宮書畫集」編輯,得以遍覽古籍書畫。[4]:1041947年(民國36年)起擔任監察院監察委員[5]:5,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臺[5]:22,1989年(民國78年)4月1日退職條例成立,率先申請退職[6][7]:51。
問政之餘,劉延濤也持續書畫創作和參與、推廣臺灣書畫藝術活動,1955年(民國44年)與馬壽華、陳方、陶芸樓、鄭曼青、張穀年與高逸鴻等渡海來臺書畫家組成「七友畫會」。1962年(民國51年)與馬壽華、姚孟谷等創辦「中國畫學會」,也與王壯為、馬壽華、曹秋圃等發起「中國書法學會」。1963年(民國52年)與李普同籌組「標準草書研究會」。1981年(民國70年)劉氏因眼疾導致創作量銳減,1984年(民國73年)患心臟病,晚年身體狀況不佳,於1998年(民國87年)辭世。[4]:105-107
藝術風格
編輯劉延濤以傳統文人畫為審美依歸,認為書畫創作應詩、書、畫合一,以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4]:109-110且強調不論詩書畫均要以品格涵養為第一優先,次為學識與詞采。[5]:8-9他的詩沖澹樸質。題畫詩作,多出於個人題詠,取古人文字精髓,結合個人心境而書,妙造自然不加藻飾,愛國憂時之情,洋溢字裏行間。其書法以兩漢、魏碑為基,出入晉唐。[8]:56-581956年(民國45年)出版《草書通論》,是中華書法史上第一部有系統之單體書法史。[8]:146-152曾跟隨于右任編修《標準草書》,透徹分析歷代草書名家的筆勢章法。[8]:146-152
劉延濤的畫作風格,受石濤、八大山人影響最深,而自闢蹊徑。[9]:311-312他對繪畫的深切體認是:繪畫須從寫生下手,別出心裁及創意是繪畫創作的精神所在。[4]:91-92他也認為中國書畫的現代化精神,是透析東西方元素、自然融合,不必刻意求變,自然會逐漸形成新的書畫面貌。他的山水作品極少賦色,少數設色的作品,色彩淡雅,多以淺絳、花青與淡墨糅合[7]:26-27。其畫用墨透過墨色濃淡乾濕的變化運用,及純練爽逸的皴擦線條,帶有石濤、八大山人的逸趣。[7]:26-27學者姜一涵稱劉延濤為「詩書畫三絕」的文人。[10]:41劉氏與張大千、鄭曼青都有美髯,素有「畫壇三髯」之稱。[1]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國立歷史博物館藝術家日 清潤.高潔–劉延濤.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23-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8) (中文).
- ^ 監察院故前監察委員劉延濤之喪. 監察院. 1998-12-08 [2023-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9) (中文).
- ^ 戈, 思明 (編). 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水墨書畫. 臺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12: 173. ISBN 978-986-03-2218-7.
- ^ 4.0 4.1 4.2 4.3 河南博物院 (編). 故園青山-劉延濤書畫作品選. 河南省: 大象. 2014. ISBN 978-7-5347-7394-5.
- ^ 5.0 5.1 5.2 林, 永發. 劉延濤的藝術風格及于右任書法的太極意象 (PDF). 臺東大學人文學報 (國立臺東大學). 2018-12-01, 8 (2): 1-60 [2023-05-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5-11) –透過airiti Library.
- ^ 資深監委劉延濤自願退職. 文訊雜誌 (文訊雜誌社). 1989-05, (43): 89.
- ^ 7.0 7.1 7.2 戈, 思明 (編). 清潤高節-劉延濤百歲紀念展. 臺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7. ISBN 9789860112351.
- ^ 8.0 8.1 8.2 陳, 玉真. 劉延濤書藝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 2015 [2023-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1) –透過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 曹, 靜琍. 劉延濤的繪畫藝術. 書畫藝術學刊 (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 2011-12-01, (11): 303-375 [2023-05-12]. doi:10.29831/TDPC.201112.0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2) –透過airiti Library.
- ^ 姜, 一涵. 劉延濤先生的「三絕」-中國傳統藝術的搖搖欲墜. 美育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1998-02-01, (92): 41-50 [2023-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2) –透過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