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昂季耶夫悖論

经济学发现

列昂季耶夫悖論(英語:Leontief paradox)是由諾貝爾獎得主瓦西里·列昂季耶夫教授提出的一個經濟學悖論,旨在檢驗赫克歇爾-奧林定理(H-O理論)。1953年,列昂季耶夫發現美國(從各種條件來看都是資本豐富的國家)於1947年反而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這一現象與H-O理論相悖。後來,經濟學中將人均資本擁有量更高的國家在出口貿易中的資本/勞動比英語Capital intensity反而比進口還低的現象稱為列昂季耶夫悖論。

計量

編輯
  • 1971年,羅伯特·鮑德溫(Robert Baldwin)根據美國1962年貿易數據的計算表明,美國進口貿易比出口貿易的資本密集度還高27%,其計算方法和列昂季耶夫類似。[1][2]
  • 1980年,愛德華·利默爾英語Edward Leamer對列昂季耶夫比較同價值的進出口要素成分(即基於實際匯率)的原始方法提出了質疑。然而他承認,基於鮑德溫1962年的數據,使用修正後的方法比較淨出口和國內消費的要素含量時,美國的這一悖論仍然存在。[3][4]
  • 1999年,埃爾赫南·赫爾普曼在檢視計量經濟學文獻時認為,悖論仍然存在,但一些關於非美國貿易的研究卻與H-O理論相一致。
  • 2005年, Kwok和Yu使用了一套新的方法,認為美國貿易數據中列昂季耶夫悖論沒有那麼明顯,甚至不存在,但該悖論仍然在其他發達國家存在。[5]

解釋

編輯

對許多經濟學家來說,列昂季耶夫悖論削弱了赫克歇爾-奧林定理(H-O)理論的有效性,該理論預測,貿易模式是基於各國在某些生產要素(如資本和勞動力)方面的比較優勢。許多經濟學家放棄了H-O理論,轉而支持一種更接近李嘉圖的模型,即技術差異決定比較優勢。這些經濟學家認為,美國在高薪勞動力方面的優勢大於資本優勢。該觀點可以認為是採用了廣義概念的「資本」,包括人力資本。根據這一定義,美國的出口是非常(人力)資本密集型的,而不是(低薪)勞動力密集型的。

一些學者對這一悖論的解釋認為,比較優勢作為貿易決定因素沒有那麼重要。例如,林德假說英語Linder hypothesis認為,在貿易的決定因素中,需求的重要性高於比較優勢,並假設需求相似的國家更有可能進行貿易。例如,美國和德國都是對汽車有巨大需求的發達國家,因此兩國都有龐大的汽車產業。現實中並未出現一個國家藉助比較優勢主導汽車行業的局面,而是兩國之間進行不同品牌的汽車貿易。同樣,新貿易理論英語new trade theory認為,比較優勢可以獨立於要素稟賦變化而發展(例如在產業規模報酬遞增中)。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Leontief Paradox. [2007-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7). 
  2. ^ Baldwin, Robert E. Determinants of the Commodity Structure of U.S. Trad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1, 61 (1): 126–146. JSTOR 1910546. 
  3. ^ Leamer, Edward E. The Leontief Paradox, Reconsidered.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0, 88 (3): 495–503. JSTOR 1831928. S2CID 153956765. doi:10.1086/260882. 
  4. ^ Duchin, Faye. International Trade: Evolution in the Thought and Analysis of Wassily Leontief (PDF): 3. 2000 [2023-06-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2-18). 
  5. ^ Leontief paradox and the role of factor intensity measurement. 2005 [2023-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