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詠前奏曲 編輯
了解更多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09年3月7日) |
聖詠前奏曲,是指在教徒們集體合唱聖詠(四聲部聖詠)之前,由管風琴師演奏的前奏曲,在其中管風琴師需要演奏聖詠的旋律,以幫助那些教徒們回想起來,保證大家能夠都跟着唱後面的聖詠。聖詠前奏曲最初只是簡單的演奏聖詠旋律,後來管風琴師往往在其中加入很多的對位聲部,使之逐漸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體裁。
聖詠前奏曲常見的形式可以分為兩種,區別在於對於原聖詠旋律的引用。一種聖詠前奏曲完全引用聖詠旋律,並且多次重複,在此基礎上,以其他的旋律編織成複雜精緻的對位結構;另一種只是引用聖詠開頭的幾個小節,起到提示會眾的作用,而真正的旋律則由這幾個小節發展而來。另外巴赫早期的聖詠前奏曲有一些寫成較為少見的「聖詠帕蒂塔」的形式,這裏的帕蒂塔指的是一組變奏曲,每一次的變奏都是使用主題的一種變形,來解釋聖詠的一個詩節,或者再現詩節描寫的意象,所有的變奏加在一起,恰好是詩節的數目,例如他為《耶穌躺在枯骨堆中》寫的BWV.718。
歷史
編輯聖詠前奏曲主要在德國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回16世紀,管風琴本為教堂聖歌之詠唱而服務,但新教教會的儀式使得人聲與風琴的關係慢慢分離,造成17世紀初時,風琴使用着跟人聲一模一樣的樂譜,卻要分開輪流演奏的窘況。而有些管風琴家如夏伊特(Samuel Scheidt 1587~1657),為了追求風琴獨立的發展,開始脫離聲樂風格的單純模仿,進而探討更自由的形式和技法。聖詠前奏曲便是此後風琴聖詠曲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在巴赫以前,則有北德的布克斯特胡德與中德的帕海貝爾為代表,以截然不同的風格寫作;雷因肯、伯姆等人也做出諸多貢獻,但是巴赫的成就超越了他所有的前輩,把聖詠前奏曲推上了空前絕後的高峰,在他之後,勃拉姆斯創作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11首聖詠前奏曲,在英國也有一些作曲家曾創作聖詠前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