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GameCube
任天堂GameCube(日語:ニンテンドー ゲームキューブ,Nintendo GameCube,中文區和日本縮寫為「NGC」,歐美縮寫為「GCN」)是任天堂於2001年在日本和北美、2002年在歐洲和澳洲發佈的家用遊戲機。屬於第六世代遊戲機,為任天堂64的後繼機種,主要競爭對手有索尼電腦娛樂的PlayStation 2和微軟的Xbox。
其他名稱 | Dolphin(內部代號) |
---|---|
研發商 | 任天堂綜合開發本部 |
製造商 | 任天堂 鴻海科技集團 |
類型 | 家用遊戲機 |
產品世代 | 第六世代 |
發佈日期 | |
生命週期 | 2001年-2007年 |
停產日期 |
|
銷售台數 |
|
媒體 |
|
作業系統 | Dolphin OS |
中央處理器 | IBM PowerPC Gekko @ 486 MHz |
硬盤儲存空間 | 無 |
移動存儲 | 任天堂GameCube記憶卡(最大16MB容量) |
顯示 | |
圖形處理器 | ATI Flipper @ 162 MHz |
音效 | 模擬立體聲 (Dolby Pro Logic II) |
控制器輸入 | GameCube控制器、WaveBird無線控制器、Game Boy Advance、各種其他GameCube輸入設備 |
連接接口 | 任天堂GameCube寬帶適配器和調製解調器 |
尺寸 | 149 × 160 × 112 毫米 (寬 × 長 × 高)[6] |
重量 | 1,400 克[6] |
最暢銷遊戲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DX,709萬 (截至2008年3月10日[update])[7] |
向下相容 | Game Boy Advance的部分遊戲(需要外設Game Boy Player) |
前代機種 | 任天堂64 |
後繼機種 | Wii |
相關條目 | Panasonic Q |
任天堂GameCube是第一款使用光碟作為其主要存儲介質的任天堂遊戲機。它所使用的光碟尺寸類似於miniDVD。受限於遊戲機的光碟艙大小,該系統不能用於播放標準DVD或音頻CD。該主機可以通過寬頻轉接器或調制解調器遊玩一些支援線上功能的遊戲。還可以通過GBA傳輸線連接到Game Boy Advance,允許玩家使用Game Boy Advance作為遊戲的第二熒幕或作為遊戲的控制器來控制支援的遊戲並實現其他一些特殊功能。
GameCube獲得的評價多為正面。該主機因其優秀的控制器、廣泛的軟件庫和高品質的遊戲而受到稱讚,但因其外觀設計和功能較少而受到批評。GameCube於2007年停產時,共在全球售出2174萬台[8]。其後繼機型Wii於2006年11月發佈,Wii向後相容大多數GameCube軟件。
歷史
編輯1997年,一家名為ArtX的圖形硬件設計公司成立,由二十位工程師組成,他們之前曾在SGI擔任過任天堂64的圖形硬件設計。該團隊由曾擔任SGI負責的任天堂64基本架構設計部門的任天堂營運部門負責人顏維群博士領導[9][10]。
1998年ArtX與任天堂合作,開始設計任天堂第六代視頻遊戲機的系統邏輯和圖形處理器(代號「Flipper」[11]),據報道其早期內部代號為「N2000」[12]。在1999年5月任天堂的新聞發佈會上,該遊戲機首次公開宣佈名為「Project Dolphin」[10][13]。隨後,任天堂開始為遊戲開發商提供開發工具包。任天堂還與IBM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生產代號為「Gekko」的Dolphin CPU。
ArtX於2000年4月由ATI收購,但此時Flipper圖形處理器設計已經基本由ArtX完成,所以並未受到ATI的明顯影響。[9][11]ArtX團隊的共同創始人Greg Buchner回憶說,他們的主機硬件設計從1998年開始到2000年完成[9]。 ATI收購ArtX的一位ATI發言人說:「ATI現在通過任天堂成為遊戲機市場圖形處理器的主要供應商。Dolphin平台在128位架構的圖形和視頻性能方面獲譽為「山丘之王」[14]。
該主機於2000年8月24日在日本的新聞發佈會上獲宣佈為「Nintendo GameCube」[15]在日本縮寫為「NGC」[16],在北美縮寫為「GCN」[17]。任天堂在2001年E3上推出了任天堂的第六代遊戲機系列。同時只推出了15款遊戲,包括《路易吉洋樓》和《星球大戰:俠盜中隊2》[18] 。最初計劃與主機一起發佈的幾款遊戲都推遲了。 [19]這也是任天堂歷史上第一款首發沒有推出超級馬里奧系列遊戲的遊戲機。[20]
在遊戲機推出很久之前,任天堂已經開發並獲得了GameCube早期運動控制器原型的專利,開發商Factor 5曾嘗試過為其開發遊戲[21][22]。世嘉美國發展副總裁格雷格托馬斯在接受採訪時說,「讓我擔心的是Dolphin的運動控制器(據傳包括麥克風和耳機插孔),因為有一個人在思考不同的事情。」而這些運動控制器的概念最後發展為Wii遙控器,在此之前都沒有向外發售[22]。
在任天堂GameCube發佈之前,任天堂集中資源推出了Game Boy Advance。結果,幾款原本為任天堂64遊戲機設計的遊戲被推遲,轉而在GameCube作為首發遊戲來開發。最後一款任天堂64第一方遊戲於2001年5月發佈,這時距離Game Boy Advance發佈只有一個月,距離GameCube發佈還有六個月,顯示了該公司的開發資源的轉移。同時,任天堂也正在為GameCube開發遊戲,設計為可以通過特殊電纜連接Game Boy Advance來將其當做遊戲的控制器和第二熒幕,比如《薩爾達傳說 四人之劍+》和《最終幻想水晶編年史》[23][24]。
任天堂在其E3 2001展會上以「The Nintendo Difference」為標語開始營銷活動[18]。 目標是將自己從娛樂公司的競爭中區分開來[25]。後來的廣告則更換為「Born to Play」。而電子遊戲廣告則以旋轉的立方體動畫為特色,該動畫可以變成GameCube標誌,最後以低聲說話「GameCube」結束 [26][27]。2001年5月21日,任天堂GameCube發售,價格為199美元,比索尼的PlayStation 2和微軟的Xbox低100美元[28]。
GameCube於2001年9月14日在日本推出[29]。 大約有500,000台及時運送給了零售商[30]。主機原先計劃於2001年11月5日在北美推出,但為了提升可供銷售的數量,發售日期被延後至同年11月18日[31],並運送出超過70萬台[32]。其他地區在2002年第二季度接連發售、第二年首先於歐洲地區發售[33]。
2002年4月22日,資深第三方任天堂遊戲機開發商Factor 5為GameCube開發商MusyX發佈了3D音頻軟件開發套件。它與杜比實驗室合作,提供基於運動的Dolby Pro Logic II的環繞聲效果[34]。
硬件
編輯任天堂技術開發的技術總監霍華德說,該公司的目標是選擇一種「簡單的RISC架構」來幫助軟件開發人員更輕鬆地加速遊戲的開發。IGN報道稱,該主機「從一開始就以更便宜的價格提供更多的性能來吸引第三方開發者」,而任天堂的主機設計文檔則指出,成本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空間[12]。 硬件合作夥伴ArtX的副總裁格雷格 布什納表示,他們對主機硬件設計的指導思想是針對開發人員而不是玩家[9]。
在於1998年開始設計GameCube後,任天堂與ArtX合作(後來在開發期間由ATI Technologies收購)開發系統邏輯和GPU[11], 與IBM合作開發CPU。 IBM為下一代主機設計了PowerPC處理器,名為Gekko,其執行頻率為485 MHz,並具有浮點運算器(FPU),其速度能夠達到1.9 GFLOPS。Gekko設計為0.18微米,稱為「IBM Power PC架構的延伸」,其特點在於IBM據稱是當時獨一無二的銅基晶片製造技術[10]。 代號為「Flipper」,GPU執行速度為162 MHz,除了圖形外,還處理音頻和I/O並管理其他任務[35][36][37][38]。
GameCube引入了專有的miniDVD光碟格式作為主機的存儲介質,其能夠存儲高達1.5 GB的資料[39]。 該光碟由松下電器產業(現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採用專有複製保護方案設計,該標準與標準DVD中為防止未經授權的複製而設計的內容擾亂系統(CSS)不同[40]。任天堂在它發佈的FC資料記錄器、FC磁碟機、SNES CD機和64DD中試驗了各種互補存儲技術,GameCube是任天堂的首款完全基於媒體的主機。[41]GameCube的1.5英寸miniDVD光碟有足夠的空間供大多數遊戲使用,不過仍有少數遊戲需要額外的光碟來存儲更多的資料,或使用更高的視頻壓縮率或刪除其他遊戲機版本中的內容。相比之下,PlayStation 2和Xbox以及其他第六世代主機都使用8.5 GB的雙層DVD。
就像它的前任任天堂64一樣,GameCube主機也有幾種不同顏色的機型。該主機以靛藍色發佈,但廣告和徽標中主要使用太空灰色[42]。 一年後,任天堂發佈了一款「白金」限量版GameCube,該限量版主機和控制器都採用了銀色配色方案[43]。 在日本,還發佈了一種香料橙色的主機和控制器。但在其他國家只發售了香料橙色的控制器[44]。
任天堂為GameCube開發了立體3D技術,並且有一款已發佈的遊戲《路易吉洋樓》支援立體3D功能。但是,該遊戲的立體3D功能並未在遊戲的零售版本中啟用。這是因為3D電視在當時並不普遍,並且任天堂認為相容的3D顯示器和立體眼鏡的費用對消費者而言過於昂貴[45][46][47]。另一個非官方功能是兩個音頻彩蛋,可以在主機打開時得以調用。當按住玩家1的控制器上的「Z」按鈕並同時啟動電源時,會播放更加魔幻的開機音效。當連接四個控制器後,同時按住所有四個控制器上的「Z」按鈕並啟動主機,會播放「忍者般」的開機音效[48]。
記憶體
編輯GameCube具有兩個記憶卡埠,用於保存遊戲資料。任天堂發佈了三種官方記憶卡選項:灰色、透明藍+透明紅色、透明黑色記憶卡59(512 KB),黑色、白色+淺藍色記憶卡251(2 MB)和白色記憶卡1019(8 MB)(市場上經常以兆比特的形式描述,分別為4Mb,16Mb和64Mb)。已知有幾款遊戲與記憶卡1019存在相容性問題,並且至少有兩款遊戲在任何大小的記憶卡下都存在問題[49]。第三方製造商也製作了容量更大的記憶卡[50]。
記憶卡名稱後面的號碼表示卡上可用儲存塊的數量,每個記憶卡後面的數字都是2的冪減去5。這表明記憶卡擁有5個儲存塊專用於某種系統訊息。透過簡單的數學運算可以發現每個塊都是一個8 KB的資料頁面。
控制器
編輯任天堂從任天堂64的三手掣控制器設計中學習了它的經驗,重新為GameCube設計了兩手掣「車把」的設計。這種外形設計在1994年索尼發佈的PlayStation控制器以及1997年推出的後續DualShock系列遊戲控制器中廣受歡迎,DualShock控制器除了擁有震動反饋機能之外,還擁有兩個類比搖桿,用以改善3D遊戲中的體驗。任天堂和微軟在其第六代遊戲主機的控制器中也使用了類似的設計,但是他們沒有使搖桿相互平行,交換了十字鍵和左側搖桿的位置。GameCube控制器共有八個按鈕,兩個搖桿,一個十字鍵和一個在內部震動反饋電機。主要的搖桿位於控制器左側,十字鍵位於左側下方。右側有四個按鈕:中央有一個大的綠色「A」按鈕,左側有一個較小的紅色「B」按鈕,右側有一個「X」按鈕,頂部有一個「Y」按鈕。右側下方是一個黃色的「C」搖桿,它通常用於控制相機角度。開始/暫停按鈕位於中間,震動電機裝在控制器的內部中央。[51][52][53]
控制器的頂部擁有兩個標有「L」和「R」的壓力敏感觸發按鈕。該按鈕擁有兩個觸發階段:隨着按鈕按下,它會發出一個模擬訊號,按下的越多,模擬訊號就越大。一旦完全按下,按鈕就會發出「咔噠」聲並發出一個數碼訊號,該數碼訊號可用於遊戲中單獨的功能。在右側還有一個單獨的紫色的數字按鈕,標記為「Z」[54]。
GameCube控制器的獨特之處在於控制器中A按鈕的特殊的大小和位置。A按鈕為過去任天堂控制器設計中的主要動作按鈕,在GameCube控制器中獲設計為更大的尺寸和更集中的位置。橡膠搖桿與控制器的整體按鈕方向相結合,旨在減少由於長期操作控制器而造成的手部,手腕,前臂和肩部的不適[55][56]。
2002年,任天堂推出了其第一方主機製造商開發的任天堂的第一款無線遊戲手掣WaveBird無線控制器。這是一款基於無線電頻率的無線控制器,它通過連接到主機的控制器埠之一的無線接收器來與GameCube通訊。其在設計上與標準的GameCube控制器類似,但WaveBird無線控制器沒有振動機能。它由兩節AA電池供電,安裝在控制器底部的隔間中。除標準控制器的輸入按鈕外,WaveBird還配備了一個射頻頻道選擇撥盤,撥盤也可在接收器上找到。以及一個開關機開關。控制器面上的橙色LED燈指示控制器是否開機。該控制器採用淺灰色和鉑金色配色方案[57]。
相容性
編輯GameCube無法直接遊玩其他任何任天堂家用遊戲機的遊戲,但使用Game Boy Player附件時,可以遊玩Game Boy,Game Boy Color和Game Boy Advance的遊戲。GameCube的後代主機Wii支援向後相容GameCube的控制器,存儲卡和遊戲。但是Wii的後續版本,包括2011年發佈的「Family Edition」(橫置版)和2012年發佈的Wii Mini,都不支援向後相容所有的GameCube硬件[58][59][60]。
Panasonic Q
編輯作為與任天堂合作開發原版GameCube硬件光驅的廠商,松下開發了支援播放DVD光碟的任天堂GameCube,並命名為「Q」。Q修改了主機的大小、添加了標準DVD大小的光碟托盤以及其他硬件,克服了原GameCube的miniDVD尺寸光碟托盤的限制。Panasonic Q於2001年12月在日本獨家發售,但因其銷售量過低導致Q在2003年12月停產。
遊戲軟件
編輯GameCube截止到2007年的產品命期間,共發佈了600多款遊戲[61][62]。
任天堂傳統上以發佈創新的第一方遊戲而聞名,其中最着名的是《超級馬里奧》和《薩爾達傳說》系列。這些第一方遊戲系列在GameCube上開發了續作,增加了GameCube的流行度。作為遊戲發行商,任天堂還專注於為GameCube開發新的遊戲系列,比如《皮克敏》和《動物森友會系列》,並且更新了一些跳過N64平台的遊戲,最着名的是密特羅德系列,在GameCube上發行了續作《密特羅德Prime》。這款遊戲機上廣受好評的《薩爾達傳說 風之律動》和《超級瑪利歐陽光》也獲得了成功,並且它的暢銷遊戲《任天堂明星大亂鬥DX》在全球售出700萬份。儘管任天堂對其遊戲的承諾,但因為在主機的初期沒有提供足夠的遊戲,它仍然受到一些人的批評。
早在其歷史上,任天堂在紅白機和超級任天堂上的第三方開發者支援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但20世紀90年代的Mega Drive和索尼PlayStation改變了市場格局,降低了任天堂在Nintendo 64上獲得獨家第三方支援的能力。這是因為PlayStation使用了成本更便宜,容量更高的光碟,而N64主機使用的遊戲卡匣介質,增加了製造遊戲的成本[63][64]。
隨着GameCube的發佈,任天堂的目標是扭轉這一種趨勢。GameCube引入的新光碟格式顯着提高了容量並降低了生產成本。大部分情況下,該策略十分奏效。比如卡普空為GameCube平台開始Capcom Five計劃,分別是《P.N.03》(唯一一款GameCube獨佔遊戲)、《型仔超人JOE》、《Dead Phoenix》(已終止開發)、《生化危機4》和《七面殺手》。Factor 5的《星球大戰俠盜中隊2:俠盜領袖》和科樂美的《合金裝備 孿蛇》都非常成功。世嘉在其Dreamcast遊戲機消亡之後專注於第三方開發,為GameCube移植了諸如《瘋狂計程車》和《超音鼠大冒險2》的遊戲。該公司還在GameCube上開設了新獨佔遊戲系列,比如《超級猴子球》。有幾個第三方開發商獲任天堂聘用為GameCube開發新的獨佔遊戲,比如南夢宮開發的《星際火狐:突襲》和Treasure開發的《瓦里奧世界》[62][63]。
線上遊戲
編輯一共有八個GameCube遊戲支援網絡連接。其中五個支援互聯網連接,三個支援區域網絡連接[65][66]。在西方國家發售的支援網絡連接的遊戲只有三款:由世嘉開發的電子角色扮演遊戲夢幻之星系列的《夢幻之星線上》、《夢幻之星線上第一和二章》和《夢幻之星線上第三章:C.A.R.D革命》[65]。 這些遊戲的官方伺服器在2007年關閉,但玩家仍然可以連接到由遊戲粉絲維護的私人伺服器。[67][68] 日本除了以上的三款遊戲還發售了另外兩款支援網絡連接的遊戲:一款合作模式電子角色扮演遊戲: 《祖國》和擁有可下載內容的棒球遊戲《實況野球10》[65][66]。最後,還有三款競速遊戲具有區域網絡多人遊戲模式:《1080°雪崩》,《卡比的飛天賽車》和《馬里奧賽車 雙重衝刺!!》。這三款遊戲也可以通過第三方個人電腦軟件在網絡上強制執行隧道協議來轉發GameCube的網絡以達到互聯網上遊戲的功能[69][70]。
要線上遊玩這些遊戲,玩家必須在他們的主機中安裝官方的寬帶或調製解調器適配器,因為GameCube沒有開箱即用的網絡功能。任天堂從未部署任何伺服器或互聯網服務與主機進行交互,但允許其他發佈商這樣做,並讓他們負責管理其遊戲的線上體驗[71]。
評價
編輯任天堂GameCube推出後普遍獲得正面評價。《PC雜誌》讚揚了推出時遊戲機的整體硬件設計和品質[72]。CNET給出了一般的評價,並指出雖然遊戲機缺乏其競爭對手提供的一些功能,但相對便宜,擁有出色的控制器設計,並推出了十分體面的遊戲陣容[73]。 在接下來的評論中,批評通常集中在整體外觀和感覺上,並將其描述為十分「玩具感」[74][75] 。在糟糕的銷售數字和與任天堂相關的經濟損失中,一篇時代雜誌的文章稱GameCube為「無法逾越的災難」[76]。
回顧起來,Joystiq將GameCube的推出時間與其後繼者Wii進行了比較,指出GameCube因缺乏遊戲導致銷量欠佳,並且遊戲機被限制的線上遊戲功能長期損害了其市場份額[61]。《時代國際》認為該主機的銷量過低的原因是因為它缺乏「技術創新」[77]。
銷售
編輯在日本,發售的頭三天內共銷售了280,000至300,000台GameCube遊戲機,而任天堂最初的出貨量為450,000台[78]。在北美發售的第一個星期,共銷售了價值1億美元的GameCube產品[79]該主機在多家商店售罄,銷售速度超過其早就發佈的競爭對手Xbox和PlayStation 2[80]。該主機推出的最受歡迎的遊戲是《路易吉洋樓》,根據任天堂的說法,該遊戲在推出時比《超級瑪利歐64》的售價更高[81]。其他受歡迎的遊戲包括《星球大戰俠盜中隊2:俠盜領袖》和《Wave Race:Blue Storm》[79]。到2001年12月初,該主機在美國售出了60萬套[82]。
GameCube在全球銷售期間銷售了2200萬台GameCube[5][83],在Xbox的2400萬部之後[84],並遠遠落後於PlayStation 2的1.55億[85]。GameCube的前任機型Nintendo 64的表現也超過了它,銷售了近3300萬部[86]。但該主機比短命的Dreamcast的933萬銷量多[87]。2009年9月,IGN將GameCube排名第16位列入其最佳遊戲機列表中,並將其排在其所有三個第六代競爭對手之後:PlayStation 2(第3名),Dreamcast(第8名)和Xbox(第11名)[74]。截至2003年3月31日,GameCube在全球銷售了950萬台,低於任天堂最初預期的1000萬台遊戲機[88]。
許多任天堂自己的第一方遊戲,例如《任天堂明星大亂鬥DX》和《馬里奧賽車 雙重衝刺!!》的銷售額強勁,但這通常不會讓第三方開發商受益或直接推動他們的遊戲銷售。許多跨平台遊戲(如EA Sports系列)的銷售量遠遠低於其競爭對手PlayStation 2和Xbox上的銷量,最終促使一些開發商縮減或完全停止支援GameCube。但也有例外情況,如世嘉的家庭遊戲《超音鼠大冒險2》和《超級猴子球》,據報道,這兩款遊戲在GameCube上的銷售額大大高於公司在PlayStation 2和Xbox上開發的其他遊戲[22]。Eidos在對任天堂主機開發數年後,於2003年9月宣佈將終止對GameCube的支援,並取消正在開發的幾款遊戲[89]。 然而後來,Eidos恢復了開發[90]GameCube遊戲,發佈諸如《星球大戰:電子遊戲》和《盜墓者羅拉:不死傳奇》等熱門遊戲。 此外,一些原本打算成為GameCube獨家產品的第三方遊戲 - 最着名的是生化危機4 - 最終獲移植到其他系統上,以試圖在原始GameCube版本銷售不佳的情況下實現利潤最大化。
由於銷售量下滑和庫存數百萬未售出的遊戲機,任天堂在2003年前九個月停止GameCube的生產,以減少剩餘庫存[76]。在2003年9月24日價格下跌至99.99美元後,銷售額小幅反彈[91]。 《薩爾達傳說:珍藏版》套裝也同時發佈。一個演示光碟:「任天堂GameCube預覽光碟」,也於2003年發佈[92]。 從這段時間開始,GameCube的銷售量繼續保持穩定,特別是在日本,但GameCube在第六代時期的全球銷售量仍然位居第三,因為其他地區的銷售量表現較弱[93]。
一些第三方公司,如育碧[94]、 THQ[95]、 迪斯尼互動工作室[96]、 Humongous Entertainment和EA Sports[97], 在2007年仍繼續發佈GameCube遊戲。
市場份額
編輯隨着GameCube的出現,任天堂未能挽回其前任任天堂64所失去的市場份額。在整個遊戲機生命周期中,GameCube硬件銷售仍遠遠落後於其直接競爭對手PlayStation 2,並略微落後於微軟Xbox。該主機「家庭友好型」的吸引力和缺乏某些第三方開發商的支援使GameCube向一個年輕市場傾斜,而該市場是第六代遊戲人口的少數人群[98]。許多青少年或成年人喜歡的第三方遊戲,如俠盜獵車手系列和其他幾個關鍵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都跳過GameCube而完全在PlayStation 2和Xbox發行。
截至2003年6月[update],GameCube擁有13%的市場份額,與Xbox相差不多,但相對於PlayStation 2則遠低於60%[76]。
影響
編輯GameCube上發佈的許多遊戲,比如《皮克敏》和《小小機械人》後來成為任天堂的熱門遊戲,同時還有一些遊戲在後來也衍生出多個子系列,如《銀河戰士Prime》和《路易吉洋樓》[99]。
另見
編輯註釋
編輯- ^ 該輸出功能需要使用Digital AV埠,該接口在後面的型號中被刪除
- ^ 原文:We thought about the developers as our main customers. In particular for GameCube, we spent three years working with Nintendo of America and with all sorts of developers,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challenges, needs, and problems they face. First among these is the rising cost of development. The GameCube can see high performance without too much trouble; it isn't a quirky design, but a very clean one. It was important we didn't require jumping through hoops for high performance to be achieved. On top of that, it is rich in features, and we worked to include a dream group of technical features that developers requested.
參考來源
編輯- ^ Martyn Williams. Nintendo unveils Gamecube launch plans. CNN. 2001-08-24 [2013-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9).
- ^ Nintendo reports record GameCube launch. CNET. [2013-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1).
- ^ NEW MEDIA | GameCube price dropped. BBC News. 2002-04-22 [2013-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 ^ Nintendo ends GameCube support. Market for Home Computing and Video Games. 2007-02-22 [2011-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1).
- ^ 5.0 5.1 Consolidated Sales Transition by Region (PDF). Nintendo. June 2011 [2011-09-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28).
- ^ 6.0 6.1 任天堂. ニンテンドーゲームキューブ取扱説明書. : 36.
- ^ At Long Last, Nintendo Proclaims: Let the Brawls Begin on Wii! (新聞稿). Nintendo. 2008-03-10 [2008-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3).
The previous installment in the series, Super Smash Bros. Melee, is the best-selling game for Nintendo GameCube with 7.09 million copies sold worldwide.
- ^ ゲーム専用機販売実績-累計販売數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任天堂.[2018-03].
- ^ 9.0 9.1 9.2 9.3 Buchner, Greg. ATI Discusses GameCube Graphics (訪談). IGN. 2001-10-29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1).
- ^ 10.0 10.1 10.2 Nintendo Press Conference Transcript. IGN. 1999-05-13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11.0 11.1 11.2 Parker, Sam. Nintendo tweaks GameCube's specs. ZDnet. 2001-06-06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12.0 12.1 It's Alive!. IGN. 1999-03-12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Say Hello to Project Dolphin. 1999-05-04 [2013-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4).
- ^ ATI Snags Dolphin Graphics Chip Designer. IGN. 2000-02-16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Satterfield, Shane. Nintendo's GameCube Unveiled. GameSpot. 2000-08-24 [2016-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5).
- ^ First Quarter Financial Results Briefing Q & A. Investor Relations. Nintendo Co., Ltd. 2009-07-31 [201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30).
- ^ support.nintendo.com. Nintendo of America. [2011-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4).
- ^ 18.0 18.1 Fielder, Lauren. E3 2001: Nintendo unleashes GameCube software, a new Miyamoto game, and more. GameSpot. 2001-05-16 [2013-07-08].
- ^ Hinkle, David. Year one: GameCube vs. Wii. Joystiq. 2007-11-19 [2013-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 ^ George, Richard; Thomas, Lucas M. Nintendo's History at E3: 2001. IGN. 2011-05-09 [2013-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4).
- ^ Factor 5 worked with GameCube motion controller. Aussie Nintendo. 2007-07-28 [2014-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 ^ 22.0 22.1 22.2 Rogers, Emily. A Dolphin's Tale: The Story of GameCube. Dromble Media. 2014-01-07 [2014-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5).
- ^ Thomas, Lucas M. Before the GameCube Arrived. IGN. 2011-11-11 [2013-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6).
- ^ Schneider, Peer. The Legend of Zelda: Four Swords Adventures. IGN. 2004-06-02 [2013-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2).
- ^ East, Thomas. Classic E3 moments: Nintendo reveal GameCube in 2001. Nintendo Magazine UK. 2012-05-29 [2013-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 ^ GameCube Slogan Revealed!. Nintendo World Report. 2001-09-03 [2009-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
- ^ Kirby Air Ride. GameTrailers. [2008-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
- ^ 存档副本. [2018-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8).
- ^ GameCube launches in Japan. BBC News. 2001-09-14 [2013-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7).
- ^ Sato, Yukiyoshi Ike. Nintendo GameCube launches in Japan. GameSpot. 2001-09-13 [2013-07-08].
- ^ Becker, David. Nintendo delays U.S. launch of GameCube. CNET. 2001-08-23 [2013-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6).
- ^ Becker, David. Nintendo reports record GameCube launch. CNET. 2001-11-29 [2013-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1).
- ^ GameCube gets midnight launch. BBC News. 2002-05-02 [2013-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2).
- ^ Eggebrecht, Julian. Factor 5 on Dolby Pro Logic II (訪談). IGN. 2002-04-22 [2014-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6).
- ^ Hackman, Mark. Nintendo GameCube Unwrapped. ExtremeTech. 2001-06-12 [2013-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3).
- ^ Shimpi, Anand Lal. Hardware Behind the Consoles - Part II: Nintendo's GameCube. AnandTech. 2001-12-07 [2013-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3).
- ^ GameCube 101: Graphics. IGN. 2001-01-16 [2008-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
- ^ Gray, Douglas F. Gamecube uncovered - IBM, ATI inside. PC World. 2001-06-14 [2013-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4).
- ^ Gamecube: A Digital Wonder. IGN. 2000-08-23 [2013-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3).
- ^ Matsushita allies with Nintendo on next-generation game console. 1999-05-12 [2013-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
- ^ Bonsor, Kevin. How GameCube Works. HowStuffWorks. [2013-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
- ^ Spaceworld 2001: Spicing GameCube Up. IGN. 2001-08-22 [2013-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1).
- ^ Berghammer, Billy. Nintendo announces Platinum GameCube. Nintendo World Report. 2002-07-24 [2013-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 ^ Spice Up Your Life. IGN. 2001-12-03 [2013-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Iwata Asks: Nintendo 3DS: 3. [2011-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
Iwata: To go back a little further, the Nintendo GameCube system actually had 3D-compatible circuitry built in [...] Itoi: Nintendo GameCube did? And all the Nintendo GameCube systems around the world? Iwata: Yeah. If you fit it with a certain accessory, it could display 3D images.
- ^ Serrels, Mark. The Gamecube and the Game Boy Advance Were 3D Compatible!. [2018-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7).
- ^ Iwata Asks. [2018-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7).
- ^ Taljonick, Ryan. The 100 Best Easter Eggs of All Time. Games Radar. 2013-04-03 [2013-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6).
- ^ Nintendo GameCube Memory Card 1019. Nintendo. [2013-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2).
- ^ Nintendo GameCube Accessories. Nintendo. [2009-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1).
- ^ Plunkett, Luke. The Evolution of the PlayStation Control Pad. Kotaku. 2011-06-28 [2013-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7).
- ^ Satterfield, Shane. What's inside the GameCube?. ZDNet. 2001-11-16 [2013-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7).
- ^ England, Kyle. The Legend of the Gamepad: A brief history of Nintendo consoles told with buttons and joysticks.. Nintendojo. 2012-04-05 [2013-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30).
- ^ GCN Controller: See it in Action. IGN. 2001-07-27 [2013-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6).
- ^ Graziano, Claudia. 'Nintendo Thumb' Points to RSI. Wired. 1998-12-03 [2013-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3).
- ^ Powers, Rick. GameCube Controlle. Nintendo World Report. 2001-10-06 [2013-07-15].
- ^ Wiley, M. Nintendo WaveBird Review. IGN. 2002-06-11 [2013-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3).
- ^ Nintendo GameCube Game Boy Player. IGN. 2001-11-18 [2013-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 ^ Humphries, Matthew. Nintendo's new Wii drops Gamecube compatibility, bundles more games. Geek.com. 2011-08-17 [2013-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2).
- ^ Plunkett, Luke. Tearing Open The New Wii Reveals Some Crazy Nintendo Decisions. Kotaku. 2012-12-13 [2013-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4).
- ^ 61.0 61.1 Hinkle, David. Year one: GameCube vs. Wii. Joystiq. 2007-11-19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 ^ 62.0 62.1 Reece, Mark. Feature: Remembering the GameCube. Nintendo Life. 2011-11-18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10).
- ^ 63.0 63.1 Yoder, Benjamin. Will Nintendo Ever Get Third Party Support Right?. VGChartz. 2011-07-21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4).
- ^ East, Tom. History Of Nintendo: GameCube. Official Nintendo Magazine UK. 2009-11-04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0).
- ^ 65.0 65.1 65.2 GameCube Broadband/Modem Adapter - Feature. Nintendo World Report. [2017-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6).
- ^ 66.0 66.1 ダウンロード. konami,jp. 2005-11-19 [2017-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1-19).
- ^ | Nintendo - Customer Service | Nintendo GameCube - Online/LAN. www.nintendo.com. [2017-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1) (英語).
- ^ PSO Episode I & II for Xbox Returns - Phantasy Star Online Episode I & II Message Board for GameCube. GameFAQs. [2012-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8).
- ^ | Nintendo - Customer Service | Nintendo GameCube - Connecting over a LAN. www.nintendo.com. [2017-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6) (英語).
- ^ Thorsen, Tor. DIY developers bring GameCube online. GameSpot. 2003-10-28 [2018-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7).
- ^ Nintendo Jumps Online. IGN. 2002-05-13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 ^ Ryan, Michael E. Nintendo GameCube: Review. PC Magazine. 2001-11-15 [2013-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0).
- ^ Nintendo GameCube. CNET. 2001-11-18 [2013-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 ^ 74.0 74.1 Nintendo GameCube is number 16. IGN Entertainment. [2009-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
- ^ Xbox Vs. GameCube Vs. PlayStation 2: Torture-testing all the video game consoles--in one room, at one time. Popular Mechanics. 2004-12-07 [2013-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4).
- ^ 76.0 76.1 76.2 Frederick, Jim, and Toko Sekiguchi. "The Console Wars: Game On." Time International (South Pacific Edition) 49 (2003): 56-59. Business Source Complete. Web. July 24, 2013.
- ^ McCracken, Harry. "Play Hard. (Cover Story)." Time International (Atlantic Edition) 180.23 (2012): 48-49. Business Source Complete.
- ^ Ahmed, Shahmed. Japanese GameCube sales figures. Gamespot. [2017-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9).
- ^ 79.0 79.1 GameCube sales hit $100m. BBC. 2001-11-21 [2017-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8).
- ^ GameCube sales brisk. CNN Money. 2001-11-29 [2017-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8).
- ^ Ando, Mariko. Gamecube sales surpasses Xbox, PS2. MarketWatch. 2001-11-29 [2017-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8).
- ^ Smith, Tony. Nintendo GameCube sales on target to beat initial forecast. The Register. 2001-12-04 [2017-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8).
- ^ Nintendo GameCube. IGN. [2018-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8).
- ^ Dyer, Mitch. Ten Incredible Gifts Xbox Gave Modern Gaming. IGN. 2011-11-15 [2013-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Moriarty, Colin. Sony's Documentary on PlayStation 2's Retail Dominance. IGN. 2013-02-16 [2013-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1).
- ^ Buchanan, Levi. Nintendo 64 Week: Day One. IGN. 2008-09-29 [2013-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9).
- ^ Zackariasson, Peter; Wilson, Timothy L.; Ernkvist, Mirko. Console Hardware: The Development of Nintendo Wii. The Video Game Industry: Formation, Present State, and Future. Routledge. 2012: 158. ISBN 978-1138803831.
- ^ Profit decline at Nintendo blamed on GameCube sales. seattlepi. 2003-05-22 [2017-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8).
- ^ Eidos to Pull GCN Support. IGN. 2003-09-05 [2007-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
- ^ Game Companies: Eidos Interactive. GameFAQs. [2007-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
- ^ Nintendo GameCube Price Drops to $99!. Nintendo. 2003-09-24 [2007-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
- ^ Nintendo GameCube Preview Disc. IGN. [2015-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5).
- ^ Henry Gilbert. The Wii U Is the GameCube (but not the Virtual Boy). GamesRadar. 2013-08-01 [2015-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Surf's Up official Press Release. Ubisoft. 2007-04-19 [2007-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
- ^ Ratatouille official Press Release. THQ. 2006-11-06 [2007-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
- ^ Disney Showcases E3 Lineup. Nintendo World Report. 2007-08-02 [2007-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
- ^ Madden NFL 08 official Press Release. Electronic Arts. 2007-04-18 [2007-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9).
- ^ Chart. Economist. [2018-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22).
- ^ The GameCube's Legacy to Nintendo and Gaming. Vooks. [2017-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7).
外部連結
編輯- 官方網站
- Nintendo GameCube. [2018-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1).
- consolevations.co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所有的主機/控制器和包裝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