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杜鵑

维基媒体消歧义页

中杜鵑Cuculus optatus) 是屬於杜鵑科(Cuculidae)杜鵑屬(Cuculus)的成員。它曾經被分類為喜馬拉雅中杜鵑C. saturatus) 的亞種,並以「中杜鵑」作為合併種的名稱。由於叫聲和體型的差異,建議將其視為獨立的物種。[2] 雙名法Cuculus horsfieldi經常被用來代替Cuculus optatus,但現在通常被認為是次異名[3]

中杜鵑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鵑形目 Cuculiformes
科: 杜鵑科 Cuculidae
屬: 杜鵑屬 Cuculus
種:
中杜鵑 C. optatus
二名法
Cuculus optatus
Gould, 1845
異名

Cuculus horsfieldi

攝於昆士蘭, 澳洲

亞種

編輯

2005年,Payne提出中杜鵑應分成三個種類[4]

描述

編輯

其體長30-32厘米,翼展51-57厘米,體重73-156克。成年雄鳥的頭部、胸部和上半身呈灰色。腹部呈乳白色並帶有深色橫紋。腹部下部通常呈淡黃色,幾乎沒有標記。腿部和腳部呈橙黃色,眼周圍有裸露的黃色環。成年雌鳥和雛鳥有兩種型態。灰色型態類似於雄鳥,但胸部帶有棕色光澤。紅褐色型態則上部呈紅褐色,腹部較淺,且全身包括尾巴在內都有深色條紋。

大杜鵑C. canorus)在外觀上非常相似,但略為粗壯,翅膀和尾巴較長,頭部和喙稍小。其灰色略淺,腹部的條紋也稍窄。腹部下部通常是白色帶有深色條紋,但在少數個體中更接近中杜鵑。紅褐色型態的鳥尾部沒有深色條紋,與中杜鵑不同。紅褐色型態可能是為了避免雄鳥的騷擾或寄主物種的群體攻擊演化而來,並且可能是大杜鵑和中杜鵑的共同祖先。[5]

喜馬拉雅中杜鵑 (C. saturatus)與中杜鵑極為相似,但稍微更小且翅膀較短。

雄性中杜鵑的叫聲是一系列低沉的雙音符,poo-poo,兩個音符都同樣強調。其叫聲有些類似於戴勝。有時會以四到八音符的短語引入,或有時帶有刺耳的音符。雌鳥的叫聲則是深沉的泡沫般顫音。在繁殖季節外,這些鳥通常保持沉默。雄性喜馬拉雅杜鵑的叫聲是一系列三到四音符的短語,前面帶有短促而高音的引言音。

分佈

編輯

它在北部歐亞大陸有廣泛的繁殖範圍。它分佈於俄羅斯大部分地區,西至科米共和國,偶爾在西至聖彼得堡的地區也有記錄。它也在北部哈薩克斯坦蒙古、中國北部、韓國日本繁殖。

由於其隱秘的習性以及與喜馬拉雅杜鵑和其他類似物種區分困難,其冬季範圍的確切程度尚不清楚。相信其冬季分佈範圍包括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幾內亞、西部密克羅尼西亞所羅門群島以及澳大利亞北部和東部,偶爾也會有鳥隻到達新西蘭。它曾作為迷鳥出現在烏克蘭以色列阿拉斯加

生態學

編輯

它主要棲息在森林中,出現在針葉林落葉林和混交林中。其主要以昆蟲及其幼蟲為食,覓食地包括樹木、灌木叢以及地面。通常隱秘而難以見到。它通常在南俄羅斯的繁殖地晚到(四月底),比同域的大杜鵑晚。[6]

它是巢寄生動物,在其他鳥類的巢中產卵。柳鶯屬(Phylloscopus)極北柳鶯冠羽柳鶯歐亞柳鶯嘰喳柳鶯的巢經常被使用。其他寄主包括樹鷚短尾鶯。其卵表面光滑,略帶光澤,顏色不一,有時模仿寄主物種的卵。卵孵化大約需要12天。幼鳥孵出時無毛,嘴裂呈橙色並帶有黑色斑塊。幾天內,它就會將寄主的卵或幼鳥推出巢外。年長的雛鳥具有黑色羽毛,邊緣為白色;腹部為深棕色並帶有白色條紋。幼鳥在大約17-19天後可離巢。

參考資料

編輯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Cuculus saturat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 2016, 2016: e.T61450351A86133024 [15 January 2018]. doi:10.2305/IUCN.UK.2016-3.RLTS.T61450351A86133024.e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1). 
  2. ^ King, Ben (2005)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the three subspecies of Cuculus saturatu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9-27. Bulletin of the British Ornithologists' Club, 125 (1):48-55
  3. ^ Peterson, Alan P. (ed.) (1999) Zoological Nomenclature Resource (Zoonomen). Accessed 22/08/07.
  4.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Cuculus saturat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1 May 2009]. 
  5. ^ Merondun, Justin; Marques, Cristiana I.; Andrade, Pedro; Meshcheryagina, Swetlana; Galván, Ismael; Afonso, Sandra; Alves, Joel M.; Araújo, Pedro M.; Bachurin, Gennadiy; Balacco, Jennifer; Bán, Miklós; Fedrigo, Olivier; Formenti, Giulio; Fossøy, Frode; Fülöp, Attila. Evolution and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sex-limited polymorphism in cuckoos. Science Advances. 2024-04-26, 10 (17): eadl5255. Bibcode:2024SciA...10L5255M. ISSN 2375-2548. PMC 11042743 . PMID 38657058. doi:10.1126/sciadv.adl5255 (英語). 
  6. ^ Mikula, Peter; Askeyev, Oleg V.; Askeyev, Arthur O.; Askeyev, Igor V.; Morelli, Federico; Menzel, Annette; Tryjanowski, Piotr. Climate change is associated with asynchrony in arrival between two sympatric cuckoos and both host arrival and prey emergence.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January 2024, 11 (1). Bibcode:2024RSOS...1131691M. ISSN 2054-5703. PMC 10792391 . PMID 38234437. doi:10.1098/rsos.231691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