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

特色人物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0

弗吉尼亞·吳爾夫Virginia Woolf,或譯弗吉尼亞·伍爾芙,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國作家,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女性主義的先鋒。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她是倫敦文學界的核心人物,同時也是布盧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員之一。最知名的小說包括《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燈塔行》(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間》(Jakob's Room)。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1

伊利沙伯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也是名義上的法國女王。她終身未嫁,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The Virgin Queen)。也被稱為「榮光女王」(Gloriana)、「英明女王(或直譯好女王貝絲)」(Good Queen Bess)。在她之前的都鐸王朝君主順序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和她的異母姊瑪莉一世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2

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1759年4月27日-1797年9月10日)是一位18世紀英國作家、哲學家女權主義者。在她短暫的寫作生涯中,她寫就了多篇小說和論文、一本旅行書簡、一本法國大革命史、一本行為手冊英語conduct book以及一本童書。《女權辯護》(1792年)是沃斯通克拉夫特最知名的作品;在這本書裏,她提出:女性並非天生地低賤於男性,只有當她們缺乏足夠的教育時才會顯露出這一點。她認為男性和女性都應被視為有理性的生命,並還繼而設想了建立基於理性之上的社會秩序。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3

貝蒂·戴維斯(英語:Bette Davis,1908年4月5日-1989年10月6日),原名露絲·伊利沙伯·戴維斯(英語:Ruth Elizabeth Davis),美國電影電視戲劇演員,兩度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她飾演的角色形象多變,演出作品類型包括偵探劇、歷史劇和喜劇等等,其中以愛情劇最為觀眾肯定。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4

艾瑪·高德曼(英語:Emma Goldman,1869年6月27日-1940年5月14日),美國無政府主義者,以其政治激進主義、著作與演說著稱。她在二十世紀前半葉北美歐洲無政府政治哲學發展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5

嘉芙蓮·德·美第奇(1519年4月13日-1589年1月5日,意大利語原名為Caterina Maria Romola di Lorenzo de' Medici,即卡特里娜·瑪麗亞·羅莫拉·迪·洛倫佐·德·美第奇法語名稱Catherine de Médicis,即卡特琳·德·美第奇)。法國王后。她是瓦盧瓦王朝國王亨利二世的妻子和隨後3個國王的母親。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6

巴巴拉·麥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1902年6月16日-1992年9月2日),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是第一位單獨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女科學家。她提出「移動的控制基因學說」,巴巴拉麥克林托克,198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是美國科學家和世上傑出的細胞遺傳學家。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7

阿斯帕齊婭(約公元前470年-約公元前400年,希臘語: Ἀσπασία)是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的情婦、當時雅典社會的活躍人物。原為米利都人,自公元前445年左右開始與伯里克利同居。直到公元前429年伯里克利去世為止。原為她不是雅典公民,所以與伯里克利所生的兒子原本沒有公民權。她的智慧為蘇格拉底所賞識,但長期受到公眾攻擊,常常成為希臘喜劇諷刺的對象,這是因為她的私生活和據說她對伯里克利的外交政策的影響。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8

聖女貞德(法語:Jeanne d'ArcJeanne la Pucelle,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是法國軍事家天主教聖人,被法國人視為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中她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軍的入侵,最後被捕並被處決。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9

希爾達·杜利特爾 (Hilda Doolittle) (1886年9月10日-1961年9月27日),美國詩人、小說家,以20世紀初期與意象派詩人埃茲拉·龐德理查德·奧爾丁頓等人的交往而知名。希爾達後來的詩作吸收了意象派的美學,但更具有女性主義的特色。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10

安妮女王Anne of Great Britain,又譯為安女王,1665年2月6日-1714年8月1日),大不列顛王國女王。安妮是詹姆斯二世和七世與王后安妮·海德的次女。1683年,與丹麥王子喬治結婚。1701年,英國議會通過「嗣位法」,安妮成為威廉三世和二世英國王位的繼承人。1702年,安妮即位為英國女王。1707年英格蘭議會與蘇格蘭議會合併,實現兩個國家真正的聯合。由於安妮身體虛弱和無後嗣的憂慮,托利黨領袖、國務大臣博林布洛克子爵曾與安妮的弟弟、老王位覬覦者詹姆斯三世和八世聯繫,希望他能以放棄天主教信仰來換取王位繼承權,但遭到拒絕。1714年,安妮女王在駕崩前任命施魯斯伯里公爵為政府中至關重要的財政大臣,確保了王位由信仰新教的漢諾威選帝侯格奧爾格一世·路易繼承。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11

瑪麗二世Mary II,1662年4月30日-1694年12月28日),以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女王的身分,自1689年統治直至逝世。瑪麗是新教徒,隨着光榮革命而登上王位,她信奉羅馬天主教的父親,詹姆斯二世被廢位。瑪麗與其夫婿威廉三世與二世(亦瑪麗的表兄、荷蘭執政)共治,在1694年瑪麗死後,威廉便成了二個國家的單一統治者。歷史普遍將共治稱做「威廉與瑪麗」。瑪麗雖然是英國皇室的正統繼承人,但所行使的權力小於威廉;瑪麗在威廉留在英格蘭時,割讓了她大部分的權威予她的夫婿;話雖如此,威廉仍十分依靠瑪麗。然而,瑪麗在威廉於海外忙於軍事戰役時,還是獨自統治國土的,證明了她仍是一位強大、果決、有力的統治者。身為英國國教會最高統治者,瑪麗十分積極、活躍於英國國教會。儘管她與夫婿共有王位,瑪麗主要仍是獨自行使其權力。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12

黃柳霜(英文名:Anna May Wong,1905年1月3日-1961年2月2日),第一位美籍華人荷里活影星,同時也是第一個成為國際明星的亞裔美國人。她的職業生涯漫長且豐富,演藝事業跨越了默片、有聲片、電視劇、舞台劇以及廣播劇。黃柳霜在荷里活星光大道佔有一席位置,是李小龍成龍以外的三位華人之一,更是唯一的華人女性,位置在藤街Vine Street)1708號。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13

黛安·基頓Diane Keaton,1946年1月5日-),美國電影演員導演製作人,曾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基頓從舞台上開始她的演藝生涯,1970年初次登上銀幕。她的第一個主要角色是1972年電影《教父》裏的凱·亞當斯英語Kay Adams-Corleone。之後她和導演及聯合主演伍迪·艾倫一起合作了《呆頭鵝》(Play It Again, Sam)、《傻瓜大鬧科學城》和《愛與死》(Love and Death),從而確定了她喜劇演員的風格。她的下一部影片《安妮·霍爾》使她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基頓曾經宣稱她是「天生的喜劇演員」。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14

路易絲公主,阿蓋爾公爵夫人(英語:The Princess Louise, Duchess of Argyll,1848年3月18日-1939年12月3日),全名路易斯·卡羅琳·阿爾伯塔Louise Caroline Alberta)。路易斯公主是維多利亞女王阿爾伯特親王的四女,是五姐妹中最具姿色和才藝的一個,也是最為刁鑽和讓母親頭疼的一個。艾伯特親王為紀念自己的母親路易斯公爵夫人而為她取這個名字,也是因為路易斯出生時的樣子讓他回憶起他美麗但不幸的母親。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15

伊利沙伯·安吉拉·瑪格麗特·鮑斯-萊昂Elizabeth Angela Marguerite Bowes-Lyon,1900年8月4日-2002年3月30日),英王喬治六世的夫人,19361952年間的英國王后,稱伊利沙伯王后(Queen Elizabeth)。她也是現任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母親。自1952年起,她的官方頭銜是伊利沙伯王后,王母太后Queen Elizabeth, The Queen Mother),中文通譯為「伊利沙伯王太后」。

伊麗莎白是最後一位愛爾蘭王后以及印度皇后。伊麗莎白最為人所週知的是她在二次大戰所扮演的正義角色,希特拉甚至形容她是「歐洲最危險的女人」。在她接下來的歲月中,在其他王室成員都不受公眾認同時,她一直是英國王室中最受歡迎的成員。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16

羅莎·路易絲·麥考利·帕克斯Rosa Louise McCauley Parks,1913年2月4日-2005年10月24日)是一位美國黑人民權行動主義者,美國國會後來稱她為「現代民權運動之母」。

當年實施吉姆克勞法,有白人與黑人分開座位的規定,在1955年12月1日,帕克斯因拒絕聽從公車司機詹姆斯.F.布萊克(James Blake)的命令,不肯將其使用的「白人座位」,讓位給一名白人乘客而被警方逮捕,從此一「佔」成名。這起非暴力反抗的行為引發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en),一場大規模反對種族隔離的運動。此外,這使參與聯合抵制的馬丁·路德·金開始在民權運動中引起注目。帕克斯已在全世界留下一筆永久遺產。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17

雷切爾·路易絲·卡森(英語:Rachel Louise Carson,1907年5月27日-1964年4月14日),美國海洋生物學家,但是她以她的著作《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引發了美國以至於全世界的環境保護事業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18

瑪麗·雪萊英文Mary Shelley,原名瑪麗·葛德文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1797年8月30日-1851年2月1日)為英國著名小說家、短篇作家、劇作家、隨筆家、傳記作家及旅遊作家,因其1818年創作之《弗蘭肯斯坦》(或譯科學怪人)而被譽為科幻小說之母。她是英國著名浪漫主義詩人和哲學家珀西·比希·雪萊之妻,她亦有幫助她的丈夫編輯和推廣他的作品。雪萊的父親是政治哲學家威廉·戈德溫,母親是女權主義者和哲學家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19

哈莉特·塔布曼Harriet Tubman 1820年–1913年3月10日)是美國廢奴主義者,傑出的黑人廢奴主義運動家。她本人就是一個逃跑的奴隸,幫助許多黑人奴隸逃亡,被稱為「黑摩西」或「摩西祖母」。美國廢奴主義運動的領袖約翰·布朗稱她為「塔布曼將軍」。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20

安·班農(英語:Ann Bannon,1932年9月15日-),原名安·韋爾迪Ann Weldy),是一位美國作家。1957年至1062年間,她寫作了6部女同性戀低俗小說英語lesbian pulp fiction,統稱為《比波·布林克爾編年史》。這一系列書歷久不衰,對女同性戀者的身份產生了深刻影響;班農本人亦因此被譽為「女同低俗小說之后」。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21

娜塔莉·克利福德·巴尼(英語:Natalie Clifford Barney,1876年10月31日-1972年2月2日)是一位美國劇作家,詩人和小說家。是住在巴黎僑民

巴尼的沙龍在她巴黎左岸的家裏舉行了超過60年時間,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家和藝術家,其中包括許多法國文學伴隨美國和英國現代主義的「迷惘的一代」的領軍人物。她致力於促進女性寫作,並在全是男性的法蘭西學術院中創辦了「女子學院」。同時也獲得從男性作家Remy de Gourmont杜魯門·卡波特的支持和鼓舞。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22

埃米·諾特Emmy Noether,1882年3月23日-1935年4月14日)是20世紀初一個才華洋溢的數學家。她善於藉透徹的洞察建立優雅的抽象概念,再將之漂亮地形式化。

她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埃朗根,取名阿馬莉·諾特Amalie Noether)。她的父親馬克斯·諾特是傑出數學家,埃朗根的教授。她早期沒有顯露突出數學才幹,十多歲時還比較喜歡音樂和跳舞。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23

海倫娜公主,全名海倫娜·奧古斯塔·維多利亞(英語:Helena Augusta Victoria,1846年5月25日-1923年6月9日),是維多利亞女王與及阿爾伯特親王的第五個孩子,也是第三個女兒。海倫娜公主嫁給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宗德堡-奧古斯騰堡公爵克里斯蒂安·奧古斯特的次子克里斯蒂安王子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24

愛麗絲公主,全名維多利亞·愛麗絲·伊利沙伯·尤麗葉·瑪麗(德語:Victoria Alice Elisabeth Julie Marie,1885年2月25日—1969年12月5日),是路易斯王子及其夫人維多利亞公主的長女,她嫁給了希臘王子安德烈阿斯王子,有四女一子,唯一的兒子就是菲臘親王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25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25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26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26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27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27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28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28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29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29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30 Portal:女性主義/Selected biography/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