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

虛構的星際迷航宇宙中的虛構角色

數據發音: /ˈdtə/ DAY-tə),是《星空奇遇記》系列中的一個人形機械人角色。曾在美劇《新星空奇遇記》、 《星空奇遇記:皮尚魯》以及《星空奇遇記:星空奇兵》、《星空奇遇記VIII:第一類接觸》、《星空反攻》、《星戰啟示錄》這四部電影中登場。[2]

數據
星空奇遇記角色
飾演布蘭特·史賓納
角色設定資料
種族仿生人[1]
性別男性
出生(2338-02-02)2338年2月2日
Omicron Theta星系
逝世2379年(身體)
2399年(意識)
隸屬星際艦隊
履歷星際聯邦學院學員(2341-2345)
星際聯邦教育代表、少尉(2345-2348)
聯邦星艦波西亞號上尉、首席科學官(2360)
聯邦星艦的里雅斯特號(NCC-37124)少校、首席科學官(2360-2363)
聯邦星艦企業號 (NCC-1701-D)執行官、二副(2363-2371)
聯邦星艦企業號 (NCC-1701-E)二副、指揮官(2372-2378)
聯邦星艦元首號(NCC-73811)特別調查員(2378)
聯邦星艦企業號 (NCC-1701-E)二副、指揮官(2378-2379)
軍階少校

數據是由宋博士設計和建造的,他的大腦有着相當出色的運算能力,並在聯邦星艦企業號 (NCC-1701-D)上擔任執行長官、二副職務,隨後在聯邦星艦企業號 (NCC-1701-E)上擔任大副和指揮官職務。[3]數據在剛被製造出來的時候常對人類的情感感到好奇,[4]後來的一系列事件讓他了解到了人類的一些特性,也使他開始羨慕人性。宋博士曾發明了一個情感晶片,只要插入此晶片,數據就有了人類的情感。[5]數據對人類情感的渴望也成為星空奇遇記中的一個重要笑點,他在植入感情晶片後表現出了極強的幽默感。

數據在星空奇遇記系列中被星迷們認為是冼樸的繼任者,這主要體現在兩人都有極高的智商,且對人類的情感不甚了解(不同之處在於數據常表現的較為天真與單純)。數據也讓觀眾能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來看待人類。[6]數據大腦的存儲量足有100PB,相當於800萬億位元,而數據大腦的運算速度則為60Thz,相當於每秒運算60萬億次。[3]

人物特性

編輯

星空奇遇記》之父金·羅丹貝利曾說過,「數據這一角色將會越來越人性,但卻成不了完完全全的人類,始終會差那麼一點。」數據的扮演者布蘭特·史賓納則認為數據有點類似於卓別林所飾演的那種帶一點悲傷的小丑[7]為了演好數據這一角色,史賓納曾借鑑過禁忌星球(Forbidden Planet)中機械人羅比的表演方式。[7] 數據在劇中的形象有些機械化,面部十分白,體現了數據由金屬製成的特性。史賓納曾回憶稱「我有時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來化妝,就為了表現出數據機械人的特性。」[7]

雖然理論上不具備感情,但數據在故事中時常因自己是銀河中唯一一個仿生人(人形機械人)表現出若有似無的孤單情緒,這使他始終盼望能找到其他的仿生人。在第一季的劇情中,企業號曾在某各殖民地找到了數據的一具兄弟機,他擁有幾乎完全模擬人類的感情卻本性邪惡,迫使企業號與數據不得不摧毀他,第二季時數據更還曾親手製造一名跟自己結構完全相同的小女孩仿生人,並視為女兒般的養育,但無法克服的技術問題導致了她的夭折,數據對手足之情的追求最後在電影《星戰啟示錄》中得到了回報─片中企業號發現了一架同樣是宋博士製造但智力處於幼稚階段的同型機B-4。[7]史賓納稱他最喜歡的一個橋段就是數據與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玩撲克牌的那一集,在這一集中,霍金客串了《星空奇遇記》中自己的角色。[7][8]

早年生活

編輯

數據是由宋博士於2336年在一顆名為Omicron Theta的行星上創造出來的,宋博士製造了6個仿生人(人形機械人),而數據是第五個。剛被製造出來的數據像一個嬰兒,其行動和感知能力還未達到最佳狀態,不過數據在成長過程中也一直在學習。宋博士對數據做出了一系列的改良,改掉了數據的一些壞毛病,例如一些人際交往方面的改動,這讓數據在與人對話時變得更有禮貌,並會靈活的使用例如「謝謝」、「你好」這樣的詞語。數據起初不願穿衣服,因為他認為不穿衣並不會使他受到傷害,但正常人是不能接受赤身裸體的機械人的,於是宋博士又設計了一個程序,命令數據穿衣服。為了節省數據的存儲容量,宋博士曾決定刪除數據早年的記憶,但此時Omicron Theta卻遭到了攻擊,宋博士的妻子已經對數據產生了感情,視數據為自己的兒子。她為了避免宋博士將數據當做試驗品拆解,便趁着星球被攻擊時將數據關閉,並在他們逃離星球時把數據留在了這個星球上[9]

學院生活

編輯

2338年2月2日,星際聯邦星艦的黎波里號發現了尚在Omicron Theta的數據,並重新開啟了他。隨後星際艦隊決定將數據送到星艦學院中學習。在申請入學時,數據遭到了一名評估委員的反對,該委員稱數據並沒有生物的特性,因此反對他入學。但數據仍然進入了星艦學院,並在該學院學習了4年。

在學院的這4年,數據在成績上有着優越的表現,但由於缺乏對人性的認知,數據常常成為惡作劇的對象,也很難交到朋友。雖然在社交上數據的表現並不如意,他仍在2345年以極其優越的成績從星艦學院畢業,被皮尚魯艦長招募到聯邦星艦波西亞號當首席科學官[10]

服役

編輯

聯邦星艦波西亞號

編輯

在分配到聯邦星艦波西亞號之後,數據成為了一名少尉。3年後,數據由於有着優越的表現而得以晉升為上尉。直至2365年,數據共獲得了4枚勳章[11]

聯邦星艦企業號

編輯

2364年,數據被調至聯邦星艦企業號 (NCC-1701-D)上擔任二副職位[12]。2368年,數據已經與1754個外星種族進行了第一次接觸。由於數據不需要睡眠,他一直被任命為艦橋的值班人員[13]。而數據的私人艙房則位於企業號的2層3653房。有時數據會親自執行一些艙外任務,這是因為他並不懼怕輻射等外太空惡劣環境的影響,數據的機械人特性給了企業號極大的幫助[14]
在電影《星戰啟示錄》,2379年,數據為了救皮艦長,將他從一艘羅慕倫彎刀級戰鳥上傳送出去,並且悄然地說聲"再見",然後將其摧毀。犧牲了自己並拯救了聯邦星艦企業號 (NCC-1701-E)的船員們。然而,數據將他的記憶核心傳輸到了他失散的兄弟B-4中,這是在林佐迪不情願的幫助下完成,林佐迪表示擔心這只會讓B-4成為數據精良的複製品。
在片集《星空奇遇記:皮尚魯》,2399年,數據死後,傳輸給B-4的記憶核心未能成功控制資料,導致數據的記憶資料丟失。

個人愛好

編輯

全像影像

編輯

數據酷愛夏洛特·福爾摩斯,他也十分喜愛閱讀用全像技術做成的福爾摩斯偵探小說。數據還有打撲克牌的愛好。在星空奇遇記系列中,數據曾在全像影像甲板上與霍金(由史蒂芬·霍金親自扮演)、愛因斯坦牛頓這三位不同時期的物理學家一起玩過撲克牌[15]

藝術和寵物

編輯

數據對於地球文明藝術十分痴迷,他有着高超的繪畫技術,還創造過許多藝術品。數據還會演奏小提琴結他雙簧管。在《星戰啟示錄》中,數據還在婚禮上演唱過艾文柏林的經典歌曲Blue Skies[15]。數據還擁有一隻名為斑點(Spot)的寵物貓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數據是仿生人(android),也稱人形機械人,其正子腦的神經機械模仿人類大腦的神經元;而生化人(cyborg)是半機器半有機,如波格人(Borg)。兩者構造不同、定義有別。
  2. ^ Lee, Luaine. A Data with Star Trek again. 9 January 2003. The New Zealand Herald. [9 Dec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3). 
  3. ^ 3.0 3.1 TNG: The Measure of a Man
  4. ^ TNG: Encounter at Farpoint
  5. ^ TNG: "Descent, Part II", "Star Trek: Generations"
  6. ^ Nemeck, Larry. 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 Companion. Pocket Books. 2003. ISBN 0-7434-5798-6. 
  7. ^ 7.0 7.1 7.2 7.3 7.4 Lt. Commander Data visits the Honesty Bar: an Interview with BRENT SPINER. [2011-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27). 
  8. ^ Brent Spiner Rules Out Star Trek XI. [2011-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0). 
  9. ^ Alpha wiki Clues. [2011-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17). 
  10. ^ Encounter at Farpoint. [2011-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4). 
  11. ^ Darmok (episode). [2011-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4). 
  12. ^ The Vengeance Factor. [2011-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31). 
  13. ^ Disaster. [2011-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9). 
  14. ^ Hero Worship. [2011-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4). 
  15. ^ 15.0 15.1 Memory-alpha Data. [2011-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