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漢字訓讀

漢字訓讀訓用的現象在閩南語全漢書面文中十分常見,主要用於表記閩南語自身的固有詞彙,其中包括單音節的字與多音節的詞。漢字的訓讀即「僅採用漢字字義,而不採用其讀音」,用法上與借音字恰好相反,且經常以漢文北方漢語白話文用字用詞為依歸。由於閩南語底層保留了諸多古代閩越語的成份,且具有多層語音結構[1],因此就比例而言,閩南語的訓讀現象是漢語族語言中比例最高者。訓讀的用法在民間或官方以約定俗成的方式流通著;[2]然而,由於缺乏訓用字的規範與共識,本字正字的認定百家爭鳴且多存有音韻爭議[3],導致訓讀用字往往因人而異,加上多數訓讀音與原讀音相差甚遠,進而導致閱讀困難、誤解或甚至無法閱讀。訓用漢字的不精確往往是支持白話字等拉丁化方案的閩南語文學家推動漢羅全羅的主要原因。[4]

訓讀
漢字 訓讀
白話字 Hùn-tho̍k / Hùn-tō͘
台語羅馬字Hùn-tho̍k / Hùn-tōo
白讀音
漢字 訓讀
白話字 Hùn-tha̍k / Hùn-tāu
台語羅馬字Hùn-tha̍k / Hùn-tāu

訓用常則

編輯

對於漢字的訓用,中華民國教育部以借用中華語體文常用漢字作為其推薦用字的選用原則。[5]至於一般而言,訓用的常則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以傳統漢文中具有實際意義的文言用字做為訓用漢字,二是以北方漢語白話文用字及用詞作為借用對象,三則是台灣日治時期所引入的屬於日本語詞彙的訓讀字。[6]然而,第二類訓用字有時並非該漢字在傳統古文中的意義,如「的」、「這」等皆為北方漢語中的訓讀字,輾轉再成為閩南語的訓讀字。

此外,有些漢字雖有本字,但由於傳統慣用或母語教育的不足,反而使得訓用字較本字更為常被使用;例如 phang的本字應為「芳」,但訓用字「香」卻較常用,使得經常有人誤以為漢字「香」除 hiong和 hiuⁿ之外尚有第三種讀音[7];以及表示腳的 kha 本字為「跤」,但長久以來都以華語字「腳」訓用,並且廣泛存在於臺灣各地地名[8];還有表示黑色的 o͘ 常常會寫為「黑」,而非本字「烏」,例如常見的用詞黑輪黑白切等。另外有些有本字但訓用字已經大量使用者,或是本字過於艱深晦澀,教育部稱這類訓用字為「傳統習用字」,而將推薦正字選用訓用字而非本字[9][10],例如「會曉」的「會」(ē,本字為「解」)[11]、「臺灣人」的「人」(lâng,本字為「儂」)[12]、「你」(lí,本字為「汝」)、田(chhân,本字為「塍」)[10]

常見訓讀

編輯
以下標音系統為白話字,其無法標記之特殊方言以台羅標注。

本字不明或缺乏

編輯
漢字訓用 訓用字本音 官方推薦用字 訓用常則 其他民間常見異用字
漢字詞 訓讀音 文讀音 白讀音
bah jio̍k he̍k 借用漢字字義
beh
io̍k
借用漢字字義
che、chit
gān
借用官話的白話用字 今、即
he、hit
借用漢字字義
te
借用漢字字義
tō、tiō、to̍h、tio̍h
chiū
借用官話的白話用字 著(文讀 tio̍k、tù,白讀 tio̍h)
chē(漳)、tserē(老泉)、 choē(新泉)
to/too
借用官話的白話用字
á(臺灣)
tsú
借用官話的白話用字

慣用訓讀

編輯
漢字訓用 訓用字本音 訓音本字 解釋
漢字詞 訓讀音 文讀音 白讀音
[a]/个/兮 ê、gê tek、kò、hê ê、gê 為本字「其」的其中一種白讀。
put
bat、pat(泉)
sek
bat、pat為本字「別」的其中一種白讀,另有「捌」為本字的說法。
chêng
kàu tàu
chiah châi、chhâi chiah 為本字「正」的其中一種白讀 chiàⁿ 虛化音變而來。[14]漳南的閩南話及台灣淡水萬里、基隆的老派漳腔仍出現將主流的 chiah 讀作【正(chiàⁿ)】。
chhân tiân
ē(漳)、erē(老泉)、oē(新泉) hoē ē 為本字「解」的其中一種白讀。
kha kiok kioh kha 為本字「跤」的白讀,另有「骹」為異體字。
lâng jîn(漳)、lîn(泉)、gîn(華安、福佬客 lâng 為本字「儂」的白讀。
你/爾 lí(漳)、lír(老泉)、lú(新泉) ni2 本字「汝」的白讀具有三種腔調的音,而「你」和其本源字「爾」雖然意思合,卻只有 ní 一種音。
洪惟仁認為,汝、爾在上古漢語實是代詞的變化差別。[15]
phah táⁿ、tá phah 為本字「拍」(文讀:phek)的白讀,另有「扑」為本字的說法。[16]
phang hiang(漳)、hiong(泉) hioⁿ(漳北)、hiuⁿ(漳南、泉) phang 為本字「芳」的白讀。
hek
nō͘(漳)、nn̄g(泉) jī(漳)、lī(泉)、gī(華安、福佬客) nn̄g 為本字「兩」的白讀。
jiâu(漳)、liâu(泉) chiū

合音訓讀

編輯

閩南語中存在一些將數個字的音合一的合音字,這類合音自然無對應的本字,因此需要有對應的訓讀字,而部分則採用借音字或新創台閩字。

合音訓用 訓用字本音 合音組成 解釋
漢字詞 訓讀音 文讀音 白讀音
mài bo̍k bo̍h 毋愛 (m̄-ài) 借用漢字字義。
bang、mang - - 毋通 (m̄-thang) 借用漢字字義。
siâng [17] sûi chûi 啥儂/啥人 (siáⁿ-lâng) 借用漢字字義。

註釋

編輯
  1. ^ 教育部將 ê 做單位或代名詞時寫作「个」,並認為是本字。而做所有格、詞尾義時,訓用「的」。民間訓讀則通常全部寫成同個字。[1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酒井亨, 探求HÖ-LÓ台語中間Ê非漢語語詞--羅馬字寫書寫法Ê正當性 (PDF), 2002台灣羅馬字教學KAP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2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3-30) 
  2.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6) 
  3. ^ 林曉雲. 官方閩語辭典 民團指用字有爭議. 自由時報.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9). 
  4. ^ 張學謙, 漢字文化圈的混合文字現象 (PDF), 文化密碼:語言解碼:第九屆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6-03-2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2-18) 
  5. ^ 整理臺灣閩南語基本字詞工作計劃小組, 臺灣閩南語漢字之選用原則 (PDF),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08) 
  6. ^ 林慶勳, 論臺灣閩南語的訓讀字 (PDF), 台灣語文學會, [2016-04-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3-30) 
  7. ^ 蔡阿嘎, 蔡阿嘎教你講台語!每日一臺詞8 [數字123456789篇],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9) 
  8. ^ 臺灣閩南語按呢寫-跤 (PDF). [2016-03-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19). 
  9. ^ 臺灣閩南語按呢寫-蚵 (PDF).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20). 
  10. ^ 10.0 10.1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用字原則.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7). 
  11. ^ 臺灣閩南語按呢寫-會 (PDF).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20). 
  12. ^ 臺灣閩南語按呢寫-人 (PDF).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9-24). 
  13. ^ 臺灣閩南語按呢寫-的 (PDF). [2016-04-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2-25). 
  14. ^ 臺灣閩南語按呢寫-才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華民國教育部
  15. ^ 洪惟仁, 古漢語格變化與人稱代詞的演變 (PDF): 8,16–17, 2000 [2018-07-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9-16) 
  16. ^ 臺灣閩南語按呢寫-拍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華民國教育部
  17. ^ 另有許多腔口。中華民國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啥人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相關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