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端升

中国法学家、政治学家(1900—1990)

錢端升(1900年2月25日—1990年1月21日),字壽朋,男,上海人,中國法學家政治學家教育家北京政法學院(今中國政法大學)第一任院長。[1]中國現代政治學和比較憲法研究的開創者之一。[2]

錢端升
性別
出生1900年2月25日
 大清上海
逝世1990年1月2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職業法學家
政治學家
教育家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1981年-)
經歷
代表作

生平

編輯

1900年出生於江蘇省松江府(今上海縣錢家塘)。5歲開始學於私塾,接受傳統啟蒙教育。1910年夏就讀於上海敬業學堂,後轉入養正學堂。1912年冬畢業,1913年春考入江蘇省立第三中學。1916年秋,轉學入私立上海南洋中學,插班五年紀。1917年8月,考入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堂。1919年,錢端升也參與了五四運動,6月3日,清華學生進城遊行宣傳,被捕關押在北大直到6月8日回校。8月,畢業,赴美國留學,插班入北達科他州立大學政治學系四年級。1920年春畢業,暑期入密歇根大學政治系,9月轉入哈佛大學研究院學習。1922年6月,獲碩士學位。1924年11月,完成博士學業。博論為《議會委員會——比較政府研究》。[1]

1924年春,藉由校長介紹到歐洲遊學,夏,被授予博士學位。5月,啟程回國。秋,任清華學堂講師。1925年,清華大學部成立,結識吳宓,同年秋改辦大學,錢端升也升任歷史系教授。1926年4月28日,成立政治學系,任教授。

1927年1月,在北大兼任教授。春夏之交,奉系入關,錢端升南下任教國立中央大學,並在《現代評論》雜誌連續發表評論,主張廢除「領事裁判權」,歸還租界。1929年秋,由於國立中央大學換校長的風波導致學潮,受郭廷以邀請,北上清華。1929年10月至1930年夏,錢端升短暫失業,翻譯屈勒味林(G.M.Trevelyan)的《英國史》。1930年秋,回清華大學政治學系任教,並在北京大學兼課。1934年初,由蔣廷黻推薦繼羅隆基任天津《益世報》主筆。9月,錢端升辭任主筆,年末,受國立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之邀返回中大法學院任教,並致力《民國政治史》的編撰。

1936年7月,返回北大任教。1937年9月13日,同胡適一起乘機南下香港,10月,到美國三藩市。1938年4月6日,前往英國。6月17日,被選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9月,回國前往西南聯合大學任教,並為《今日評論》雜誌供稿。

1937年至1949年,錢端升四次應邀到美國參加學術會議及講學。其中,1947年10月至1948年,任哈佛大學客座教授,講授《中國政府與政治》。[1]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1948年11月,寄居在費正清家裏的錢端升,聞知「國內解放戰爭進展十分迅速,形勢發展令人快慰」,遂不顧友人挽留,多方設法回到中國。對於其千萬百計回國的原因,美國學者恰末爾·約翰遜認為:「他所以留在大陸,是因為他希望能在國家未來的政治生活上大有作為。」回國後,返回北京大學任教。[1]北平淪陷前夕,錢端升與中共地下黨聯繫密切。並於儲安平主編的《觀察》雜誌上發表社論。

1949年3月9日,錢端升曾給費正清寫信:「以一個想要適應這個變動時代的中國人來說,我衷心讚賞這新秩序的創造者。雖然我自己……被誤解。」[3]1949年5月,錢端升出任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在自發地進行思想改造的同時,錢端升以社會科學界代表的身份,應邀參加了這一盛會。錢氏後來即為「說明人民政協的意義和記錄人民政協的成果」,撰寫了「統一戰線·人民政權·共同綱領」一文。1951年9月份開始,由北京大學校長馬寅初發起,京津二十多所高校教師三千餘人開展思想改造運動,開了知識分子改造運動的先河。1951年,錢端升參加了中央土地改革工作團,到四川大邑縣現場觀摩土地改革,回學校後,向北京大學政治系的師生談了心得體會。1951年11月20日,錢端升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了《為改造自己更好地服務祖國而學習》一文。1952年院系調整,錢端升參與籌建北京政法學院,並擔任第一任院長。同時,他還兼任外交學會副會長、對外友協副會長、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外交部顧問。1954年,被聘為全國人大憲法起草委員會顧問,參與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

1957年5月9日,根據中央的統一安排,北京政法學院黨委邀請民主黨派和黨外人士舉行座談會,以揭發本院工作中,特別是黨領導工作中的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全院揭開了整風運動的序幕。為了加強對整風的領導,北京政法學院成立了以院黨委書記劉鏡西等8人組成的整風辦公室。「在整風運動期間,學院的一些教職工利用大字報等方式對學院黨委的工作提出了尖銳的意見。」 在1957年5月29日的北京政法學院教授座談會上,錢端升做了「批評三害」的發言。1957年6月,北京政法學院工會召開第四次代表大會期間,北京政法學院開始進入反右鬥爭階段,此後不久,北京政法學院反右鬥爭全面展開,錢端升被劃為「右派」。1957年6月21日新華社發佈通稿,題為「首都法學界披荊斬棘搜索右派」,副標題 「以錢端升為首的小集團和一些右派分子躲藏不住了」。另外一篇關於錢端升的報道,大標題則直接指出「錢端升是政法學界的右派陰謀家」,輔以「妄圖幫助羅隆基成立反社會主義的知識分子政黨」的肩題,使得錢端升成為著名的「章羅聯盟」的成員之一。北京政法學院的教師盧一鵬,亦撰寫了一篇「政法界的右派大將——錢端升」。1962年,高教主管部門要求已被打成「右派」的錢端升,組織幾個教師編譯一本教材《當代西方政治思想選讀》。文革時再次受到迫害。住所被紅衛兵佔據。

1973年,周恩來宴請繆雲台時邀請錢端升作陪;之後,周恩來決定讓錢端升出任外交部國際問題研究所顧問及法律顧問。[1]

1978年,錢端升由於一隻眼睛患靜脈血栓,幾乎失明,次年又罹患結腸癌。

1981年,任外交學院教授,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0年1月21日,錢端升病逝。[1]

主要著作

編輯
  • 《法國的政治組織》(1930年)
  • 《德國的政府》(1934年)
  • 《法國的政府》(1934年)
  • 《比較憲法》(1927年)
    • 《比較憲法》(1936年,與王世杰合著)
  • 《民國政治史》(1939年)
  • 《戰後世界之改造》(1943年)
  • 《中國政府與政治》(英文)(1950年,美國哈佛大學出版)
  • 《民國政制史》(1939年,與薩師炯郭登皞楊鴻年呂恩賴林瓊光馮震等合著)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钱端升. 清華大學法學院. [2013-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 光明網. [2006-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3). 
  3. ^ 陳夏紅. 錢端升:「我大大地錯了」 (PDF). 二十一世紀. Vol. 46. 2006-01-27 [2023-04-22]. ISSN 1017-57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