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
都察院,明清兩代中央政府機構之一,為監察機關。相當於今日之中華民國監察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
背景
編輯明朝
編輯明朝的都察院設置官員如下[2]:
官職 | 人數 | 品級 | 備註 |
---|---|---|---|
左都御史 | 1人 | 正二品 | 最高官員 |
右都御史 | 1人 | 正二品 | |
左副都御史 | 1人 | 正三品 | |
右副都御史 | 1人 | 正三品 | |
左僉都御史 | 1人 | 正四品 | |
右僉都御史 | 1人 | 正四品 | |
經歷司經歷 | 1人 | 正六品 | |
都事 | 1人 | 正七品 | |
司務廳司務 | 2人 | 從九品 | 明朝初年設立四人,後革為二人 |
十三道監察御史 | 110人 | 正七品 | 浙江、江西、河南、山東各10人 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各7人 陝西、湖廣、山西各8人 雲南11人 |
此外,明朝規定在外任職的總督、提督、巡撫、經略、總理、贊理、巡視、撫治等人員,可以加都御史或副都御史、僉都御史頭銜。其中巡撫之名,起源於明朝懿文太子巡撫陝西等地。永樂十九年,明成祖派遣蹇義等二十六人巡行天下,安撫軍民。此後不拘於尚書、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事完後回朝覆命,或者命即可停止派遣。此後以尚書、侍郎任總督軍務的外派官員,均兼以都御史頭銜,以方便行事[3]。
清朝
編輯1636年,清朝皇太極即位後,清政府將監察文武百官的職責歸於都察院。長官為左右都御史,下設副都御史、僉都御史。爾後雖有改名,但是該機關糾察中國十五道、在京百官的職責沒有改變。
都察院舊址在北京西城舊刑部街,東西走向,東起西單北,西至鬧市口,在西長安街北側,與之並行。50年代擴寬西長安街時,舊刑部街被拆除。在都察院舊址上,興建了民族文化宮等現代建築。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新唐書·百官志三》載:「御史臺……其屬有三院:一曰臺院,侍御史隸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隸焉;三曰察院,監察御史隸焉。
- ^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73):「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僉都御史,正四品其屬,經歷司,經歷一人,正六品都事一人。正七品司務廳,司務二人,從九品。初設四人,後革二人。照磨所,照磨,正八品檢校,正九品司獄司,司獄,從九品。初設六人,後革五人。各一人。十三道監察御史一百十人,正七品浙江、江西、河南、山東各十人,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各七人,陝西、湖廣、山西各八人,雲南十一人。」
- ^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73):「其在外加都御史或副、僉都御史銜者,有總督,有提督,有巡撫,有總督兼巡撫,提督兼巡撫,及經略、總理、贊理、巡視、撫治等員。巡撫之名,起於懿文太子巡撫陝西。永樂十九年,遣尚書蹇義等二十六人巡行天下,安撫軍民。以後不拘尚書、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事畢複命,即或停遣。初名巡撫,或名鎮守,後以鎮守侍郎與巡按御史不相統屬,文移窒礙,定為都御史。巡撫兼軍務者加提督,有總兵地方加贊理或參贊,所轄多、事重者加總督。他如整飭、撫治、巡治、總理等項,皆因事特設。其以尚書、侍郎任總督軍務者,皆兼都御史,以便行事。」
來源
編輯參見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