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業(1908年5月26日—1968年1月8日),丕繩庸安,別名吳流馮鴻馮梅章卷益卷益童疑安徽蕪湖人。祖籍浙江鄞縣(今屬寧波市海曙區),清朝道光年間,其祖父童祥熊任安徽道員,故徙居安徽。中國歷史學家,著名先秦史專家和文物史專家。擅長繪畫文物鑑定,童書業是顧頡剛的得意門生,並是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童書業
丕繩
庸安
性別
出生1908年5月26日
 大清安徽蕪湖
逝世1968年1月8日(1968歲—01—08)(59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濟南市
別名吳流、馮鴻、馮梅、章卷益、卷益、童疑
籍貫浙江省鄞縣
民族漢族
配偶蔣慶芳
學術工作
主要領域中國先秦史、繪畫、文物鑒定
著名作品
  • 《春秋史講義》(與顧頡剛合著)
  • 《春秋左傳研究》
  • 《中國手工業商業發展史》
  • 《先秦七子研究》
  • 《古代東方史綱要》
  • 《古巴比倫社會制度試探》
  • 《唐宋繪畫談叢書》
  • 《中國古代地理考證論文集》
  • 《中國山水畫南北分宗說辨偽》
  • 《中國繪畫史》
  • 《康熙御窯作者考》
  • 《中國疆域沿革史略》
  • 《先秦七子思想》

生平

編輯

童書業出生於書香門第,祖父童祥熊為光緒年間進士。童書業為家中長孫,自幼體弱多病,自四歲起多在家中請先生教授經史書畫,極少出門。1920年,在上海寰球小學短暫就讀。1923年,在其父童亢聆開辦的會計事務所作練習生,後又於聖舫濟英文專修學校進修一年半。十八歲時,童書業師從繆谷瑛學畫。1926年,經張是公介紹從王季歡(王修)學畫,後又經王季歡推薦跟從胡佩衡函授學畫。1928年,與蔣慶芳結婚,婚後被父親逼迫前往上海隨其工作,但不久後因庶母楊芸卿介紹,得以前往南京,擔任財政部書記官。在南京期間,童書業開始受到五四新文化的影響,思想大變。1930年,開始撰寫《論語解詁》。1933年,完成《論語解詁》。

1934年,因家庭糾紛,父親受妾挑撥將童書業趕出,童書業被迫前往杭州,投靠學畫老師王季歡(王修),並在其指導下代其完成《版本述》,發表於《浙江圖書館館刊》,並經其介紹擔任浙江省立圖書館附設印刷所校對員。童書業將其1933年所著《虞書疏證》寄予顧頡剛,並於《浙江圖書館館刊》發表《評顧著〈尚書研究講義〉》,收到顧頡剛賞識。1934年8月顧頡剛繼母去世,顧頡剛前往杭州奔喪,9月份順道拜訪童書業,並邀請其前往北平協助從事古史研究。

1935年6月27日,童書業抵達北平,顧頡剛親往車站迎接,任燕京大學北京大學助教,是歷史學家顧頡剛的研究助理,並住在顧家,由於沒有文憑,薪水完全由顧頡剛提供。童書業併兼任有禹貢學會及其雜誌的編輯。1936年,童書業著成《春秋考信錄》(在1941年後因戰亂遺失,僅能於《春秋史》中第一章《西周史略》的註釋中略窺一斑),同年為求文憑進入京華美術學院學習。

抗日戰爭初期,1937年9月,童書業前往上海,擔任上海光華大學教授兼任民立女子中學教員和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講師。顧頡剛(時在成都)委任其為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名譽研究員。1940年夏,受顧頡剛委託為齊魯大學撰寫《春秋史》,童書業即將北平時所錄顧頡剛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的講義進行整理修撰,到1941年6月完成,並以自己名字出版(此講義由童書業執筆,且修訂期間分處兩地無法商討,因此顧頡剛提議僅署童書業名)。1941年後,離開上海的童書業在江蘇省宜興常州等地的中學輾轉授課。1945年,返回上海,受上海博物館楊寬的邀請,歷任上海博物館幹事、歷史部主任和總務部主任,並在復旦大學代課,同時擔任無錫國學專修學校上海分校史地組教授、光華大學歷史系教授。1946年,童書業患有嚴重的強迫官能症,後在上海虹口醫院精神病專家粟宗華治療下基本康復,至1947年初已經基本恢復工作能力,並應中華書局舒新城邀請寫了《精神病與心理衛生》一書,並於1949年初由中華書局出版,此外,童書業也發表過許多其他有關精神病的文章。

1949年8月,由楊向奎引薦出任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兼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同年9月抵達青島,與楊向奎黃雲眉張維華鄭鶴聲王仲犖趙儷生陳同燮同校任教,被稱作「八馬同槽」,此後先後擔任山東大學歷史系副主任,山東省科學委員會委員等職務。思想改造運動期間,童書業九次思想批判無法通過,後撰寫了《〈古史辨派〉的階級本質》與顧頡剛劃清界限,前後發表於山東大學校報上的自我批判文章達六十多篇。批判胡適運動期間,童書業又再一次對古史辨派進行攻擊。但均得到了顧頡剛的理解,認為其是不得已而為之。1951年,童書業撰文《論「亞細亞生產方式」》,否定亞細亞生產方式是東方奴隸社會說的說法,認為其實際意義為「農村公社制」。

1955年,肅反運動時,與張維華韓連琪被稱作山東大學歷史系三大反革命,罪名為「一夜之間殺了一千個共產黨員」(為其父親之妾所構陷)。由於反覆的運動,導致童書業再次出現了神經症狀,一度向學校遞交請求書,承認自己為反革命,要求將自己管制起來,同時又在恍惚中交代楊寬與自己曾在同一反革命機關從事反革命工作,並寫信給楊寬希望其坦白交代(三天後童書業精神恢復,將材料進行糾正,楊寬後主動來信表示諒解),又曾交代許多材料,形成了一大本《童書業供狀》,之後委託趙儷生希望能索回該材料並銷毀,趙儷生為此通過組織部部長高芸昌,在組織部辦公室內當童書業面燒毀了該材料。1956年,顧頡剛前往青島休養,住宿於楊向奎家,飲食於童書業家,同年,童書業放棄了自己早期「魏晉封建論」的觀點,轉為支持「西周封建論」。1958年,因山東大學遷校,遷居濟南市

1961年,童書業開始撰寫《中國美術史札記》。1965年,開始寫《春秋左傳考證》,1967年下半年,寫出《春秋左傳札記》。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童書業被批判為「資產階級反動權威」和「反共老手」,被抄家。童書業長期罹患肺病,1967年12月底,童書業出門為一女工治病,不幸感染風寒而發燒,1968年1月8日,因病不治逝世,其遺著《春秋左傳考證》和《春秋左傳札記》後由顧頡剛修訂作序出版。[1]

童書業曾是山東省政協第2、3屆委員會委員,並被選為山東省青島市第1、2屆人大代表。童書業並是九三學社成員。

評價

編輯
  • 顧頡剛:「丕繩(童書業)教授不僅學問精博,而且有驚人的記憶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重要的先秦古籍包括詰屈聱牙的《尚書》在內,都能背誦如流。這些古籍里的某個詞彙出現過幾次他不用查可以立刻告訴你。近人的學術著作他看過一遍就能歷舉其主要內容和論點……」
  • 顧頡剛:「平生積稿,只有賴諸位至交為作整理。您為最知我者,所負之責任亦最重也。」
  • 趙儷生:「我要從另一個角度來寫童,他平生弱點,就在一個『怕』字。有六怕,怕失業、怕雷電、怕傳染病、怕癌、怕運動。童的學生又補充了兩條:怕地震、怕蔣記反攻大陸。所有這些他都怕,有時怕得要死。在此還要說明,這裏的『運動』,非指體育運動,而是指政治運動,這一項是他最怕的。每當運動前奏,『先吹吹風』的會開過之後,第二天童的臉馬上就像煙灰一樣的顏色。」

家族

編輯

童書業出自鄞縣官宦詩書世家「銀台第童氏」。高祖童槐,嘉慶十年進士,官山東按察使。曾伯祖童華,道光十八年進士,官禮部侍郎。祖父童祥熊,光緒九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安徽道台,童家自此移居安徽。女婿為文史學家黃永年[2]

著作

編輯
  • 《春秋史講義》(與顧頡剛合著)
  • 《春秋左傳研究》
  • 《中國手工業商業發展史》
  • 《先秦七子研究》
  • 《古代東方史綱要》
  • 《古巴比倫社會制度試探》
  • 《唐宋繪畫談叢書》
  • 《中國古代地理考證論文集》
  • 《中國山水畫南北分宗說辨偽》
  • 《中國繪畫史》
  • 《康熙御窯作者考》
  • 《中國疆域沿革史略》
  • 《先秦七子思想》

參考連結

編輯
  1. ^ 王學典 孫延傑. 顾颉刚与童书业的师生恩怨. 光明網. 2004年6月21日 [2017年12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9月30日) (中文(中國大陸)). 
  2. ^ 作者:周慧惠. 一门三进士,父子同翰林——“银台第”童氏往事. 天一閣博物館. [2012年1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5月24日)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