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康公(?—前609年),名春秋時期秦國君主。秦穆公之子,在位12年。

秦康公
秦國君主
君主
統治前620年—前609年
儲君秦共公
逝世前609年
安葬
竘社
子嗣秦共公
諡號
康公
政權秦國(春秋)
父親秦穆公
母親穆姬
首都雍城(高寢宮)

秦康公在位期間,秦國與晉國多次發生戰爭,而秦國也從秦穆公時期的西戎霸主逐漸走向衰落。

生平

編輯

早年

編輯

前636年,秦穆公派身為太子的秦康公護送晉文公回國,秦康公見到舅舅懷念起已經去世的母親穆姬,送到渭河北岸時秦康公作《秦風·渭陽》,後世以渭陽比喻甥舅關係。[1]

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其子秦康公繼位。[2]

令狐之戰

編輯

前620年八月,晉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晉國國內想要擁立一位年長的君主。晉國執政趙盾主張擁立在秦國的晉文公之子、晉襄公的庶弟公子雍回國繼位,而狐射姑則主張擁立在陳國公子樂回國繼位。趙盾指出公子樂生母辰嬴地位低下,並且侍奉過兩代晉國君主,公子樂所在的陳國弱小偏遠,有事不能求援;而公子雍生母杜祁有道義,秦國強大而且距離晉國近,有事足以救援,於是派先蔑士會到秦國迎接公子雍,而狐射姑也派人到陳國迎接公子樂。趙盾派人在郫(今河南省濟源市西)謀殺了公子樂。作為報復,狐射姑於九月派續簡伯殺害了支持趙盾的大夫陽處父。同年十一月,因事情敗露,續簡伯被殺,狐射姑被迫逃亡至北狄[3]

前619年,秦康公派軍隊護送公子雍回國。而晉襄公的夫人穆嬴一面以太子沒有過錯為由,天天抱着太子在朝廷上啼哭,一面威脅趙盾。在穆嬴的壓力下,趙盾被迫迎立晉襄公嫡長子夷皋繼位,為晉靈公,同時發兵阻擋秦國的護送軍隊。晉軍由箕鄭父留守;趙盾為中軍將,先克為中軍佐;荀林父為上軍將;先蔑為下軍將,先都為下軍佐;步招為趙盾駕御戰車,戎津為車右,晉軍到達堇陰(今山西省臨猗縣猗氏城東)整兵備戰。同年四月,秦軍行進至令狐(今山西省臨猗縣猗氏城西)時,晉軍在夜間出兵偷襲,秦軍大敗,晉軍一直追擊到刳首(今山西省臨猗縣西)才撤兵。先蔑和士會因為趙盾背約,投奔秦國。[4]

為報令狐之戰戰敗之仇,前619年,秦康公派兵攻打晉國,奪取了武城(今陝西省華縣東)。[5]

前618年,秦康公派使者到魯國,向去世的魯僖公和夫人成風贈送衣服。[6]

前617年,晉國攻打秦國,奪取了少梁(今陝西省韓城市南)。[7]同年夏,秦國實行報復性進攻,奪取了晉國的北征(今陝西省澄城縣西)。[8]

河曲之戰

編輯

前615年,秦康公決定攻打晉國。秦康公先派西乞術到魯國行聘禮,並將伐晉的計劃告知魯文公,以獲取魯國的聲援。同年冬,秦國奪取了晉國的羈馬(今山西省永濟市南)。晉國發兵迎擊,趙盾為中軍將,荀林父為中軍佐;郤缺為上軍將,臾駢為上軍佐;欒盾為下軍將,胥甲為下軍佐;范無恤為趙盾駕御戰車。秦晉兩軍在河曲(今山西省芮城縣風陵渡鎮)對峙。臾駢認為秦軍不能久戰,建議趙盾加固營壘以逸待勞,消耗秦軍實力,趙盾採納了他的建議,拒不出戰。

秦康公向士會詢問策略,士會說:「拒不出戰這種巧妙的計策一定是趙盾新提拔的部下臾駢所出的主意。趙氏旁支子弟趙穿,是晉襄公的女婿,年少輕狂而又恃強好戰,不懂軍事而且嫉妒臾駢。如果派人向晉軍挑戰,趙穿必定會逞強好勇而出戰。」秦康公採納了士會的策略,並把玉璧丟進黃河,向河神祈求作戰勝利。

同年十二月,秦軍襲擊晉軍的上軍,上軍按兵不動,只有趙穿率兵追擊,但沒有追上。趙穿責備三軍不出擊,旁人勸他要等待時機,趙穿則堅持要出擊,於是率領自己的私屬部隊單獨向秦國進攻。趙盾得知趙穿單獨出戰後,急忙下令出兵接應,秦晉兩軍剛一交戰就爭相退兵。當夜,秦康公派使者告知晉軍明日再戰,臾駢看出使者神色慌張,語無倫次,斷定秦軍恐懼,當夜要撤軍,並建議趁秦軍渡河時攻擊,定能大獲全勝。但趙穿和胥甲卻以戰場未打掃,傷兵未救回是不仁,不在約定的日期作戰發動偷襲是不勇為由拒絕出戰。晉軍停止出擊,秦軍則趁夜撤軍。不久秦國又發兵攻打晉國,奪取了瑕(今河南省陝縣西南)。[9]

次年春,晉國奪回了瑕,並派詹嘉率軍駐守,扼守住秦國向東進攻的咽喉之地桃林塞(今河南省閿鄉縣西)。[10]

士會歸晉

編輯

晉國群臣害怕秦康公重用士會對晉國造成禍患,於是派魏壽余假裝率領魏邑(今山西芮城縣東北)的百姓發動叛亂。晉靈公緝拿了魏壽余的家屬,魏壽余則趁夜逃奔秦國。魏壽余以魏邑歸秦為誘餌,會見秦康公,在會見時魏壽余故意踩了一下士會的腳,示意士會與他一起回晉國。因魏邑在黃河以東,魏壽余要求秦康公派一位能與魏邑官員打交道的秦國官員隨行,秦康公派士會前往。士會對秦康公說:「晉國人是老虎豺狼,如果他們背棄諾言不讓微臣回來,君上將微臣的家屬殺害,恐怕對君上的聲譽不利。」秦康公說:「如果晉國人違背諾言不讓你回來,我向河神保證一定送還你的家屬到晉國。」士會於是和魏壽余渡過黃河,從魏邑返回晉國。魏邑的百姓得知士會回到晉國後歡呼雀躍,而秦康公也按照許諾送還了士會的家屬。[11]

去世

編輯

前610年,秦康公派軍隊援助楚國,楚國與蠻族結盟後聯合秦國、巴國滅亡了庸國[12]

前609年,秦康公去世,葬於竘社,其子秦共公繼位。[13][14]

評價

編輯

《毛詩序》認為《詩經·秦風》中的《晨風》、《無衣》和《權輿》三篇都是諷刺秦康公忘記秦穆公時的霸業,疏遠賢臣、[15][16]窮兵黷武。[17]此外,秦康公還窮奢極欲,耗費三年時間大興土木築台,任妄勸告秦康公這樣勞民傷財必然會招致他國的攻擊。[18]林劍鳴所著《秦史稿》認為秦康公是一位好大喜功而又昏庸無能的君主。[19]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毛詩序·詩經·國風·秦·渭陽》:《渭陽》,康公念母也。康公之母,晉獻公之女,文公遭麗姬之難未反,而秦姬卒,穆公納文公,康公時為大子,贈送文公於渭之陽,念母之不見也,我見舅氏,如母存焉。及其即位,思而作是詩也。
  2. ^ 《史記·卷五·秦本紀》:(秦穆公)三十九年,繆公卒…其太子罃代立,是為康公。
  3. ^ 《左傳·文公六年》:八月乙亥,晉襄公卒。靈公少,晉人以難故,欲立長君。趙孟曰:「立公子雍。好善而長,先君愛之,且近於秦。秦,舊好也。置善則固,事長則順,立愛則孝,結舊則安。為難故,故欲立長君,有此四德者,難必抒矣。賈季曰:「不如立公子樂。辰嬴嬖於二君,立其子,民必安之。」趙孟曰:「辰嬴賤,班在九人,其子何震之有?且為二嬖,淫也。為先君子,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國,辟也。母淫子辟,無威。陳小而遠,無援。將何安焉?杜祁以君故,讓逼姞而上之,以狄故,讓季隗而己次之,故班在四。先君是以愛其子而仕諸秦,為亞卿焉。秦大而近,足以為援,母義子愛,足以威民,立之不亦可乎?」使先蔑、士會如秦,逆公子雍。賈季亦使召公子樂於陳。趙孟使殺諸郫。賈季怨陽子之易其班也,而知其無援於晉也。九月,賈季使續鞫居殺陽處父。…十一月丙寅,晉殺續簡伯。賈季奔狄。
  4. ^ 《左傳·文公七年》:秦康公送公子雍於晉,曰:「文公之入也無衛,故有呂、郤之難。」乃多與之徒衛。穆贏日抱大子以啼於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適嗣不立而外求君,將焉置此?」出朝,則抱以適趙氏,頓首於宣子曰:「先君奉此子也而屬諸子,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賜;不才,吾唯子之怨。』今君雖終,言猶在耳,而棄之,若何?」宣子與諸大夫皆患穆嬴,且畏逼,乃背先蔑而立靈公,以御秦師。箕鄭居守。趙盾將中軍,先克佐之。荀林父佐上軍。先蔑將下軍,先都佐之,步招御戎,戎津為右。及堇陰,宣子曰:「我若受秦,秦則賓也;不受,寇也。既不受矣,而復緩師,秦將生心。先人有奪人之心,軍之善謀也。逐寇如追逃,軍之善政也。」訓卒利兵,秣馬蓐食,潛師夜起。戊子,敗秦師於令狐,至於刳首。己丑,先蔑奔秦。士會從之。
  5. ^ 《史記·卷五·秦本紀》:(秦康公)二年,秦伐晉,取武城,報令狐之役。
  6. ^ 《左傳·文公九年》:秦人來歸僖公、成風之襚,禮也。
  7. ^ 《史記·卷五·秦本紀》:(秦康公)四年,晉伐秦,取少梁。
  8. ^ 《左傳·文公十年》:夏,秦伯伐晉,取北征。
  9. ^ 《左傳·文公十二年》:秦伯使西乞術來聘,且言將伐晉…秦為令狐之役故,冬,秦伯伐晉,取羈馬。晉人御之。趙盾將中軍,荀林父佐之。郤缺上軍,臾駢佐之。欒盾將下軍,胥甲佐之。范無恤御戎,以從秦師於河曲。臾駢曰:「秦不能久,請深壘固軍以待之。」從之。秦人慾戰,秦伯謂士會曰:「若何而戰?」對曰:「趙氏新出其屬曰臾駢,必實為此謀,將以老我師也。趙有側室曰穿,晉君之婿也,有寵而弱,不在軍事,好勇而狂,且惡臾駢之佐上軍也,若使輕者肆焉,其可。」秦伯以璧祈戰於河。十二月戊午,秦軍掩晉上軍,趙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糧坐甲,固敵是求,敵至不擊,將何俟焉?」軍吏曰:「將有待也。」穿曰:「我不知謀,將獨出。」乃以其屬出。宣子曰:「秦獲穿也,獲一卿矣。秦以勝歸,我何以報?」乃皆出戰,交綏。秦行人夜戒晉師曰:「兩君之士皆未憖也,明日請相見也。」臾駢曰:「使者目動而言肆,懼我也,將遁矣。薄諸河,必敗之。」胥甲、趙穿當軍門呼曰:「死傷未收而棄之,不惠也;不待期而薄人於險,無勇也。」乃止。秦師夜遁。復侵晉,入瑕。
  10. ^ 《左傳·文公十三年》:春,晉侯使詹嘉處瑕,以守桃林之塞。
  11. ^ 《左傳·文公十三年》:晉人患秦之用士會也…乃使魏壽余偽以魏叛者以誘士會,執其帑於晉,使夜逸。請自歸於秦,秦伯許之。履士會之足於朝。秦伯師於河西,魏人在東。壽余曰:「請東人之能與夫二三有司言者,吾與之先。」使士會。士會辭曰:「晉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為戮,無益於君,不可悔也。」秦伯曰:「若背其言,所不歸爾帑者,有如河。」乃行。繞朝贈之以策,曰:「子無謂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既濟,魏人噪而還。秦人歸其帑。
  12. ^ 《左傳·文公十六年》:秦人、巴人從楚師,群蠻從楚子盟。遂滅庸。
  13. ^ 《史記·卷五·秦本紀》:康公立十二年卒,子共公立。
  14. ^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康公享國十二年。居雍高寢。葬竘社。生共公。
  15. ^ 《毛詩序·詩經·國風·秦·晨風》:《晨風》,刺康公也。忘穆公之業,始棄其賢臣焉。
  16. ^ 《毛詩序·詩經·國風·秦·權輿》:《權輿》,刺康公也。忘先君之舊臣與賢者,有始而無終也。
  17. ^ 《毛詩序·詩經·國風·秦·無衣》:《無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戰亟用兵,而不與民同欲焉。
  18. ^ 《韓非子·說林上》:秦康公築台三年。荊人起兵,將欲以兵攻齊。任妄曰:「飢召兵,疾召兵,勞召兵,亂召兵。君築台三年,今荊人起兵將攻齊,臣恐其攻齊為聲,而以襲秦為實也,不如備之。」戍東邊,荊人輟行。
  19. ^ 林劍銘. 《秦史稿》第136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 
前任:
秦穆公
秦國君主
前620年—前609年
繼任:
秦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