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

華南地區少數民族

白族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列中國第14大民族雲南貴州湖南三省是現代白族聚居地,歷史上曾建立大理國

白族
Baipho /pɛ̰˦˨xo̰˦/ 白伙
段智興
張耀曾
王希季
趙藩
楊杰
楊麗萍
周保中
楊超越
總人口
1,933,5102010人口普查
分佈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雲南:1564901人(80.9%)
貴州:  179510人(9.3%)
湖南:    115678人( 6.0%)
廣東:        16692人( 0.9%)
語言
白語漢語西南官話
宗教信仰
主要信仰佛教本主教
少數信仰道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白族回回
相關族群
漢族

白族自稱「白伙」(白語:Baipho,白族)、「白子」(白語劍川方言:Baipzix,白語大理方言:Baipzi,白族男人)、「白尼」(劍川:Baipyvnx,大理:Baipnivx,白族女人),或者說白語的人(劍川:Baipngvpzix ho /pɛ̰˦˨ ŋv̰̩˦˨ ʦɿ˧ xo̰˦/,大理:Baipngvzzi ho)。史書上稱為「白蠻」、「白人」,明代以後稱為「民家」。在雲南的歷史舞台上有過重要影響。時期雲南歷史上一度曾經出現過白族化的過程[1]

族源與歷史

編輯
 
1963年的一位白族姑娘

關於白族族源有兩個方面:文化意義上的族源、考古意義上的族源。

文化意義上的族源,指白族人自己認為自己從哪裏來的,反映的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族源價值取向。

考古意義上的族源,則反映的是一個族群在歷史上的來龍去脈,是真實意義上的族源。

文化族源

編輯

白族最早的文化族源是九隆傳說。這個傳說認為白族的先祖是哀牢山一個叫沙壹的聖母。沙壹在水裏碰到一根沉木而懷孕,生下10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叫九隆,其後代就是白族人。所以明代保留下來的白族墓碑上常刻有「九隆族」的字樣。

南詔開始白族受佛教影響很重。白族開始產生阿育王為白族祖先的說法。

明朝開始,白族人假冒是江南人後裔。產生了「南京人」的傳說。

考古族源

編輯

白族起源於泛洱海地帶的古代人群。蒼山馬龍峰4000年之久的洞穴人遺址——馬龍遺址,其居民馬龍人就是考古能發現的最古老的白族先人。按照林謙一郎的說法,叫做「洱海人」。洱海人包括泛洱海地區的蒼山馬龍人,賓川白羊人,祥雲大波那人和劍川海門口人。他們是白族的先人。他們創造了雲南最早的青銅文明。

洱海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融入了不少不同來源的人群。其中包括來自北方的氐羌系統的民族,也包括來自南方的濮人,以及自漢以來陸續遷入雲南的漢人。這些不同來源的人群攜帶者他們本身的文化特點,豐富了白族文化。白族受漢文化影響很深。在晉朝時期,於今天大理州彌渡縣境內的一個叫白崖的地方產生了一個國家性質的聯盟,稱為白子國。「白族」的族稱「白」即源於此。白子國延續了400多年傳了17代國王,後被崛起的南詔取代。在南詔時期,國力強盛,大量與漢文化互動,再加上佛教在南詔中期傳入,白族作為一個新的、穩定的民族共同體得以形成[2][需要完整來源]

白族分佈

編輯
 
白族的分佈

白族主要集中分佈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另外在雲南的麗江市古城區玉龍縣楚雄州南華縣昆明市西山區五華區安寧市(太平鎮),怒江州瀘水縣保山市隆陽區臨滄市鳳慶縣昭通市鎮雄縣(坡頭鎮)部分地區均有集聚地;白族也是貴州、湖南與湖北的世居民族,在貴州省分佈於畢節市境內,六盤水市六枝特區水城縣湖南省則集中分佈於張家界市桑植縣湖北省在分佈於恩施州鶴峯縣(鐵爐白族鄉)。

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中國大陸有白族人口1,861,895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1.77%,其中雲南有1,505,644人,占白族人口的80.87%;貴州有187,362人,佔10.06%;湖南有125,597人,佔6.75%;湖北有7,173人,佔0.39%。除世居地外,因工作、婚姻遷徙,各個省市區及現役軍人中均有白族人口分佈[3]

支系

編輯

南詔以前,白族支系眾多。分佈在泛洱海地帶。不相從屬。南詔開始,連綿近600年的雲南白族化進程,整合了白民族的各個分支,部落被統一起來,語言和文化被均質化,所以白族內部差異非常小。在相近人口規模的民族中,白族的支系非常少。

白族在南詔大理時代結束後失去了雲南的支配地位。從明朝開始,漢人成為雲南事務的主導。漢語變成雲南的共同語。在這個背景下,因為地理隔絕產生了白族支系的分化。最先分化出來的是拉瑪支系。他們是泛洱海地帶的白族人先人在數次戰爭中遷往瀾滄江流域留下的後代。比較重要的幾次遷徙包括:

  • 1254年蒙古討南宋。從雲南徵調爨白軍到江南。戰爭結束後,部分白族人流落到湖南桑植定居繁衍至今。
  • 1381年,傅有德平定洱源佛光寨叛亂。引起大量白族人西遷。
  • 1449年-1550年,納西族木氏土司迪慶藏族爭奪滇西北霸權的百年戰爭。木氏治下有大量的白族人和傈僳族人。繁重的兵役造成大量白族人和傈僳族人逃往瀾滄江地帶。
  • 1673-1681年,吳三桂三藩之亂

勒墨人是從拉瑪人中分化出來的。是在第四次大遷徙中從瀾滄江流域中排木瓜邑遷到怒江流域的洛本卓一帶。從語言上看,勒墨白語和拉瑪白語非常接近。但是勒墨人受傈僳族影響很大,各方面呈現顯著差異,所以他們被劃為單獨的分支。

當拉瑪人和勒墨人從白族主體中分化出去以後,白族主體就被方便地稱為民家人,以示區分。

95%的白族人屬於民家支系。

雲南省以外的白族都屬於民家人。

貴州省的白族有18萬左右人口(2000年),自稱「民家」,漢族稱其為「七姓民」,主要分佈在畢節市威寧縣,據認為是1090年大理時代駐紮邊境白子軍人的後裔。地方誌資料證明,貴州白族遲至1940年代還在大量使用白語,但1949年後至今已經無人使用白語。貴州白族的民族身份於1982年獲得政府承認,但同時有近一半來源可疑的「龍家人」被四捨五入劃為的貴州白族。貴州與白族相關的族群除了龍家人外尚有蔡家人盧人,他們的語言比較彼此接近,雖然與過去貴州白族所講的白語無法溝通,但也有一定比例的同源詞,因此被一些專家劃入漢白語族。但目前蔡家人屬於未識別民族,盧人則被劃入滿族。

湖南省桑植縣有白族人口12萬多人(2000年),自稱「白尼」,是700多年前由雲南遷移過去的,1258年蒙古軍滅了大理後,準備包抄攻打南宋。經過長途跋涉與戰爭後蒙軍兵源不足,於是在年在當地征白族兵,史稱「寸白軍」(或作「爨白軍」)。1261年戰爭結束後寸白軍被遣返雲南,有部分白族軍人在這個過程中流散到洞庭湖周邊地區。其中有姓谷、鍾、王、熊和李的幾個白族兵經江西最後流落到桑植,並定居下來,其後代繁衍至今。這些後裔一直到1984年才被識別為白族。湖南白族已不再使用白語,但其語言裏保留了一些白語詞彙[4][5]

此外,四川南部有少量白族村寨。另,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的「站人」也是白族後裔,係清朝三藩之亂吳三桂麾下受牽連的白族官兵(1682年),被發配到北方戍邊。[來源請求]

支系爭議

編輯


白族聚居地

編輯
白族民族鄉
白族鄉 所屬省份 所屬地市州 所屬縣市區
雨露白族鄉 雲南省 楚雄州 南華縣
沙朗白族鄉 雲南省 昆明市 五華區
金山白族鄉 雲南省 麗江市 古城區
金江白族鄉 雲南省 麗江市 古城區
石頭白族鄉 雲南省 麗江市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九河白族鄉 雲南省 麗江市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老窩白族鄉 雲南省 怒江州 瀘水縣
洛本卓白族鄉 雲南省 怒江州 瀘水縣
瓦馬彝族白族鄉 雲南省 保山市 隆陽區
楊柳白族彝族鄉 雲南省 保山市 隆陽區
郭大寨彝族白族鄉 雲南省 臨滄市 鳳慶縣
陰底彝族苗族白族鄉 貴州省 畢節地區 畢節市
千溪彝族苗族白族鄉 貴州省 畢節地區 畢節市
響水白族彝族仡佬族鄉 貴州省 畢節地區 大方縣
三元彝族苗族白族鄉 貴州省 畢節地區 大方縣
普底彝族苗族白族鄉 貴州省 畢節地區 大方縣
核桃彝族白族鄉 貴州省 畢節地區 大方縣
綠化白族彝族鄉 貴州省 畢節地區 黔西縣
三甲白族苗族鄉 貴州省 畢節地區 織金縣
厙東關彝族白族苗族鄉 貴州省 畢節地區 納雍縣
昆寨鄉苗族彝族白族鄉 貴州省 畢節地區 納雍縣
松林坡白族彝族苗族鄉 貴州省 畢節地區 赫章縣
舊營白族彝族苗族鄉 貴州省 六盤水市 盤縣
羊場布依族白族苗族鄉 貴州省 六盤水市 盤縣
龍場苗族白族彝族鄉 貴州省 六盤水市 水城縣
營盤苗族彝族白族鄉 貴州省 六盤水市 水城縣
芙蓉橋白族鄉 湖南省 張家界市 桑植縣
洪家關白族鄉 湖南省 張家界市 桑植縣
淋溪河白族鄉 湖南省 張家界市 桑植縣
劉家坪白族鄉 湖南省 張家界市 桑植縣
馬合口白族鄉 湖南省 張家界市 桑植縣
麥地坪白族鄉 湖南省 張家界市 桑植縣
走馬坪白族鄉 湖南省 張家界市 桑植縣
鐵爐白族鄉 湖北省 恩施州 鶴峯縣

各地白族人口分佈

編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各省份白族人口列表(普查時點人口,單位:人;   帶色  部分,表示為世居省份)
位次
地區
總人口
白族人口
占白族
人口比重(%)
佔地區少數民族
人口比重(%)
佔地區
人口比重(%)
合計 1,245,110,826 1,861,895 100 1.767 0.150
31個省份合計 1,242,612,226 1,858,063 99.794 1.766 0.150
1 雲南 42,360,089 1,505,644 80.866 10.634 3.554
2 貴州 35,247,695 187,362 10.063 1.405 0.532
3 湖南 63,274,173 125,597 6.746 1.959 0.198
4 四川 82,348,296 7,335 0.394 0.178 0.009
5 湖北 59,508,870 7,173 0.385 0.276 0.012
6 廣東 85,225,007 5,905 0.317 0.465 0.007
7 浙江 45,930,651 2,659 0.143 0.673 0.006
8 山東 89,971,789 2,405 0.129 0.380 0.003
9 江蘇 73,043,577 2,300 0.124 0.885 0.003
10 北京 13,569,194 1,554 0.083 0.265 0.011
11 重慶 30,512,763 1,140 0.061 0.058 0.004
12 河北 66,684,419 946 0.051 0.033 0.001
13 河南 91,236,854 946 0.051 0.083 0.001
14 廣西 43,854,538 831 0.045 0.005 0.002
15 安徽 58,999,948 761 0.041 0.191 0.001
16 西藏 2,616,329 722 0.039 0.029 0.028
17 福建 34,097,947 608 0.033 0.104 0.002
18 上海 16,407,734 506 0.027 0.487 0.003
19 遼寧 41,824,412 449 0.024 0.007 0.001
20 新疆 18,459,511 409 0.022 0.004 0.002
21 山西 32,471,242 353 0.019 0.342 0.001
22 陝西 35,365,072 338 0.018 0.192 0.001
23 江西 40,397,598 337 0.018 0.268 0.001
24 吉林 26,802,191 298 0.016 0.012 0.001
25 黑龍江 36,237,576 278 0.015 0.016 0.001
26 甘肅 25,124,282 272 0.015 0.012 0.001
27 內蒙 23,323,347 248 0.013 0.005 0.001
28 青海 4,822,963 242 0.013 0.011 0.005
29 海南 7,559,035 222 0.012 0.017 0.003
30 天津 9,848,731 184 0.010 0.069 0.002
31 寧夏 5,486,393 39 0.002 0.002 0.001
現役軍人 2,504,022 3,832 0.206 3.27 0.153

語文

編輯

白族有自己的語言白語。大約124萬居民操本族語言(占民族人口總數約68%),通用漢語文[6]

語言

編輯

白語介乎藏緬語漢語之間,一般將其歸類入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但由於其基本詞語大都是漢語借詞,所以有學者認為白語其實並非彝語的分支,而應該是漢語的分支。另外,亦有少數西方學者根據基本語序的類似認為白語與緬甸克倫族克倫語很相近。白語詞存在從漢語借用以及同源兩方面的造成的相似性。很多基本詞都被漢語所替換,所以造成譜系分類學上的困難。

文字

編輯

白族在歷史上曾經仿造漢字創製過方塊白文,並用方塊白文編撰過大量的書籍。雲南歷史上著名的史書《白古通記》原本即用白文寫成,後經四川人楊慎翻譯為漢文流傳至今。元末明初傅友德沐英在雲南對白族文化實行殘酷的文化滅絕政策,焚毀了所有官方和民間的藏書,以致於後世無法系統了解當時的歷史和文字系統。從此白文基本上滅絕。流傳於民間的白曲歌譜尚用漢字白讀的方法來記錄白語唱詞,但是因為缺乏系統性和統一性而不能流傳到其他領域。

1955年參照漢語拼音方案發明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白文。經過1992年的修訂現在基本已經成形[7]。白文書籍在部分地區流傳,但由於許多白族知識分子的民族意識淡漠而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支持。

民俗

編輯
 
身穿白族傳統服飾的老嫗和女童

飲食

編輯
  • 壩區白族主食為大米,山區白族多食粗糧,比如玉米、蕎麥。
  • 口味偏川味,嗜酸辣。
  • 小吃比較多樣,有米線、餌絲、餌塊、冰粉、涼蝦、卷粉、碗豆粉(涼、熱)等,其中米線、餌絲和餌塊,各地又有不同做法和吃法。
  • 有養和養山羊的傳統,食物中乳製品較多。利用牛奶羊奶生產黃油和類似奶酪的食品乳扇乳餅
  • 有飲習俗、迎客時用三道茶
  • 白族有通過醃製、風乾保存食品的習俗。飲食中包含大量醃、臘、乾食品。比如醃豬腸(豬肝醡)(deip ganl tvnl)、醃梅(有雕梅、蘇裹梅、燉梅等)(sul god meil)、醃梨(zvx xiop xuil lil)、臘肉、臘腸、魚乾、霉乾菜、干蠶豆葉、干青菜、干豆腐皮(ganl lanl zix)豆豉、面醬、酸醃菜(過年要醃製五花醃菜)。
  • 在大理、洱源等地的白族有吃「生皮」的習俗,即生的豬皮和豬肉。《徐霞客遊記》中也曾提到過。做法是將豬宰殺後用稻草燒去豬毛,然後開膛、清洗,將肉、皮切碎,直接沾蘸水食用。當然,現在豬肉都是經過化驗,才會拿去生吃,避免會吃進寄生蟲。

節日

編輯

婚姻制度

編輯

實行一夫一妻制

白族入贅婚俗

編輯

白族婚姻中有入贅的婚俗,入贅的男子不僅在社會上享有同不入贅的男子一樣的地位,而且還受到鄰里鄉親,女方家成員、親友的尊重,並享有繼承女方家財產的權利和贍養女方父母、照管年幼弟妹直到他們成長成人的責任,人們把這種人贅俗叫「上門」。有的白族人家還有意把兒子「嫁」出去,討姑爺進門,故民間還有「打發兒子招姑爺」的俗話。男女在戀愛關係確定後,如果男子願意到女方家上門,在徵得雙方父母同意後,定婚時,女方家把男子及男方家長輩親友數人邀請到家,由女方家在宴請賓客時,長輩要當着眾親友的面為他改姓。從此他就隨妻姓,不再使用原來的姓氏名字,並按女方家在家的排行定男子的排行。自此之後,男子結婚後在女方家成了一員,同輩人之間只能互相稱兄弟,禁忌把入贅的男子稱為「姐夫」、「妹夫」或「姑爺」。

入贅婚姻的子女的姓氏,由於父親改姓,所以子女的姓氏繼承父姓,表面上看是子女隨母姓,實質上是隨父姓,這是由入贅男子地位較高而決定的。而在親戚稱謂上,母系(父親的後姓)為族內,父系(父親的原姓)為族外,故與聘娶婚的相反。

取名

編輯

喪葬

編輯

明朝以前白族同周圍民族一樣普遍使用火葬。明朝中葉以後白族被迫改為土葬

文化藝術

編輯

建築

編輯
 
洱海附近的白族建築

白族民居多為庭院建築群,依經濟狀況,有「兩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格局。白族人擅長木雕,建築上使用很多木雕修飾,特別講究門樓的裝飾性。大宅多建有檐角上翹、斗拱重疊並具彩繪的精美門樓。

文藝

編輯

白族歌曲分為「曲 kv」和「調 dia」「腔」三類。曲類似於京劇,唱腔比較固定,缺乏變化,常用於對歌。調類似於民歌,唱詞和曲調因歌而異。最享有盛名的為《泥鰍調》(seit qiainl ngvl dia),有曲母之稱。腔主要是由內地傳入的吹吹腔。無論曲還是調都喜歡用山花體格率,即「七七七五」式。白族傳統上喜歡用曲對歌。劍川有著名的一年一度的「石寶山歌會」,歌會起源於南詔時期。白族對歌都是即興的表演,遵從格律,但不適合流傳。也不容易通俗化。相比於曲,調比較容易流行。

白族音樂比較發達,與宗教聯繫密切,並受中原傳統影響很深。

舞蹈,白語稱「跳舞」為dap go [IPA tɑ42 ko44],白族民家人的舞蹈形式並不豐富。著名的有「霸王鞭」、,是一種帶娛樂性質的集體群舞,不適合舞台表演。在農村節日人們除了打"霸王鞭"還會耍「板凳龍」、跳「草帽舞」等。白族拉瑪人的代表性歌舞稱為「開益」(kaix niif,[IPA kʰɛ33 ȵi35])。勒墨人喜歡跳舞,每逢節日則跳舞狂歡數日。

宗教信仰

編輯

大理地區的白族民家人習俗跟傳統漢族大致相同。文化上受佛教本主教道教儒教影響較深。尊重知識,重視教育;尊老尊師愛幼。

佛教

編輯

歷史上白族是一個全民信佛的民族,是雲南除了滇西北藏族以外最早信佛的民族。白民族的性格也受佛教影響極大極深。 早在8世紀佛教就已經傳入白族當中。南詔王閣羅鳳的弟弟閣陂就是一個佛教徒。元朝李京著《雲南志略》記載:

佛敎甚盛。戒律精嚴者名得道,俗甚重之。有家室者名師僧,敎童子,多讀佛書,少知六經者;段氏而上,選官置吏皆出此。民俗,家無貧富皆有佛堂,旦夕擊鼓(恭)[參]禮,少長手不釋念珠,一歲之中,齋戒幾半。諸種蠻夷剛愎嗜殺,骨肉之間一言不合,則白刃相剸;不知事神佛,若梟獍然。惟白人事佛甚謹,故殺心差少。由是言之,佛法之設,其於異俗亦自有益。

由此記載可見當時白族全民信佛的盛況。雲南的傣族是從明朝才開始信佛。

白族人最早信奉的佛教是大乘密宗佛教。由印度僧人贊陀崛多(Candra Gupta,月護)傳入。與白族文化結合形成了特殊的佛教流派:阿吒力派(滇密),和緬甸阿利僧派同源。阿吒力一詞是梵文阿闍梨的音譯,意思為導師,僧人的白語尊稱為Svl Zix Bol,在民間享有崇高的聲望和地位。阿吒力派信奉阿嵯耶觀音

白族的阿吒力佛教在明初被禮遇過。當時明朝在雲南設有阿吒力綱司,專門管理阿吒力佛教。但是密宗僧人歷史上數次受戰亂和造反牽連。吳三桂三藩之亂」以後,被清朝旗幟鮮明地打壓了下去。以後,白族的佛教信仰在明清被強行用漢傳顯宗置換。現代的阿吒力教主要活動中心在雲南劍川,呈衰落狀態。顯宗和尚在白族民間被蔑稱為Gonp Ded Bol。

佛教信仰在勒墨人中不存在,但他們祭拜一個以佛菩薩為原型的鬼:大維摩鬼。

拉瑪人地緣上離民家近。受民家人的影響,拉瑪人也有信佛的。

20世紀是大理國寫本佛經的集中發現時期,崇聖寺千尋塔、鳳儀北湯天法藏寺崇聖寺三塔下關佛圖寺塔陸續有發現,其中包括《金剛經》、《妙法蓮華經》、 《大般若經》、《維摩詰經》、《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自心印陀羅尼法》 等等[8]

《護國司南抄》是這批寫經中對良賁《仁王經疏》的註釋類書籍,其中全是漢地佛教的內容,證明漢地佛教也是構成南詔佛教的重要成份之一。周泳先提出寫經中存在白文的觀點, 關於大理國寫經中是否存在白文的問題,在學者間並未達到共識。多數學者認為有,但楊延福、侯沖等學者否定。侯沖認為《護國司南抄》不存在白文,那些是以一些字的偏旁部首作註釋之用[8][9]

道教

編輯

道教傳入白族比較早,但一直處於邊緣地位。在晚近佛教信仰被淡化的情況下有所興盛。常常和佛教信仰混雜。比如劍川白族傳統節日「二月八太子會」盛典,佛教徒和道教徒都參與。

本主教

編輯

白族的本土宗教是本主教。本主教本質上是一種原始的萬物崇拜宗教。「本主」一詞的含義是「本境土主」。白語稱「ngel zex 」(字面義:我的主人),另稱有ddaot baol。

白族村寨幾乎都建有本主廟。廟內供奉泥塑或木雕的本主神像。據1990年統計,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共有本主廟986座。

白族的「本主」是「人神兼備」的護衛神, 滲入了祖先崇拜、英雄崇拜。本主作為神沒有固定的身份和形象。很多本主是神話、傳說、歷史中的著名人物。有的本主是老虎。比如老君山的神叫「老君景帝」[註 1]

有的本主是現實中的人物。比如原籍劍川營頭村的楊益謙將軍,1930年代曾經利用職權從越南購得數千斤大米回劍川,接濟當時的大饑荒,拯救了無數老百姓。楊死後,被營頭村人尊為本主供奉。楊益謙是可考的最新的本主。[原創研究?]

還有的本主是白族的敵人,比如下關將軍洞祭拜的本主是公元754年唐與南詔戰爭中喪生的唐將李宓.這種現象與白族古老信仰中的「祭惡」習俗有關。

白族本主是單個神祇,但大多也有譜系可尋。各地或各個村寨本主廟內都塑有自己的本主神。也有的幾個村寨甚至幾十個村寨共同信奉一個本主。本主管的對象也不同,有管「陰間」和人間大小事務的,有管人間疾病的,有管牲畜的,等等。每年有兩次按一套固定儀式祭祀本主的廟會。一次是春節期間迎送本主,另一次是慶祝本主誕辰或忌日。有祭祀禮儀和《本主經》,還有一套清規戒律和道德規範。要求人們忠於國家、孝敬父母長輩、尊老愛幼、勤儉勞動、不做壞事等。

勒墨人不拜本主。

原始巫教

編輯

白族在外來宗教的衝擊下,仍然保留了很多古白族的原始信仰。尤其以怒江勒墨白族保留的最多。怒江勒墨白族保留的宗教叫朵兮教。勒墨人的祭師叫朵兮博(ddaot xil dol),白語意為「大祭司」。朵兮崇拜是白族最古老的精神生活之一。即便在佛教盛行的地區也存在朵西活動,包括大理、劍川地區。勒墨人不信本主,不信佛教。他們認為人生受各種鬼支配,因而比較消極厭世。勒墨人的生活是圍繞着各種禁忌和敬鬼的儀式來展開的。在怒江八個世居民族中,勒墨白族是唯一不信基督的民族。這個現象被人稱為奇觀。

基督宗教

編輯

白族信仰基督宗教的人不多。大理有基督教堂。

伊斯蘭教

編輯

白族人不信仰伊斯蘭教。

有部分大理的回族人以白語為母語,即「白回」,主要分佈在大理地區洱源縣鄧川壩子的士龐、雞鳴、三枚三村,劍川縣的桑嶺、西鳳村,人數約9800人。他們嚴格遵循穆斯林的生活習慣,而在住房建築的形式、風格上,則是白族傳統與伊斯蘭特色相結合。

社會發展

編輯

1949年前

編輯
  • 大理:經濟相對發達。喜洲當年有很多著名的商會和國際馬幫貿易組織。
  • 碧江: 處在帶有奴隸社會性質的土司統治狀態;土司自己家裏擁有奴隸。社會發展低下。
  • 其他:普通的封建社會。

1949年後

編輯

與雲南漢區發展程度大抵相同。

註釋

編輯
  1. ^ 「君」字是替音字,本字是方塊白文,系「暈」字上面的「曰」換為「彐」字,讀為「君」音。「老」是白語「虎」(lod)的意思。不懂白語的人附會為「太上老君」。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林涓. 白族形成问题研究概述. 中國史研究動態. 2000, (4): 19-24 [2018-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8. 
  2. ^ 方國瑜,《方國瑜文集》
  3. ^ 中華白族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白族分佈[永久失效連結]
  4. ^ 吳萬源. 关于桑植县民家人的族别问题. 雲南民族學院學報. 1985, (3): 94. 
  5. ^ 鍾玉如; 沅陵. “民家人”的信仰与习俗. 懷化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4, (1): 120. 
  6. ^ 艾磊著; 張霞(譯). 白语方言研究.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04. ISBN 7-5367-2967-7. [頁碼請求]
  7. ^ 趙衍蓀; 徐琳編著. 白汉词典.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6. ISBN 7-5409-1743-1. [頁碼請求]
  8. ^ 8.0 8.1 聶葛明. 大理國寫本佛經整理研究綜述. 大理學院學報. 2011, 10 (3). 
  9. ^ 整理者 侯沖. 護國司南抄. [2021-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6).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