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鐵圖書館

维基媒体消歧义页

滿鐵圖書館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在關東州租借地和南滿洲鐵道附屬地(位於今日中國東北)設立的一系列圖書館,包括1907年建立的本館滿鐵大連圖書館(今大連圖書館)、1910年建立的滿鐵撫順圖書館滿鐵遼陽圖書館,1920年建立的滿鐵奉天圖書館,1931年建立的滿鐵長春圖書館(今長春市圖書館鐵南分館)等。

背景

編輯

日俄戰爭勝利後,日本為了管理滿洲地區的特殊權益而設立了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滿鐵)。滿鐵主要運營南滿洲鐵道本線(原中東鐵路長春到大連的部分)和安奉線,也經營撫順、煙臺的煤礦,大連、安東、營口等港口以及電氣、倉儲、鐵道附屬地的土地、住宅經營以及土木、教育、衛生等必要服務。[1]:15

滿鐵附屬地

編輯

關東州面積為3,462.5平方公里,而滿鐵附屬地在1907年4月時僅有149.7平方公里。隨着土地邊界的確認以及鐵道的擴展,1908年時滿鐵附屬地達到184.3平方公里。之後逐年擴大,1936年時面積為524.3平方公里。[1]:23,24

日俄戰爭之前滿洲地區的日本人僅有數百至數千人的規模。日軍佔領並實施軍政以後日本居民大量增加。此後從日本內地、朝鮮、台灣都持續有人遷居滿洲。1908年12月末,滿鐵附屬地居民有29,524人(其中日本人17,142人,中國人12,375人,其他國家7人)。滿鐵創業之時從野戰鐵道提理部繼承的社員為職員2,180人,僱傭者4,239人,此後隨着滿鐵事業的發展,社員也不斷增加。[1]:24,25

滿鐵附屬地的行政權中,法律裁判、外交事務由日本領事處理,軍事和警察權歸關東都督府,其餘的行政權由滿鐵統括。1907年滿鐵設立時即成立了地方部(1908年12月至1014年5月間改為地方課)管理附屬地。滿鐵在鐵路沿線選擇了15個重要的樞紐地,進行市街的規劃並建設道路、上下水道、公園、市場、墓地、火葬場等。滿鐵設立了面向日本人的小學校和面向中國人的公學堂,以及南滿醫學堂滿洲工業學校等學校,以及醫院、圖書館、防疫設施等文化衛生設施。[1]:25

滿鐵的教育

編輯

瓦房店尋常高等小學校、大石橋尋常高等小學校、遼陽尋常高等小學校等日本人小學最初由居留民會經營,1907年10月15日轉移到滿鐵直接管理,是為滿鐵辦學的發端。1937年時滿鐵已經運營從幼稚園到大學共249所學校。滿鐵也着力於對中國人的教育。其中初等教育(普通學堂、公學堂)、實業學校、師範學校專為中國人設立,而進階的專門教育、高等教育則在同一所學校招收日本人和中國人。[1]:25,26

歷史

編輯

滿洲最早的圖書館是俄羅斯東清鐵道建設隊於1898年在哈爾濱的鐵道建設管理局內設置的閱覽室,然而此後並未有顯著發展。滿鐵在1907年4月開始運營後,在調查部設置了圖書室,供社員查閱資料。調查部圖書室是後來滿鐵大連圖書館的前身。滿鐵圖書館和日本國內圖書館相比,發展也是較領先的。日本國內的圖書館設立始於1899年11月公佈的圖書館令,但各地圖書館的設立相對遲緩,1907年時日本國內仍有佐賀、神奈川、長崎、埼玉、岐阜等縣沒有公共圖書館。[1]:26,27

滿鐵圖書館歷史分期有不同觀點,例如創立期(1915年-1919年)、公共圖書館時期(1919年-1931年)、建國工作期(1931年-1937年)、社業圖書館期(1937年-1945年)。[2]:134-148而此條目目前使用以下的5個時期的劃分方法。

創立期(1915年以前)

編輯

滿鐵圖書館發端於滿鐵調查部的圖書室。滿鐵調查課在1907年4月設立了圖書室,1908年11月訂立了處理圖書的規程,開始為了經營殖民地為目的收集資料。該圖書室是後來的滿鐵大連圖書館的前身。[2]:135

滿鐵最早設立供社員等使用的是閱覽場和巡迴書庫。最初的閱覽場前身是大連的埠頭俱樂部的埠頭圖書館。埠頭圖書館開設於1909年11月7日,最初屬於埠頭俱樂部,此後轉為滿鐵下轄的圖書閱覽場。1910年時指定了各地8處閱覽場作為滿鐵本社的設施,之後漸次增加。1914年時閱覽場的情況如下表,但不包括埠頭圖書閱覽場。埠頭圖書閱覽場1914年時藏書4,361測,年間開館301日,閱覽人數2,604人。[1]:29-34

名稱 館藏冊數 巡迴冊數 館藏借出數 巡迴借出數 入場人數 借書人數
沙河口圖書閱覽場 247 436 547 353
瓦房店圖書閱覽場 762 595 905 1,964 1,198 1,886
大石橋圖書閱覽場 925 1,059 1,321 2,759 3,700 3,446
遼陽圖書閱覽場 649 623 1,039 1,888 3,250 1,906
奉天圖書閱覽場 567 547 1,091 942 3,503 2,033
鐵嶺圖書閱覽場 348 545 911 1,546 1,376 2,135
開原圖書閱覽場 376 545 1,045 1,457 2,320 1,688
公主嶺圖書閱覽場 1,585 539 2,822 2,334 3,524 2,486
長春圖書閱覽場 413 507 1,021 1,798 7,911 2,160
本溪湖圖書閱覽場 483 456 1,093 1,103 2,264 1,812
安東圖書閱覽場 363 708 1,208 1,847 5,323 1,832
電氣遊園圖書閱覽場 1,646 293 2,919 101

巡迴書庫作為圖書閱覽場的補充,設立於人員較為聚集的場所,例如理髮店、浴室、工廠乃至面向暑假中的兒童的兒童專用巡迴文庫、面向海水浴和避暑遊客的夏期文庫等。1910年、1911年前後滿鐵安奉線和本線沿線多個尋常高等小學校內也設立了巡迴書庫貸付所。1912年在以下各地有巡迴書庫:熊岳城、海城、煙臺、蘇家屯、千金寨、昌圖、四平街、橋頭、草河口、雞冠山。[1]:35,36

發展期(1915-1924)

編輯

1915年《二十一條》簽訂,使得中國的反日活動更加激化。二十一條簽訂前,關東州原本的租借期限為1923年3月26日,日本儘管延長了租界期限,仍然需要緩和反日情緒,其中也包括使用義和團相關賠款進行對華的文化事業。1924年針對滿鐵附屬地的文化教育,中國一方也加強了收回教育權、反對文化侵略的活動。[1]:43一戰期間日本積極地對滿洲投資發展產業,滿鐵建立了大量的子公司,形成了滿鐵康采恩。1911年時滿鐵的子公司為5家,滿鐵投資額為224萬日元,而到1925年時為35家公司,726萬日元。[1]:44,45

1918年滿鐵的第四次組織結構變更前,調查課除了各種調查以外也擔任公司內部的業務檢查、規則審查等,也負責提出對調查所需的圖書、雜誌的需求和圖書保管;1918年組織結構變更後,調查部專事調查工作。此後調查課專設了資料室。而圖書雜誌的購買由總務部資料課負責。截至1920年3月末,總務購入西洋書籍11,000冊、日本書6,684冊;訂閱西洋雜誌27種、日文雜誌130種,西洋報紙13種、日文報紙26種。其中包括世界各國的伊斯蘭教相關的文獻,收集於Moritz文庫。[1]:53,54

滿鐵附屬地在這一時期快速發展。1917年3月末附屬地人口為110,008人(其中日本人43,841人,朝鮮人444人),1924年末人口達到276,000人左右。滿鐵在附屬地建立了各種公共設施,以奉天附屬地為例,1917年以前建立的設施有奉天警察署(1913年)、南滿醫學堂(1914年)、郵便局、水塔(1915年)、奉天神社(1916年)等,而此後建立了公會堂、奉天劇場、西本願寺(1919)、大和旅館、東洋拓植支店、悅來棧(1922年)等。文化教育方面的設施包括南滿中學堂(1918年)、奉天圖書館(1921年)、奉天中學校(1922年)、奉天女學校、滿洲教育專門學校(1926年)等。南滿中學堂設立於二十一條簽訂之後,是滿鐵附屬地最早的對中國人提供教育的中學校。此後中學校、高等女學校、商業學校、礦山學校、面向中國人的商業、農業學校等,以及醫科大學、工業專門學校漸次開設。1922年時滿鐵的日本人子弟初等學校就學率在關東州為98.57%,在滿鐵附屬地為99.59%。1926年時滿鐵經營的學校有幼稚園33所、小學校34所、公學堂和日語學堂11所、實業補習學校33所、家政女學校11所、中學校5所、女學校4所、商業學校3所、礦山學校1所、農業學校2所、補助學校15所,另有滿洲醫科大學、滿洲教育專門學校、滿洲工業專門學校和南滿醫學堂。[1]:54,55

1918年滿鐵第四次組織結構變更後,地方部管轄下的圖書閱覽場變為圖書館。滿鐵開展圖書展覽會等活動鼓勵社員和一般民眾讀書,各地圖書館也開展支援戰地的慰問圖書募集和支援震災地區的圖書捐贈活動。1922年5月隨着滿鐵的圖書館機構改革,制定了奉天圖書館規則,1922年6月將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圖書館規則改為大連圖書館規則。[1]:59

奉天圖書館

編輯

滿鐵奉天圖書館始於1910年設立的奉天圖書閱覽場。1915年4月18日從尋常高等小學搬遷至奉天站前的用於出租的事務所樓。1917年6月22日改稱奉天簡易圖書館,同年6月27日發生火災,600冊的藏書中有350冊焚毀,此後在同年12月搬遷到奉天站前的共同事務所。1918年3月5日落合實擔任主事,開始使用十進制分類法管理圖書。1920年1月落合退職,2月10日衛藤立夫繼任。奉天簡易圖書館曾經是面向當地日本居民的小圖書館,1920年4月1日改為直屬於地方部,與大連圖書館平級的奉天圖書館。奉天圖書館以「日滿融合」相關的資料收集為目標。1922年5月滿鐵圖書館機構改革,訂立了奉天圖書館規則,衛藤立夫擔任館長。[1]:60,61

1921年12月,位於萩町3番地的新圖書館樓完工,12月11日向日本居民開放。1924年時開始建設4層的書庫,1925年6月竣工。[1]:61

哈爾濱圖書館

編輯

西伯利亞干涉之後,哈爾濱的日本居民增加,因而在1923年5月1日,由滿鐵哈爾濱事務所管理,在當地日本人居留民會建築之內設立了哈爾濱圖書館(後來成為滿鐵哈爾濱圖書館埠頭分館),6月10日開館。開館時藏書2,768冊。一直到1936年3月,滿鐵哈爾濱圖書館都是北滿地區僅有的日本圖書館,因而哈爾濱圖書館收集有北滿以及遠東其他地區的資料。因為此館是滿鐵圖書館中唯一不在滿鐵附屬地的,因此長期以來不具備為滿鐵社員提供消遣和文化教育的功能。[1]:61,62

其他圖書館

編輯

閱覽場時代,閱覽場最初大多在小學裏借用一個房間運營,此後隨着藏書和讀者的增加而遷移到其他建築。1917年6月22日,依據滿鐵的社告,圖書閱覽場改為簡易圖書館。簡易圖書館時代也有圖書館起初設立於小學中,例如鞍山簡易圖書館設立於鞍山尋常高等小學校內。截至1923年滿鐵的圖書館網絡基本完成。[1]:62

在圖書閱覽場時代早期,借出圖書需要購買圖書帶出券(每張1錢,大量購入略有優惠),1917年5月29日地方部地方課長指示設立讀書會,會費每月15錢,會員可以借出圖書。讀書會設立之後在關東州設立了20處文庫,可以調配館藏圖書。之後讀書會會費改為每月30錢。[1]:62

1922年6月19日,依據滿鐵社告,各簡易圖書館改名為圖書館。[1]:62

關東州的教育事業歸關東廳管轄,滿鐵並沒有義務為關東州民眾設立、運營圖書館。然而由於滿鐵具有在附屬地運營圖書館的業務,滿鐵也在大連市內設立了電氣遊園、北公園、沙河口、南沙河口、近江町、埠頭這6個圖書館,以及大連圖書館的日出町分館,以大連特別區公費運營。[1]:62,63

巡迴書庫

編輯

巡迴書庫在這一時期也有很大發展,而且隨着閱覽場及由來的簡易圖書館的發展,在尚未有圖書館的地區的小學和車站等處設立了巡迴書庫來提供圖書服務。此後又設立了回送規則,圖書館的書籍不僅可以調運到滿鐵所屬鐵道沿線的巡迴書庫,甚至還覆蓋了鄭家屯、洮南、吉林等非滿鐵車站附近的巡迴書庫。可以調運書籍的圖書館、書庫達141所。巡迴區劃分為5個大區,23個小區,普通的巡迴書籍依分區順序巡迴。[1]:65

滿鐵為了向列車旅客提供免費的書籍,也設置了列車書庫。1911年時列車書庫時已經有此計劃,而其實施始於1915年5月15日。最初有12班列車設有列車書庫,其藏書和雜誌選自巡迴書庫,每月更換圖書1至2次。該業務最初由地方課教育係管理,1916年3月1日起由奉天、長春、安東的圖書閱覽場與各站長協商確定書目。1917年3月5日長春、營口之間的兩班列車也設置了列車書庫,1918年3月開始長春至大連區間的列車也設置列車書庫。1921年2月,由各列車長取代站長參與書目選擇。另外,1918年2月,滿鐵與朝鮮線的直通運營列車也實行了列車書庫制度。(即使是滿鐵對朝鮮鐵道的委託運營結束後,直通列車的列車書庫仍然繼續施行。)[1]:65

戰時巡迴書庫

編輯

1917年俄羅斯發生十月革命,1918年8月日本出兵西伯利亞進行干涉,滿鐵圖書館自此開始了戰時巡迴書庫的業務。設立於1918年1月的大連圖書館總括沿線各館和巡迴書庫的管理,也是戰時巡迴書庫的管理者。戰時巡迴書庫的目的是為軍人提供精神慰藉,提振士氣,同時也為軍人提供西伯利亞、滿蒙相關的知識以改善軍中的生活狀態。在《滿洲日日新聞》、《遼東新聞》的傳播下,滿洲各地的日本人向圖書館捐贈圖書。收集前10個批次總計11,066冊(其中館方購入圖書4,646冊,獲贈圖書6,420冊),第一次發送於1918年1月,第10次發送於1919年5月。截至1919年12月,共發送書籍15,404冊。官方以7分厚的木板製作長2尺2寸5分、寬1尺、高1尺5寸的書箱以運輸書籍,這些木箱在抵達戰場後也可以轉用做彈藥箱。[1]:66

人員培養和交流

編輯

儘管早期滿鐵在圖書館上投入資金有限,仍然積極招募和培養人員,希望能夠超越日本圖書館界的水準。滿鐵在各圖書館都配備了招募自本土的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然而圖書館長的人選常常來自於滿鐵其他部門來的左遷者,頻繁更迭。圖書館負責人的職務最初是主事,1924年12月曾一度改為館長,但後來在地方事務所長會議上被決定改回主事,1926年10月起僅有大連、奉天圖書館的負責人稱館長,其餘仍稱主事。滿洲國成立之後滿鐵隨之調整機構,1933年4月各圖書館主事才重新改為館長。滿鐵自1912年7月起派館員參加帝國圖書館的講習會。1916年起派館員參加慶應義塾大學的講習會。1921年起每年派一名館員在文部省圖書館員教習所(1925年3月改名為文部省圖書館講習所)學習。[1]:68,69

1916年4月,滿鐵圖書館的館員在奉天建立了得到滿鐵資助的非官方研究會「南滿洲書司會」,以地方科長為書司會總理,學務係主任為會長,佐竹義繼為主幹。主幹自滿鐵每年領取100日元補助金,主編會刊《南滿洲書司會雜誌》。該會刊創刊於1916年4月,但僅發刊4期,至1917年11月的第4號。儘管該刊今短暫存在,仍然給滿洲的圖書館界帶來了明確的影響。[1]:71

日本圖書館協會自1906年起每年舉辦全國圖書館大會。至1919年時大部分在東京舉辦,少部分在國內圖書館發達的城市舉辦。1920年的第15屆大會舉辦於京城、大連、奉天,是第一屆在日本國外召開的全國圖書館大會。據1917年的資料,當時日本圖書館協會有會員583名,其中滿洲、關東州地區的有17名,台灣的有4名,在協會中只佔很少比例。[1]:72,73

網絡化(1925年-1930年)

編輯

這一時期滿洲地區有多個其他的鐵路公司建設鐵路與滿鐵競爭,被稱為「滿鐵包圍網」,加之這一時期世界經濟不景氣,導致滿鐵改變了殖民地經營的方針,作為日本的滿蒙生命線,維護日本的權益。滿鐵的經營狀況在1920年代較為穩定,鐵道和礦山是滿鐵收入的主要來源,然而在1929到1931年間因滿鐵包圍網和世界經濟危機,經營不利而裁員3,000人。[1]:95

1925年3月滿鐵結束了對朝鮮國有鐵道的委託經營。1925年4月取消了原有的地方事務所,而將原來的地方事務所下轄的地方區升為地方事務所。1927年4月時地方事務所有瓦房店、大石橋、營口、鞍山、遼陽、奉天、鐵嶺、開原、四平街、公主嶺、長春、本溪湖、安東等13處,在松樹、熊岳城、蓋平、海城、昌圖、雙廟子、郭家店、范家屯、橋頭、連山關、雞冠山等11處有地方事務所的派出所。[1]:99 『 大連圖書館由柿沼介自1926年5月起擔任館長,他在任直至1940年3月。1926年10月起大連圖書館調整了組織結構。另外1926年9月起實施了大連圖書館的第3期工程,1928年12月竣工,新建了一座6層的書庫,建築面積116.23坪(約384.23平方米)。柿沼就任後舉辦資料展覽會、名人的演講會等活動,以鼓勵滿鐵社員和民眾讀書。[1]:101,102

奉天圖書館在1926年11月也做了與大連圖書館類似的組織結構調整。1927年5月24日奉天圖書館設立了分館八幡町圖書館。此後奉天圖書館本館決定不再購入娛樂圖書和通俗圖書。1929年4月,奉天圖書館建成了4層的可藏書7萬冊的書庫。奉天圖書館每年也召開各種展覽會、演講會、特選文庫等活動以鼓勵讀書。[1]:103

哈爾濱圖書館1925年10月進行了內部翻修。1923年開館時藏書2,768冊,1927年3月時達10,017冊,1931年3月時達21,888冊。滿鐵在沿線其他各地也增設了圖書館和分館。[1]:104

此外關東廳也有自己的圖書館,1918年10月關東都督府博物館內設置了關東都督府圖書閱覽場,1921年時移動至關東廳博物館本館,1925年11月搬遷至松村町,改名博物館圖書部。1927年4月改成關東廳博物館附屬圖書館,1928年7月開始提供圖書借出服務,10月在舊市街設立「帶出圖書派出出納所」。1929年4月改稱關東廳圖書館。[1]:109

收縮(1931年-1937年)

編輯

1931年九一八事變期間,關東軍設立臨時鐵道線區指令部,由滿鐵社員為其工作。滿鐵積極為佔領地區的行政和經濟建設計劃提案。滿鐵獲得了原本沒有日資成分的鐵道的運營權,也與英國控制的北寧鐵道達成使用協議,開始營運。1932年滿洲國建立後實行鐵道國有的國策,滿鐵權力協助滿洲國的經濟建設,包括設立了經濟調查會。[1]:137,138

滿鐵在1930年度營收大幅縮減,1931年度甚至出現赤字。不過隨着滿洲國的成立,日本對滿洲投資大幅增加,滿鐵經營情況好轉。1933年,滿鐵的資本金從440,000,000日元增加到800,000,000日元。滿鐵被委託建設、運營滿洲國國有鐵道以及投資新設企業。1935年滿洲國又收購了蘇聯控制的北滿鐵道。滿鐵還受朝鮮總督府委託運營北鮮鐵道和港口。1936年滿洲國制定了滿洲產業開發五年計劃,着力於重工業發展。1937年滿鐵設立了子公司滿洲重工業開發株式會社,此前滿鐵的子公司很多轉為滿洲重工業開發的子公司。[1]:138,139

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儘管滿洲整體已經被日本控制,滿鐵仍然積極發展附屬地。1935年10月25日,滿鐵高層會議決定着手於將附屬地的行政權轉交滿洲國政府。1936年4月17日確定了權力轉交的具體範圍,其中公學堂、日語學堂、滿人補助學校等面向當地國民的學校以及公費圖書館都屬需轉交給滿洲國的範圍。而大連圖書館、奉天圖書館、大連市內的圖書館和巡迴書庫保留在滿鐵之下。1937年年11月15日,日滿兩國締結了關於撤除日本在滿洲國的治外法權及轉移滿鐵附屬地行政權的條約,12月1日,除(面向日本人的)教育、軍事、神社等事業之外的權力全部轉移給滿洲國。滿鐵撤銷了地方部,地方部社員7,000人中有800人改在滿洲國政府就職,有3,800人就職於新設立的日本人教育機關。[1]:140

滿鐵在1936年度時有43所小學校和3所分教場、71所委託小學和1所分教場、19所朝鮮人補助學校和1所分校、7所實業補習學校、19所青年學校和7所分教場、24所幼稚園和1所分園、12所補助經營的幼稚園、10所公學校、1所日語學堂、8所滿人補助學校、1所中學堂、6所中學校、7所高等女學校、2所商業學校、1所工業學校、1所農業學校、1所工業專門學校、1所醫科大學、1所農業實習所、1所工業實習所、1所商業實習所、1所工業實務學校、1所教育研究所、21座通俗圖書館、2所參考圖書館。[1]:143

這一時期日本圖書館界受時局影響,更加強調服務於國策。1937年7月日中開戰,8月,日本內閣通過了《國民精神總動員計劃實施要綱》,9月開始實施國民精神總動員。圖書館界也在此影響下以思想引導作為讀書指導的重點。[1]:145,146

滿鐵大連圖書館在1920年末時藏書49,952冊,到1937年3月末有日文和中文書182,456冊,西洋書籍(不含俄文書)30,420冊。此時期大連圖書館代表性的書籍收藏有大谷文庫、支那通志府縣誌類、支那地圖類和支那回教相關書籍、古刊漢籍、歐文支那相關書籍、演劇文庫、俄文圖書等。大連圖書館刊行了多種圖書目錄,每年都舉辦展覽會,也舉行座談會、演講會。大連圖書館1931年6月時有職員9名、僱員4名,每年另雇10名左右的臨時傭員。1936年1月修改編制,有10名事務員、8名僱員,以及18名日本人傭員、7名滿洲國人傭員。[1]:148-152

滿鐵奉天圖書館在這一時期每年也舉辦各類展覽會、演講會、座談會等。1934年時奉天圖書館有19名傭員,但職員很少。1934年5月曾申請增員18名但被否決。1936年1月修改編制,有事務員6名、僱員4名、日本人傭員20名、滿洲國人傭員5名。[1]:152,153

1935年滿洲國獲得北滿鐵道,1936年4月1日,滿鐵哈爾濱圖書館和哈爾濱鐵路圖書館合併運營。原滿鐵哈爾濱圖書館改為滿鐵哈爾濱圖書館埠頭區分館,主要作為通俗圖書管。該埠頭區分管在1936年10月自日本人居留民會遷出。哈爾濱鐵路圖書館最早由鐵路從業者在1902年3月設立,當時名為松阿里市圖書館。該圖書館最初由東清鐵道經營,1905年東清鐵道俱樂部成立,轉由該俱樂部運營,成為俱樂部圖書館。1905至1907年曾一度在俄軍指示下關閉。1907年時藏書2,500冊,1925年時藏書22,000冊。1925年中東鐵路管理局以該俱樂部圖書館為主體,將局內分散的資料收集起來統一管理,設立了中東鐵路俱樂部圖書館。1928年時轉交給哈爾濱市教育廳。1928年,中東鐵道、奉系政府、滿鐵各自出資15萬、10萬、5萬日元建造了中東鐵路俱樂部圖書館的建築,然而此後卻沒有資金購置圖書。1933年中東鐵路改名為北滿鐵道,圖書館改名為北滿鐵路中央圖書館,此後一度被濱江省警務廳關閉並沒收一部分書籍。1935年滿洲國收購北滿鐵道,此後將北滿鐵路中央圖書館改名為哈爾濱鐵路圖書館。[1]:153,154

消亡(1938年-1945年)

編輯

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行,對日本而言,短期結束戰爭的可能性逐漸消失。滿洲國的定位逐漸以軍需生產為主。滿鐵成立初期,基於後藤新平的文裝武備論,滿鐵是滿洲經營的主導者;然而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逐漸由軍部佔主導,滿鐵退居到輔助軍方工作的地位。1938到1945年,滿鐵的事業主要有:以滿洲國有鐵道為主的交通網的整備、將重工業部門轉讓給滿洲重工業開發株式會社、設置北支事務局並協助建立華北交通株式會社、通過滿洲炭礦提高煤炭產量及發展燃料、製鐵等產業、設置大調查部以提高調查能力、提高戰時輸送能力、協助開拓事業等。[1]:223-224

日本的圖書館界進一步加強了戰時精神動員的工作。1943年,基於國家總動員法,出版事業令頒佈,將出版活動完全置於情報局的管制之下。滿洲國在1937年設立了全國的教育制度,將精神教育和實業教育作為重點。1932年4月,日本方面設立了滿洲國立奉天圖書館,7月移交給了滿洲國政府。滿洲國建國前,滿鐵以外的圖書館有省立圖書館2座、縣立圖書館40餘座,但藏書量不多。滿洲國接受前述圖書館,又在1937年12月接受了滿鐵附屬地的15座圖書館和3座分館,約26萬冊的藏書。1939年12月,滿洲國有公共圖書館71座,其中有5座圖書館有3萬冊以上的藏書。然而這些圖書館作為社會教育的功能仍然十分有限。即使在1942年文教部成立,滿洲國的公立圖書館仍然發展緩慢。[1]:227-232

1937年12月以後,保留在滿鐵管理之下的圖書館只剩下鐵道總局下轄的奉天圖書館、哈爾濱圖書館(含埠頭區分館)和調查部下轄的大連圖書館(含埠頭分館和沙河口分館)。1942年時,奉天圖書館由鐵道總局調查局管理,大連圖書館仍由調查部管理,而哈爾濱圖書館由新京支社調查局管理。這三座圖書館保留在滿鐵管理之下,以收集調查資料為主要目的。[1]:232-236

1945年8月,隨着日本戰敗、滿洲國滅亡,滿鐵圖書館和滿洲國的圖書館也隨之消亡。大連圖書館和滿鐵調查部資料室的圖書一部分被蘇軍收繳,據說後來轉交給了中國當局。有日本學者認為原本藏於大連圖書館的資料現在基本都不在使用滿鐵大連圖書館的內部。滿鐵大連圖書館的建築後來由大連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瀋陽局集團大連電務段使用。奉天圖書館被瀋陽鐵路部門作為圖書館繼續使用。旅順圖書館後來作為賓館使用。[1]:255,256長春市的滿鐵圖書館舊址曾長期由長春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使用,2011年起作為長春市圖書館鐵南分館開放,藏書多為滿洲國相關文獻資料。[3]

各館情況

編輯

以下各館,除有明確記述的奉天、大連、哈爾濱圖書館及其分館以外,最初稱為圖書閱覽場,1917年6月改為簡易圖書館,1922年6月19日改為圖書館,1937年12月1日轉交給滿洲國。[1]:288-290

  • 遼陽圖書館:1910年11月3日建立
  • 奉天圖書館:1910年11月3日建立,1920年4月1日改稱奉天圖書館
  • 新京圖書館:1910年11月3日建立,最初冠名長春,1932年11月1日改名為新京圖書館
  • 瓦房店圖書館:1910年11月20日建立
  • 大石橋圖書館:1910年11月20日建立
  • 公主嶺圖書館:1910年11月20日建立
  • 安東圖書館:1911年1月1日建立
  • 鐵嶺圖書館:1911年1月10日建立
  • 本溪湖圖書館:1912年1月1日建立
  • 開原圖書館:1912年11月10日建立
  • 伏見台圖書館(大連):1913年6月3日建立,最初是電氣遊園新聞雜誌閱覽場,1915年7月改名電氣遊園圖書閱覽場,1928年11月1日改名伏見台圖書館,1933年6月21日改名伏見台兒童圖書館,1937年12月轉移給滿鐵地方部殘務整理委員會
  • 沙河口圖書館(大連):1914年7月1日建立
  • 營口圖書館:1915年5月8日建立,最初是大石橋圖書閱覽場營口分室,1918年4月7日成為營口簡易圖書館
  • 撫順圖書館:1915年7月1日建立
  • 日本橋圖書館(大連):1915年9月1日建立,最初為北公園圖書閱覽場,1926年4月2日改為日本橋圖書館,1937年12月轉移給滿鐵地方部殘務整理委員會
  • 四平街圖書館:1916年10月20日建立
  • 近江町圖書館(大連):1915年12月1日建立,1937年9月1日移交滿鐵總裁室福祉課
  • 大連圖書館:1918年1月15日建立,初名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圖書館,1922年6月8日改為大連圖書館,1937年12月轉交給滿鐵產業部
  • 鞍山圖書館:1919年4月10日建立
  • 埠頭圖書館(大連):1919年9月10日建立,1937年12月1日成為大連圖書館埠頭分館
  • 哈爾濱圖書館:1923年5月1日建立,6月10日開館
  • 埠頭圖書館日出町分館:1923年6月12日建立,1937年12月1日移交滿鐵總裁室福祉課
  • 南沙河口圖書館(大連):1923年11月1日建立,1937年9月1日移交滿鐵總裁室福祉課
  • 奉天八幡町圖書館:1927年5月24日建立
  • 安東圖書館雞冠山分館:1927年10月20日建立,初名安東圖書館雞冠山閱覽場,1934年5月改名安東圖書館雞冠山分館
  • 撫順圖書館千金寨分館:1927年12月建立
  • 大石橋圖書館海城分館:1929年10月25日建立
  • 奉天八幡町高千穗分館:1934年3月16日建立
  • 蘇家屯圖書館:1934年11月17日建立,1937年9月1日移交滿鐵總裁室福祉課
  • 新京圖書館范家屯分館:1935年4月8日建立
  • 新京圖書館白菊町分館:1935年5月16日建立
  • 旅順圖書館:1918年10月建立,初名關東都督府圖書閱覽場,1925年11月改為關東廳博物館圖書部,1927年4月改為關東廳博物館附屬圖書館,1929年4月改為關東廳圖書館,1934年12月26日改為旅順圖書館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村上美代治. 歴史の中の満鉄図書館. 村上美代治. 1999-11 (日語). 
  2. ^ 2.0 2.1 小黒浩司. 図書館をめぐる日中の近代: 友好と対立のはざまで. 青弓社. 2016-04-13. ISBN 978-4787200594 (日語). 
  3. ^ 吉林廣播電視台. 长春满铁图书馆旧址:数卷残书香篆息. 騰訊網. [2022-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