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

东南亚地区传统节日

潑水節,又稱宋干節,是泰語民族和東南亞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節日當日,泰國老撾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雲南傣族共同慶祝這個節日。[1]東南亞民族在海外聚居地──香港九龍城大埔太和寺、西環深水埗台灣新北市中和區等──也承襲相關習俗[2]。2023年12月,泰國的宋干節成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3]2024年12月緬甸潑水節申遺成功。

潑水節
柬埔寨海報,描繪太陽帶來新年
正式名稱各地名稱:
別名宋干節
參與者傣-泰民族高棉族緬族僧伽羅人、部分印度北部民族
意義佛曆新年
日期一般在4月13–14日
頻率每年一次
相關節日印度陽曆新年英語Mesha Sankranti
1962年,周恩來總理在西雙版納慶祝潑水節。
宋干節的活動
孝敬長輩是各地宋干節的常見傳統,此為泰國宋干節。
潑水「淨化」也是各地宋干節的常見傳統,此為緬甸宋干節。
柬埔寨新年洗佛,此為東南亞的重要傳統。
斯里蘭卡新年,在當地是伴隨褐花刺桐英語Erythrina fusca開花到來。
老撾慶祝丟花瓣。
柬埔寨和泰國在新年常要祭祖

整個節慶歷時數日,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這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新的一年重新出發。潑水節首二天是去舊,最後一天是迎新。

概覽辨識

編輯

傣-泰民族分為信仰佛教,以及信仰原始民族信仰的兩類群體。潑水節是信仰佛教的傣-泰民族群體所過的重要節日,和上座部佛教傳入東南亞有密切關係。除了潑水以清除厄運和罪惡外,在潑水節這天還會舉行「浴佛」典禮以及向僧侶「獻水」的儀式[4]。在沒有信仰佛教的傣-泰民族文化圈中,沒有過潑水節的習俗。不過有人認為這類信仰原始傣族信仰的群體也有類似習俗的祈雨祭儀,而主張潑水節是傣-泰民族為了生產稻作而舉行的祈雨儀式,反映出古人征服乾旱、火災的願望[5]

起源和演變

編輯

潑水節的起源有不同說法,除了上述的祈雨儀式說,有一種說法認為潑水節是從印度的灑紅節和到恆河沐浴的習俗衍變而來[6],因在灑紅節會互相投擲彩色粉末和有顏色的水祝福對方,並以此慶祝春天的到來。恆河沐浴則有以水洗淨罪惡的宗教意義在。也有觀點認為,該節事最早源自公元5世紀的波斯或昭武九姓康國,時名「潑寒胡戲」(又「乞寒胡戲」),源頭實際上可追溯到雅利安人的原始信仰蘇摩祭祀活動[7];後「潑寒胡戲」經由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雲南西雙版納等地[8]唐代胡樂入華時期,「潑寒胡戲」伴隨祆教蘇摩儀式自西向東傳入中原,在當時過程中出現世俗化轉變,融入當地的日常禮俗、節日和佛教行像儀式中使用的同時,也消解了原本蘊含的宗教意義。[7]

另有人強調傣族有其獨特的水文化,在傣族人心目中「水」是一種聖潔之物,傣族的人類起源傳說就有「水」的角色,並把土地稱為namdin[9],表明了水和大地的緊密聯繫。原始傣族信仰也很重視河神、井神的祭祀。在信仰佛教後,其水文化逐漸融入了佛教文化的因子[10]

時日

編輯

潑水節的日期來自陰陽合曆的古印度曆法英語Hindu calendar恆星年而訂定的陽曆新年僧伽羅底英語Sankranti(梵語:saṃkrānti),全名為Meṣa saṃkrānti,意為太陽進入白羊宮,時間約在每年公曆4月14日左右,即太陽進入白羊座的時期。傣語稱此節日為「比邁」,意即「新年」;西雙版納德宏地區的傣族又分別稱此節日為「尚罕」、「尚鍵」,兩詞均來源於梵語「saṃkrānti」,意為「周轉」、「變更」、「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布朗族、德昂族和 阿昌族也過此節日。

每年傣曆六月作為一年的起始,潑水節的時間在傣曆六月,節日活動持續2天或4天,第一天叫「宛多尚罕」,意為除夕;最後一天叫「宛叭宛瑪」,意為「日子之王到來之日」,即傣曆元旦;中間的一天或二天稱作「宛腦」,意為「空日」。節日第一天清晨,人們沐浴盛裝,到佛寺堆沙造塔,浴佛聽經,然後青年男女互相潑水祈福,繼而形成全村性的潑水高潮。

潑水節在泰國名「宋干英語Songkran節」(Songkran),與「尚罕」一詞同源。在曼谷,人們在這一天還要用香車盛佛像及「宋干女神」遊行,沿途接受人們的潑水祝福。在緬甸稱為「達降」(Thingyan),源自梵文,意為「運轉」。潑水節之所以命名為宋干,是因為東南亞居民相信,太陽轉入黃道星座中的第一宮——牡羊宮(來自印度占星術),當天代表新一年開始。由於歲差,在21世紀太陽轉入牡羊宮的時間大致在四月中旬,並且仍然在不斷向後移動。現時泰國採用公曆,把潑水節固定於介乎每年公曆4月13日4月16日間。

傳說

編輯

潑水節的傳說:在遙遠的年代,西雙版納的人民生活富足安寧,有一天來了一個魔王危害百姓,他讓土地變得乾旱,農民無法種植糧食。傣王的七個女兒都為父王和黎民憂心[11]。最聰明的小女兒出計:趁魔王熟睡殺了他。於是七姐妹行動了,用利劍斬下魔王的頭[12]。但是魔王的頭突然着火,滾到哪裏哪裏便燃燒。急中生智的女兒們急忙找水滅火。從此,版納的人民又回到了原來的生活,為了紀念和感謝七個公主的作為,將潑水作為風俗流傳至今。

所使用的水按照傣族的習俗應該是最清潔的水,第一天清晨打的水,可以用緬桂樹枝從銀碗沾水點到對方肩上;要是在景洪等城市,則可以找一切裝水的容器(如高壓水槍),灌上自來水猛烈的潑,潑的水越多祝福越多。

全球各地慶祝活動

編輯

潑水節是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傣族的重要民族傳統節日,慶祝活動與鄰國老撾類似。慶祝節日持續三天,前兩天的活動都在瀾滄江邊,有龍舟比賽,夜間施放象徵能帶來好運帶走厄運的水燈;在節日慶典的第三天,傣族人會穿上了最新最好看的服飾,聚集在佛寺聽僧侶誦經祈福。然後進行象徵性的潑水儀式,首先將一尊佛像請到寺院得的院子內,然後潑水象徵「浴佛」。

「浴佛」儀式的完成後,人們紛紛端著鍋碗瓢盆之類的東西湧上街頭,肆無忌憚地潑水、噴水、灑水,就像西方人滾雪球一樣;然而,潑水儀式不僅僅是一種趣味的活動;其背後所包含宗教意義深遠:水在傣族人看來首先是宗教純潔的象徵,也是人與人之間善意的象徵。因此,在潑水節這一天,無論是近鄰、同鄉,甚至是陌生人互相潑水,都是一種祈求吉祥如意、平安健康的表現。 每年潑水節期間都會吸引中國各地遊客,龐大的觀光人潮為雲南兩個傣族自治州的旅遊做出貢獻。

香港宋干節慶祝活動早在2002年由一群在香港定居的泰國人及一些團體舉辦的,日期會在4月宋干節前或正日的星期日在香港九龍城打鼓嶺道遊樂場舉行。香港很多地方都有類似性質的節目,而大學的迎新活動都有引入和仿效[13]

潑水節在東南亞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名稱稱呼:老撾稱呼為新年英語Lao New Year(ປີ​ໃຫມ່,Pi Mai)或宋干節(ສົງກຣານ,Songkran),在公曆4月13日至15日慶祝;泰國稱呼與老撾一樣為新年(ปีใหม่,Pi Mai)或宋干英語Songkran (Thailand)(สงกรานต์,Songkran),慶祝日期與老撾一樣;柬埔寨稱呼為高棉新年或宋干節(ចូលឆ្នាំខ្មែរ 或 សង្ក្រាន្ត),於公曆4月14日至16日慶祝;緬甸稱呼為新年英語Thingyan(သင်္ကြန်)通常在公曆4月13日到18日慶祝。

在印度及斯里蘭卡會以歌唱舞蹈慶祝此節日。南傳佛教的宗教儀式會在寺院舉行,年輕人在此期間拜訪長輩以示敬意。

相關條目

編輯

文內註釋

編輯
  1. ^ Deason, Rachel. An Introduction to China's Dai People. Culture Trip. 28 April 2018 [2023-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7). 
  2. ^ 泰國清邁 瘋玩潑水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蘋果日報 2017/04/19
  3. ^ 泰國積極拓展文化軟實力 潑水節申遺成功. 中央社. [2023-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2). 
  4. ^ 【泰國潑水節】泰國新年宋干節(Songkran)由來、習俗知多少. [2023-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5. ^ 屈永仙. 傣-泰民族的潑水節起源神話及其祈雨本源. 民間文化論壇. 2014 [2023-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3). 
  6. ^ 首頁> 宗教知識+ > 宗教節日> 潑水節 - 全國宗教資訊網. [2023-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4). 
  7. ^ 7.0 7.1 羅, 希. 唐代胡乐入华及审美问题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 2020. ISBN 9787520365826. 
  8. ^ 張靜琳. 淺析潑寒胡戲在古代中國同根不同命的原因. 戲劇之家. 2019 [2023-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5). 
  9. ^ ᦓᧄᧉᦡᦲᧃ nam⁶din¹ - 傣泐词典. 
  10. ^ 傣族的水文化傳統與可持續發展. 鄭曉雲. [2023-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3). 
  11. ^ 有些版本是魔王強搶得來的十二個老婆
  12. ^ 或是事前先用魔王自己的頭髮綁住其頸部
  13. ^ CIBS節目:全城潑水猜猜猜 (Songkran in Hong Kong). 香港電台.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