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迪級數 (英語:Grandi's series ),即
1
−
1
+
1
−
1
+
⋯
{\textstyle 1-1+1-1+\cdots }
,是由意大利數學家 格蘭迪 在1703年發表的。後來荷蘭數學家丹尼爾·伯努利 和瑞士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 等人也都曾研究過它。格蘭迪級數寫作:
∑
n
=
0
∞
(
−
1
)
n
{\displaystyle \sum _{n=0}^{\infty }(-1)^{n}}
它是一個發散級數 ,也因此在一般情況下,這個無窮級數是沒有和的。但若對該發散級數進行一些特別的求和處理時,就會有特定的和出現。格蘭迪級數的歐拉和 和切薩羅和 均為
1
2
{\displaystyle \,{\frac {1}{2}}}
。
格蘭迪級數與級數1 − 2 + 3 − 4 + … 有緊密的聯繫。歐拉將這兩個級數當作1 − 2n + 3n − 4n + … 的特例(其中
n
{\displaystyle n}
為任意自然數),這個級數既直接擴展了他在巴塞爾問題 上所做的工作,同時也引出了現在所知的狄利克雷η函數 和黎曼ζ函數 。
針對以下的格蘭迪級數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
一種求和方式是求它的裂項和 :
(1 − 1) + (1 − 1) + (1 − 1) + … = 0 + 0 + 0 + … = 0.
但若調整括弧的位置,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1 + (−1 + 1) + (−1 + 1) + (−1 + 1) + … = 1 + 0 + 0 + 0 + … = 1.
用不同的方式為格蘭迪級數加上括弧進行求和,其級數和可以得到0或是1的值。
格蘭迪級數為發散幾何級數 ,若將收斂幾何級數求和的方式用在格蘭迪級數,可以得到第三個數值:
S
{\displaystyle S}
= 1 − 1 + 1 − 1 + …,因此
1 −
S
{\displaystyle S}
= 1 − (1 − 1 + 1 − 1 + …) = 1 − 1 + 1 − 1 + … =
S
{\displaystyle S}
,即
2
S
{\displaystyle S}
= 1,
可得到
S
{\displaystyle S}
=
1
2
{\displaystyle {\tfrac {1}{2}}}
[ 1] 。
依照上述的計算,可以得到以下的二種結論:
格蘭迪級數 1 − 1 + 1 − 1 + … 的和不存在[ 1] [ 2] 。
格蘭迪級數的和為
1
2
{\displaystyle {\tfrac {1}{2}}}
[ 2] 。
上述二個答案都可以精確的證明,但需要用19世紀提出的一些良好定義的數學概念。從17世紀歐洲開始使用微積分起,一直到現在嚴謹的數學成型之前,上述二個答案已造成數學家們尖銳及無止盡的爭論[ 3] [ 4] 。
對於格蘭迪級數
1
−
1
+
1
−
1
+
⋯
{\textstyle \,1-1+1-1+\cdots }
,看似可以用以下的方式處理,得到數值
1
2
{\displaystyle \;{\tfrac {1}{2}}}
:
級數內的數兩兩相加或相減。
每一項乘以一個系數。
調整括弧順序。
在級數前面增加新的項。
不過因為上述的處理方式只能適用在收斂的級數,而
1
−
1
+
1
−
1
+
⋯
{\textstyle \,1-1+1-1+\cdots \,}
不是收斂級數,因此上述處理都不適用。
由於各項 1,−1,1,−1,1,−1,…… 以一種簡單模式排列,格蘭迪級數可以透過移項以及逐項求和,再透過解方程 得出一數值。暫時假設
s
=
1
−
1
+
1
−
1
+
⋯
{\textstyle \,s=1-1+1-1+\cdots \,}
這樣的寫法有意義——其中的
s
{\displaystyle \;s\;}
為常數,那麼以下的計算將說明
s
=
1
2
{\textstyle \;s={\frac {1}{2}}}
:
2
s
=
(
1
−
1
+
1
−
1
+
⋯
)
+
(
1
−
1
+
1
−
1
+
⋯
)
=
(
1
−
1
+
1
−
1
+
⋯
)
+
1
+
(
−
1
+
1
−
1
+
1
⋯
)
=
1
+
[
(
1
−
1
−
1
+
1
⏟
0
)
+
(
−
1
+
1
+
1
−
1
⏟
0
)
+
⋯
]
{\displaystyle {\begin{smallmatrix}2s\ &=&\!&(\,1\,-\,1\,+\,1\,-\,1\,+\,\cdots )&+\ \ \;\;\,&(\,1\,-\,1\,+\,1\,-\,1\,+\,\cdots )\quad \,\\\\\ &=&\!&(\,1\,-\,1\,+\,1\,-\,1\,+\,\cdots )&+\,1\,+&(\,-\,1\,+\,1\,-\,1\,+\,1\,\cdots )\quad \,\\\\\ &=&1\,\ +&[\,(\,\underbrace {1\,-\,1\,-\,1\,+\,1} _{0}\,)\quad &+\ \ \;\;\,&(\,\underbrace {-\,1\,+\,1\,+\,1\,-\,1} _{0}\,)\,+\,\cdots ]\end{smallmatrix}}}
因此,
s
=
1
2
{\displaystyle s={\tfrac {1}{2}}}
[ 5] 。
再者,有許多的求和方式可以處理發散級數,並且可以對一些發散級數求和;其中相對簡單的方法是切薩羅求和[ 6] 。
恩納斯托‧切薩羅 在1890年第一個出版有關對發散級數求和的嚴謹方法,就是切薩羅和 。基本概念類似萊布尼茲的概率法,一個級數的切薩羅和是其所有分項和的平均。也就是針對每個
n
{\displaystyle \;n\;}
,計算前
n
{\displaystyle \;n\;}
項的和
σ
n
{\textstyle \;\sigma _{n}\;}
的平均,當
n
{\displaystyle \;n\;}
趨近無限大時的極限值即為切薩羅和。
以格蘭迪級數而言,而數列
s
1
+
⋯
+
s
n
n
{\textstyle {\tfrac {s_{1}+\cdots +s_{n}}{n}}}
的各項分別為
1
1
,
1
2
,
2
3
,
2
4
,
3
5
,
3
6
,
4
7
,
4
8
,
…
{\displaystyle {\frac {1}{1}},\,{\frac {1}{2}},\,{\frac {2}{3}},\,{\frac {2}{4}},\,{\frac {3}{5}},\,{\frac {3}{6}},\,{\frac {4}{7}},\,{\frac {4}{8}},\,\ldots }
,
而
lim
n
→
∞
s
1
+
⋯
+
s
n
n
=
1
2
{\displaystyle \lim _{n\to \infty }{\frac {s_{1}+\cdots +s_{n}}{n}}={\frac {1}{2}}}
因此,格蘭迪級數的切薩羅和為
1
2
{\displaystyle {\tfrac {1}{2}}}
。
也可以用廣義的切薩羅和
(
C
,
a
)
{\displaystyle \;\left(C,a\right)\;}
來計算[ 7] 。
這個級數的部分和 如下:
{
S
1
=
1
S
2
=
1
−
1
=
0
S
3
=
1
−
1
+
1
=
1
S
4
=
1
−
1
+
1
−
1
=
0
⋮
{\displaystyle {\begin{cases}S_{1}=1\\S_{2}=1-1=0\\S_{3}=1-1+1=1\\S_{4}=1-1+1-1=0\\\quad \;\,\vdots \end{cases}}}
由此得出另一個無窮序列:
S
1
,
S
2
,
S
3
,
S
4
,
⋯
=
1
,
0
,
1
,
0
,
⋯
{\displaystyle S_{1},S_{2},S_{3},S_{4},\cdots =1,0,1,0,\cdots }
,
根據無窮級數的定義,
∑
n
=
0
∞
(
−
1
)
n
=
lim
n
→
∞
S
n
{\displaystyle \sum _{n=0}^{\infty }\,(-1)^{n}=\lim _{n\to \infty }S_{n}}
但是
S
n
{\displaystyle \;S_{n}\;}
的無窮序列無法收斂到某個固定值(不斷在0和1之間來回變動),所以
lim
n
→
∞
S
n
{\displaystyle \;\lim _{n\to \infty }S_{n}\;}
發散。
因此
∑
n
=
0
∞
(
−
1
)
n
{\displaystyle \;\sum _{n=0}^{\infty }\,(-1)^{n}\;}
這個級數也發散。
以下的冪級數和格蘭迪級數有關,也是其母函數 :
f
(
x
)
=
1
−
x
+
x
2
−
x
3
+
⋯
=
1
1
+
x
{\displaystyle f(x)=1-x+x^{2}-x^{3}+\cdots ={\frac {1}{1+x}}}
格蘭迪級數在另一個重要的級數中出現:
cos
x
+
cos
2
x
+
cos
3
x
+
⋯
=
∑
k
=
1
∞
cos
(
k
x
)
.
{\displaystyle \cos x+\cos 2x+\cos 3x+\cdots =\sum _{k=1}^{\infty }\cos(kx).}
若x = π,其上述級數化簡為−1 + 1 − 1 + 1 − · · ,歐拉認為其值符合以下的關係式Σ cos kx = −1 ⁄2 ,不過達朗貝爾 不同意此關係式,而拉格朗日 認為這可以用類似歐拉對格蘭迪級數的理解來延伸說明[ 8] 。
歐拉的聲明推測
1
+
2
∑
k
=
1
∞
cos
(
k
x
)
=
0
?
{\displaystyle 1+2\sum _{k=1}^{\infty }\cos(kx)=0?}
針對所有的x ,此級數都發散,不過對於幾乎所有 的x ,切薩羅和 均為0。不過在x = 2πn 時,其級數發散,而且是狄拉克梳 的傅立葉級數 。其一般和、切薩羅和及阿貝爾和分別和狄利克雷核 、費耶核 及泊松核 的極限有關[ 9] 。
將格蘭迪級數各項乘以1/n z 可以得到以下的狄利克雷級數
η
(
z
)
=
1
−
1
2
z
+
1
3
z
−
1
4
z
+
⋯
=
∑
n
=
1
∞
(
−
1
)
n
−
1
n
z
,
{\displaystyle \eta (z)=1-{\frac {1}{2^{z}}}+{\frac {1}{3^{z}}}-{\frac {1}{4^{z}}}+\cdots =\sum _{n=1}^{\infty }{\frac {(-1)^{n-1}}{n^{z}}},}
上述級數只有在實部大於0的複數 z 才會收斂,若令z = 0,即為格蘭迪級數。
不同於幾何級數,狄利克雷級數對於1 − 1 + 1 − 1 + · · · 的求和沒有什麽幫助。即使在右半平面上,上述的
η
(
z
)
{\displaystyle \eta (z)}
也無法用初等函數來表示,也沒有直接證據可以證明當z趨近0時,
η
(
z
)
{\displaystyle \eta (z)}
的極值。
另一方面,若使用其他較強的求和法,則上述的
η
(
z
)
{\displaystyle \eta (z)}
可定義一個在整個複數平面的函數-狄利克雷η函數 ,而且此函數為解析函數 。若z 的實部> −1,就可以用切薩羅和 進行求和,因此η(0) = 1 ⁄2 。
狄利克雷η函數和另一個著名的狄利克雷級數及函數有關:
η
(
z
)
=
1
+
1
2
z
+
1
3
z
+
1
4
z
+
⋯
−
2
2
z
(
1
+
1
2
z
+
⋯
)
=
(
1
−
2
2
z
)
ζ
(
z
)
,
{\displaystyle {\begin{array}{rcl}\eta (z)&=&\displaystyle 1+{\frac {1}{2^{z}}}+{\frac {1}{3^{z}}}+{\frac {1}{4^{z}}}+\cdots -{\frac {2}{2^{z}}}\left(1+{\frac {1}{2^{z}}}+\cdots \right)\\[1em]&=&\displaystyle \left(1-{\frac {2}{2^{z}}}\right)\zeta (z),\end{array}}}
其中ζ為黎曼ζ函數 。若將格蘭迪級數的和再配合上述公式,可以得到ζ(0) = −1 ⁄2 。參照1 + 1 + 1 + 1 + … 。
上述的關係式也可以推得一些更重要的性質。由於黎曼ζ函數可表示為η(z )和(1 − 21−z )相除的結果,二個函數在整個複數平面均為解析函數,而後者的零點 是在z = 1的簡單零點 ,因此可得ζ(z )為亞純函數 ,只在z = 1有一個極點 [ 10] 。
格蘭迪級數及其衍生的級數常在物理學的各領域中出現,最典型的是量子化的費米子 場,其中同時有正的及負的特徵值,例如手征口袋模型(chiral bag model)。不過這些級數也出現在玻色子 的相關研究中,例如卡西米爾效應 。
在光譜非對稱性 領域也會用到由格蘭迪級數衍生的級數,而其求和方式是正規化 的一部份,例如ζ函數正規化 就是其中的一種。
^ 1.0 1.1 Devlin, Keith. Mathematics, the science of patterns: the search for order in life, mind, and the universe . Scientific American Library. 1994: 77 . ISBN 0-7167-6022-3 .
^ 2.0 2.1 Davis, Harry F. Fourier Series and Orthogonal Functions . Dover. May 1989: p.152. ISBN 0-486-65973-9 .
^ Kline, Morris. Euler and Infinite Series . Mathematics Magazine. November 1983, 56 (5): 307. JSTOR 2690371 . doi:10.2307/2690371 .
^ Knopp, Konrad.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Infinite Series . Dover. 1990: p.457 [1922]. ISBN 0-486-66165-2 .
^ Hardy (p.6) 結合格蘭迪級數
1
−
1
+
1
−
1
+
⋯
{\textstyle \,1-1+1-1+\cdots \,}
的計算提出了此推導過程。
^ Davis pp.152, 153, 157
^ Smail, Lloyd. History and Synopsis of the Theory of Summable Infinite Processes. University of Oregon Press. 1925: p.131. LCC QA295 .S64 .
^ Ferraro, Giovanni. Convergence and formal manipulation in the theory of series from 1730 to 1815. Historia Mathematica. 2005, 34 : 62. doi:10.1016/j.hm.2005.08.004 .
^ Davis pp. 153–159
^ Knopp pp. 49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