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審判 (壁畫)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09年12月22日) |
《最後的審判》(意大利語:Il Giudizio Universale)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於1534年至1541年為西斯汀小堂繪製的一幅巨型祭壇畫。
最後的審判 | |
---|---|
藝術家 | 米開朗基羅 |
年份 | 1534年-1541年 |
類型 | 壁畫 |
尺寸 | 13.7 m × 12 m(539.3 in × 472.4 in) |
收藏地 | 梵蒂岡西斯汀小堂 41°54′10″N 12°27′15″E / 41.90278°N 12.45417°E |
《最後的審判》取材於《新約聖經·啟示錄》中的故事,描繪世界末日來到時,耶穌再臨,並親自審判世間善惡。畫中基督被聖徒環繞,揮手之際,最後審判開始,一切人的善惡將被裁定,靈魂按其命運或上升或下降,善者上天堂,惡者下地獄。這種兩極的世界,在壁畫中通過妥善的分割,形成一個個故事,整體顯現出一種螺旋式的動感。
歷史
編輯此前,米開朗基羅受命於教宗儒略二世,創作了西斯汀小堂穹頂畫《創世紀》。經過30年後,教宗保祿三世聘請米開朗基羅創作了此畫。此畫的創作歷時9年多。穹頂畫與祭壇畫的創作間隔,曾有歷史事件羅馬之劫發生,今天美術史上仍把這一時期作為文藝復興由最鼎盛轉衰的過渡期。
作品簡介
編輯《最後的審判》尺度巨大,佔滿了西斯汀小堂祭台後方的整面牆壁,描繪有400多個人物。他們是以現實和歷史中的人物為模特兒的,因此這與其說是《聖經》傳說中的末日審判,不如說是畫家依據的善惡觀對現實世界中人物的評判。
畫面大致可分為四個階層,最上層是天國的天使,畫面中央是耶穌基督,下層是受裁決的人群,最底層是地獄。 畫面構圖是這樣安排的:上方與天頂畫相接處兩個半圓形畫面是一些無翼天使,他們正簇擁著基督受難時的十字架等物,左面一組抱的是十字架,右面一組抱的是恥辱柱。耶穌下方八個吹號角的天使正在喚醒死者宣示審判開始。畫面正中央雲端閃電中站着身軀高大、神態威嚴的救世主基督,他正舉起有力的右臂,表示審判開始。耶穌十二門徒和聖母瑪麗亞環繞在旁邊,聖母瑪麗亞畏縮地抓緊頭巾和衣衫,屈身在兒子的右肋之下。左邊是基督的門徒和殉道的聖者們;耶穌右腳下方左手扛着小梯子是聖勞倫斯(St. Lawrence)。事實上那個不是梯子而是烤肉架,因為他是基督教早期的殉道者,被放在烤肉架上活活烤死;還有一個體格壯實的老人,被認爲是聖保羅。右下方雲端是使徒聖巴多羅買(Bartholomew),手中拿着一張殉道時所被割下之人皮,這張皮畫的正是米開朗基羅自己,這是米開朗基羅的簽名或理解為對於信仰的態度。畫面下部是善惡兩部分人正受到重生的耶穌的裁決。畫面左側描繪的人物將升往天國的人群,右側則將打入地獄的亡魂。右下角水面的船上向亡魂揮舞船槳的是地獄的引渡人,冥神「夏龍」,坐上船的亡魂將渡過阿克隆河打入各層地獄。米開朗基羅將他所厭惡的教宗儒略二世繪入了這幅作品,為了表達不滿他將教宗畫入下方地獄受蛇怪所撕咬。
米開朗基羅在描繪地獄風景時曾受到但丁《神曲》地獄篇的啟發。整個構圖在當時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形成了一個律動的圓形的以基督為中心的統一體。這樣,使眾多的人物和複雜的情節顯得統一、和諧。
米開朗基羅在揭幕這幅壁畫時,史無前例地把人物無論善惡都描繪成有醒目生殖器的裸體,Carafa樞機對此加以強烈反對,認為在基督教最重要的教堂內,不能容忍如此的淫穢、「瀆神」和不道德。據說當 Cesena 向教宗抱怨時,教宗回答說他的裁判權沒有延伸到地獄,因此這畫像得以保留。但是米開朗基羅去世後不久,教皇就命畫家伏爾泰拉給這些裸體人物添畫了遮羞布條。這位畫家因此得了個「穿短褲的人」的綽號。
修復工作
編輯最後的審判由於長年受蠟燭燈薰染及氧化侵蝕畫面損壞嚴重,1981年至1994年由日本電視臺支援進行了大規模修復工作。還原了繪製當時的鮮艷色彩,並擦去了一部分遮羞布,還原了作品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