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之亂
新城之亂是三國時期227年年末[1]至228年初[2]曹魏的一場叛亂。叛亂發起者為投魏及受任為荊州新城郡守的原蜀將孟達。此亂在一月之內即被魏將司馬懿迅速平定,孟達被俘伏誅。
新城之亂 | |||||||||
---|---|---|---|---|---|---|---|---|---|
諸葛亮北伐前奏的一部分 | |||||||||
孟達為司馬懿軍所殺 | |||||||||
| |||||||||
參戰方 | |||||||||
曹魏 | 蜀漢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司馬懿 | 孟達 † |
背景
編輯220年,漢中王劉備原部將孟達叛投其敵、剛繼承已故父親曹操魏王爵位的曹丕。[3]孟達帶去部曲及其家屬四千餘人。曹丕得知孟達來歸後很高興,熱烈歡迎孟達,任命孟達為魏西南邊境新城郡的太守。[4]
當時眾臣以為孟達不足信,不應委以重任。[5]魏驃騎將軍司馬懿屯宛城,時督荊州、豫州軍事[6],他也提醒曹丕不要過分信任孟達,但曹丕不聽。[7]
孟達深為曹丕所寵,也和魏尚書令桓階、征南大將軍夏侯尚成為密友。226年曹丕駕崩時,桓階和夏侯尚也都已去世。孟達因長在前線,心裏不安。[8]孟達主政新城的期間,與孫權建立的東吳友好,建立了強大的防禦工事以備劉備建立的曹魏敵國蜀漢進攻。蜀漢丞相諸葛亮恨孟達反覆無常[9],擔心他成為蜀漢的禍患。[10]
叛亂
編輯孟達反叛的動機有兩種版本,大體相近但有些許細微差異。第一個版本見於《三國志·明帝紀》注引《魏略》,第二個見於《晉書·宣帝紀》。
《魏略》版本提及諸葛亮得知孟達在新城不安,計劃誘孟達倒戈歸蜀。他寫了幾封信給孟達,孟達也回復了。魏興太守申儀與孟達有隙,秘密報告魏廷孟達通蜀,但魏帝曹叡不信。當時屯宛城的司馬懿派參軍梁幾去調查孟達,又勸其入朝。孟達害怕了,於是作亂。[11]
《晉書》版本證實孟達確與申儀有隙。諸葛亮計劃藉此誘孟達倒戈歸蜀,派郭模詐降並趁機向申儀漏泄孟達的圖謀,想因此促使孟達叛魏。孟達得知事已泄,立即計劃作亂。當時屯宛城的司馬懿擔心孟達迅速作亂,寫信穩住他:「將軍昔日離開劉備,託身國家,國家委任將軍守邊圖謀蜀國,可見國家信任你。蜀人愚蠢,深恨將軍。諸葛亮希望你歸蜀,是他無計可施了。郭模告訴申儀的不是小事,諸葛亮怎能輕易讓他泄露?如此危險的舉動不難明白。」孟達得信大喜,在作亂與否之間猶豫不決。司馬懿趁機秘密率宛城本部軍馬進軍新城。司馬懿部將們建議先觀察孟達動向再進軍,但司馬懿答道:「孟達無信義,他既然因生疑而猶豫,我們應當抓緊這次機會除掉他。」司馬懿軍隨後急行軍,8天後即抵達新城。[12]
蜀漢和東吳也出兵支援孟達,分別到了西城安橋和木闌塞。司馬懿分派諸將以應之。[13]申儀也絕蜀道,使得蜀救兵不能到達。[14]
戰前,孟達寫信給諸葛亮,同意助蜀,且預言司馬懿不會前來。但八天後司馬懿軍到後,孟達再寫信給諸葛亮,表示震驚和難以置信司馬懿竟然才八天就到了新城。孟達以新城下轄三面環水的上庸城為基,建起木柵以自守。司馬懿軍涉水毀柵,到了上庸城外。司馬懿隨後分兵八面攻城,誘使孟達外甥鄧賢和部將李輔在圍城十六日後開門投降。孟達被俘殺,傳首京城洛陽。[15][16][17]
後果
編輯申儀已在魏興長期任職,素來作威作福,未經授權就私刻官印。得知孟達伏誅,他也產生疑心。當時那一帶很多郡守都向司馬懿獻禮賀捷。司馬懿派使者勸說申儀前去見司馬懿,並訊問其未經授權自刻官印事,將其解送京師。[18]
司馬懿及其軍俘獲萬餘人,還軍宛城。[19]司馬懿還將孟達餘眾七千戶遷往華北的幽州。蜀將姚靜、鄭他等率所部七千餘人降魏。[20][21]
司馬懿赴洛陽面見曹叡,曹叡問及如何應對東吳犯境,然後命他回宛城軍營。[22]
演繹
編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第九十四回提及了此亂,為了戲劇效果加入了一些虛構元素。
小說版本
編輯孟達邀當初與他一同投魏的金城太守申儀、上庸太守申耽共同作亂。申儀、申耽一邊佯作應承,一邊秘密計劃幫助來平亂的魏軍。他們對孟達謊稱準備不足,孟達相信了。
司馬懿使者參軍梁畿到新城,對孟達謊稱司馬懿已率軍赴長安抵禦蜀漢犯境。孟達暗喜,設宴款待梁畿,送其出城。他隨後令申儀、申耽於次日舉事。但就在此時,他聞報有一軍已到城外。孟達衝向城牆,看到這支軍隊是由老將右將軍徐晃所統領的。徐晃叫孟達投降,孟達卻箭射徐晃前額。孟達軍向徐晃軍亂箭射下,徐晃軍只得撤退。徐晃當夜因箭傷而亡,年五十九,屍體入棺送往洛陽安葬。
當時,司馬懿軍已出現在新城外,完全圍住了城。次日,孟達見申儀、申耽軍到,以為他們來助他了,開城門率軍攻司馬懿,但申儀和申耽卻罵道:「反賊休走!早早受死!」孟達感到有變,試圖撤回城中,但部下李輔、鄧賢已背叛了他,不讓他入城。申耽追上困乏的孟達,殺之,孟達軍投降。
司馬懿入新城,撫民勞軍,恢復城中秩序,向魏帝曹叡報捷,曹叡下令將孟達首級送往洛陽,加申耽、申儀官職,命隨司馬懿應對蜀漢犯境,命李輔、鄧賢守新城、上庸。[23]
中央電視台電視劇《三國演義》在小說基礎上,又虛構了司馬懿指使手下當場殺死申耽、申儀的劇情。
歷史性
編輯歷史上,申耽早已不再是上庸太守,也沒有捲入此亂,可能早已去世;也沒有證據表明徐晃參與了此次平亂。《三國志·徐晃傳》也沒有太多細節描述他的死,只是簡單說他於明帝太和元年(227年)過世。[24]
流行文化
編輯此戰在光榮遊戲《真·三國無雙4·猛將傳》中以「新城之戰」之名有表現。玩家只能選擇曹魏陣營的曹丕、司馬懿或徐晃(包括他們三個的4級武器)且必須擊敗孟達取得勝利。如玩家行動足夠迅速,可在蜀軍到達援助孟達前完成戰役階段。
註釋及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陳壽《三國志》卷三明帝紀:太和元年……十二月,……新城太守孟達反,詔驃騎將軍司馬宣王討之。
- ^ 2.0 2.1 陳壽《三國志》卷三明帝紀:[太和]二年春正月,宣王攻破新城,斬達,傳其首。
- ^ 同年,曹丕迫使東漢末代皇帝漢獻帝禪位,自稱皇帝,建立曹魏,標誌着三國時代的開始。
- ^ 裴注陳壽《三國志》卷三明帝紀引《魏略》曰:達以延康元年率部曲四千餘家歸魏。文帝時初即王位,既宿知有達,聞其來,甚悅,令貴臣有識察者往觀之,還曰「將帥之才也」,或曰「卿相之器也」,王益欽達。 ... 又加拜散騎常侍,領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
- ^ 裴注陳壽《三國志》卷三明帝紀引《魏略》曰:時眾臣或以為待之太猥,又不宜委以方任。
- ^ 房玄齡等《晉書》卷一宣帝紀:太和元年六月,天子詔帝屯於宛,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
- ^ 房玄齡等《晉書》卷一宣帝紀:初,蜀將孟達之降也,魏朝遇之甚厚。帝以達言行傾巧不可任,驟諫不見聽,乃以達領新城太守,封侯,假節。
- ^ 裴注陳壽《三國志》卷三明帝紀引《魏略》曰:達既為文帝所寵,又與桓階、夏侯尚親善,及文帝崩,時桓、尚皆卒,達自以羈旅久在疆埸,心不自安。
- ^ 孟達最初效力益州牧劉璋。劉備攻益州後,孟達於215年叛劉璋,投降劉備,效力劉備約五年,叛投曹丕。諸葛亮認為孟達能輕易改變立場,是不可信之人。
- ^ 房玄齡等《晉書》卷一宣帝紀:達於是連吳固蜀,潛圖中國。蜀相諸葛亮惡其反覆,又慮其為患。
- ^ 裴注陳壽《三國志》卷三明帝紀引《魏略》曰:諸葛亮聞之,陰欲誘達,數書招之,達與相報答。魏興太守申儀與達有隙,密表達與蜀潛通,帝未之信也。司馬宣王遣參軍梁幾察之,又勸其入朝。達驚懼,遂反。
- ^ 房玄齡等《晉書》卷一宣帝紀:達與魏興太守申儀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詐降,過儀,因漏泄其謀。達聞其謀漏泄,將舉兵。帝恐達速發,以書喻之曰:「將軍昔棄劉備,託身國家,國家委將軍以疆埸之任,任將軍以圖蜀之事,可謂心貫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齒於將軍。諸葛亮欲相破,惟苦無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豈輕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達得書大喜,猶與不決。帝乃潛軍進討。諸將言達與二賊交構,宜觀望而後動。帝曰:「達無信義,此其相疑之時也,當及其未定促決之。」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
- ^ 房玄齡等《晉書》卷一宣帝紀:吳蜀各遣其將向西城安橋、木闌塞以救達,帝分諸將以距之。
- ^ 陳壽《三國志》卷四十劉封傳裴注引《魏略》:及達反,儀絕蜀道,使救不到。
- ^ 房玄齡等《晉書》卷一宣帝紀:初,達與亮書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聞吾舉事,當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間也,則吾城已固,諸軍足辦。則吾所在深險,司馬公必不自來;諸將來,吾無患矣。」及兵到,達又告亮曰:「吾舉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上庸城三面阻水,達於城外為木柵以自固。帝渡水,破其柵,直造城下。八道攻之,旬有六日,達甥鄧賢、將李輔等開門出降。斬達,傳首京師。
- ^ 陳壽《三國志》卷三明帝紀:二年春正月,宣王攻破新城,斬達,傳其首。
- ^ 裴注陳壽《三國志》卷三明帝紀引《魏略》曰:宣王誘達將李輔及達甥鄧賢,賢等開門納軍。達被圍旬有六日而敗,焚其首於洛陽四達之衢。
- ^ 房玄齡等《晉書》卷一宣帝紀:初,申儀久在魏興,專威疆埸,輒承制刻印,多所假授。達既誅,有自疑心。時諸郡守以帝新克捷,奉禮求賀,皆聽之。帝使人諷儀,儀至,問承制狀,執之,……
- ^ 房玄齡等《晉書》卷一宣帝紀:俘獲萬餘人,振旅還於宛。
- ^ 房玄齡等《晉書》卷一宣帝紀:又徙孟達餘衆七千餘家於幽州。蜀將姚靜、鄭他等帥其屬七千餘人來降。
- ^ 司馬光等《資治通鑑》不採用《晉書》這個記錄。
- ^ 房玄齡等《晉書》卷一宣帝紀:……歸於京師。……屬帝朝於京師,天子訪之於帝。……天子並然之,復命帝屯於宛。
- ^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四回:卻說孟達在新城,約下金城太守申儀、上庸太守申耽,剋日舉事。……達奪路而走,申耽趕來。達人困馬乏,措手不及,被申耽一鎗刺於馬下,梟其首級。餘軍皆降。李輔、鄧賢大開城門,迎接司馬懿入城。撫民勞軍已畢,遂遣人奏知魏主曹叡。叡大喜,教將孟達首級去洛陽城市示眾;加申耽、申儀官職,就隨司馬懿征進;命李輔、鄧賢守新城、上庸。
- ^ 陳壽《三國志》卷一十七徐晃傳:太和元年薨,諡曰壯侯。
- 陳壽《三國志》
- 房玄齡《晉書》
- 羅貫中《三國演義》
- 裴松之《三國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