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賁 (社會學家)

社会学家、文学评论家

徐賁(1950年),男,江蘇蘇州人,中國社會學家。美國馬薩諸塞大學英語文學博士,美國加州聖瑪利學院英文系教授,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兼職教授[1]

生平

編輯

畢業於復旦大學,獲馬薩諸塞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教於蘇州大學外文系,現任美國加州聖瑪利學院英文系教授。[2]

觀點

編輯

提倡民主、法制、公民教育。曾經多年在《南方周末》的自由談等欄目發表文章,評論新聞及公共議題,推廣普世價值及自由民主。截至2017年3月30日,其在南方周末的文章均已刪除。

現時常在端傳媒發表文章。他說我們需要避免用浪漫情調的群體親密感、或者血緣感去設想群體的認同。現代中國成員的身份應當是中國公民,不是新浪漫主義的老百姓,也不是炎黃子孫。現代政治文化參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使人們建立一種公民之間的文化開明(civility)和團結(solidaridy)觀念。在《論黑暗時期的人性》一文中,阿倫特說:尋找親密和親情,這是被排斥在公共領域之外的群體的特徵,對於納粹統治下的猶太人,這種親密性的代價是世界的失落(worldlessness),而這種表現是「因為共同可見世界的失落而尋找的心理補償。親情至密不是政治性的人際觀係,也不是政治性聯係的扭帶。真正的政治扭帶只能是公民友誼和休戚與共的團結,訴諸家人、血緣情誼,說明群體缺乏基礎公民友誼和團結,群體成員也會喪失公眾價值判斷的獨立」。

著作

編輯

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1992)、Disenchanted Democracy(1999)、《走向後現代和後殖民》(1996)、《文化批評往何處去》(1998)、《知識分子和公共政治》、《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2008)、《統治與教育:從國民到公民》(牛津大學出版社,2012)等。[3]

著作列表

編輯
  • 《走向後現代和後殖民》(1996)
  • 《文化批評往何處去:八十年代末後的中國文化討論》(1998, 2011)
  • 《知識分子:我的思想和我們的行為》(2005)
  • 《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2008)
  • 《通往尊嚴的公共生活:全球正義和公民認同》(2009)
  • 《在傻子和英雄之間:群眾社會的兩張面孔》(2010)
  • 《什麼是好的公共生活》(2011)
  • 《統治與教育:從國民到公民》(牛津大學出版社,2012)
  • 《懷疑的時代需要怎樣的信仰》(2013)
  • 《政治是每個人的副業》(2013)
  • 《明亮的對話——公共說理十八講》(2014)
  • 《閱讀經典:美國大學的人文教育》(2015)
  • 《經典之外的閱讀》(2018)
  • 《暴政史:二十世紀的權力與民眾》(2020)[4]
  • 《與時俱進的啟蒙》(2021)
  • 《批判性思維的認知與倫理》(2021)
  • 《人文啟蒙的知識傳播原理》(2022)
  • 《西方人文經典講演錄》(202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徐學勤. 徐贲 要让今天的人们恢复对启蒙的信心. 新京報. 2019-02-16 [2022-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1). 
  2. ^ 观点中国网 徐贲. [2013-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7). 
  3. ^ 爱思想网 徐贲. [2013-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6). 
  4. ^ 徐賁. 暴政史:二十世紀的權力與民眾. 香港: 牛津大學出版社. ISBN 978019098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