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國夫
小川國夫(1927年12月21日 - 2008年4月28日)是一位日本作家,「內向的一代」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創作受天主教影響,作品常常融匯夢與現實,有現代主義傾向。
小川國夫 | |
---|---|
出生 | 1927年12月21日 靜岡縣志太郡藤枝町(現藤枝市) |
逝世 | 2008年4月28日 靜岡縣靜岡市 |
職業 | 小説家 |
國籍 | 日本 |
創作時期 | 1954年 - 2008年 |
體裁 | 現代主義小説 |
文學運動 | 內向的一代 |
獎項 | 川端康成文學獎 讀賣文學獎 |
生平
編輯小川國夫1927年12月21日生於靜岡縣志太郡藤枝盯(現藤枝市)。小川國夫的祖父是一家國產商店的經營者。及至小川國夫出生前,小川國產商店因破產而交由銀行管理。他十五歲時銀行管理才取消。1928年小川國夫的父親被征入伍,家境艱難。小川國夫自幼體質孱弱,小學五年級時曾因患肺結核休學兩年。從那時起他便喜愛川端康成的作品和繪畫。他對繪畫的興趣一直持續到大學時代,這對他日後的創作頗有禪益。1942年他入志太中學。1944年7月日本政府因發動侵略戰爭,國內勞動力不足,開始強制動員中學生到工廠勞動。是年小川困夫被動員到小柳造船廠工作,這一經歷為他自傳式作品系列提供了素材。1946年小川國夫入舊制高等學校文科。1947年受洗成為天主教徒,教名奧斯定(アウグスチノ)。
1950年他考入東京大學國文科。這時他陷入精神上的異常痛苦之中。為了擺脫這一苦惱,他嘗試了兩個辦法。其一是寫小說,另一辦法就是離開日本。1953年10月他作為自費留學生赴法國,在巴黎大學、格勒諾布爾大學學習。1956年回國。1986年獲川端康成文學獎,1998年獲讀賣文學獎。1990年4月任教於大阪藝術大學。2008年4月28日因肺炎在靜岡市去世[1][2]。
創作
編輯小川國夫20歲便開始了小說創作。1952年他寫了小說《光岳》、《木暮陪一》。同年他開始創作自傳性小說《動員時代》(1954)。1953年1月他將《木暮皓一》和《動員時代》的原稿交給了當時的東京大學文學系講師、評論家吉田精一。後評論家本多秋五將《木暮皓一》改題為《東海邊》、交由《近代文學》十月號發表。小川國夫在留學期間曾騎機器腳踏車到法國南部、意大利、英國和地中海沿岸旅行。回國後,同丹羽正,金子博、飯島耕一等人創辦了同人雜誌《青銅時代》,發表了以他當時的經歷為素材而創作的短篇小說《阿波羅之島》等作品。這些短篇小說的筆調好似素描,清晰地反映了自然[3],文中省略甚多,對入的描寫也極為單純。以上幾點構成了小川國夫創作的主要特徵。1957年小川國夫自費出版了五百冊以《阿波羅之島》等篇為主的短篇小說集《阿波羅之島》,但在當時僅賣出一本。買書的是屬於「第二次戰後派」作家的島尾敏雄。1965年,島尾敏雄在《朝日新聞》上發表文章,盛讚《阿波羅之島》,小川國夫因此而受到注意,終於登上了文壇。
之後,他連續在《審美》、《中央公論》、《南北》、《文學》、《群像》、《文學界》等雜誌上發表了大量作品。1967年審美社出版了小川國夫以故鄉和地中海為舞台,回億幼時和青年肘代異國旅行的小說《在生的正中》。1969年他發表了小說《蓋黑爾港》。《蓋黑爾港》的原型是他十年前的習作《聖母之日》。他的習作大體可分為四類,即自傳性作品;以聖經為題材的作品;帶地方色彩的虛構作品和以外國為舞台的虛構作品。小川國夫在作品中注重對感覺的描寫,注重表現,注重對自然的描寫,試圖通過這些來刻劃人物的內心世界。這種藝術特色使他成為「脫離意識形態的內向的一代」的作家之一。小川國夫的主要作品有與卡夫卡的小說頗有一致之處的中篇小說《嘗試之岸》(1973);受《舊約》影響的小說《一本聖經》(1973);還有《來自海上的光》(1968)、《悠藏留下的》(1969)、《他的故鄉》(1974)、《青銅時代》(1974)、《非洲之死》(1980年)、隨筆集《一串葡萄》(1970)、《漂泊世界》等。
參考資料
編輯- ^ 靜岡新聞. 作家の小川国夫さんが死去 80歳、藤枝市出身. 2008年4月8日 [2007年4月8日].
- ^ Death notice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8-10-08.
- ^ Biographical Briefs (N-S)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8-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