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故事和激動科學故事

宇宙故事》(英語:Cosmic Stories)和《激動科學故事》(Stirring Science Stories)都是美國科幻紙漿雜誌,其中《宇宙故事》又名《宇宙科幻》(Cosmic Science-Fiction),兩本雜誌1941至1942年共發行七期,均為雙月刊,出版月份正好錯開,主編和出版社都相同。主編唐納德·沃爾海姆完全沒有稿費預算,所以作品來源全靠他在科幻愛好者組織未來派作家的朋友贊助,如詹姆斯·布萊什西里爾·科恩布魯斯等。艾薩克·阿西莫夫也贊助過一部作品,但由於競爭科幻雜誌《慧星》主編弗雷德里克·奧林·特里曼對這種無償供稿感到憤怒,覺得這會導致付費雜誌讀者流失,打算封殺相關作家,阿西莫夫此後堅持要收取稿費[1]。科恩布魯斯貢獻的作品最多,很多是用不同的化名發表,例如他署名塞西爾·科溫的小說《十三點正》就大獲成功,幫助他在科幻文學領域打響名氣。兩本雜誌都在1941年中停刊,主編設法說服另一家出版社在1942年3月推出一期《激動科學故事》,但還是因二戰影響再度停刊。

1941年5月期《宇宙科幻》,封面由漢尼斯·博克創作

其他在兩本雜誌發表作品的名作家包括達蒙·奈特戴維·凱勒。1941年2月的《激動科學故事》登有奈特發表的第一部作品《韌性》,但該文首段就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單詞印錯,導致內容大相逕庭。凱勒此時已小有名氣,但沃爾海姆得知他偶爾會無償向愛好者雜誌供稿,結果凱勒也送出一部小說。雜誌刊登的畫作質量參差不齊,1941年7月的《宇宙故事》封面由艾略特·多爾德創作,是他最後的科幻作品。漢尼斯·博克向兩本雜誌提供多幅封面和插圖,之後成為科幻領域的知名畫家。

出版史

編輯
十一 十二
1941 1/1 1/2 1/3
1942 2/1
《科幻季刊》全部四期的出版資訊,左側是年份,上方是月份,其他
數字代表「卷號/期數」,均為唐納德·沃爾海姆主編。

科幻文學作品早在20世紀20年代前就開始出版,但起初沒有獨立發行,直到1926年雨果·根斯巴克推出歷史上第一本純科幻紙漿雜誌《驚奇故事》才改變局面。到了30年代末,科幻雜誌市場呈現井噴,新品在1939至1941年間如雨後春筍般湧現。[2]唐納德·沃爾海姆(Donald A. Wollheim)很喜歡科幻作品,是很有抱負的編輯和作家,他於1940年末在報攤上看到《激動偵探和西方故事》(Stirring Detective and Western Stories)雜誌後致信發行商阿爾賓出版社(Albing Publications),詢問對方是否打算新辦科幻雜誌。沃爾海姆獲邀前去出版社辦事處會面,據他事後回憶:[3]

我見到父子倆,兒子大概二十多歲,父親五十多歲,在廣告部角落的同一張桌前辦工。他們曾為新聞公司(發佈商)工作,身穿掛牌或類似檔次服裝。他們說:「我們沒什麼資本,但要是你能不花一分錢就湊足雜誌素材,我們最多可以出15美元購買畫作,這樣就能出書。如果雜誌熱賣,我們才能從第三期出版後開始向你支付固定薪資。」我當時就想,至少能積攢經驗吧,總比啥都沒有強。[注 1]

十一 十二
1941 1/1 1/2 1/3
《宇宙故事》全部三期的出版資訊,左側是年份,上方是月份,其他
數字代表「卷號/期數」,均為沃爾海姆主編。

沃爾海姆向保持聯絡的科幻愛好者寫信,告訴他們新雜誌即將面世的消息。出版社原計劃發行月刊,之後改成兩本雙月刊,出版月份相互錯開,書名分別叫《宇宙故事》和《激動科學故事》。[4]1941年2月,《激動科學故事》創刊號率先發佈,沃爾海姆曾宣佈要讓雜誌從1940年12月15日開始擺上報攤銷售,但據達蒙·奈特(Damon Knight)事後回憶,雜誌實際是在1941年1月上架[3][4]。此後兩本雜誌交替出版直至1941年7月的《宇宙故事》(此時封面已更名《宇宙科幻》),隨後全部停刊。幾個月後,沃爾海姆通過曼哈頓虛構出版社(Manhattan Fiction Publications)發行第四期《激動科學故事》,標註日期1942年3月,但面對戰時限制,新東家也無法維繫,兩本雜誌都淪為歷史。[1][5][6]

1941年1月,《作家文摘》(Writer's Digest)發佈公告,稱《宇宙故事》和《激動科學故事》的稿酬為每字半美分,雖然偏低,但如果沃爾海姆能爭取到的話,兩本雜誌仍能與眾多競爭對手站到同一起跑線[7]。西里爾·科恩布魯斯(C.M. Kornbluth)後來拿到部分小說的稿費,但費率遠達不到每字半美分的標準[8]

內容和評價

編輯
 
《激動科學故事》創刊號,封面由里奧·莫雷繪製

根據沃爾海姆的設想,《激動科學故事》就像兩本綁在一起的雜誌,前半部書名《激動科幻》(Stirring Science-Fiction),後半部《激動奇幻》(Stirring Fantasy-Fiction),中間用社論和讀者來信專欄「渦旋」(The Vortex)分隔[5]。據他描述,「《激動科學故事》可不僅僅是一本雜誌,而是兩本,就像封面下相互擁抱的連體雙胞胎,這在科幻和奇幻雜誌出版史上尚屬首次」[7]

沃爾海姆是紐約科幻愛好者組織「未來派作家」(Futurians)成員,許多同好已經開始投稿,其中艾薩克·阿西莫夫弗雷德里克·波爾、西里爾·科恩布魯斯和詹姆斯·布萊什(James Blish)等人之後成為成名科幻作家[9]。另一位未來派作家成員羅伯特·朗茲Robert A. W. Lowndes)同意幫沃爾海姆尋找前兩期雜誌的免費素材[7]。朗茲和波爾已在其他新雜誌任主編,而且此時的付費科幻小說市場需求很大,但未來派作家創作熱情高漲,除沃爾海姆本人所寫的一些文章外,兩本雜誌所需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他們贊助[10]。科恩布魯斯貢獻的小說最多,很多是用不同的化名發表,如塞西爾·科溫(Cecil Corwin)、S·D·哥特曼(S.D. Gottesman)和肯尼斯·法爾康納(Kenneth Falconer[5][10]。其他為雜誌添磚加瓦的未來派作家包括布萊什、朗茲、沃爾特·庫比留斯Walter Kubilius)、大衛·凱爾David Kyle)和約翰·米歇爾John B. Michel)。許多小說是由多名未來派作家合著,發表時均署化名。[1][5]《激動科學故事》1941年2月刊載奈特的處女作《韌性》(Resilience),但首段就有至關重要的單詞印錯,導致情節難以理解[3][注 2]奈特此後也加入未來派作家,但《韌性》出版時他還在俄勒岡州生活[3]

評論家普遍認為科恩布魯斯署化名塞西爾·科溫的文章《十三點正》(Thirteen O'Clock)是《激動科學故事》創刊號的最佳小說,奈特稱讚該文是「令人愉悅的瘋狂幻想」,是科恩布魯斯的成名作[3][5][10]。此後兩本雜誌繼續刊載頗受好評的文章,如朗茲的《長牆》(The Long Wall),布萊什的《真正的驚悚》(The Real Thrill),米歇爾的《小心哥布林》(The Goblins Will Get You),科恩布魯斯的《沙發中的城市》(The City in the Sofa)、《高梁話語》(What Sorghum Says)、《金光大道》(The Golden Road)和《上師真言》(The Words of Guru[1][5][9][10]

 
1941年4月的《激動科學故事》,封面由漢尼斯·博克創作

1941年3月的《宇宙故事》創刊號登有阿西莫夫小說《秘密感官》(The Secret Sense),把文稿交給沃爾海姆後,他曾與科幻雜誌《慧星》(Comet)主編弗雷德里克·奧林·特里曼(F. Orlin Tremaine)會面,特里曼對無償供稿感到憤怒,覺得這會導致付費雜誌讀者流失,打算封殺這些作家。阿西莫夫告訴對方,自己的文章即將在《宇宙故事》刊登,稿費已經拿到。據他的自傳體文集《早期阿西莫夫》(The Early Asimov)記載,得知特里曼的態度後,他曾要求沃爾海姆支付五美元意思一下;阿西莫夫的自傳《記憶猶新》(In Memory Yet Green)的記載略有不同,稱他在雜誌面世前找上沃爾海姆,提議要麼署化名發表,要麼支付五美元稿酬,「即便文章一無不值,我的名聲也好歹值點錢。」[1]沃爾海姆勉強同意付款五美元,還稱這相當於每字2.5美元稿費,意指文章署名的兩個單詞[12][注 3]。沃爾海姆事後表示,這五美元相當於買下署名權,以後阿西莫爾署名發表任何作品,他都能起訴要求特許權使用費[3]

震驚科幻》(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是當時美國市場佔據領先地位的科幻雜誌,主編約翰·W·坎貝爾面對阿爾賓出版社的無稿酬政策反應波瀾不驚,與特里曼形成鮮明對比。在坎貝爾看來,作者願意無償提供的小說肯定好不到哪兒去,新雜誌沒有競爭力。[12]事實證明,《宇宙故事》和《激動科學故事》的確無法同支付稿費的對手競爭,但在奈特看來,沃爾海姆依然把雜誌品質控制在「頗為驚人的高度」[3][5]

除未來派作家外,沃爾海姆還獲得部分成名作家贊助作品,如戴維·凱勒(David H. Keller)和克拉克·阿什頓·史密斯。沃爾海姆得知凱勒偶爾會向愛好者雜誌無償供稿,所以特地聯繫對方並獲得一部小說。[7]

沃爾海姆從漢尼斯·博克(Hannes Bok)手中取得大量畫作為雜誌增色添彩,之後博克成為科幻領域的知名畫家[7]。博克很喜歡科恩布魯斯的《十三點正》,為此創作的插圖已經超過該期雜誌所需,最終多出來的畫作在後來的雜誌中用於宣傳[13]。里奧·莫雷(Leo Morey)拿到《激動科學故事》創刊號的15美元畫作預算,此時他已是小有名氣的畫家[7]。但這幅封面平平無奇,奈特之後表示,圖上的氣閘門明顯與事實不符,根本不值15美元[3]。雜誌中還有丹佛畫家羅伊·亨特(Roy Hunt)免費提供的畫作[7]。最後一期(1941年7月)《宇宙故事》的封面由艾略特·多爾德(Elliott Dold)供稿,他曾是極富盛名的科幻畫家,但這幅封面就是他最後的科幻作品[14]。畫中描繪的場景源自科恩布魯斯署化名「沃爾特·戴維斯」(Walter C. Davies)的小說《干擾》(Interference),科幻史學家馬里·里奇(Mark Rich)稱讚封面表現優異,對場景的把握非常準確[15]

書目詳細資訊

編輯
 
1941年7月《宇宙故事》,艾略特·多爾德繪製封面

《宇宙故事》從1941年2月開始共出版三期,共享一;《激動科學故事》同年三月發行創刊號,前三期一卷,1942年的第二期單獨一卷。所有雜誌均為唐納德·沃爾海姆主編,定價15美分。兩本雜誌都是雙月刊,出版月份正好錯開。《宇宙故事》停刊後,《激動科學故事》直到1942年3月才推出第四期。《宇宙故事》第二和第三期雜誌封面更名《宇宙科幻》,但標頭名稱不變。1941年面世的六期雜誌(每種三期)均由紐約阿爾賓出版社發行,第四期《激動科學故事》改經紐約曼哈頓虛構出版社面世。《宇宙故事》三期均為紙漿雜誌規格,前兩期130頁,最後一期116頁;《激動科學故事》前三期也是紙漿雜誌規格,都是128頁,第四期改為加大紙漿雜誌尺寸,68頁。[1][5]

註釋

編輯
  1. ^ 達蒙·奈特在介紹未來派作家組織發展史的著作《未來派作家》(The Futurians)中引述這段話,並在語句中增加括弧和解釋說明「(發佈商)」[3]。除沃爾海姆外,未來派作家、弗雷德里克·波爾的夫人萊斯利·佩里Leslie Perri)也曾與阿爾賓出版社達成類似協定,她主編的《電影愛情故事》(Movie Love Stories)同樣沒有稿費預算;但據奈特回憶,該雜誌大部分內容都是佩里親自創作,如果一點報酬都沒有,估計她也不會接受。[3]
  2. ^ 文中堅不可摧的外星生命稱人類「易碎人」(Brittle People),而且該稱呼只出現一次,印刷工意外弄掉該詞組後憑記憶換上「小矮人」(Little People[3][11]
  3. ^ 阿西莫夫覺得沃爾海姆用信寄出五美元支票的做法毫無必要而且令人反感。他後來還告訴奈特,自己本打算拿到支票後直接退五美元現金給沃爾海姆,只是當時他心中厭煩,壓根兒沒想到這事[3]

腳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Thompson (1985a), pp. 168–170.
  2. ^ Edwards & Nicholls (1993), pp. 1066–1068.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Knight (1977), pp. 60–63.
  4. ^ 4.0 4.1 Rich (2010), p. 74.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Thompson (1985b), pp. 617–620.
  6. ^ Rich (2010), pp. 106–108.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Rich (2010), pp. 78–79.
  8. ^ Rich (2010), pp. 89–91.
  9. ^ 9.0 9.1 Knight (1977), p. vii.
  10. ^ 10.0 10.1 10.2 10.3 Ashley (2000), pp. 161–163.
  11. ^ Pohl (2002), p. 202.
  12. ^ 12.0 12.1 Asimov (1979), pp. 284–285.
  13. ^ Rich (2010), p. 84.
  14. ^ Weinberg (1988), pp. 94–95.
  15. ^ Rich (2010), p. 96.

來源

編輯

擴展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