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歷史

地区专门史

現代的孟加拉國建立於1971年。在孟加拉國解放戰爭之後,孟加拉國脫離巴基斯坦實現了獨立。本地區早期歷史的特徵是一個接着一個的印度帝國、內部紛爭和印度教和佛教為主導地位的爭鬥。自13世紀,伊斯蘭教傳入。

古代歷史

編輯

孟加拉國起碼在兩萬年前已經有人類居住, 大概四千年前出現青銅文明。[來源請求] 許多在孟加拉國的考古發掘揭示了印度次大陸的北方黑色拋光陶瓷文化的證據。這個是一個鐵器時代文化,開始於大約公元前700年,在公元前500至前300年達到頂峰。

中國典籍中,孟加拉在《後漢書》作「磐啟國」;

中世紀初期

編輯

波羅王朝是孟加拉第一個獨立的佛教王朝。

宋代趙汝適著《諸蕃志》中稱為「鵬茄羅」,國都「茶那咭」;汪大淵著《島夷志略》作「朋加剌」;馬歡著《瀛涯勝覽》作「榜葛剌」。

中世紀後期

編輯

伊斯蘭教最早出現在孟加拉地區是7世紀。這個是由阿拉伯穆斯林商隊和蘇菲派傳教士帶來的。之後的12世紀,穆斯林征服了這一地區,這個導致伊斯蘭教深深地植根於此。[1]

1203年,第一個穆斯林統治者,突厥人,Muhammad Bakhtiyar Khalji攻佔了Nadia,建立了穆斯林統治。

在16世紀早期被普什圖族的蘇爾帝國統治。

到16世紀時,孟加拉發展成為次大陸上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文化昌盛的地區。

莫臥兒統治時期時期

編輯

孟加拉的納瓦布 (孟加拉語:বাংলার না) 是印度莫臥兒王朝的孟加拉蘇巴的世襲統治者。18世紀初,孟加拉的納瓦布是孟加拉、比哈爾和奧里薩三個地區事實上的獨立統治者,這三個地區構成了現代的主權國家孟加拉國和印度的西孟加拉邦、比哈爾邦和奧里薩邦。 他們通常被稱為孟加拉、比哈爾和奧里薩的納瓦布(Bengal: বাংলা, বিহার উড়িষ্যার নববা)。 納瓦布家族以穆爾西達巴德為基地,位於孟加拉、比哈爾和奧迪沙的中心位置。他們的首領,一位前首相,成為第一個納瓦布。納瓦布繼續以莫臥兒皇帝的名義發行硬幣,但就所有實際情況而言,納瓦布作為獨立的君主進行管理。孟加拉繼續向德里的皇室國庫貢獻最大份額的資金。納瓦布們在賈加特-賽特等銀行家的支持下,成為莫臥兒宮廷的財政支柱。在18世紀,孟加拉的納瓦布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統治者之一 。

殖民時期

編輯

葡萄牙人是最早的歐洲人抵達孟加拉。他們於15世紀後期來到這裏。

18世紀後半葉淪為英國殖民地,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巴基斯坦

編輯
 
1950年代的謝赫·穆吉布·拉赫曼

19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被分割:西孟加拉印度,東孟加拉(亦即東巴基斯坦)則根據最後一任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的蒙巴頓方案巴基斯坦。但是,地理上的相互隔絕,民族、文化和語言的巨大差異終於使相距約2000公里東、西巴基斯坦內部矛盾走向不可調和。1948年2月23日,巴基斯坦政府宣佈烏爾都語為唯一的官方語言,此舉激發了以孟加拉語占絕大多數的東巴基斯坦的強烈抗議。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編輯

1971年3月26日東巴宣佈獨立,西巴展開武力鎮壓,隨後發生大規模動亂和難民潮。印度則開始籌劃以戰爭手段支持孟加拉國獨立以肢解巴基斯坦。11月21日,印軍在蘇聯的支持下,大舉進軍援助東巴的獨立軍,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12月,戰爭擴大到西巴基斯坦,發展成全面戰爭。12月7日,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票通過決議,要求印巴雙方停火和撤軍。印軍仍持續大舉進攻,於12月16日攻佔達卡,東巴駐軍無條件投降。1972年1月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巴基斯坦總統佐·阿·布托釋放了被以「叛國罪」逮捕的東巴人民聯盟領袖穆吉布·拉赫曼,後者就任孟加拉國第一任總統。

馬來西亞和其鄰國印度尼西亞於1972年2月24日正式承認孟加拉國的獨立,也是首批承認孟國的穆斯林居多國家[2]。1999年,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穆罕默德曾經訪問孟加拉國,同時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也於2000年訪問馬來西亞[3]。兩次訪問使得兩國開始進行合作,使孟加拉國勞工能夠出口至馬來西亞[3]

1981年5月30日,齊亞·拉赫曼總統在吉大港遇刺身亡,阿卜杜勒·薩塔爾出任代總統。1982年3月24日,陸軍參謀長侯賽因·穆罕默德·艾爾沙德宣佈實行軍管,解除薩塔爾的總統職務,自任軍法管制行政總裁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後任總統。卡莉達·齊亞領導孟加拉國民族主義黨同艾爾沙德政府鬥爭長達8年之久,1990年12月6日,艾爾沙德辭職,從此結束他九年的統治。卡莉達·齊亞在1991年大選中獲勝出任總理。

2006年10月31日,非黨派看守政府成立,總統亞傑丁·艾哈邁德兼任看守政府總理[4]。2007年1月12日,法赫爾丁·艾哈邁德宣誓就任看守政府總理[5]

Module:Format_link第141行Lua錯誤:attempt to index field 'target' (a nil value) 2024年,孟加拉國發生左翼領導的大規模遊行示威以抗議最高法院做出的關於恢復公務員配額錄取制度的決定,示威推翻了孟加拉國現任政府,總理謝赫·哈西娜·瓦吉德倉皇出逃至印度,軍政府重新掌權。[6]

參考文獻

編輯
  1. ^ Eaton, R. The Rise of Islam and the Bengal Fronti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ISBN 0-520-20507-3. 
  2. ^ Salahuddin Ahmed. Bangladesh: Past and Present. APH Publishing. 2004: 207– [2019-11-30]. ISBN 978-81-7648-46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1). 
  3. ^ 3.0 3.1 Dr. Abdul Ruff Colachal. Bangladesh-Malaysia Ties. Asian Tribune. 7 May 2008 [21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6). 
  4. ^ 存档副本. [201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2). 
  5. ^ 存档副本. [201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8). 
  6. ^ Bangladesh PM Sheikh Hasina resigns, interim government to be formed. 路透社. 2024-08-05 [2024-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