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4月28日)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奧斯卡最佳製作設計獎(英語:Academy Award for Best Production Design)也稱最佳藝術指導獎,是奧斯卡金像獎的其中一個獎項,每年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頒發給該年度傑出的電影藝術指導和美術指導。此獎項於第1屆奧斯卡金像獎便設有該獎項,當時名稱為「Best Art Direction」,在1940年第13屆到1967年第40屆時區分為「最佳黑白片藝術指導」和「最佳彩色片藝術指導」(僅1957年第30屆和1958年第31屆曾整併為一個最佳藝術指導獎項);1941年第14屆則再把獲獎人所擔任的工作分為「美術指導」(Art director,2009年第82屆起更名為「製作指導」Production Design至今)和「佈景設計」(Interior decorator,1947年第20屆起更名為Set Decoration至今)。目前獎項名稱「Production Design」則是從2012年第85屆起正式更名。[1]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獎 | |
---|---|
國家/地區 | 美國 |
主辦單位 |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 |
首次頒發 | 1929 |
應屆得主 | 美術指導:占士·普萊斯、肖娜·希斯 場景設計:茱扎·米哈萊克 《可憐的東西》 |
官方網站 | http://www.oscars.org |
熟面孔
編輯項目 | 姓名 | 次數 | 附註 |
---|---|---|---|
獲獎最多 | 西追·吉本森 | 11次 | 共39次獲提名[2][3] |
提名最多 | 西追·吉本森 | 39次 | 其中11次獲獎 |
始終未獲獎的人中提名次數最多的 | 羅蘭·安德森 | 15次提名 |
提名與獲獎名單
編輯1920年代
編輯年份 | 片名 | 美術指導 |
---|---|---|
1927/1928 (第1屆) |
《鴿》及《暴風雨》 | 威廉·卡麥隆·孟席斯 |
《第七天堂》 | 哈利·奧利佛 | |
《日出》 | 羅切斯·葛利斯 | |
1928/1929 (第2屆)[4] | ||
《聖陸雷大橋》 | 西追·吉本森 | |
《愛國男兒》 | 漢斯·德賴爾 | |
《不同凡響》 | 米切爾·萊森 | |
《辯詞》 | 威廉·卡梅隆·孟席斯 | |
《甦醒》 | 威廉·卡梅隆·孟席斯 | |
《馬路天使》 | 哈瑞·奧利弗 |
1930年代
編輯1940年代
編輯1950年代
編輯年份 | 片名 | 美術指導 | 場景設計 |
---|---|---|---|
1950 (第23屆) |
黑白片 | ||
《紅樓金粉》 | 漢斯·德賴爾 和 約翰·米漢 | 山姆·寇默 和 雷·莫耶 | |
《彗星美人》 | 喬治·戴維斯 和 萊爾·惠勒 | 湯瑪斯·雷托 和 沃爾特·斯考特 | |
《紅色多瑙河》 | 西追·吉本森 和 漢斯·皮特斯 | 埃德溫·威利斯 和 休·亨特 | |
彩色片 | |||
《霸王妖姬》 | 漢斯·德賴爾 和 沃爾特·泰勒 | 山姆·寇默 和 雷·莫耶 | |
《飛燕金槍》 | 西追·吉本森 和 保羅·格魯斯 | 埃德溫·威利斯 和 理查德·佩佛勒 | |
《目標月球》 | 恩斯特·菲格特 | 喬治·索利 | |
1951 (第24屆) |
黑白片 | ||
《慾海奇女子》 | 李察·戴伊 | 喬治·J·霍普金斯 | |
《十五重天》 | 萊爾·惠勒 和 利蘭·福勒 | 湯瑪斯·雷托 和 佛瑞德·J·羅德 | |
《崖畔之屋》 | 約翰·迪科爾 和 萊爾·惠勒 | 湯瑪斯·雷托 和 保羅·霍士 | |
《輪舞》 | 尚·歐博訥 | — | |
《彩鳳瑤琴》 | 西追·吉本森 和 保羅·格魯斯 | 埃德溫·威利斯 和 傑克·摩爾 | |
彩色片 | |||
《花都艷舞》 | 普雷斯頓·艾姆斯 和 西追·吉本森 | 埃德溫·威利斯 和 F·基奧·格里森 | |
《大衛王與貴妃》 | 喬治·戴維斯 和 萊爾·惠勒 | 湯瑪斯·雷托 和 保羅·霍士 | |
《里維埃拉》 | 利蘭·福勒、萊爾·惠勒 和 約瑟夫·賴特 | 湯瑪斯·雷托 和 沃爾特·斯考特 | |
《暴君焚城錄》 | 愛德華·卡法格諾、西追·吉本森 和 威廉·霍寧 | 休·亨特 | |
《曲終夢回》 | 海因·赫克羅斯 | — | |
1952 (第25屆) |
黑白片 | ||
《玉女奇男》 | 愛德華·卡法格諾、西追·吉本森 | 埃德溫·威利斯 和 F·基奧·格里森 | |
《嘉麗妹妹》 | 羅蘭·安德森 和 哈爾·佩雷拉 | 艾米爾·古利 | |
《斷腸花》 | 約翰·迪科爾 和 萊爾·惠勒 | 沃爾特·斯考特 | |
《羅生門》 | 松山崇 | 松本春造 | |
《薩巴達萬歲》 | 利蘭·福勒 和 萊爾·惠勒 | 克勞德·E·卡本特 和 湯瑪斯·雷托 | |
彩色片 | |||
《青樓情孽》 | 保羅·謝里夫 | 馬塞爾‧韋特斯 | |
《安徒生傳》 | 安東尼·克萊夫 和 李察·戴伊 | 霍華德·布里斯托爾 | |
《風流寡婦》 | 西追·吉本森 和 保羅·格魯斯 | 阿瑟·克拉姆斯 和 埃德溫·威利斯 | |
《蓬門今始為君開》 | 弗蘭克·霍塔林 | 小約翰·麥卡錫 和 查爾斯·S·湯普森 | |
《雪山盟》 | 約翰·迪科爾 和 萊爾·惠勒 | 湯瑪斯·雷托 和 保羅·霍士 | |
1953 (第26屆) |
黑白片 | ||
《凱撒大帝》 | 愛德華·卡法格諾、西追·吉本森 | 埃德溫·威利斯 和 休·亨特 | |
《馬丁·路德》 | 弗里茨·莫里舍特 和 保羅·馬克威茨 | — | |
《總統的夫人》 | 萊爾·惠勒 和 利蘭·福勒 | 保羅·霍士 | |
《羅馬假期》 | 哈爾·佩雷拉 和 沃爾特·泰勒 | — | |
《鐵達尼號》 | 萊爾·惠勒 和 莫里斯·蘭斯福德 | 史都特·A·賴斯 | |
彩色片 | |||
《聖袍千秋》 | 喬治·戴維斯 和 萊爾·惠勒 | 保羅·霍士 和 沃爾特·斯考特 | |
《圓桌武士》 | 阿爾弗雷德·榮格 和 漢斯·皮特斯 | 約翰·賈維斯 | |
《孤鳳奇緣》 | 西追·吉本森 和 保羅·格魯斯 | 阿瑟·克拉姆斯 和 埃德溫·威利斯 | |
《愛情三部曲》 | 普雷斯頓·艾姆斯、愛德華·卡法格諾、西追·吉本森 和 加布里埃爾·斯科格納米約 | 阿瑟·克拉姆斯、埃德溫·威利斯、F·基奧·格里森 和 傑克·摩爾 | |
《深宮怨》 | 西追·吉本森 和 尤里·麥卡利 | 埃德溫·威利斯 和 傑克·摩爾 | |
1954 (第27屆) |
黑白片 | ||
《碼頭風雲》 | 李察·戴伊 | — | |
《蓬門淑女》 | 羅蘭·安德森 和 哈爾·佩雷拉 | 山姆·寇默 和 格蕾絲·格雷戈里 | |
《縱橫天下》 | 愛德華·卡法格諾 和 西追·吉本森 | 埃德溫·威利斯 和 艾米爾·古利 | |
《歡樂飄香》 | 麥士·奧福斯 | — | |
《龍鳳配》 | 哈爾·佩雷拉 和 沃爾特·泰勒 | 山姆·寇默 和 雷·莫耶 | |
彩色片 | |||
《海底長征》 | 約翰·米漢 | 艾米爾·古利 | |
《錦繡天堂》 | 普雷斯頓·艾姆斯 和 西追·吉本森 | 埃德溫·威利斯 和 F·基奧·格里森 | |
《拿破侖情史》 | 利蘭·福勒 和 萊爾·惠勒 | 沃爾特·斯考特 和 保羅·霍士 | |
《粉腿紅綾》 | 羅蘭·安德森 和 哈爾·佩雷拉 | 山姆·寇默 和 雷·莫耶 | |
《星海浮沉錄》 | 馬爾科姆·伯特、吉恩·艾倫 | 艾琳·莎拉夫 和 喬治·J·霍普金斯 | |
1955 (第28屆) |
黑白片 | ||
《寡婦春情》 | 哈爾·佩雷拉 和 泰比·拉森 | 山姆·寇默 和 阿瑟·克拉姆斯 | |
《黑板叢林》 | 西追·吉本森 和 蘭道爾·杜爾 | 埃德溫·威利斯 和 亨利·蓋瑞斯 | |
《傷心淚盡話當年》 | 西追·吉本森 和 馬爾科姆·布朗 | 埃德溫·威利斯 和 休·亨特 | |
《金臂人》 | 約瑟夫·賴特 | 達瑞爾·西爾維拉 | |
《君子好逑》 | 愛德華·S·霍沃思 和 沃爾特·西蒙茨 | 羅拔·普里斯特利 | |
彩色片 | |||
《野餐》 | 威廉·弗蘭納里 | 喬·米辛納 和 羅拔·普里斯特利 | |
《長腿叔叔》 | 約翰·迪科爾 和 萊爾·惠勒 | 保羅·霍士 和 沃爾特·斯考特 | |
《紅男綠女》 | 奧利弗·史密斯 和 約瑟夫·賴特 | 霍華德·布里斯托爾 | |
《生死戀》 | 喬治·戴維斯 和 萊爾·惠勒 | 沃爾特·斯考特 和 傑克·斯塔布斯 | |
《捉賊記》 | 哈爾·佩雷拉 和 約瑟夫·麥克米蘭·約翰遜 | 山姆·寇默 和 阿瑟·克拉姆斯 | |
1956 (第29屆) |
黑白片 | ||
《回頭是岸》 | 西追·吉本森 和 馬爾科姆·布朗 | 埃德溫·威利斯 和 F·基奧·格里森 | |
《驕傲與褻瀆》 | 哈爾·佩雷拉 和 厄爾·亨德里克 | 山姆·寇默 和 弗蘭克·麥凱爾維 | |
《七武士》 | 松山崇 | — | |
《金車玉人》 | 羅斯·貝拉 | 威廉·基爾南 和 路易·帝亞吉 | |
《叛逆少年》 | 萊爾·惠勒 和 傑克·馬丁·史密斯 | 沃爾特·斯考特 和 史都特·A·賴斯 | |
彩色片 | |||
《國王與我》 | 約翰·迪科爾 和 萊爾·惠勒 | 保羅·霍士 和 沃爾特·斯考特 | |
《環遊世界八十天》 | 占士·蘇利文和肯·亞當斯 | 羅斯·多德 | |
《巨人》 | 伯里斯·列文 | 拉爾夫·赫斯特 | |
《梵谷傳》 | 西追·吉本森、漢斯·皮特斯 和 普雷斯頓·艾姆斯 | 埃德溫·威利斯 和 F·基奧·格里森 | |
《十誡》 | 沃爾特·泰勒 和 阿伯特·野崎 | 山姆·寇默 和 雷·莫耶 | |
1957 (第30屆)[9] | |||
《櫻花戀》 | 愛德華·S·霍沃思 | 羅拔·普里斯特利 | |
《甜姐兒》 | 哈爾·佩雷拉 和 喬治·戴維斯 | 山姆·寇默 和 雷·莫耶 | |
《戰國佳人》 | 威廉·霍寧 和 尤里·麥卡利 | 埃德溫·威利斯 和 休·亨特 | |
《美女霓裳》 | 威廉·霍寧 和 吉恩·艾倫 | 埃德溫·威利斯 和 理查德·佩佛勒 | |
《酒綠花紅》 | 沃爾特·霍爾舍 | 威廉·基爾南 和 路易·帝亞吉 | |
1958 (第31屆) | |||
《金粉世界》 | 威廉·霍寧(過世後獲獎) 和 普雷斯頓·艾姆斯 | 亨利·蓋瑞斯 和 F·基奧·格里森 | |
《一笑緣》 | 約翰·迪科爾 和 萊爾·惠勒 | 保羅·霍士 和 沃爾特·斯考特 | |
《梅姑姑》 | 馬爾科姆·伯特 | 喬治·J·霍普金斯 | |
《奪情記》 | 凱瑞·奧德爾 | 路易·帝亞吉 | |
《迷魂記》 | 哈爾·佩雷拉 和 亨利·巴姆斯特德 | 山姆·寇默 和 弗蘭克·麥凱爾維 | |
1959 (第32屆) |
黑白片 | ||
《安妮日記》 | 萊爾·惠勒 和 喬治·戴維斯 | 沃爾特·斯考特 和 史都特·A·賴斯 | |
《事業》 | 哈爾·佩雷拉 和 沃爾特·泰勒 | 山姆·寇默 和 阿瑟·克拉姆斯 | |
《熱情如火》 | 愛德華·S·霍沃思 | 艾德華·G·博伊爾 | |
《夏日驚魂》 | 奧利佛·梅塞爾 和 威廉·克爾納 | 史葛·斯利蒙 | |
《最後怒漢》 | 卡爾·安德森 | 威廉·基爾南 | |
彩色片 | |||
《賓虛》 | 威廉·霍寧(過世後獲獎) 和 愛德華·卡法格諾 | 休·亨特 | |
《地心遊記》 | 萊爾·惠勒、弗朗茲·巴切林 和 赫爾曼·A·布盧門塔爾 | 沃爾特·斯考特 和 約瑟夫·基什 | |
《奪魄驚魂》 | 威廉·霍寧(過世後獲提名)、羅拔·F·博伊爾 和 梅里爾·派 | 亨利·蓋瑞斯 和 弗蘭克·麥凱爾維 | |
《夜半無人私語時》 | 理查德·H·里德爾(過世後獲提名) | 羅素·A·高斯曼 和 露比·R·萊維特 | |
《歷劫鴛盟》 | 約翰·迪科爾 | 茱莉亞·赫倫 |
1960年代
編輯年份 | 片名 | 美術指導 | 場景設計 |
---|---|---|---|
1960 (第33屆) |
黑白片 | ||
《桃色公寓》 | 亞力山卓・崔魯納 | 艾德華·G·博伊爾 | |
《觸目驚心》 | 約瑟夫·赫爾利 和 羅拔·克拉特沃西 | 喬治·米洛 | |
《兒子與情人》 | 托馬斯·N·莫拉罕 | 萊昂內爾·庫奇 | |
《從心所願》 | 約瑟夫·麥克米蘭·約翰遜 和 肯尼斯·A·里德 | 羅斯·多德 | |
《拜訪小行星》 | 哈爾·佩雷拉 和 沃爾特·泰勒 | 山姆·寇默 和 阿瑟·克拉姆斯 | |
彩色片 | |||
《風雲羣英會》 | 亞歷山大·格力尊 和 艾瑞克·W·奧爾邦 | 羅素·A·高斯曼 和 朱莉亞·赫倫 | |
《殖邊壯史》 | 喬治·戴維斯 和 艾迪生·赫爾 | 亨利·蓋瑞斯、休·亨特 和 奧托·西格爾 | |
《碧港艷遇》 | 羅蘭·安德森 和 哈爾·佩雷拉 | 山姆·寇默 和 阿里戈·布雷希 | |
《小人物狂想曲》 | 愛德華·S·霍沃思 | 威廉·基爾南 | |
《旭日東升》 | 愛德華·卡雷爾 | 喬治·J·霍普金斯 | |
1961 (第34屆) |
黑白片 | ||
《江湖浪子》 | 亨利·霍納 | 傑納·卡拉漢 | |
《劫後昇平》 | 魯道夫·斯特爾納德 | 喬治·米洛 | |
《飛天驅·逐》 | 卡羅·克拉克 | 艾米爾·古利 和 哈爾·高斯曼 | |
《露滴牡丹開》 | 皮耶羅·赫拉爾迪 | — | |
《雙姝怨》 | 費爾南多·卡雷雷 | 艾德華·G·博伊爾 | |
彩色片 | |||
《西城故事》 | 伯里斯·列文 | 維克托·甘吉林 | |
《珠光寶氣》 | 羅蘭·安德森 和 哈爾·佩雷拉 | 山姆·寇默 和 雷·莫耶 | |
《花鼓戲》 | 亞歷山大·格力尊 和 約瑟夫·賴特 | 霍華德·布里斯托爾 | |
《萬世英雄》 | 維涅羅·科拉桑蒂 和 約翰·摩爾 | — | |
《夏日煙雲》 | 哈爾·佩雷拉 和 沃爾特·泰勒 | 山姆·寇默 和 阿瑟·克拉姆斯 | |
1962 (第35屆) |
黑白片 | ||
《怪屋疑雲》 | 亞歷山大·格力尊 和 亨利·巴姆斯特德 | 奧利佛·埃默特 | |
《新婚風波》 | 喬治·戴維斯 和 愛德華·卡法格諾 | 亨利·蓋瑞斯 和 理查德·佩佛勒 | |
《碧血長天》 | 愛德華·S·霍沃思、萊昂·巴薩克和 文森特·科達 | 加布里埃爾·貝西爾 | |
《諜網忠鴿》 | 羅蘭·安德森 和 哈爾·佩雷拉 | 山姆·寇默 和 弗蘭克·麥凱爾維 | |
《相見時難別亦難》 | 約瑟夫·賴特 | 喬治·J·霍普金斯 | |
彩色片 | |||
《沙漠梟雄》 | 約翰·鮑克斯 和 約翰·斯托爾 | 達里奧·西蒙尼 | |
《童話世界》 | 喬治·戴維斯 和 愛德華·卡法格諾 | 亨利·蓋瑞斯 和 理查德·佩佛勒 | |
《才子佳人》 | 亞歷山大·格力尊 和 羅拔·克拉特沃西 | 喬治·米洛 | |
《售貨員艷遇》 | 保羅·格魯斯 | 喬治·J·霍普金斯 | |
《叛艦喋血記》 | 喬治·戴維斯 和 約瑟夫·麥克米蘭·約翰遜 | 亨利·蓋瑞斯 和 休·亨特 | |
1963 (第36屆) |
黑白片 | ||
《偷渡金山》 | 傑納·卡拉漢 | — | |
《8½》 | 皮耶羅·赫拉爾迪 | — | |
《牧野梟獍》 | 哈爾·佩雷拉 和 泰比·拉森 | 山姆·寇默 和 羅拔·R·本頓 | |
《烈火乾柴》 | 羅蘭·安德森 和 哈爾·佩雷拉 | 山姆·寇默 和 格蕾絲·格雷戈里 | |
《榮譽曙光》 | 喬治·戴維斯 和 保羅·格魯斯 | 亨利·蓋瑞斯 和 休·亨特 | |
彩色片 | |||
《埃及妖后》 | 約翰·迪科爾、傑克·馬丁·史密斯、希爾亞德·M·布朗、赫爾曼·A·布盧門塔爾、埃爾文·韋伯、莫里斯·佩林 和 鮑里斯·朱拉加 | 保羅·霍士、沃爾特·斯考特 和 雷·莫耶 | |
《花花世界》 | 羅蘭·安德森 和 哈爾·佩雷拉 | 山姆·寇默 和 占士·W·佩恩 | |
《平西誌》 | 喬治·戴維斯、艾迪生·赫爾 和 威廉·費拉里(過世後獲提名) | 亨利·蓋瑞斯、小唐·格林伍德 和 傑克·米爾斯 | |
《亂世英傑》 | 萊爾·惠勒 | 傑納·卡拉漢 | |
《風流劍客走天涯》 | 拉爾夫·W·布林頓、喬絲琳·赫伯特 和 泰德·馬歇爾 | 喬西·馬卡文 | |
1964 (第37屆) |
黑白片 | ||
《古城春夢》 | 瓦西利斯·佛托普洛斯 | — | |
《最毒婦人心》 | 威廉·格拉斯哥 | 拉斐爾·布雷頓 | |
《靖海蛟龍》 | 凱瑞·奧德爾 | 艾德華·G·博伊爾 | |
《艾米麗的美國化》 | 喬治·戴維斯、漢斯·皮特斯 和 艾略特·史葛 | 亨利·蓋瑞斯 和 羅拔·R·本頓 | |
《靈肉思春》 | 史蒂芬·B·格萊姆斯 | — | |
彩色片 | |||
《窈窕淑女》 | 吉恩·艾倫 和 塞西爾·比頓 | 喬治·J·霍普金斯 | |
《雄霸天下》 | 約翰·布萊恩 和 莫利斯·卡特 | 柏德烈·麥克勞格林 和 羅拔·卡特賴特 | |
《歡樂滿人間》 | 卡羅·克拉克 和 威廉·H·湯基 | 艾米爾·古利 和 哈爾·高斯曼 | |
《瓊樓飛燕》 | 喬治·戴維斯 和 普雷斯頓·艾姆斯 | 亨利·蓋瑞斯 和 休·亨特 | |
《傻女十八嫁》 | 傑克·馬丁·史密斯 和 愛德華·S·霍沃思 | 沃爾特·斯考特 和 史都特·A·賴斯 | |
1965 (第38屆) |
黑白片 | ||
《百怪圖》 | 羅拔·卡特賴特 | 約瑟夫·基什 | |
《黑獄梟雄》 | 羅拔·埃米特·史密斯 | 弗蘭克·圖特爾 | |
《再生緣》 | 喬治·戴維斯 和 尤里·麥卡利 | 亨利·蓋瑞斯 和 查爾斯·S·湯普森 | |
《一線生機》 | 哈爾·佩雷拉 和 傑克·波普林 | 羅拔·R·本頓 和 約瑟夫·基什 | |
《柏林諜影》 | 哈爾·佩雷拉 和 泰比·拉森 | 泰德·馬歇爾 和 喬西·馬卡文 | |
彩色片 | |||
《齊瓦哥醫生》 | 約翰·鮑克斯 和 泰倫斯·馬什 | 達里奧·西蒙尼 | |
《萬世鴻圖》 | 約翰·迪科爾 和 傑克·馬丁·史密斯 | 達里奧·西蒙尼 | |
《萬世流芳》 | 李察·戴伊、威廉·J·克萊伯 和 大衛·霍爾(過世後獲提名) | 雷·莫耶、佛瑞德·M·馬克萊 和 諾曼·羅克特 | |
《飛女黛絲》 | 羅拔·卡特賴特 | 喬治·J·霍普金斯 | |
《仙樂飄飄處處聞》 | 伯里斯·列文 | 沃爾特·斯考特 和 露比·R·萊維特 | |
1966 (第39屆) |
黑白片 | ||
《靈慾春宵》 | 理查德·賽爾伯特 | 喬治·J·霍普金斯 | |
《飛來福》 | 羅拔·盧特哈特 | 艾德華·G·博伊爾 | |
《馬太福音》 | 路易吉·斯卡克恰諾斯 | — | |
《巴黎戰火》 | 威利·霍爾特 | 馬克·弗雷德里克斯 和 皮埃爾·古夫羅 | |
《長相憶》 | 喬治·戴維斯 和 保羅·格魯斯 | 亨利·蓋瑞斯 和 休·亨特 | |
彩色片 | |||
《神奇旅程》 | 傑克·馬丁·史密斯 和 戴爾·亨尼斯 | 沃爾特·斯考特 和 史都特·A·賴斯 | |
《神偷艷賊》 | 亞歷山大·格力尊 和 喬治·C·韋伯 | 小約翰·麥卡錫 和 約翰·P·奧斯汀 | |
《鬼迷茱麗葉》 | 皮耶羅·赫拉爾迪 | — | |
《影城春色》 | 哈爾·佩雷拉 和 亞瑟·隆納根 | 羅拔·R·本頓 和 占士·W·佩恩 | |
《聖保羅炮艇》 | 伯里斯·列文 | 沃爾特·斯考特、約翰·斯圖爾特萬 和 威廉·基爾南 | |
1967 (第40屆) | |||
《英雄肝膽美人心》 | 約翰·特魯史葛 和 愛德華·卡雷爾 | 約翰·W·布朗 | |
《杜醫生漫遊仙境》 | 馬里奧·基亞里、傑克·馬丁·史密斯 和 艾德·格雷夫斯 | 沃爾特·斯考特 和 史都特·A·賴斯 | |
《金龟婿》 | 羅拔·克拉特沃西 | 弗蘭克·圖特爾 | |
《馴悍記》 | 洛倫佐·蒙吉亞迪諾、約翰·迪科爾、埃爾文·韋伯 和 朱塞佩·馬里亞尼 | 達里奧·西蒙尼 和 路易吉·格瓦西 | |
《仙樂美人》 | 亞歷山大·格力尊 和 喬治·C·韋伯 | 霍華德·布里斯托爾 | |
1968 (第41屆) | |||
《孤雛淚》 | 約翰·鮑克斯 和 泰倫斯·馬什 | 弗農·迪克森 和 肯·麥格勒斯頓 | |
《戰爭與和平》 | 米哈伊爾·波格丹諾夫 和 根納迪·米亞斯尼科夫 | 格奧爾基·科謝列夫 和 弗拉基米爾·烏瓦羅夫 | |
《風雲英傑》 | 喬治·戴維斯 和 愛德華·卡法格諾 | — | |
《星光燦爛樂昇平》 | 伯里斯·列文 | 沃爾特·斯考特 和 霍華德·布里斯托爾 | |
《2001年漫遊太空》 | 安東尼·馬斯特斯、哈利·朗格 和 歐內斯特·亞徹 | — | |
1969 (第42屆) | |||
《我愛紅娘》 | 約翰·迪科爾、傑克·馬丁·史密斯 和 赫爾曼·A·布盧門塔爾 | 沃爾特·斯考特、喬治·J·霍普金斯 和 拉斐爾·布雷頓 | |
《龍樓鳳血》 | 莫利斯·卡特 和 萊昂內爾·庫奇 | 柏德烈·麥克勞格林 | |
《艷窟大掃蕩》 | 羅拔·F·博伊爾 和 喬治·B·陳 | 艾華·G·博伊爾 和 卡爾·畢迪斯科姆貝 | |
《蠟炬成灰淚未乾》 | 亞歷山大·格力尊 和 喬治·C·韋伯 | 傑克·D·摩爾 | |
《攞命舞》 | 亨利·霍納 | 弗蘭克·麥凱爾維 |
1970年代
編輯年份 | 片名 | 美術指導 | 場景設計 |
---|---|---|---|
1970 (第43屆) | |||
《鐵血將軍巴頓》 | 尤里·麥卡利 和 吉爾·帕倫多 | 安東尼奧·馬迪奧斯 和 皮埃爾-路易·西維內 | |
《國際機場》 | 亞歷山大·格力尊 和 普雷斯頓·艾姆斯 | 傑克·D·摩爾 和 米奇·S·麥可斯 | |
《偷襲珍珠港》 | 傑克·馬丁·史密斯、村木與四郎、李察·戴伊 和 川島泰三 | 沃爾特·斯考特、諾曼·羅克特 和 卡爾·畢迪斯科姆貝 | |
《孤寒財主》 | 泰倫斯·馬什 和 羅拔·卡特賴特 | 潘蜜拉·康奈爾 | |
《礦工之怒》 | 泰比·拉森 | 達瑞爾·西爾維拉 | |
1971 (第44屆) | |||
《江山美人》 | 約翰·鮑克斯、歐內斯特·亞徹、傑克·馬克斯特德 和 吉爾·帕倫多 | 弗農·迪克森 | |
《人間大浩劫》 | 伯里斯·列文 和 威廉·H·湯基 | 露比·R·萊維特 | |
《飛天萬能床》 | 約翰·B·曼斯布里奇 和 彼得·艾倫肖 | 艾米爾·古利 和 哈爾·高斯曼 | |
《錦繡良緣》 | 羅拔·F·博伊爾 和 約翰·斯金格 | 彼得·雷蒙特 | |
《英宮恨》 | 泰倫斯·馬什 和 羅拔·卡特賴特 | 彼得·霍維特 | |
1972 (第45屆) | |||
《酒店》 | 羅爾夫·澤德包爾 和 漢斯·尤爾根·基巴奇 | 赫爾伯特·斯特拉貝爾 | |
《天妒紅顏未了情》 | 卡爾·安德森 | 雷格·艾倫 | |
《海神號》 | 威廉·J·克萊伯 | 拉斐爾·布雷頓 | |
《與姑媽同遊》 | 約翰·鮑克斯、吉爾·帕倫多 和 羅拔·W·萊恩 | — | |
《偉大的邱吉爾》 | 當奴·M·阿什頓 和 傑佛瑞·德瑞克 | 約翰·格雷斯馬克、威廉·哈欽森 和 彼得·占士 | |
1973 (第46屆) | |||
《刺激》 | 亨利·巴姆斯特德 | 占士·W·佩恩 | |
《太陽神父月亮修女》 | 洛倫佐·蒙吉亞迪諾 和 詹尼·夸蘭塔 | 卡梅洛·帕特羅諾 | |
《驅魔人》 | 比爾·馬利 | 傑瑞·旺德利希 | |
《湯姆歷險記》 | 菲利普·M·傑佛瑞斯恩 | 羅拔·德·韋斯特 | |
《俏郎君》 | 史蒂芬·B·格萊姆斯 | 威廉·基爾南(過世後獲提名) | |
1974 (第47屆) | |||
《教父II》 | 迪安·塔沃拉里斯 和 安傑洛·P·格雷厄姆 | 喬治·R·尼爾森 | |
《唐人街》 | 理查德·賽爾伯特 和 W·史超域·坎貝爾 | 露比·R·萊維特 | |
《大地震》 | 亞歷山大·格力尊 和 普雷斯頓·艾姆斯 | 弗蘭克·麥凱爾維 | |
《勇闖時空禁區》 | 彼得·艾倫肖、約翰·B·曼斯布里奇、沃爾特·泰勒 和 阿爾·魯埃洛夫斯 | 哈爾·高斯曼 | |
《火燒摩天樓》 | 威廉·J·克萊伯 和 沃德·普雷斯頓 | 拉斐爾·布雷頓 | |
1975 (第48屆) | |||
《亂世兒女》 | 肯·亞當斯 和 羅伊·沃克 | 弗農·迪克森 | |
《興登堡遇險記》 | 愛德華·卡法格諾 | 弗蘭克·麥凱爾維 | |
《霸王鐵金剛》 | 亞力山卓・崔魯納 和 托尼·英格利斯 | 彼得·占士 | |
《洗髮水》 | 理查德·賽爾伯特 和 W·史超域·坎貝爾 | 喬治·蓋恩斯 | |
《扭計冤家》 | 阿爾伯特·布倫納 | 馬文·馬奇 | |
1976 (第49屆) | |||
《大陰謀》 | 喬治·C·詹金斯 | 喬治·蓋恩斯 | |
《不可思議的薩拉》 | 艾略特·史葛 | 諾曼·雷諾茲 | |
《銀色大亨》 | 傑納·卡拉漢 和 傑克·T·科利斯 | 傑瑞·旺德利希 | |
《廿三世紀大逃亡》 | 戴爾·亨尼斯 | 羅拔·德·韋斯特 | |
《槍神》 | 羅拔·F·博伊爾 | 亞瑟·傑夫·帕克 | |
1977 (第50屆) | |||
《星球大戰:新的希望》 | 約翰·貝瑞、諾曼·雷諾茲 和 萊斯里·迪利 | 羅渣‧克利斯汀 | |
《007系列之海底城》 | 肯·亞當斯 和 彼得·雷蒙特 | 休·斯卡夫 | |
《第三類接觸》 | 喬·阿爾夫斯 和 丹尼爾·A·洛米諾 | 菲爾·艾布拉姆森 | |
《轉捩點》 | 阿爾伯特·布倫納 | 馬文·馬奇 | |
《國際機場1977》 | 喬治·C·韋伯 | 米奇·S·麥可斯 | |
1978 (第51屆) | |||
《上錯天堂投錯胎》 | 保羅·席爾勃 和 埃德溫·奧多諾文 | 喬治·蓋恩斯 | |
《龍虎大賊少雙手》 | 迪安·塔沃拉里斯 和 安傑洛·P·格雷厄姆 | 喬治·R·尼爾森 和 布魯斯·凱伊 | |
《加州套房》 | 阿爾伯特·布倫納 | 馬文·馬奇 | |
《我心深處》 | 梅爾·伯恩 | 丹尼爾·羅拔 | |
《新綠野仙蹤》 | 東尼·華爾頓 和 菲利普·羅森伯格 | 愛德華·史超域 和 羅拔·德拉姆海勒 | |
1979 (第52屆) | |||
《浮生若夢》 | 東尼·華爾頓 和 菲利普·羅森伯格 | 愛德華·史超域 和 蓋瑞·J·布林克 | |
《大特寫》 | 喬治·C·詹金斯 | 亞瑟·傑夫·帕克 | |
《星艦迷航記》 | 哈羅德·邁克爾遜、約瑟夫·R·詹寧斯、里昂·哈里斯 和 約翰·瓦隆 | 琳達·迪希娜 | |
《異形》 | 邁克爾·西摩、萊斯里·迪利 和 羅渣‧克利斯汀 | 伊恩·惠特克 | |
《現代啟示錄》 | 迪安·塔沃拉里斯 和 安傑洛·P·格雷厄姆 | 喬治·R·尼爾森 |
1980年代
編輯1990年代
編輯2000年代
編輯- 2000年(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葉錦添(藝術指導) - 《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 2001年(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嘉芙蓮·馬丁(藝術指導)、碧姬·布羅赫(道具) - 《紅磨坊》(Moulin Rouge!)
- 2002年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約翰·邁爾(藝術指導)、Template:Le(道具) - 《芝加哥》(Chicago)
- 2003年 (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葛蘭特·梅傑(藝術指導)、丹·漢納和艾倫·李(道具) - 《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 2004年 (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丹特·法拉提(藝術指導)、弗朗西斯卡·洛·夏沃(道具) - 《娛樂大亨》(The Aviator)
- 2005年 (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約翰·邁爾(藝術指導)、Template:Le(道具) - 《藝伎回憶錄》(Memoirs of a Geisha)
- 2006年 (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Template:Le(藝術指導)、Template:Le(道具) - 《魔間迷宮》(Pan's Labyrinth)
- 2007年 (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丹特·法拉提(藝術指導)、弗朗西斯卡·洛·夏沃(道具) - 《魔街理髮師》(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
- 2008年(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Template:Le(藝術指導)、Template:Le(道具) - 《奇幻逆緣》(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 2009年(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Template:Le 和 羅拔·斯托姆伯格(藝術指導)、Template:Le(道具) - 《阿凡達》(Avatar)
2010年代
編輯- 2010年(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羅拔·斯托姆伯格(藝術指導)、卡倫・奧哈拉(道具) - 《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 2011年(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丹特·法拉提(藝術指導)、弗朗西斯卡·羅·夏沃(道具) - 《雨果》(Hugo)
- 2012年(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瑞克·卡特(藝術指導)、Template:Le(道具) - 《林肯》(Lincoln)
- 2013年(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嘉芙蓮·馬丁(藝術指導)、Template:Le(道具) - 《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
- 2014年(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亞當·斯托克豪森(藝術指導)、安娜·平諾克(道具) - 《布達佩斯大酒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 2015年(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Template:Le(藝術指導)、Template:Le(道具) - 《末日先鋒:戰甲飛車》(Mad Max: Fury Road)
- 2016年(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Template:Le(藝術指導)、Template:Le(道具) - 《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
- 2017年(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Template:Le(藝術指導)、Template:Link-en和Template:Link-en(道具) - 《忘形水》(The Shape of Water)
- 2018年(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漢娜·貝希勒(藝術指導)、傑伊·哈特(道具)- 《黑豹》(Black Panther)
- 2019年(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Template:Le(藝術指導)、南茜・海格(道具)- 《從前,有個荷里活》(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2020年代
編輯年份 | 片名 | 美術指導 | 場景設計 |
---|---|---|---|
2020 第93屆 [10] | |||
《曼克》 | Template:Le | Template:Le | |
《爸爸可否不要老》 | Template:Le | Template:Le | |
《藍調天后》 | Template:Le | Template:Le和Template:Le | |
《世界新聞》 | Template:Le | Template:Le | |
《TENET天能》 | Template:Le | Template:Le | |
2021 第94屆 [11] | |||
《沙丘》 | Template:Le | 祖珊娜·西波斯(Zsuzsanna Sipos) | |
《毒心術》 | 塔瑪拉·德維雷爾 (Tamara Deverell) | Template:Le | |
《犬山記》 | 葛蘭特·梅傑 | 安珀·理查茲 (Amber Richards) | |
《馬克白》 | 斯特凡·德尚 (Stefan Dechant) | Template:Le | |
《西城故事》 | 亞當·斯托克豪森 | Template:Le | |
2022 第95屆 [12] | |||
《西線無戰事》 | 克里斯欽·M·戈貝克 | 厄妮絲汀·西珀 | |
《阿凡達:水之道》 | Template:Le、班·普洛克特 | 凡妮莎·柯爾 | |
《巴比倫》 | 佛蘿倫西亞·馬丁 | 安東尼·卡利諾 | |
《貓王艾維斯》 | 嘉芙蓮·馬丁、凱倫·墨菲 | Template:Le | |
《法貝曼:造夢大師》 | Template:Le | Template:Le | |
2023 第96屆 [13] | |||
《可憐的東西》 | Template:Tsl、Template:Tsl | Template:Tsl | |
《Barbie芭比》 | Template:Tsl | Template:Tsl | |
《花月殺手》 | Template:Tsl | Template:Tsl | |
《拿破崙》 | Template:Tsl | Template:Tsl | |
《奧本海默》 | Template:Tsl | Template:Ts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