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泉國

日本古代令制國,約位於現在大阪府大和川以南

和泉國(日語:和泉国和泉國いずみのくにいづみのくに Izuminokuni */?),又稱泉州,古稱茅渟(日語:茅渟ちぬ Chinu),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畿內五國(五畿)之一,在《延喜式》中國力屬於下國。江戶時代,和泉國的領域分屬伯太藩岸和田藩則是幕府直轄的領地。和泉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大阪府大和川以南的部份,和泉國境內有日本古代有名的自由城市堺市(今大阪府堺市[1][2]

和泉國
泉州(せんしゅう
日本的令制國
坐標:34°23′19″N 135°22′57″E / 34.3886°N 135.3825°E / 34.3886; 135.3825
所屬畿內
今屬大阪府南西部(大和川以南)
國府和泉郡(今大阪府和泉市
3郡24鄉
國力下國
國分寺今大阪府和泉市
一宮大鳥大社(今大阪府堺市

歷史

編輯

古代

編輯

和泉國一帶在置和泉國前屬茅渟縣,是河內的一部分,由茅渟縣主統治。傳說神武天皇東征時,神武天皇的皇兄五瀨命曾被流矢射中,進入這一地區清洗傷口,此地因此得名血沼、茅渟(同一名稱的不同漢字表記)。後來,朝廷在當地設置了茅渟縣,委任茅渟縣主進行統治[2][3]允恭天皇曾在茅渟地區為寵妃衣通郎姬修建茅渟宮[3]

設置和泉國

編輯

716年,為了修建行宮珍努宮,從河內國分出和泉等3個郡,設置和泉監進行管治,但740年,和泉再度併入河內國中。757年,和泉再度分立,成為和泉國[1]。和泉國的名字來自和泉郡,最初因有清冽泉水湧出而名為泉,和字是後來加上的不發音助字。和泉國建立之初,天皇常常巡幸,當地屬於豪族、神社寺廟的莊園也為數不少[2][2][4]

中世紀以後

編輯

鎌倉時代之中,和泉國曾先後由佐原氏日語佐原氏逸見氏日語逸見氏,以及北條氏統治。在日本南北朝時代室町時代楠木氏山名氏大內氏細川氏,以及三好氏等家族又先後統治和泉國。從日本南北朝時代開始,和泉國的逐漸因貿易繁榮,發展成了一座自由都市。16世紀時,豐臣秀吉把和泉國封給弟弟豐臣秀長,之後又成為豐臣秀吉和豐臣秀賴的直屬領地。江戶時代,和泉國領域分屬伯太藩岸和田藩,堺則是幕府直轄的領地。明治時代廢藩置縣時,和泉國先是改為岸和田縣和伯太縣,又在一年內合併為堺縣。1881年大阪府設立時,堺縣併入大阪府,成為大阪府的一部分[1]

行政區劃

編輯

和泉國國府的國廳和國分寺位於今大阪府和泉市一帶,按古代的行政區劃,在和泉郡境內。和泉國的一宮是今屬大阪府堺市大鳥大社[1]

根據《延喜式》,和泉國下轄3郡24鄉,三個郡分別是大鳥郡和泉郡(泉郡),以及日根郡。13世紀時,鎌倉幕府從和泉郡分出了南郡,和泉國事實上成為一個下轄4個郡的令制國[1][2][5]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和泉国. 朝日新聞社Kotobank. [2018-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2. ^ 2.0 2.1 2.2 2.3 2.4 源光圀; et al. 大日本史. 徳川総子. 1907: 287–289卷 [2019-01-21]. doi:10.11501/7699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4). 
  3. ^ 3.0 3.1 茅渟/海鯽. 朝日新聞Kotobank. [2019-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1). 
  4. ^ 中央公論 110 (1328-1329). 中央公論社: 286. 1995年9月 [2019-01-22]. ISSN 0529-6838. NCID AN001656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0). 
  5. ^ 和泉市史. 第一法規出版. 1965: 149 [2019-01-22]. doi:10.11501/3030411. NCID BN10448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