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分析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5月22日) |
元素分析(英語:Elemental analysis,縮寫:EA)是一種或一系列確定樣品元素組成的化學步驟,是分析化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元素分析可以僅為定性分析,也可以是定量分析。元素分析中最常見的方法是燃燒法,即充分燃燒樣品使其中元素轉化為與其相對應的氧化物後,定性或定量測定樣品中的元素組成,在有機化學中尤其常用。
對於有機化學家,元素分析或「EA」幾乎總是指CHNX分析 - 樣品的碳(C),氫(H),氮(N),和雜原子(X)(鹵素,硫)的質量成分的測定。 該信息對於幫助確定未知化合物的結構以及幫助確定合成化合物的結構和純度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天,有機化學光譜技術(如核磁共振(NMR),1H和13C)中,質譜法和色譜法已經取代元素分析作為結構測定的主要技術,儘管它仍然提供非常有用的補充信息。它也是確定樣品純度的最快和最便宜的方法。
安托萬·拉瓦錫(Antoine Lavoisier)被認為是元素分析的發明者,作為評估化合物化學成分的量化實驗工具。在當時元素分析是基於在選擇性吸附燃燒氣體之前和之後的比吸附劑材料的重量測定[1][2]。今天,基於燃燒氣體熱導率或紅外光譜學檢測的全自動系統或其他光譜方法被使用。
其它方法有質譜法、重量分析法、電磁波譜法、中子活化分析法等。元素分析在製藥工程、採礦工程[3]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
台灣目前提供檢測服務的學術單位為 : 國立中興大學元素分析儀實驗室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台灣大學、成功大學
參考資料
編輯- ^ Pregl, Fritz. Quantitative Micro-Analysis of Organic Substances. Berlin: Springer. 1917. ISBN 978-3-86444-914-7.
- ^ Fritz Pregl - Nobel Lecture: Quantitative Micro-Analysis of Organic Substances. www.nobelprize.org.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3).
- ^ 什麼是多元素分析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中國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