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派別
佛教宗派或派別指佛教作為一種思想或組織,當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後,所不可避免地分化出的各種各樣的派別。隨着兩千多年的傳播與發展,由於後人對佛法理解上、闡釋上的不同,以及佛教本身為了適應新的環境而在教理、教義、教規上作出的主動或被動的調整,佛教思想也不斷發展分化,信奉不同思想的佛教徒也自然地逐漸形成了各種不同的派別。
佛教宗派概述
編輯目前的佛教,有3個主要的分支,分別自稱為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以及密乘佛教。這三大分支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這三個主要分支,存在對教理的不同理解和修行方式的不同,又形成有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顯教與密教,難行道與易行道的劃分。
- 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並列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這個劃分很容易與被貶低為小乘的傳統佛教與大乘劃分混同。被貶低為小乘的傳統佛教與大乘劃分,或部派佛教與大乘佛教主要是歷史時期的劃分,儘管這歷史時期的劃分起源於教理和修行方式的不同。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則是今天之教理之區別。地理位置上劃分的南傳佛教是上座部佛教,而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為大乘佛教。有些大乘佛教信奉者貶稱上座部佛教為「小乘佛教」,不過上座部佛教拒絕被稱為「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認為「大乘」和「小乘」這些名詞不是佛陀親口所宣說的。根據宗教學家楊·納提爾(Jan Nattier)所提出的説法,小乘這個詞很可能是在大乘佛教興起之後才被添加的,原因是菩薩乘與阿里漢乘之間在理念上存在對立和衝突。術語出現的序列開始於「菩薩乘」一詞,它被賦予「大乘」的稱號。直到後來,當人們對菩薩乘相關教義的態度變得更加挑剔之後,小乘這個術語才被創造出來,作爲一種後置形式,與已經出現的術語「大乘」形成對比[1],最早的大乘佛教典籍經常使用大乘這個詞作爲菩薩乘的稱號和同義詞,但小乘這個詞在早期的經典中相對罕見,在最早的翻譯中通常根本找不到,因此,關於大乘和小乘之間的對立性的主流觀點可能是具欺騙性的,原因是這些術語實際上並不是在同一個時期被創造出來的[2]。此外,「小乘佛教」一詞的定義過於模糊,在最初 其最常被用來指稱的對象最接近法有我無宗,原因是它聲稱法體是實有的,與後來出現的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教義中關於諸法的特性的觀點不同[3][4]。
- 顯教與密教:大乘佛教發展到後期,吸收了印度傳統的婆羅門教的一些理論和方法,發展出密乘,也稱金剛乘。這一派認為其他教法都是如來的「方便」說法,而本派的教法是如來所宣的「真實密意」,不可輕易示人,需秘密傳授,因此稱本派為「密教」,稱所有其他宗派為「顯教」。或稱為「密宗」與「顯宗」。藏傳盡管顯密雙修,但被認為是今天密教的主流,在中國也常被與密宗混為一談。而相對於密教之前和之外的佛教流派,包括大乘、部派佛教和今日之上座部佛教,則被藏傳佛教稱為顯教。
- 難行道與易行道:漢傳佛教中的淨土宗認為,在所有的修行法門裏,淨土法門可以藉由阿彌陀佛的宏大願力,臨終時蒙彌陀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在那裏繼續修行直到成佛,是最簡單,最順利,最穩妥的方法,因此稱本宗為易行道,稱所有其他宗派為難行道。淨土宗被認為是大乘佛教和顯教的一個派別。
學術劃分
編輯在學術研究和大眾評述中,常見將由教義和修行方式差異導致的不同的宗派,按各歷史時期,各地理位置,混在一起然後再作出的劃分,比如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這些劃分帶來了混亂,讓不同概念上的宗派常常被等同混用。比如,雖然實際上他們之間是有區別的,例如「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常被大乘信徒貶低為「小乘佛教」,但上座部佛教認為「大乘」「小乘」這些名詞不是佛說。「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也常常被等同混用。「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這種混淆也加深了不必要的宗派之間矛盾。現代學術界從佛教史研究的角度對這些名詞概念進行了辨析釐清。
佛教傳承的發展和傳播時間表 (約公元前450年–約公元1300年) | |||||||||||||||||||
公元前450年 | 公元前250年 | 公元100年 | 公元500年 | 公元700年 | 公元800年 | 公元1200年 | |||||||||||||
| |||||||||||||||||||
|
|
|
|||||||||||||||||
部派佛教 | 大乘佛教 | 金剛乘佛教 | |||||||||||||||||
|
|||||||||||||||||||
|
|||||||||||||||||||
|
|
||||||||||||||||||
| |||||||||||||||||||
南傳上座部佛教 |
|
||||||||||||||||||
|
|
||||||||||||||||||
| |||||||||||||||||||
|
|
藏傳佛教 | |||||||||||||||||
|
|||||||||||||||||||
| |||||||||||||||||||
北傳部派佛教 |
天台宗 禪宗 |
密宗 | |||||||||||||||||
淨土宗 日蓮宗 | |||||||||||||||||||
| |||||||||||||||||||
公元前450年 | 公元前250年 | 公元100年 | 公元500年 | 公元700年 | 公元800年 | 公元1200年 | |||||||||||||
|
地理位置上的劃分
編輯由於社會政治、宗教競爭及其他一些原因,佛教自12世紀後在印度本土滅絕,現有佛教按地理位置上的最早劃分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
- 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以說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別於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
- 日本佛教:日本佛教自古印度經由中國、朝鮮半島傳入,為漢傳佛教的一支,因其歷史發展和文化的獨特性,為亞洲的四大系佛教文化。
- 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原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時間概念上的劃分
編輯學術研究一般以印度佛教為主線,將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秘密大乘佛教認定為佛教發展演變的歷史階段,並追溯出更古老久遠的初期佛教階段。
- 部派佛教:上座部與大眾部分裂後到大乘佛教興起前的這個時期被稱為部派佛教。佛滅度後一百年,因對待戒律的態度不同,佛教分裂成嚴格持戒的上座部與主張戒律可以變通的大眾部。這是佛教的第一次分裂,又稱根本分裂。根本分裂之後的幾百年,上座部與大眾部又各自分裂形成二十(一說十八)個更小的派別,被稱為枝末分裂。因此這一時期被稱為部派佛教時期。部派佛教又被稱為小乘佛教。小乘佛教這個稱呼是大乘佛教對成立在它之前的各佛教部派的稱呼,意為小乘佛教發心較小,只自修度己,無法濟度一切眾生。這個稱呼本身被認為具有貶低之意,因此較有爭議,部派佛教本身也不接受這樣的稱呼,因此在佛教界一般稱之為部派佛教,或聲聞乘。有些大乘佛教信奉者為了研究佛學而沿用此名,局限於對歷史時期的描繪,無褒貶之意。不過沒有佛教僧團自稱「小乘」,當大乘教團將「大乘」作為自身的專屬教派稱謂,而將其他傳統佛教部派貶低為「小乘」時,顯示了大乘佛教對於這些傳統佛教教團的不滿與輕視之意[5],但並非全部部派都被貶稱為「小乘」。
- 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大約是公元1世紀左右從部派佛教中的大眾部發展出來的,其教理有較大的發展。大乘佛教認為自己的教法是廣度眾生的大舟,批評以往的其他所有傳統佛教宗派只能滿足於自我解脫,因此稱自己這一派為「大乘」,而所有上座部與大眾部教派都被他們貶低為「小乘」。現在屬部派佛教時期上座部分別說系大寺派傳承的上座部佛教仍然存在,並與大乘佛教並列為最基本的兩大派別,但歷史上將大乘佛教出現以後的時期統稱為大乘佛教。
- 秘密大乘佛教:又名金剛乘,是大乘佛教的一個支派,與印度教的怛特羅密教同時,在印度笈多王朝時期出現,是印度佛教後期的主流。印度的這一系教派,在修行方式上而非在教理上有很多不許公開的秘密傳授,及充滿神秘內容的特徵,因而又被稱為密教;而相對於密教,之前的佛教流派包括其他的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則被稱為顯教。它的別名甚多,又稱為怛特羅佛教、密宗、秘密教、秘密乘、密乘、真言乘、瑜伽密教、真言宗。歷史上密教流傳地域十分廣大,目前密教在日本和西藏最興盛,日本密教傳承印度的前期、中期密教,有東密(真言宗)和台密(天台密教)兩大分支,西藏密教則是傳承印度的後期密教。東密的道場在東寺、高野山,台密在比叡山,藏密在西藏與蒙古。南詔大理國還盛行過阿吒力教,俗稱滇密。
印度佛教宗派
編輯部派佛教的宗派
編輯根本分裂
編輯佛教的第一次分裂,大約發生於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一百多年的印度。當時的比丘們就是否應該嚴格遵守佛陀制定的戒律發生了激烈的辯論,一派認為應當無條件嚴守戒律,另一派認為在戒律執行細節上,可以權衡變通。雙方就十件事(即「十事非法」)進行了辯論,比如出家人是否可以接受金錢的布施,是否可以存貯化緣得來的食鹽,是否可以飲用未經攪拌去脂的牛乳等。
南傳至錫蘭的赤銅鍱部記載,佛教僧團分裂成主張嚴格持戒的上座部和主張執行細節可以變通的大眾部。但於大眾部所傳《摩訶僧祇律》中,也明文規定了與十事有關的戒律,佛教至此應還未分裂。真正分裂或為《異部宗輪論》記載的,佛滅後116年後,比丘大天在摩揭陀國,舉關於阿羅漢餘習和證道機緣的五事,而促使佛教根本分裂,造成進一步分裂的諍論問題還有「阿羅漢有退」與否(六種阿羅漢、九無學)等。
佛教的第一次分裂,又稱為「根本分裂」,從此進入部派佛教時期。
枝末分裂
編輯在第一次分裂後未久,上座部與大眾部內部又進一步分出了更多的派別。
大乘佛教的宗派
編輯大乘佛教思想大約是在公元1世紀發展出來的。針對部派佛教發展到後期過於理論化和教條化,大乘佛教提出了「探求佛陀的本懷,放棄枝末問題」的原則。有大乘佛教人士認為「部派佛教是保守的分析的學問佛教,大乘佛教是開放的、原則的生活佛教」。但是部派佛教信徒對大乘的觀點則持有異議,繼續堅持着自己的傳統。
中觀學派
編輯中觀學派又稱為空宗,在公元2世紀由龍樹創立。其弟子提婆為主要論師。以《中論》為根本依據,故名。
該派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依存的關係(因緣、緣會),是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們本身沒有不變的實體或自性(無自性)。該派所依為《般若經》真諦和俗諦,中道第一義諦,《瓔珞經》中的二諦義,即八不中道。等理論。
中觀學派的經典《中論》、《十二門論》和《百論》在5世紀經傳入中國後,在中國漢族地區形成了三論宗。另外漢傳佛教的天台宗、禪宗、華嚴宗都受到中觀思想的很大影響。龍樹被稱為「八宗共祖」。
瑜伽行唯識學派
編輯瑜伽行唯識學派又稱為有宗,在公元4世紀由無著創立。其弟世親為主要論師。以《瑜伽師地論》為根本依據,故名。
該派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由人們精神的總體——識所變現出來的,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人一共擁有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和阿賴耶識」。其中第八識(阿賴耶識)能攝持和保存一切「種子」,也就是因果輪迴的主體。該派還提出了「五位百法」的理論體系。
唯識思想在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到了唐朝,玄奘自印度回國譯出《成唯識論》後,漢傳佛教依此建立了唯識學派——法相宗。
如來藏學派
編輯如來藏學派認為人本有清淨自性,稱如來藏,以堅慧、智光等論師為代表人物。唯識學派與中觀學派都曾受到此派影響,也是漢傳佛教的主流。
密宗
編輯密宗發展階段,在印度有的採用經典分類法,依密宗經典的內容來區分,有的以密宗經典完成的先後順序來考量,把《大日經》和《金剛頂經》完成的時期,視為印度的「中期密宗」或純密,在此之前,稱為「初期密宗」或雜密,其後稱為「後期密宗」或無上瑜伽。密宗在理論上與大乘佛教三個主要學派都有關係。
漢傳佛教宗派
編輯中國佛教宗派
編輯佛教大約從漢朝開始從印度經西域傳入漢地的。初期主要是引進並翻譯佛經。隨着佛教在漢地的不斷傳播和發展,特別是南北朝時期諸多帝王大多崇信佛教,翻譯了大量佛經,佛教徒和佛教學者的數量也空前增長;另一方面,佛教在傳播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的影響,做出一些適合中國國情的改變。因此漢地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佛教思想和理論,漢地佛教宗派形成的條件已經具備了。
隋唐時期是漢傳佛教的鼎盛時期,各大宗派都已成立,發展頗具規模。但是由於佛教發展過程中本身所產生的各種問題,以及三武滅佛造成的四次法難,大量佛經典籍被毀,諸多宗派被嚴重削弱,無法重現昔日輝煌。但是只有禪宗和淨土宗因為不立文字,學術性不強,以及較為自給自足的經濟而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反而在法難之後更加繁榮,直到今天。
中國佛教主要有八個大乘宗派和兩個被貶低為小乘的宗派(成實宗和俱舍宗)。其中大乘的八個宗派流傳較廣,影響較大。今日亦有十三宗之說。梁啓超《中國佛法興衰沿革說略》中提到的宗有:大乘攝論宗、小乘俱舍宗、十地宗、三論宗、法華宗、涅槃宗、天台宗、法相宗(唯識宗、慈恩宗)、華嚴宗、淨土宗、律宗、密宗、禪宗等。季羨林認為律宗不能成為宗,淨土宗沒有自己的專有理論,也不能算宗;成實、俱舍都只能算是學派,不是宗派;三論宗後被天台、禪宗所吸收,不能獨立成宗。能夠成為宗派的只有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和禪宗。[7]以下分別簡述,詳細內容參見各宗派主條目。
天台宗
編輯天台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因創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義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故亦也稱法華宗。
祖庭浙江天台國清寺。
該宗的主要思想是實相和止觀,以實相闡明理論,用止觀指導實修。提出的理論包括:十如是,一念三千,一心三觀等。該宗集合南北各家義學和禪觀之說,理論體系完備,對以後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響。天台宗是屬於中國文化吸收印度佛學之後,在中國佛教界知識份子獨立思考並有創新義理發展的新佛學理論體系。其創新的實相論立場,在隋唐之後成為中國佛教史內部理論辯證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討論主題之一。其禪觀修行法在禪修實踐中也成為中國佛教界歷代以來的重要法門之一。其五時八教的判教理論更是自其而後所有佛教理論研究者據以敲門入佛的理解大綱。
9世紀初,此宗傳到日本,13世紀由日本天台本宗分出日蓮宗。
三論宗
編輯該宗是印度中觀學派在漢地的傳承。北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翻譯了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的《百論》,隋朝吉藏在此基礎上創立了此宗,故名。
該宗的主要理論是緣起性空,即認為世出世間萬有諸法,都是從眾多因緣和合而生,是眾多因素和條件結合而成的,這叫緣起,沒有事物是獨立不變的實體,這叫無自性,也就是空性。其他如真俗二諦,八不中道等思想主要來自印度中觀學派。
律宗
編輯由唐朝著名律師道宣律師創立。該宗因着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也稱四分律宗,南山律宗或南山宗。
祖庭陝西西安淨業寺。
淨土宗
編輯由唐朝善導大師創立。該宗專修轉世阿彌陀佛淨土法門,因提倡往生淨土而得名。也稱蓮宗。
祖庭陝西西安香積寺。
該宗主要思想是以修行者的念佛行業為內因,以彌陀的願力為外緣,內外結合,往生極樂世界。主要經典包括《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和世親的《往生論》,稱三經一論。清末魏默深居士將《華嚴經》最後的一卷《普賢行願品》加在三經後面,民國初年印光法師把《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也附在淨土四經之後,成為淨土五經。因此現在淨宗所依經論,我們稱為淨土「五經一論」。
該宗以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為行門,由於修行方法簡便易行,所以廣泛流行於漢地,漢傳佛教其他宗派往往也兼修淨土法門。
847年日僧圓仁入唐求法,把淨土法門傳入日本,形成日本的淨土真宗。
唯識宗
編輯該宗是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在漢地的傳承。唐朝三藏法師玄奘從印度回國後,翻譯了瑜伽行唯識學派的《瑜伽師地論》、《百法明門論》、《攝大乘論》、《辨中邊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分別瑜伽論》等各論,以及《成唯識論》,其弟子窺基在此基礎上創立了此宗。
祖庭陝西西安大慈恩寺。
主要理論包括:「三性說」(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五重觀法,因明學說。唯識因明之學對後世影響很大。
佛心宗
編輯禪宗
編輯由唐朝慧能創立。該宗因主張修習禪定而得名。始祖菩提達摩,下傳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為南宗六祖惠能,北宗神秀。
祖庭河南登封少林寺。
該宗主張心性本淨,佛性本有,見性成佛。提出了二入四行的理論。二入指理入和行入,四行指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與稱法行。主要經典包括《楞伽經》,《金剛經》,《六祖壇經》。
隨着禪宗的傳播和發展,其內部又分成「五家七宗」: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臨濟宗後來又形成黃龍派、楊岐派兩派。
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傳時間最長,至今仍延綿不絕。它在中國哲學思想上也有着重要的影響。
禪宗後來先後傳入朝鮮和日本。
華嚴宗
編輯該宗因以《華嚴經》為根本依據,故名。又因實際創始人法藏號賢首,也稱賢首宗;該宗以發揮法界緣起的思想為宗旨,又稱法界宗。
祖庭陝西西安華嚴寺。
主要教理為法界緣起說。認為宇宙萬法、有為無為、色心緣起時,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圓融無礙,如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並提出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門。因其教義有六相圓融、十玄緣起、法界三觀等,總稱為如來性起法門。
唐密
編輯漢地的密宗僅限由師徒密傳,故稱唐密。該宗是在唐朝開元年間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史稱開元三大士)來華後正式確立的。
祖庭陝西西安大興善寺。
日本佛教宗派
編輯奈良佛教系(南都六宗系)
編輯平安佛教系(平安二宗)‧密教系
編輯鎌倉佛教系
編輯- 法華系
- 淨土系
- 禪系‧禪宗系
藏傳佛教宗派
編輯公元7世紀,信佛的唐朝文成公主與尼泊爾尺尊公主嫁給松贊幹佈,佛教開始傳入西藏,在與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長期相互影響、相互鬥爭後,最終形成了藏傳佛教。佛教主要由印度傳入西藏,因為此時印度的佛教已經從大乘佛教發展到密乘,所以傳入藏地的佛教多為密乘。
藏傳佛教主要分為四大主流派別,分別為:
寧瑪派
編輯寧瑪派是由印度密宗與西藏苯教融合而成的原始藏密,為八世紀蓮花生大師所傳。所習經典以舊密教典籍為主。因為教派的僧侶都戴紅帽,故又稱為「紅教」。
噶當派
編輯噶當派是藏傳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藏語「噶」指佛語,「當」指教授,噶當的意義就是說把佛所說的一切語言,即經律論三藏教義,都設在對僧人一切修行活動和全部過程的指導之中,佛的一切言教都是對修行人的指示和教導。
15世紀格魯派(黃教)興起後,由於黃教是在噶當派教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當黃教獲得發展以後,原來屬於噶當派的寺院都變成了黃教的寺院,噶當派也就隨之衰落了。
噶舉派
編輯噶舉派為11世紀中葉由瑪爾巴所創立,本派教徒傳承首重口頭傳授密法而不重視經典。噶瑪噶舉派是各派中最先施行活佛轉世制度的。噶舉派的寺廟都塗成白色,僧侶修法時穿着白袍,故又稱白教。
薩迦派
編輯薩迦派是在公元1073年,西藏喇嘛孔道卡爾所創。此派的寺廟上因為塗有紅、白、黑等三色條紋,分別象徵文殊、觀音及金剛手三菩薩,所以該教也被稱為花教。
薩迦派在元朝的支持下,薩迦派的五祖八思巴建立了薩迦政權,結束了西藏近四百年的分治局面。
格魯派
編輯格魯派是由阿底峽尊者創立的噶當派發展而來的。十四世紀,宗喀巴改革宗教創立格魯派,鼓勵僧人過清靜無慾的生活,因為此派僧侶都戴黃帽,所以又稱為黃教(一部分人是前覺囊派成員)。
參考文獻
編輯- ^ Nattier 2003,第174 (footnote 6)頁.
- ^ Nattier 2003,第172頁.
- ^ Lopez 2005,第24頁.
- ^ Fronsdal, Gil. Emptiness in Theravada Buddhism. Insight Meditation Center. [August 21,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8).
- ^ 莊崑木譯,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第3章〈初期的大乘佛教〉:「大乘是Mahāyāna(摩訶衍)的譯語,是大車的意思;小乘則是Hīnayāna的譯語,是小車的意思。但Hīna的原意是『已被捨棄的』,也有『卑下』、『劣等』的意思,因此小乘是鄙視的稱呼,是大乘教徒視部派佛教的稱呼,也就是說,並沒有自稱小乘的教團。」
- ^ 6.0 6.1 唐玄奘. 異部宗輪論. 香港中文大學.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5) (中文(臺灣)).
- ^ 季羨林:〈談佛論道〉
外部連結
編輯- 佛教宗派觀念發展的研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的聯繫與區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