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租界

法国在上海的租界

法租界大致位於上海市原盧灣區徐匯區兩區境內,東部狹長地帶(今金陵東路中山東二路一帶)伸入黃浦區(不含原盧灣區轄區)。它是近代中國4個在華法租界中開闢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也是上海的兩個租界之一。

上海法租界
Concession française de Changhaï(法文)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法蘭西第二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蘭西國租界
1849年—1943年
Coat of arms of 上海法租界
紋章

上海法租界(紅色)相對於公共租界(黃色)、華界(灰色)的位置
國家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法蘭西第二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蘭西國
人口 
• 1932年
478552
政府上海法租界公董局
歷史 
• 成立
1849年4月6日
• 廢除
1943年7月30日
貨幣銀元-法幣
前身
繼承
上海縣
上海特別市政府 (日佔時期)
今屬於上海市黃浦區徐匯區

1943年,法國德國的壓力下將特許權交給了親日本的南京政府。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裏,前法租界所覆蓋的地區仍然是區,並且還是中國天主教的中心之一。儘管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進行了重新開發,該地區仍保留着鮮明的特色,並且是受歡迎的旅遊勝地。

歷史

編輯
 

吳越地區歷史
史前
時期

約前9000
|
約前1100
上山文化
跨湖橋文化
河姆渡文化
馬家浜文化
崧澤文化
良渚文化
錢山漾文化
馬橋文化

約前

11世紀
|
前256

勾吳
約前1100﹣前473
于越
約前1100﹣前306
東甌
前472﹣前138

前306﹣前222

前222﹣前209
西楚
前209﹣前201

前202﹣196
劉濞
前202﹣前153
孫吳
196﹣280

280﹣420
南朝
420
|
589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589﹣618
高智慧
劉元進
沈法興

624﹣907
陳碩真
袁晁
裘甫
董昌
吳越
907﹣978
楊吳
902﹣937
南唐
937﹣975

978﹣1276
方臘

1276﹣1355
楊振龍
陳空崖
方國珍
張士誠
1355﹣1367

1368﹣1644
南明
1644﹣1646
葉宗留

1646﹣1911


錢寶通
1708
張念一
1709


上海公共租界
1845﹣1943

上海法租界
1849﹣1943
太平天國
1853﹣1864

中華民國
1911﹣1949
日據
1937﹣1945
上海市大道政府
1937–1938
督辦上海市政公署1938
上海特別市政府 (日佔時期)
1938–1945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今
分屬浙江省人民政府江蘇省人民政府蘇南)、上海市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皖南)、江西省人民政府上饒市)等
標註之年份為該政權統治吳越地區的時間
 
上海縣城及租界變遷圖

1849年,法蘭西第二共和國駐滬領事敏體尼讓商人雷米在英租界外租到了2.385畝土地[1]。1849年4月6日,上海道台麟桂和法國駐滬領事敏體尼簽字換文確定法租界範圍,面積共約986畝[1],並由麟桂貼出佈告[2]

本道台會同法國領事敏體尼勘定上海北門外一處地:南至城河,北至洋涇浜,西至關帝廟諸家橋,東至廣東潮州會館沿河至洋涇浜東角,註明界址。倘若地方不夠,日後再議別地,憑領事隨時按照民價議租,謹防本國人強壓迫受租價;如若當地民人違約昂價,不照中國時價,憑領事向地方官飭令該民人等遵行和約前錄之條款。至各國人如願在界內租地者,應向法國領事商明辦理。[2]

1861年,法蘭西第二帝國又以為了開闢滬法之間航線需租地造屋為由,租得了小東門外37畝土地。1899年6月,法租界再次擴張。新租界的區域北至北長浜(今延安東路西段),西至顧家宅、關帝廟(今重慶南路),南至打鐵浜、晏公廟、丁公橋(自忠路,原西門路),東至城河浜(今人民路西段)。法租界總面積從而增加到2135畝[1]

法租界在19世紀60年代開始越界築路,最初是從上海縣城西門築至徐家匯的軍路。1913年,當時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公使康德向中國政府索求界外馬路警權,欲圖再一次擴充租界面積。袁世凱政權為拉攏西方,答應了法租界的擴張要求並與法國簽訂了關於法租界界外馬路協定十一條。協定給予法租界當局在越界築路區域行使警政和徵稅權,但條件是法租界當局要驅逐租界內的革命黨人士[1]。法租界當局控制區面積從而達到了15150畝,是法租界初辟時的15倍。同時,租界當局也同意由中國人中推選2名紳董,參加法租界董事會。1925年,法租界擴展至安和寺路哥倫比亞路[3]

1920年代,法租界已發展成上海首屈一指的住宅區[4]。特別是在1914年第二次擴建的,最初人口稀少的新法國租界。隨着需求的增長,法租界建造了許多豪華程度各異的公寓樓及石庫門住宅,以滿足越來越多的中國居民的需求。在俄國革命後湧入的白俄的幫助下,法租界發展了充滿活力的商業區。

二戰時期

編輯

在1937年淞滬會戰中,中國軍隊兩次誤炸了法租界,數百人死亡。日本軍隊在法國租界的入口處遇到指揮遠東海軍的副海軍上將朱爾斯·勒·比戈特,他坐在馬路中間的折疊椅上,擋在日軍的車輛前面,以自己的生命迫使日軍談判,日本知道強闖租界只會冒險和法國開戰,最終只讓無武裝的補給車隊通過。

1937年12月4日,日本無武裝的車隊獲准通過法租界。

終結

編輯

1941年,日軍佔領了上海公共租界,因為當時控制上海法租界的是德國的傀儡政權維希法國,外交上來說和日本是盟國關係,所以日軍沒有佔領,令成千上萬的中國人避難於法租界。1943年2月23日,維希政府宣佈,同意放棄在華租界。6月5日,汪精衛政權先收回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廣州法租界。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上海法租界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8月1日,汪精衛政權收回上海公共租界)。10月10日,更改原租界地區240條路名。

後續

編輯

二戰後的中、法政府在1946年2月28日簽署《中法關於法國放棄在華治外法權及其有關特權條約》,同年6月8日互換生效,中國在法律上收回上海法租界[5]。同時按照此協約的規定,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同意撤出戰爭結束時由中國佔領的法屬印度支那北部並將其歸還法國,而法國政府則相應的同意放棄包括廣州灣在內的所有在華租界地。[1]

行政

編輯
 
法租界公董府邸

上海法租界的管理是由法國駐上海總領事和公董局董事會共同負責。法國總領事是法國在租界的最高官員。雖然法國方面最初曾參與公共租界的工部局,但在1862年決定退出工部局,以保持法租界的獨立性。此後,法租界的日常管理由公董局(conseil d'administration municipale)維持。公董局大樓原來在公館馬路(今金陵東路)上,1909年新大樓竣工搬到霞飛路(今淮海中路),此樓現為「中環廣場」商場的一部分。

範圍

編輯

1913年擴界以後,法租界的範圍最終確定,並以黃浦江-小東門大街(今東門路)-上海縣城牆/民國路(今人民路)-方浜/麋鹿路(今方浜西路)-周涇/敏體尼蔭路(今西藏南路)-藍維靄路(今肇周路)-肇嘉浜/徐家匯路(包含今肇嘉浜路)-海格路(今華山路)-長浜/福煦路(今延安中路)-洋涇浜/愛多亞路(今延安東路)-黃浦江為界。

分區

編輯

民國27年(1938年)的法租界自東向西劃分為十六鋪區、馬萊區、霞飛區、中央區、福煦區、貝當區等6個分區,並分別以新開河(今新開河路)、敏體尼蔭路(今西藏南路)、白爾部路-呂班路(今重慶中路-重慶南路)、亞爾培路(今陝西南路)、麥琪路-巨福路(今烏魯木齊中路-烏魯木齊南路)為界。

其中霞飛區範圍相當於今淮海中路街道、中央區範圍相當於今瑞金二路街道、福煦區與貝當區合計範圍相當於今湖南路街道天平路街道

巡捕房

編輯

巡捕房(garde municipale)是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的下屬部門,負責公共安全。如同英租界當局從臨近的英屬印度招募大批警員的做法相似,法租界當局也從法屬安南(後為法屬印支)聘用許多警員。巡捕房在6個分區都設立了分捕房:

此外,法租界還有「義勇軍」(corps de volontaires)的業餘軍事部隊,最早是19世紀50年代太平天國時期為了保護租界而組建的。

法庭

編輯

作爲根據條約取得治外法權的條約列強,法國在法租界擁有領事裁判權,涉及法國人的案件由法國領事法庭裁判。涉及中國人及非條約列強國民的案件則由法租界會審公廨審判,1931年撤銷。

公董局總董年表

編輯
  • 1862—1864年 皮少耐(Buissonnet)
  • 1865年 皮少耐、摩黎(Morel)
  • 1866年 摩黎
  • 1867—1869年 波禮弗(Bonneville)
  • 1870年 麇麂(Millot)
  • 1871—1872年 摩黎
  • 1873—1875年 華成(Voisin)
  • 1876年 雷化(Leroy)
  • 1877年 梁時(Lang)、安納金(Henneyuin)
  • 1878—1879年 平濟利(Bluntschli)
  • 1880年 維爾蒙(Vouillemond)
  • 1881年 維爾蒙、寶昌(Brunat)
  • 1882年 寶昌
  • 1883年 維爾蒙
  • 1884年 奧利和(Oriou)
  • 1885—1886年 維爾蒙
  • 1887—1891年薩坡賽(Chapsal)
  • 1892年 寶昌
  • 1893—1896年 奧利和
  • 1897—1898年 白爾(Burl)
  • 1899年 蒂羅(Tillot)
  • 1900—1902年 寶昌
  • 1903年 薩坡賽
  • 1904年 寶昌
  • 1905—1906年 亨利奧(Henriot)
  • 1907年 蒂羅、巨籟達(Ratard)、白多(Berthoz)
  • 1908年 白多
  • 1909年 麥地(Madiner)
  • 1910年 亨利奧
  • 1911—1912年 那巴地(La Batic)
  • 1913年 百多(Marthoud)
  • 1914年 麥地
  • 1915—1918年 冰德(Binder)
  • 1919年 (無總董)
  • 1920年 貝利(La Bris)
  • 1921—1923年 拉拔(La Prade,由領事委派代行總董職權)
  • 1924年 貝利
  • 1925—1934年 梅理靄(Meyrier)
  • 1935—1937年 博德士(Baudeg)[6]

居民

編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上海法租界的發展遠不及公共租界。1910年,上海法租界共有外國僑民1476人,只有公共租界13536人的1/9。其中,數量最多的是美國人(441人),其次是法國人(436人)、英國人(314人)、越南人(207人)以及德國人(148人)。

由於1914年法租界得到大規模擴展,隨後西部新租界形成高級住宅區。到1930年,上海法租界已經有外國僑民12341人,已經超過公共租界36471人的1/3。其中俄國人從1910年的7人猛增到3879人,居各國僑民首位;然後依次是英國人(2219人)、美國人(1541人)、法國人(1208人)、越南人(947人)和德國人(597人)。兩租界歐美僑民的總數相當接近:法租界歐美僑民11076人,占僑民總數90%;而公共租界歐美僑民15939人,占僑民總數44%。

法國僑民

編輯

上海法租界旁的徐家匯天主教法國耶穌會在華活動的兩個中心之一(另一個是河北獻縣),各種教會機構——聖伊納爵堂、主教府、修道院、天文台、印刷所、藏書樓、男女中學等等形成規模龐大的教會區。江蘇安徽兩省的天主教都是從這裏衍生而來。

1861年6月29日,法租界內建成第一座天主教堂(洋涇浜聖若瑟堂)。法籍耶穌會士南格祿創建的聖依納爵公學即徐匯中學震旦大學廣慈醫院位於法租界的中心地帶。在外地的天主教修會和教區也紛紛在上海法租界設立帳房,經營房地產。

相比之下,法國對華貿易不夠興盛,法租界內只有寥寥可數的幾家法國商行,出口生絲到里昂

英美僑民

編輯

1920年代,在公共租界經營的英美商人,紛紛選擇在法新租界營建住宅。美國人在貝當路興建了美童公學國際禮拜堂。英國人在邁爾西愛路興建了蘭心大戲院。

沙俄難民

編輯

沙俄時代,俄國僑民在上海的勢力較小,1915年有402人,住在法租界的只有41人。1917年十月革命後,有7000名俄國難民蜂擁抵滬,其中包括前貴族。1931年,日本佔領東北後,又有大批俄僑從哈爾濱轉移到上海。30年代上海俄僑總數為1.5萬到2萬人。

1934年,法租界有俄僑8260人。(公共租界1935年有俄僑3017人)。他們在法租界修建了2座的東正教堂:聖母大堂聖尼古拉斯堂

白俄在上海虹口提籃橋一帶站穩腳跟後,都設法移居到法租界居住。1920年,法租界僅有210名俄僑,1934年,增至8260人。他們多數居住在法租界中部呂班路、環龍路、金神父路一帶,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中段開設服裝店麵包房咖啡館,使得霞飛路成為上海最具浪漫色彩的一條商業街。白俄移民中有不少音樂家、舞蹈家和畫家。在他們的帶動下,歌劇芭蕾舞在上海盛極一時。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公董局的樂隊成員大部分是俄國人。他們還培養了一批出色的中國音樂家,其中包括傅聰

華籍居民

編輯

太平天國戰爭期間,上海法租界因為大量華人湧入,才開始興盛起來。1910年,上海法租界內華人超過10萬。抗戰前將近50萬。孤島時期更增加到825342人。同時,華人商業區也從公館馬路經八仙橋逐漸延伸到霞飛路東段。

上海法租界也是幫會組織的大本營,黃金榮杜月笙的發跡之處。

20世紀20、30年代,西部的法新租界住宅區,有不少中國上層人士在此構建花園別墅。

租界商業與市政建設

編輯
 
一幢位於建國西路的法式建築
 
諾曼第公寓
 
修道院公寓

道路

編輯

零售商業

編輯

上海法租界的貿易雖遠不及公共租界繁盛,但是在零售商業方面,則具有可與之抗衡的地位。在法租界發展的早期,這是由於較之公共租界,法租界更為接近華人居住的舊城區,而且很早就有眾多的華人居民入住,消費人口眾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則是由於法新租界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環境,吸引了大批歐美僑民和中國中上層人士入住,具有發展為繁盛商業區的基礎。

在上海法租界,零售商業沿主要街道分佈:

  • 公館馬路:東西貫通19世紀的早期法租界,為當時法租界的主要商業街。法租界當局規定在此路兩側興建騎樓,成為上海唯一的一條騎樓街。
  • 霞飛路:東西貫通20世紀擴展的法租界新區,其東段和中段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興起,成為上海僅次於南京路的商業街。其中呂班路(重慶南路)以東大多為華人經營的店鋪;從呂班路到亞爾培路(陝西南路)的霞飛路中段多白俄經營的店鋪,以服裝店、麵包房、咖啡館為特色。

房地產

編輯

娛樂業

編輯

學校

編輯

醫院

編輯

教堂

編輯

人物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專業志 >> 上海租界志 >> 總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上海地方志辦公室.
  2. ^ 2.0 2.1 历史上的今天 4月6日.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8-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4). 
  3. ^ 上生·新所——时光铸就的百年传奇. [2020-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2). 
  4. ^ 总计达15150亩.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5. ^ 中法關於法國放棄在華治外法權及其有關特權條約.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外交部. 19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4). 
  6. ^ 劉惠吾編著,上海近代史 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01,第422頁
  7. ^ 李鹏:名望最低的中国总理. 德國之聲中文網. [2019-07-23].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