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伐齊之戰
三晉伐齊之戰是中國戰國時代初期的一場大規模戰爭。前後耗時2年,以三晉勝利而告終。是役齊康公被聯軍所俘虜,與三晉之君一起朝見周天子。次年,三晉成為了諸侯。
三晉伐齊之戰 | |||||||
---|---|---|---|---|---|---|---|
| |||||||
參戰方 | |||||||
魏國 趙國 韓國 | 齊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魏翟角[1] 趙孔青[2] 韓𠫑羌 | 田布 | ||||||
兵力 | |||||||
不詳 | 不詳 | ||||||
傷亡與損失 | |||||||
不詳 | 三萬 |
背景
編輯前405年,齊國卿大夫田悼子去世,田和嗣相位,齊國發生內亂,田布殺死了田孫,田會[3]就在廩丘(今山東鄄城縣)反叛,投靠趙國。[4][5]此事史稱「和子之亂」或「項子牛之亂」。[6]事後,田布派兵包圍了廩丘,田會派人向三晉求援。由于田會的求援、周王伐齊的命令[7]以及三晉自身想要求得諸侯名號的目的[8],三晉聯合出兵救解。[9]
戰役進程
編輯廩丘之戰
編輯此年,三晉以魏軍為主力,魏將翟角為主帥,與包圍廩丘的齊軍展開大會戰。聯軍以分散而靈活機動的步兵,包圍襲擊排列成密集車陣的齊軍,齊軍戰敗,損失車輛二千及三萬軍隊,聯軍把屍體堆成二個高丘。[10][11]而聯軍的謀士寧越向趙將孔青建議,將齊軍的屍體還給齊國,讓齊國的人怨恨他們上面的人,使得上面的人無法再命令他們的人作戰,因此齊國無法繼續抵抗。[12]
平陰之戰
編輯田布在龍澤與聯軍再戰,又被打敗,聯軍乘勝長驅直入追擊,圍攻齊國西邊的關塞平陰(今山東平陰縣),並攻入了齊長城,迫使齊國的執政者屈服。
結果
編輯三晉伐齊勝利後,與齊國訂立盟約,規定齊國不得再攻擊廩丘,不得再修築長城。齊康公被俘虜,在三晉的迫使下一同前往朝見周威烈王。[13]次年,三晉被周王冊命為諸侯。」[14]
參考文獻
編輯- 《史記》
- 《呂氏春秋》
- 《古本竹書紀年》
- 《淮南子·人間篇》
- 《清華簡·系年》
- 𠫑羌鐘銘文
註釋
編輯- ^ 《呂氏春秋》作翟角,《水經·汶水注》引《紀年》作翟員
- ^ 《呂氏春秋》作孔青,《水經·汶水注》引《紀年》作孔屑
- ^ 關於公孫會是否為田會,有學者有不同觀點。晁福林認為「公孫」都是指諸侯國君的子孫。而當時田氏尚未被冊封為諸侯,故其子孫不能稱為「公孫」。所以這場內亂實際是姜齊貴族反抗田氏的鬥爭。推論可得公孫會不是田會。參見 晁福林:《春秋戰國的社會變遷》,轉引自馬衛東:《清華簡《系年》項子牛之禍考》,《華夏文化論壇》2013年第01期
- ^ 《水經·瓠子水注》引《紀年》:「晉烈公十一年田悼子卒,田布殺其大夫公孫孫,公孫會以廩丘叛於趙」
- ^ 《史記六國年表》「齊宣公五十一年田會以廩丘反」
- ^ 馬衛東:《清華簡《系年》項子牛之禍考》,《華夏文化論壇》2013年第01期
- ^ 《水經·汶水注》引《紀年》:「烈公十二年, 王命韓景子、趙烈侯、翟員伐齊,入長城」
- ^ 《淮南子·人間訓》:「三國伐齊, 圍平陸, 括子以報於牛子曰:『三國之地不接於我, 踰鄰國而圍平陸, 利不足貪也。然則求名於我也。請以齊侯往。』牛子以為善。」
- ^ 《水經·瓠子水注》引《紀年》:「田布圍廩丘, 翟角、趙孔屑、韓師救廩丘」
- ^ 《呂氏春秋·不廣》:「齊攻廩丘,趙使孔青將死士而救之。與齊人戰,大敗之,齊將死,得車二千,得屍三萬,以為二京。」
- ^ 《孔叢子·論勢》「齊攻趙,圍廩丘,趙使孔青帥五萬擊之,克齊軍,獲屍三萬。"
- ^ 《呂氏春秋·不廣》:「孔青曰:『敵齊不屍則如何?』言與齊爲敵,不收其屍爲京則如何?甯越曰:『戰而不勝,其罪一。與人出而不與人入,其罪二。與之屍而弗取,其罪三。民以此三者怨上,上無以使下,下無以事上,是之謂重攻之。』甯越可謂知用文武矣。用武則以力勝,用文則以德勝。文武盡勝,何敵之不服?」
- ^ 《清華簡·系年》:「晉三子之大夫入齊,盟陳和與陳淏於溋門之外,曰:『毋修長城,毋伐廩丘。』晉公獻齊俘載於周王,以齊侯貸、魯侯羴、宋公田、衛侯虔、鄭伯駘朝周王於周。
- ^ 《史記·周本紀》:「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命韓、魏、趙為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