䱵
一种鱼类
䱵(學名:Cirrhitus pinnulatus),又稱低眶鷹斑鯛,俗名短嘴格,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䱵科的其中一種。
䱵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
目: | 日鱸目 Centrarchiformes |
科: | 䱵科 Cirrhitidae |
屬: | 䱵屬 Cirrhitus |
種: | 䱵 C. pinnulatus
|
二名法 | |
Cirrhitus pinnulatus Bloch et Schneider, 1801[2]
| |
異名 | |
|
分佈
編輯本魚分佈於南非、東非、紅海、馬達加斯加、毛里裘斯、塞舌爾群島、聖誕島、可可群島、印度、日本、中國南海諸島海域和台灣、越南、菲律賓、印尼、澳洲、巴布亞新幾內亞、密克羅尼西亞、薩摩亞群島、庫克群島、東加、斐濟、帕勞、基里巴斯、法屬波里尼西亞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大溪地島、社會群島。[2]
深度
編輯水深1-40公尺。
特徵
編輯本魚體延長呈橢圓形,頭部有一個短而鈍的口鼻部和一張大嘴,嘴向後延伸至眼睛的後緣,眼睛上方有一個低骨脊[3]。體色呈土黃色,背部顏色較深。頭部及體側密佈著許多不規則褐色斑紋,背鰭、臀期及尾鰭亦然。前鰓蓋骨的上緣有細鋸齒。嘴裏有兩種牙齒,外排犬齒和內排絨毛狀牙齒。 口腔頂部的中央和兩側也有牙齒。背鰭鰭棘部和鰭條部相連,中間有一深刻,硬棘末端有褐色穗狀分枝。胸鰭下半部有7枚肥大而不分枝的鰭條,其長度僅略大於上半部,背鰭硬棘10枚;背鰭軟條11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6枚,體長可達30公分。
生態
編輯本魚棲息於岩礁外緣區域,波浪較小處,其常停棲於礁石上,以一停一動方式游動,常以寬大的胸鰭之稱停在珊瑚或礁盤高處,如老鷹般伺機伏擊小魚或底棲甲殼類,屬肉食性。
經濟利用
編輯可食用,但多做觀賞魚,另外也是遊釣魚種。
參考文獻
編輯- ^ Greenfield, D. & Williams, I. Cirrhitus pinnulat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7: e.T67997787A115452084 [errata version of 2016 assessment] [16 July 2021]. doi:10.2305/IUCN.UK.2016-1.RLTS.T67997787A68001681.en .
- ^ 2.0 2.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䱵.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J.E. Randall. Cirrhitidae. Carpenter, K.E.; Niem, V.H. (編). FAO species identification guide for fishery purposes. The living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ume 5. Bony fishes part 3 (Menidae to Pomacentridae) (PDF). Rome, FAO. 2001: 3321–3328 [2023-09-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4-08).
- 短嘴格 Cirrhitus pinnulatus Forster, 1801. 臺灣物種名錄. 臺灣: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2013-01-24] (中文(臺灣)).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1). Cirrhitus pinnulatus. FishBase. Version 2011-12.
觀賞魚圖鑑. 貓頭鷹出版社. 199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