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特色圖片評選/存檔/2015年8月

Exploringlife的最新留言:9 年前
本討論已經結束,處理結果:入選。請不要對這個存檔做任何編輯。
 
1967年9月20日,美國間諜衛星Corona KH-4B拍攝的照片,北京地鐵一期工程路線一覽無餘。
提名理由:
北京地鐵一期工程路線一覽無餘
包含此圖片之條目有:
北京地鐵一期工程
原作者:
CIA
投票將於 2015年8月17日 (一) 03:48 (UTC) 結束

9支持、1反對,入選。探 索 人 生) 2015年8月20日 (四) 16:36 (UTC)

本討論已經結束,處理結果:未入選。請不要對這個存檔做任何編輯。
 
香港處於中國南海沿岸,珠江口以東,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接珠江,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人口約723萬人。公元前214年,香港被秦朝納入中原王朝版圖,此後曾為中原帝國或廣東越南地區帝國領土,也曾建立過本土政權。1842年大清帝國大英帝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此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統治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成為現時中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
提名理由:
香港島北岸及九龍景緻一覽無遺,天朗氣清,能見度佳,景物豐富
包含此圖片之條目有:
香港
  • 原作者自薦 ——探索 2015年8月6日 (四) 15:55 (UTC)
  • (!)意見,特色之處?--Dragoon17cc留言2015年8月17日 (一) 11:59 (UTC)
    • (:)回應,已重新上載改良版,整體更光亮,對比度更好;亦置中了少許,及縮小了一些解像度,使放大觀看後微粒噪點不明顯。拍攝地點為山頂凌霄閣,是最多人於此取景香港島北岸及九龍一帶,位置應沒有問題,拍攝當日天晴,雲量甚少,能見度亦屬少見較佳的日子,沒有煙霞。本圖構圖良好,盡覽香港島最繁盛地區(北岸大部份位置),九龍景物亦大致包含在內。整體相信已符合特色圖片之要求,倘若大家仍然認為尚有其他不足之處,歡迎指正賜教,即使本圖首次參選未能入圍,仍可在本人將來重拍時總結經驗意見,以期取得更佳效果。探 索 人 生) 2015年8月17日 (一) 15:25 (UTC)
投票將於 2015年8月20日 (四) 15:55 (UTC) 結束

0支持、0反對,未入選。探 索 人 生) 2015年8月20日 (四) 16:36 (UTC)

本討論已經結束,處理結果:未入選。請不要對這個存檔做任何編輯。
 
告士打道香港4號幹線的一部份,位於香港島灣仔沿岸,連接維園道中環金鐘一帶。1922至1929年,香港政府將灣仔的海岸線莊士敦道推前至現在的告士打道,告士打道就是在此時興建。當時告士打道只是一條海傍雙線車道,連接金鐘軍器廠街銅鑼灣波斯富街。最初告士打道的中文名稱是「高士打道」,但由於容易與區內的高士威道混淆,後來改為現稱。香港日治時期,告士打道曾被改名為「東住吉通」。1950年代,告士打道延長至加寧街及高士威道。1968至1972年初,告士打道被擴建為四線至五線雙程分隔道路(當時擴建部份與維園道被稱為「海旁大道」),成為香港市區最寬闊的道路之一,並且沿途不設交通燈而興建分層交匯處。1980年,兩條道路才統一命名為告士打道。擴建後的告士打道仍經常受交通擠塞困擾(主要是前往海底隧道的車流),預計直至中環灣仔繞道落成後才得以改善,屆時告士打道將由中環灣仔繞道取代為4號幹線一部份。
提名理由:
盡顯告士打道入夜後車輛川流不息的景象
包含此圖片之條目有:
告士打道
投票將於 2015年8月20日 (四) 15:55 (UTC) 結束

2支持、0反對,未入選。探 索 人 生) 2015年8月20日 (四) 16:36 (UTC)

本討論已經結束,處理結果:已撤回申請。請不要對這個存檔做任何編輯。
 
釣魚灣是位於香港新界荃灣區深井青山公路13的泳灘,為區內最西部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轄下泳灘,長200公尺,屬於區中比較短小之一。1975年年中,香港政府將泳灘刊憲。1994年,區域市政局考慮到輪船油污問題,加上汀九橋青馬大橋汲水門大橋的興建,宣布釣魚灣不適宜游泳,停止開放。釣魚灣的水質自1986年至2010年長期被環境保護署評為欠佳,經過有關部門多年來進行排放污水改善工程後,荃灣區一帶的水質有所改善,符合法例所規定的指標,於2012年釣魚灣的水質改善至「一般」。2013年9月20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宣佈釣魚灣重新開放,並且新增救生瞭望台及更衣室等游泳設施,以及翻新燒烤設施供予公眾使用。
提名理由:
展現釣魚灣水清沙幼的一面
包含此圖片之條目有:
釣魚灣
投票將於 2015年8月20日 (四) 15:55 (UTC) 結束

提名人撤回申請。探 索 人 生) 2015年8月20日 (四) 16:36 (UTC)

本討論已經結束,處理結果:未入選。請不要對這個存檔做任何編輯。
 
塔身特寫
提名理由:
足夠清晰。
包含此圖片之條目有:
千佛塔 (梅州)
投票將於 2015年8月30日 (日) 06:39 (UTC) 結束

0支持、1反對,未入選。探 索 人 生) 2015年8月31日 (一) 16:03 (UTC)

本討論已經結束,處理結果:未入選。請不要對這個存檔做任何編輯。
 
協和書院(全稱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管理,位於九龍蒲崗村道171號,是香港一所政府津貼男女中學,採用英語教學。學生在公開考試中成績優良,在體育、學業及音樂比賽中均成績驕人,是一所地區名校。於1911年,美國傳教士碧盧夫人於廣州創立「協和」,hxl首創幼稚園及幼稚園師範班,開拓中國幼兒教育之先河。1947年廖奉靈校長和美國傳教士施禮嫦女士來港設校,校址位於九龍塘根德道22號。1952至56年間校址由根德道搬到亞皆老街,至1960年小學部搬往太子道。1971年獲政府撥地,協和書院正式遷入蒲崗村道新校舍。校舍於1971年榮獲「東南亞學府設計獎」,及後至2006年,校舍新翼大樓落成,為學生提供設備更完善的學習環境。
提名理由:
構圖及角度良好,圖片清晰沒有明顯噪點夥粒,在極為蔚藍的天色襯托下,完整呈現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的西南面外觀,使人印象深刻,相信已達特色圖片之水平
包含此圖片之條目有: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
  • 原作者自薦探 索 人 生) 2015年8月17日 (一) 16:03 (UTC)
  • (-)反對,左邊稍ojjoo多,右邊稍少,右邊的房子沒有完全展現。轉角處的大樹擋住了樓房,影響構圖。下方的行人和車輛都是多餘的元素。--Fxqf留言2015年8月21日 (五) 02:05 (UTC)
    • (:)回應,受制地理環境因素,現場可供拍攝的角度有限,而出於同一所學校,右邊樓房無論外牆、走廊或課室,其實與中間的樓房設計是大致一樣,即使無法看多一點亦無礙構圖吧。若你有辦法先砍掉那棵大樹才拍攝,那麼你的影響構圖論才可真正成立。蒲崗村道是香港繁忙的道路之一,要先完全清空所攝範圍內的汽車或行人恐怕要等深宵時份。此圖拍攝時,剛巧陽光只投射到學校建築物身上(即圖片的主體),其他非主體事物如蒲崗村道則被影子遮蔽,因此即使馬路上仍有汽車,相信對觀感影響不大。
      探 索 人 生) 2015年8月21日 (五) 02:57 (UTC)
投票將於 2015年8月31日 (一) 16:03 (UTC) 結束

0支持、1反對,未入選。探 索 人 生) 2015年8月31日 (一) 16:03 (UTC)